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国
(安徽省中共望江县委党校,安徽 安庆 246200)
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性思考
——太湖文博园的观后感
李有国
(安徽省中共望江县委党校,安徽 安庆 246200)
经参观、考察、研讨后,我们对传统文化现实性的思考如下: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传统文化;中国;现实性思考
五月十二日,县老干局组织全县老新四军及部分老干部前往太湖县,重点考察文博园。
拥有1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太湖县,素来民风纯朴,民俗丰富,文化厚重。至今太湖民间还流传着 “一门十进士,十里两状元”的佳话。“立雪断臂求法”的二祖慧可早在北周时期就来到了太湖牛镇狮子山传法诵经,使此地成为中国佛教禅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太湖县还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人称“活佛”的赵朴初先生的家乡。如今的太湖人,根据《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抓住时机主打地方文化品牌,向全球展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弘扬华夏文化精髓。他们全力打造了“中华文化主题公园”,即五千年文博园。总规划面积约为五千亩,分五期建设,五期的主题内容分别是:“一梦千年”“十里画廊”“百年风云”“千秋马帮”“万代同根”。目前,“一梦千年”“十里画廊”,已经建成并开放供游人参观。文博园里浓缩了我国五千年华夏文明,彰显了五千年文化经典。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伸到宋明元清,甚至于民国的历史文化都在其中有所体现。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使人感到无比的震撼,让人深刻地体会和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博园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彰显传统文化,体现三教合一。文博园中将孔子、老子以及释迦摩尼的雕像置于一起,营造了一种“三教并流”的效果,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感,很好地体现了三教合一。孔子群雕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古朴凝重、气势雄伟。生动再现了孔子不畏艰辛,探求治国安邦真理的豪情壮志。我们不禁感受到千年的孔子,实为万世师表。道教始祖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存世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经》。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种尊重自然、天然合一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文博园还重金塑造释迦牟尼卧佛,卧佛神态慈祥、五官清晰、双眼半睁,依稀透出光芒,饱含哲思。衣纹清晰,线条顺畅柔和。整体形象丰满端秀、惟妙惟肖、比例匀称,给人以宽厚容纳万物之感,实为艺术珍品。
文博园立意于全面挖掘、整理、保护、弘扬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使之成为一座保存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宝库。文博园园区规模宏大,创意新颖,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将民间文化产业转化为旅游业的一项重大创举,给太湖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然而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曾多次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经参观、考察、研讨后,我们对传统文化现实性的思考如下:
思考一,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从广义角度来看,文化是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所获取的物质、精神及其所创造财富的总和,其中主要包括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从狭义角度来看,文化主要体现为精神产品或精神生产能力。在国家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会不断累积,当累积至一定程度后,将会以特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即形成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当中既存在精华元素,也有不足之处。因此,对传统文化应抱有接纳、宽容的态度,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传统文化发挥真正的作用。国家、民族、社会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需要以经济、政治作为支撑,但也少不了文化的支持。对传统文化不够尊重,也就意味着否认了历史,否认了民族精神,否认了民族本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且具有连续性特征,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其各个阶段均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当中。当年的文化环境事实上是过去文化环境的积累与演变,未来的文化环境是当前文化潮流的延续。对于国家与民族而言,其发展史就是丰富并发展传统历史。与此同时,民族精神的形成也是传统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民族而言,一切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精神文明、精神支柱。因此,在面对传统文化问题时,不应该将其视为单纯性的文化问题,需要将其与民族发展关联起来。历史证明,国家现代化建设历程当中,民族精神是其根本,只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如果一味地排除传统文化,必将造成民族精神凋零,这对于国家发展、社会建设是极其不利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涵是西方文化模式无可替代的,那些企图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观点是别有用心的。即便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果脱离了传统文化,也就脱离了根本,现代化建设也就毫无意义。陈寅恪先生说过:“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因此,在面对传统文化时,决不能一概否认,而是要善于汲取其中的精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传统文化,并通过实践进行检验。
思考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从本质上来看,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蕴藏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是社会精神形态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存在的具体反映。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之中,传统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别是其中的精粹是人类的重要精神财富。
首先,传统文化宣扬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催人奋进。我国传统文化对现实、人生十分关注。孔夫子有云:“未知生,焉知死”,且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思想正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坚持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敢于与社会不公现象抗争到底的决心。中华民族从始至终都具备不信鬼邪的晋升,强调了现实需要靠自身去创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这种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必须具备的。
其次,传统文化当中弘扬了一种爱国主义精神。顾炎武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与强大的凝聚力。在现代化建设期间,只有凝聚民族力量,共同奋斗才能达成目标,才能让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复兴之路。
再者,传统文化提倡了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蔑视那些逐名追利、忘恩负义的小人。古人云:“朝闻道 ,夕死可矣”,亦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揭示出中华民族对知识探求的渴望,以及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正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
最后,传统文化崇尚团结互助、尊老爱幼。只有团结互助才能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共同前进,只有尊老爱幼才能让社会风气变得更为和谐,为人们带来前进的动力与希望。
思考三,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必然趋势。弘扬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经济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只有抛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化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文化,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元素融合起来。首先,这种转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在计划经济年代中,经济管理以人治为主,所有经济都由政府监管,导致了政企不分,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如今,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更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结合市场规律对经济实施具体管理,有利于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与竞争力,并且能够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经济与文化始终是相互关联的,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且相互渗透。在社会活动中,人是主体,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涵盖了人的文化观念。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若没有良好的技能素养及科学文化知识,就无法胜任相关活动。因此,在现代经济活动从侧面检验了人们的文化观念,使其反复做出取舍。同时,现代经济活动会促使人们必须掌握先进的技术及理念,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精神素质,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促进作用,使其逐步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其次,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社会法制的需要。从客观角度来看,市场经济属于典型的法制经济,通过法制能够让市场行为或活动变得更为公正、合法、规范,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引导可让市场按秩序运作。同时,法制保证了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再者,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提升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的基础。市场经济重视效益,它与部分传统文化旧观念是相矛盾的。通过市场经济,能够让人们转变部分陈旧观念,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与务实精神。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实践活动与利益原则是密切关联的。若要让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价值完全体现出来,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做到依法办事,并要求政府及行政部门提升工作效率,才能让经济活动充分取得效益。
G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