安 鑫
(蚌埠市文广新局剧目创作室,安徽 蚌埠 233000)
花鼓灯艺术特色初探
安 鑫
(蚌埠市文广新局剧目创作室,安徽 蚌埠 233000)
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其音乐、舞蹈和旋律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淮河流域人民生活、劳动、情趣、性格、风俗、民情等的记忆,承载了不同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文化,是淮河文化在人文、历史、审美、风俗等诸多方面最直观、最灵动、最富有生命力的体现,是淮河流域人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旨在通过对花鼓灯艺术特色的分析,探索出花鼓灯创作的艺术规律,以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使花鼓灯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艺术特色初探;花鼓灯
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作为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比较完整的系统。其舞蹈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富于乡土气息;其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热烈、奔放、迅捷、灵巧、优美、细腻是其主要艺术风格,即突出体现了中国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又集中展现了中国汉族民间歌舞形式上的主要特点,充分显示了中国民间歌舞艺术的基本格调。
花鼓灯艺术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淮河流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锣鼓一响,脚板发痒”“看了花鼓灯,忘了累和苦”“听了花鼓戏,荒了二亩地”,以及“不叫玩灯偏玩灯,玩得亲家不上门,丈母娘不把女婿叫,大舅子不把妹婿称,老丈人提出要罢亲,罢亲罢亲就罢亲,你不罢亲是龟孙,罢亲也要去玩灯”,等等,都是花鼓灯艺术深深渗透进淮河两岸人民的血液,成为他们生活寄托和精神支柱的最为生动的明证。
作为典型的民间广场艺术,花鼓灯热烈、奔放、迅捷、灵巧、优美、细腻,兼有悲剧和喜剧因素,兼具南北文化之长,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由舞蹈、歌唱、小戏三部分组成,歌时不舞,舞时不歌,寓自娱性和表演性于一体,情绪热烈奔放,节奏明快,感染力强,常在年节、庙会和冬闲时,与龙灯、狮子等多种民间道具舞一起表演。
一个花鼓灯班子的人员构成一般有锣鼓队、演员、灯头、灯混子等,主要演员有兰花(或称腊花)和鼓架子。兰花是花鼓灯艺术中女性角色的统称,演出时上身穿大襟村姑服,下身穿灯笼裤或裙子,梳独头辫,辫子上载一绸球,绸球两边各缀以约两尺长的飘带至脸侧部,额前系“勒子”,道具为扇和巾,表演时左手拿方巾,右手虎口执扇,以各式各样的扇花和步伐表达感情,长于舞蹈表演。兰花持方巾的手法有满把扣、三指担、二指拎、一指挑等,扇子的表演手法有砍、抖、颠、扔、揉、换、抛、遮、别、云、贴、翻、飘等四十余种。兰花的舞步有端针匾、簸簸箕、手搭荫棚、扑蝶、单挎篮、双挎篮、割麦花、踏车步、野鸡溜子、风摆柳、碎步、垄上走、小拐弯、大拐弯等,男扮女装的兰花还踩有“垫子”(一种木制小鞋,类似戏曲中的“寸子”),对于步法的要求格外讲究,要能够“溜得起,刹得住”,动作干脆利落,具有独特的风格。鼓架子是花鼓灯艺术中对男性角色的统称,演出时上身着对襟中装,头扎帕巾,腰系彩带,脚穿布鞋,按照分工的不同,又分为大鼓架子、小鼓架子、丑鼓、伞把子等,伞把子又分为文伞把子和武伞把子。大鼓架子主要表演“上盘鼓”中的叠罗汉,俗称底座;小鼓架子是男性角色中的主要演员,专演“大花场”和“小花场”,长于舞蹈表演、跟头、技巧,有的还能兼唱;丑鼓以表演后场小戏为主,类似戏剧中的丑角,长于唱工,即兴演唱本领强,兼跳舞蹈,演出时身背花鼓,诙谐幽默、风趣动人;伞把子专工大花场中的领唱或舞蹈,表演时手持岔伞,负责全场演出的指挥和调度,其中文伞把子长于唱工,主要负责领唱和对唱;武伞把子以舞蹈为主,擅长跟头,在演出中以伞为指挥,调度全场演员队形和节奏的变化。
花鼓灯的表演形式分为:大花场、小花场,、文场。大花场一般作为花鼓灯表演的开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性舞蹈,演员人数一般为单数,七、九、十一人不等,由伞把子领舞,兰花和鼓架子人数各占一半,表演站肩、滚伞、门转子、三钻子、里罗成、外罗成等,配以铿锵有力的锣鼓音乐,能够使台上、台下、演员、观众迅速融为一体,情绪激昂、气氛热烈。小花场是男女演员表演的双人舞,或一男二女表演的三人舞,又称双花场,是花鼓灯表演的核心部分,有文场和武场之分,文场以兰花的唱为主,鼓架子帮腔陪衬;武场以舞蹈、跟头、技巧表演为主,舞蹈动作花样繁多,类型上可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和下盘鼓三种。文场又称后场,一般是两人或三人表演的情节简单的生活小戏,以歌唱和表演为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戏剧的元素,是整个花鼓灯表演的收尾部分,后场结束,即标志着整场花鼓灯表演的结束,代表性剧目有《小货郎》《王小楼卖线》《四老爷坐独杆轿》等。
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可以归纳为四个部分:一是“眼神”,眼到手到,不离巾扇;二是“拐弯”,上身不动下身动,胸部跟着脚步走;三是“转”,撒开裙子,双肩端平,右脚为主,左脚先迈;四是“跳”,扇子开花套小步,后膝抵住前腿肚。在大花场中,伞把子一把伞指挥全局,鼓架子和兰花联接转换各种图形,表演热烈奔放的集体舞蹈,主要有“走四门”“五朵梅”“蛇蜕壳”“两堵墙”等二十余种,并穿插各人擅长的身段和筋斗,包括扭、跳、翻、跌等一系列高难度技巧。小花场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融舞蹈、武术、杂技于一体,既有对自然界各种动植物的形象的模拟,又有从人类自身的劳动和生活中精心提炼出来的动作,表现的主题多为男女相互爱悦、嬉戏逗趣,表现的形式为盘鼓,即兰花和鼓架子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情节舞,有上盘鼓、中盘鼓、下盘鼓之分。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的肩部做出各种舞蹈动作,如金鸡独立、燕子探海、倒坐观音、三门莲花等;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的腰部做出的各种舞蹈动作,如扳、背、穿、挎等;下盘鼓又称地盘鼓,是兰花和鼓架子在地面上做出的各种技巧表演。鼓架子动作刚劲矫健、粗犷有力,体现出男儿的尚武精神;兰花的动作则含蓄传情、妩媚动人,尽显女性的婀娜多姿和柔美可爱。
具有望风采柳、出口成章的特点,充分表现出花鼓灯表演的即兴、率性和本真之美。灯歌是文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大花场中的文伞把子和小花场中的由兰花独唱或者和鼓架子对唱的以演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对于演员的要求就是能编会唱,既要能够编唱传统段子,更要能够根据演出需要即兴现编现唱,角色之间必须配合默契,对答如流,歌词可长可短,但要完全切题。基本句子形式为五句一唱段,运用铺陈、对比、问答、重叠等艺术手法进行表现。唱腔悠扬婉转,扎实明快,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歌风味。曲调抒情缓慢,主要曲调有“慢超牛”、淮调、卫调等十余种。
花鼓灯锣鼓以鼓领奏,另配有大锣、大钗、小钗、小镗,表演习惯是以鼓居中,大钗在左,大锣在右,小钗、小镗分列两旁。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可以根据剧情发展,尽情发挥,具有情绪热烈奔放、节奏形式多变、明快紧凑、感染力强等特点,包括场面锣鼓和灯场锣鼓两种类型。场面锣鼓可独立存在,单独演奏;灯场锣鼓则与花鼓灯的舞蹈和小戏表演融为一体,起到伴奏和渲染情绪的作用。花鼓灯锣鼓曲牌丰富,常见曲牌有:老十番、小十番、老三番、小五番、长流水、老鸹洗澡、蛤蟆跳井、老牛吸水、双龙戏珠等。
花鼓灯的音乐、舞蹈和旋律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淮河流域人民生活、劳动、情趣、性格、风俗、民情等的记忆,承载了不同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文化,是淮河文化在人文、历史、审美、风俗等诸多方面最直观、最灵动、最富有生命力的体现,是淮河流域人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对花鼓灯艺术的保护和利用,使这一艺术奇葩得以传承和延续,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李清,于世勋主编.花鼓灯的农耕文化视野[C].淮河文化论丛,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235-238.
[2]陈德琥,于世勋主编.花鼓灯与道家文化[C].淮河文化论丛,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245-251.
[3]郭学东.蚌埠掌故[M].合肥:黄山书社,2008:315.
[4]凤阳县志[M].方志出版社,1999:617-619.
G633
A
安鑫(1970-),男,回族,1994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现就职于蚌埠市文广新局剧目创作室,从事编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