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春芳 Ren Chunfang
中小学校舍修缮项目管理的完善与探索
■ 任春芳 Ren Chunfang
文章分析上海闵行区校舍修缮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小学校舍修缮项目的管理工作。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质量;完善运行机制,规范操作流程;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
校舍修缮;项目管理;运行机制;操作流程
校舍修缮是教育基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闵行区共有教学单位332个,教学点402个。校(园)舍建筑面积约1 982 535m2。闵行区是人口导入大区,地广人多,学校数量逐年增加,校舍修缮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着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基本建设程序监管和项目招投标规范,如何进一步强化教育基建项目特别是校舍修缮项目的管理,已成为教育基建管理部门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近年来,闵行区以“安全、适用、经济、规范”为原则,以“安全、质量、造价、工期”为重点,对校舍修缮项目的管理方式不断进行完善和探索。
校舍维修是一项经常性、周期性的工作,闵行区财政局要求所有项目在当年度结算完成,这就要求项目管理实施全过程中各项工作衔接紧密、环环相扣,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确定、预算编制、前期报批、施工管理、竣工结算等。如此复杂的管理内容,作为基建项目管理主体的内设部门,其设置、分工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基建项目管理能力的强弱与项目执行的效率。
2010年以来,随着教育费附加不断增多,用于校舍修缮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近3年来,每年用于校舍修缮的资金约3.6亿元,其中,直管学校接近1.9亿元,镇管学校约1.7亿元,镇管学校由各镇政府负责实施。校舍修缮项目的工作内容几乎全部由校舍部负责(包括运动场地、绿化、电扩容和临时抢修):从校舍现状调研、项目确定、预算编制、项目立项,到报建、可研概算编制及评审、施工许可证办理,再到设计图纸审图、招标清单审核、施工管理,乃至竣工验收和工程决算等各个环节,一统到底。由于校舍部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较少,繁重的工作量和烦琐的事务极易导致工作失衡甚至混乱,使项目管理能力下降。鉴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①先后出台了《闵行区教育系统校舍维修专项管理办法》《闵行区教育系统民办学校校舍管理办法》《建设工程项目变更制度》《建设工程项目签证管理制度》《建设工程现场管理制度》《建设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方管理职责;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编制校舍维修项目库和三年滚动预算,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以整体维修项目为主,避免重复维修,减少了多次进场维修的现象,提高了项目的管理决策水平;③确定主要工作步骤、明确时间节点,加强督促和检查;④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岗位竞聘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约束机制,在专业力量不能增强前提下,进一步充实管理人员,加强管理职能。以此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要求专业人员一专多能,相互学习,并采取项目管理负责制,紧紧围绕“项目实施”这条主线,开展各自的工作,分环节把关配合协调,限时完成。
良性的运行机制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是基建项目管理的内在要求。为了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环节要求,提高管理效益,针对我区校舍修缮任务重、工期短、工作面大等特点和预算管理要求,我们相继研究探索了项目前期工作流程、投资控制内部审核流程、工程项目变更流程等,明确各环节完成时间节点,并由专人负责及协调。
2.1 项目前期工作流程
学校根据教学特点和发展规划申报维修计划,经过现场踏勘,初步筛选项目,组织专家就项目申报内容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论证,最终确定项目内容,编制项目计划并上报审批。项目审核批准后,应根据区发改委、区财政、区建管委、区公共服务中心、区绿容局等部门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办理工程的立项、设计、评审、施工招投标、施工许可证等前期手续。由于前期手续的办理时间长、流程多、环环相扣、步步衔接,每道工序都必须实打实地完成后才能实施下一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得排出最后完成时间节点,要往前赶才能保障工程在暑期顺利进行实施。
2.2 项目投资控制内部审核流程
2.2.1 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流程为:报批项目资金核准表—委托设计—设计方案审核、优化调整—施工图纸深化设计、规范常规部位装饰材料名称、规格、厚度—效果图确认。
2.2.2 招标清单审核
招标清单审核流程为:招标代理单位编制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复核工程量、项目内容和造价—调整设计内容、控制造价—形成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开标—招标代理单位进行回标分析—专家评标—确定中标单位。
2.3 项目施工过程审核流程
2.3.1 设计图纸交底
设计图纸交底流程为:图纸交底—施工单位提出招标清单工作量及漏项调整—项目负责人或投资监理复核—超额控制在中标价10%之内。
2.3.2 项目变更和签证
项目的变更和签证应严格执行项目变更制度,对于涉及安全隐患和影响学校教学使用功能的项目内容准予实施,对于招标清单工作量及漏项调整和设计漏项内容准予实施。
(1)项目变更流程:学校提出申请,阐明原因及涉及金额—施工单位同意施工并编制预算,承诺工程审价不超过中标金额的10%(超过10%则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召集各相关部门及单位论证,根据论证结果,在“设计变更申请单”上签署各自意见)—设计单位出具实施意见—监理单位出具实施意见—投资监理控制造价签署复核意见—中心现场管理小组签署意见—中心基建部门讨论签署意见—项目签证。
(2)项目签证流程:施工单位提出申请—设计单位复核签署意见—学校签署意见—施工监理签署意见—投资监理签署意见—中心管理小组签署意见。
2.4 项目决算审核流程
项目决算审核的流程为:中心收集项目决算资料—送定点审价单位—项目负责人对初审结果进行复核反馈—审价单位出具审价报告—支付工程款。
此外,我们还根据招投标法及相关规定,对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招投标流程进行细化。同时,对各项流程的每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从而使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安全、质量、造价、工期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项目管理成效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加大力度,严格把关。
3.1 安全是项目顺利进展的保障
为了切实做好项目的安全工作,项目开工前,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并结合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重点进行安全教育。项目实施后,责令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确定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安全责任。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要随时进行安全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把安全工作纳入了项目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形成了基建部、监理、施工方多元管理、层层负责的局面。
3.2 质量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为保证实现质量目标,可采取三步控制法,即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3.2.1 事前控制
(1)把好施工队伍选择关。200万元以下项目在区教育局小平台的入围专业施工单位内公开招标,200万元以上项目在区招标中心平台上公开招标。
(2)把好施工方案关。施工队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编制组织施工方案,施工监理审查,严格把关,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要及时调整。
3.2.2 过程控制
充分发挥和调动监理的积极性,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对每个项目都确定具体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坚守施工现场,与监理一起严把质量关;中心领导对项目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会同有关人员研究解决。
3.2.3 事后控制
施工结束后,先由监理组织施工队伍、学校进行初步验收,然后再由学校牵头,组织各方进行正式验收。验收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先由施工方进行整改,然后再验收,直至合格为止。项目交付使用半年后,由中心负责人和监理人员,对暑期修缮的项目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结合学校使用情况进行质量回访。如有质量问题,则由施工方实施整改,直到达到标准要求。
3.3 造价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
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控制。在设计阶段,事先将该项目的资金计划和主要材料价格暂定表提供给设计人员,实行限额设计,确保资金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如果设计概算超出了计划金额,则对设计重新进行调整。在招标阶段和开工前,无论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还是施工预算、施工合同,都由专业人员分别进行审核指导并把关。在施工阶段,200万元以上项目的投资监理必须参加每周一次的工程例会,随时掌握施工情况,控制造价;200万元以下的则由中心专业人员及时掌握项目变更情况,及时控制造价。在项目竣工后的决算阶段,先由监理、学校、项目负责人、中心分管领导等对工程变更、签证依次复核并签字,然后将决算交由定点审价单位按实审价,审核初稿由中心专业人员复核调整,最后形成审价结算报告。
3.4 工期是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
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按期交付建筑产品。校舍修缮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工期短。一般情况下,在暑期两个月内必须要完成全部校舍的修缮任务,为了保证工期,保证学校的按时使用,我们对于施工的关键节点,按照倒计时安排的方法,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各工种统筹考虑,有机配合,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工期。通过重点环节的掌控,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4.1 加强塑胶跑道建设管理
针对目前社会对塑胶跑道的质疑,为进一步规范全区塑胶场地建设工作,结合闵行区的实际情况,区教育局起草《闵行区学校塑胶场地建设管理办法》,统一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原材料标准、建设过程管理、验收办法、检测要求等。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要求原材料现场取样检测,层层把控各道施工工序施工,确保塑胶跑道最终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在具体确定塑胶跑道项目预算时,论证项目可行性,将各种影响工期的不利因素详细充分地论证,要求塑胶跑道项目施工在7月底前完成,留出足够时间让其中的有机物得以挥发。所有项目竣工后,学校应主动公示塑胶跑道检测报告。
4.2 加强室内环境空气检测
根据沪教委〔2011〕22号文规定,教室的室内装修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4)相关规定,新装修的教室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卫生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的方可投入使用。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维修材料和木质家具,今后在抓好维修材料质量关的同时,还应提高学校家具板材质量标准,原则上学校木质家具都应选用E0级板材。所有项目竣工后,学校应主动公示室内环境空气检测报告。
5.1 创新探索项目管理工作
教育系统学校多,每年维修工程集中在暑期施工。区教育局设想借鉴浦东新区教育系统的成熟经验,2016年将探索委托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参与管理的模式,通过制定相关制度,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照规定的建设程序,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资质监管、原材料的合格证明和现场取样检测、施工工艺、隐蔽工程等各道工序验收,以及对空气质量、塑胶合成材料的检测。
5.2 引入各方监督管理
在目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社会、学校、家长对硬件环境的要求和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心拟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各方参与度。学校项目申报时,征求教代会、家委会同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工程施工期间,由教代会、家委会、学校、中心与各方共同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力度,取得各方理解。
校舍修缮工程时间短、任务重、环节多、程序复杂,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主体必须分工科学、运行有序、监管到位。我们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使闵行区学校暑期维修工程管理逐步科学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为社会提供更加满意的教学硬件环境。
Improvement and Explor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Renovation Projec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Building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chool buildings’ renovation project in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to explore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novation projec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buildings.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quality; perfect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to 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al process;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points to grasp the key process.
school buildings' renov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operational mechanism, operationalprocess
2016-05-10)
任春芳,闵行区教育局教育基建管理中心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