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胱抑素C的表达及意义

2016-02-04 10:31:25马金兰马金祥谢晓元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抑素硬化症系膜

马金兰 马金祥 谢晓元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青海 西宁 810000)



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胱抑素C的表达及意义

马金兰马金祥1谢晓元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血清中胱抑素C的表达。方法48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32例体检健康的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胱抑素C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早期病变8例,弥漫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19例,结节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21例,均表现为较为典型的形态特征。免疫荧光显示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状非特异性沉积,部分区可见IgM的非特异性沉积。两组中胱抑素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胱抑素C的表达在不同病变、不同硬化肾小球数目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N患者病理诊断至关重要,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高表达可能提示DN病变呈进展状态。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变形成及进展血清中可以出现细胞因子的变化〔1~3〕。胱抑素C是近年报道的较为敏感的反映肾小球损伤的标志物,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变化〔4〕。本文对DN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同时关注血清中胱抑素C的表达及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我科48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47~82岁,平均63.6岁。诊断标准均经临床病史、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确诊。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年人32例作为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42~70岁,平均56.7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方法观察组确诊后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对照组常规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后置于-20℃冰箱中待检。胱抑素C的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做好质控工作,减少人为误差。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

2结果

2.1观察组病理特征早期病变8例,表现为肾小球肥大,毛细血管基底膜轻度增厚,系膜轻度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肥大,肾小囊腔狭窄并呈裂隙状,肾小管上皮细胞显示空泡和颗粒变性。弥漫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19例,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增厚,系膜基质增生,仅有少量系膜细胞增生。结节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21例,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基质重度增生,形成结节状硬化,并出现同心圆状的Kimmelstiel-Wilson结节,此结节主要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中心区,体积大小不一,与微血管瘤相邻,并挤压毛细血管腔,同时可见玻璃滴样病变和帽状病变。伴随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同时可见小动脉硬化及玻璃样变性。免疫荧光显示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状非特异性沉积,在增宽的系膜、玻璃样变的小动脉、滴状病变、毛细血管袢的纤维素样变、帽状病变区可见IgM的非特异性沉积。

2.2两组血清中胱抑素C表达的比较观察组胱抑素C水平〔(1.87±0.4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8±0.33)mg/L〕(t=8.63,P=0.010 8)。

2.3观察组不同病变类型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表达的比较早期病变患者胱抑素C水平为(1.34±0.51)mg/L,弥漫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患者(胱抑素C水平为1.75±0.46)mg/L,结节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患者胱抑素C水平为(2.02±0.64)mg/L。观察组不同病变类型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F=7.54,P<0.05)。

2.4观察组不同硬化肾小球数目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表达的比较硬化数目≥50%肾小球的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的表达〔n=25,(2.06±0.42)mg/L〕明显高于硬化数目<50%的患者〔n=23,(1.67±0.35)mg/L〕(t=6.75,P=0.021 9)。

3讨论

DM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DM患者除糖代谢紊乱外,还可以出现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异常〔5〕。肾损伤是DM患者重要并发症〔6〕。DM引起的肾衰竭占DM患者的15%~35%。DM肾损伤多种多样,泛指肾小球的病变,明显的变化是细胞外基质的增生〔7〕。其病变类型有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和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足细胞损伤、肾小球无细胞性结节状硬化、肾小囊玻璃滴状病变、纤维素样病变、类脂样帽状病变、微血管瘤形成、小动脉的玻璃样变性、小动脉硬化等〔8,9〕。本组患者病理特征中均显示出较为典型的病变特征,但是在荧光检查中可见,IgG虽然沿毛细血管壁沉积,但是沉积的并非特异的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因此认为是非特异性沉积。胱抑素C是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也是一种分泌性蛋白质〔10〕。胱抑素C的相对分子量大于肌酐,且带电荷,其生成速度和血中浓度不易受年龄、饮食、炎症、血脂、肝脏疾病等干扰,并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和降解,且肾脏是清除循环中胱抑素C的唯一器官〔11〕。本研究提示胱抑素C在DN患者血清中高表达,显示出肾脏对胱抑素C的清除功能下降。胱抑素C的表达在不同病变、不同硬化肾小球数目DN患者中的表达有差别,提示胱抑素C高表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病变呈进展状态。肾小球滤过率是临床上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胱抑素C在血液中的浓度由肾小球滤过决定,正常情况下胱抑素C可通过肾小球从血液循环中排出体外,如果肾小球出现病变,会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引起血液中胱抑素C的升高。也有研究认为血清中的胱抑素C水平与肾过率密切相关〔12〕,血清胱抑素C是一种理想的反映肾脏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

综上,DN患者病理诊断至关重要,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高表达可能提示病变呈进展状态。

4参考文献

1孙志强,陈宝平.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4(6):539-41.

2Kim JS,Kim MK,Lee JY,etal.The effects of proteinuria on urinary cystatin-C 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calculated by serum cystatin-C〔J〕.Ren Fail,2012;34(6):676-84.

3Surendar J,Anuradha S,Ashley B,etal.Cystatin C and cystat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s markers of early renal disease in Asian Indian subjects with glucose intolerance(CURES-32)〔J〕.Metab Syndr Relat Disord,2009;7(5):419-25.

4楼小伟,董芳.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J〕.当代医学,2011;17(7):2-3.

5曹俊娟,许香梅,卢彩平,等.血清BNP、HCY、cTnI和hs-CRP对预测糖尿病肾病并发心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药,2015;37(20):3094-6.

6李金红,陶建瓴,李航.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32(5):591-3.

7金波,刘志红,葛永纯,等.肾活检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特点的变迁〔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18(2):133-6.

8李敏州,高彦彬,马鸣飞,等.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344-6.

9李俊燕,谭英姿,冯国鄞,等.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进展〔J〕.遗传,2012;34(12):1537-44.

10Wang T,Wang Q,Wang Z,etal.Diagnostic value of the combined measurement of serum hcy,serum cys C,and urinary microalbumi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early complica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J〕.ISRN Endocrinol,2013;13(8):407-8.

11Aksun SA,Ozmen D,Ozmen B,etal.Beta2-microglobulin and cystatin C in type 2 diabetes:assess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04;112(4):195-200.

12张婉华,何雅军,易向民,等.血清胱抑素C在检测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J〕.广州医药,2009;40(1):58-9.

〔2015-01-19修回〕

(编辑苑云杰)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12-2928-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2.049

1青海大学医学院动物外科教研室

第一作者:马金兰(1979-),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肾脏病研究。

猜你喜欢
抑素硬化症系膜
慢病毒介导的卵泡抑素抑制下咽癌细胞FaDu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影响机制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耳硬化症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正确认识多发性硬化症
腹腔镜下直肠癌系膜全切除和盆腔自主神经的关系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胱抑素C的变化探讨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重复电刺激研究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安徽医药(2014年12期)2014-03-20 13:15:23
大鼠子宫壁及子宫系膜微循环的观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