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
论藏族弦子舞的美学特征
杨英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藏族弦子舞的起源及其发展现状对弦子舞的美学特征进行探究。在现有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藏族弦子舞的特征进行阐述,其中包含动作特征美、形体美以及内在情感美这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弦子舞;美学;藏族舞蹈
本文主要从藏族弦子舞的起源及其发展现状对弦子舞的美学特征进行探究,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舞蹈内容和舞学形态上分点对弦子舞的美学特征进行阐述。
弦子舞是最具特色的藏族舞蹈,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变及传承,使其成为了当今民间舞蹈艺术的一大亮点。弦子舞的伴奏乐器主要是牛角胡,虽然它的琴声较小,但却能表达出相当丰富的语言情感,使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歌舞当中去。它通过歌词、舞姿、曲调、乐器、服饰等来实现其美学特征与审美情趣。藏族弦子舞由于时间与地方的差异,审美意趣也有多种不同形式。随着时间推移,审美越来越成熟,境界越来越高尚,从而构成了藏族弦子舞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与深刻性。
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目前舞蹈研究者对藏族弦子舞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记谱大约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开始,并且1987年开始出现了一些专家学者对其相关的研究,但是研究主要集中于藏族弦子舞的起源、歌词格律和弦子舞的舞蹈形式、程序的基本介绍,而关于弦子舞美学特征的研究处于薄弱环节。
(一)藏族弦子舞的起源
弦子舞是一种弦子伴奏边唱边跳的舞蹈,它在藏语中也被称之为“叶”,“叶”在藏语里面的意思为载歌载舞的游戏,因为地方差异,有的地方又将弦子舞称为“谐”“巴叶”,其实准确来说弦子舞是根据马尾胡琴藏语称之为“毕旺”伴奏,它是具有群众性、自娱性的一种圆圈舞蹈。其中所谓的无“乐”不成“舞”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音乐和舞蹈本来就是密不可分,藏族人民将诗、乐、舞集中不同的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交流、创新才有了今天的弦子舞。根据笔者调研,关于弦子舞的来历,有这么一段民间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藏王下令要族民们在他生日的那天准备一场盛大的歌舞表演,族民们聚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到底怎样的歌舞表演才是所谓的盛大的歌舞表演?又到底以何种形式?怎么去创造呢?在三月十五的那天早晨一伙去找盛大歌舞的族民们从雪山上下到四周松林环抱的山谷中,极为疲惫的围坐下来休息。忽然间,一阵清风送来了一阵美妙的声响,此声时高时低,忽隐忽现,犹如琴音拔弦,少女欢歌,荡漾在空中。族民们随着声音寻觅着,慢慢的来到山谷的尽头,这时他们看到了在茂密挺拔的山坡下,山泉与岩石不断冲击、碰撞,发出了这么动听的声响。大家伙欢快地唱着跳着,就这样随着藏族人民欢快的歌声中弦子舞便产生了。”此传说恰好证实了,弦子舞是来自于民间,并经过不断地创新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舞蹈艺术。
(二)藏族弦子舞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族民间舞在民间的流传相当广泛,并且是由于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一种舞蹈形式,于是乎它便成为了一种文化载体。从近现代的弦子舞艺术表现来看,虽然把握了弦子原生态舞蹈基本程式,但与此同时却丢掉了其原本内在的丰富情感。换一种话说就是当代弦子舞把握住的只是原生态弦子舞的“形”,但却丢掉了“魂”。现在绝大多数的藏族年轻人由于接触到新兴事物,追赶时尚,不大愿意跟长辈们一样,来传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而随着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参与到歌舞中的人们也越来越少。这对于目前专业舞蹈人士来说跳弦子舞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艺术上的更高境界,这样的一种追求,其精神意义远远高于自娱自乐。
(一)藏族弦子舞的动作特征美
藏族弦子舞是极具区域特色的舞蹈。每个不同的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要点。首先巴塘弦子的特征所呈现出来的风格不仅仅是外部的形式形态,也不是一招一式的方位角度,而是一种发自内心展现出来的情态、心态和神态的融合。从美学的意义来讲,由于审美观念不同对美的阐释各有区别。藏族女性的美则是悠闲、谦和、朴实,在巴塘人的审美观念中融入了康巴人的爽朗与乐观的生活元素。因此在跳弦子舞的时候,悠闲、祥和、朴实、抒情、乐观等情感特点就是我们要着重把握的一种审美精神取向,跳弦子舞需要注意的是优美不妩媚,谦和不压抑,豪放不张扬、悠闲不松懈,用以体现男子阳刚之美。弦子舞是一种优美且抒情的舞蹈,具有“善袖舞”的一些特点,“三步一撩”、“一步一靠”这是弦子舞的基本动律特点,其含胸、颤膝以及长袖的绕、托、撩、盖等动作便形成了与其他的地域舞蹈特色的差异。巴塘弦子舞的舞者身姿端庄,抬头挺胸,有弯腰的动作时也保持上半身的挺直,即弯腰而不驼背。在这以技术上与青海弦子舞的形态便有所不同,海拔越高的地方,舞蹈动作幅度就会越大。巴塘地区海拔较低,气候温和,而且巴塘弦子舞属于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民间歌舞,以抒情为主,受宗教影响较少,因此巴塘弦子舞的体态通常以直立体态为主,但是根据情节的需要,其舞蹈动作可以适时前俯上身,这一动作要点是其舞蹈传承过程中不能改变的要素。在第八届桃李杯获民间舞金奖舞蹈作品男子群舞《阳光康巴》中,融入了四川的踢踏舞、弦子舞和锅庄舞等不同种类。该作品给人的冲击力极强,不管是踢踏舞、弦子舞还是锅庄舞,整个舞蹈从头到尾都充满着激情。这点与狂放的巴塘弦子舞的风格正好相符合,舞蹈中弦子舞部分,动作潇洒,袖舞时的动作圆顺之间被点断开。
(二)藏族弦子舞的形体特征美
生活于牧区的藏族由于常年游牧生活,让他们身上具备了野性不驯的豪放气质,因此,在他们的舞蹈中也具备了相应的风格,使游牧民族豪放的天性在其舞蹈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其次,芒康弦子舞的动作特点为姿态圆顺、奔放、流畅,有拖步、点步转身、晃袖、叉腰颤步等动作要领,其中以长袖飘舞最具有特色。舞者随着乐曲的晃动而发出阵阵“颤声”,其舞蹈动作也相应产生“颤法”,这些动作多数以模仿一些吉祥动物的姿态动作为形体特征,比如“孔雀吃水”、“兔子欢奔”等。现存的康芒弦子舞有数多地域特色的流派,比如盐井弦子舞、徐中弦子舞、索多西弦子舞、曲邓弦子舞等。在婉转的琴声中,弦子舞的队形无论是聚拢散开、列队绕行,还是扬袖旋转,都体现出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其独特审美。一般来讲,弦子舞舞者的形态要求有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部动作要妖娆,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全身姿态要柔软,面部表情要骄傲,动作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影子雄壮,从以上舞蹈中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弦子舞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和谐美是舞蹈美学的基本特征。弦子舞强调的舞蹈时脚、膝、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在弦子舞中男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壮观,都极富有高原人彪悍豪放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要求含蓄典雅,给人以柔和、优美的感觉。其中在弦子舞中腰间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以脚点为主的“堆谐”,还是线条极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柔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一种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等动作都把腰做到了极致。“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极为突出的一个美学特征。
(三)藏族弦子舞的情感特征美
节奏轻快流畅的谷地弦子舞、气质粗狂质朴的半农半牧山地弦子舞、风格古朴庄严的牧区高山弦子加锅庄舞等,都具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自己独有的技术特点。盐井弦子舞具有端庄稳重的特点,有如澜沧江的气势,极具高山流水的神韵,还有气势恢宏的唱词,给人有一种壮志豪强,积极向上的感觉。而曲孜卡的三弦舞又独具有如澜沧江的地域风格,独具有“茶马古道”的神韵之感,恢弘的音调配合其粗狂的舞姿紧密相结合,其唱词的多样性,歌声的婉转悠扬,都会给人一种原生态的感受。然后多以模仿为主的索多西弦子舞,动作难度较大但又轻松舒展,给人以豪放、活跃的感觉。弦子舞自由奔放、轻松欢快、节奏鲜明、情绪热烈,表现出舞者内心的情感。长袖拂扬,动作幅度大,音乐出场欢快,脚步轻松,身体舒展,都是弦子舞的独有特色,譬如: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的《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部舞蹈作品,该作品获得了表演、创作一等奖,该作品是典型的康芒弦子舞。该作品的背景音乐主要是经典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该舞蹈作品创作历史背景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了藏军主力,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从此西藏人民开始翻身做主人,这便是这部舞蹈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这部作品经久不衰,是因为创作者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该作品凭借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在人们中的崇高地位,并且对音乐作品稍加修改,在其舞蹈中添加了些快板音乐,让整个舞蹈更具表演性、观赏性,也使人民在对歌曲本身喜爱的基础上更添加了对这部舞蹈作品的喜爱。舞蹈中慢版的部分,其音乐舒展、优美,尾部唱词充分体现了其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慢板动作轻盈、舒展极具优美。整部舞蹈作品,动作多以圆顺为主,不论是膝部的屈伸,还是身体动律和手臂动作都极具有线条美感。但其最让人欣喜和激动的还是快板部分,动作灵活且奔放,音乐本身节奏较快,使得袖舞的动作行如流水连绵不断,让人叹为观止。看完整部作品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感觉,使人的心灵和舞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褪去,这也是弦子舞具有的魅力。
(一)社交作用
除了在节日,喜庆时会跳起弦子舞,在亲朋好友约会时也会跳起。人们可以通过跳弦子舞愉悦的气氛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在很多公众的场合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西藏朋友欢聚一起跳弦子舞,来表达重逢之余的喜悦情感,总之弦子舞可以加强联系和交流。
(二)娱乐、健身作用
弦子舞是一种自娱性很强的舞蹈形式,人们可以舞蹈来表达其内心的情感,让心中情感得到更充分的展示与宣泄,有助于身心健康。在高海拔山区,跳弦子舞除了可以强身健体,围着篝火翩翩起舞,也可以起到驱寒的作用。
弦子舞独具的美学特征,是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其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通过对弦子舞的美学特征进行深入探究,是学习优秀民间舞蹈艺术、发展民族审美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必然需要。弦子舞不仅是藏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表达其民族思想情感最形象的语言。它的表演形式也是相当独特的,集具诗、乐、舞为一体,是千百年来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民族舞蹈都与其他民族舞蹈风格不同,在每一个民族舞蹈中每一个地域之间都有区别,弦子舞也不例外,我们还需要再继续探究弦子舞的美学特征,使其在未来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
参考文献:
[1]龙婕,弦子舞的的原始活化石----巴塘弦子舞蹈[J],作家期刊,2008年08期.
[2]杨从彪,独具特色的藏族羌姆和芒康弦子舞[J],民族音乐,2007年3期.
[3]涂清华,对藏族歌舞“弦子”的探究[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4]钟小龙,“三步一撩、一步一靠”的巴塘弦子[J],广播歌选2011.01期
【杨英,甘孜藏族自治州州文化馆音乐舞蹈部主任,群文副研究馆员】
(责编:旦增尼玛)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 1004-6860(2016)01-0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