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兜,胸前的那一抹风情
除了胭脂红,还有一种红色,展示了女子的独特风情,这就是肚兜,也常被称为“红肚兜”(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肚兜这件我国传统的保护胸腹的贴身服饰品,从简到繁,从遮掩到张扬,不仅展示了女人胸前的那一抹风情,也伴随着各种人生的礼仪,其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审美的演变,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肚兜古称兜肚,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上面用布带系在脖颈上,下面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肚兜的艺术以刺绣为主,也有贴补花纹的。由于它包括缝、绣、剪裁、造型及色彩构成,所以肚兜属于民间妇女艺术中的综合表现部分。
关于肚兜,传说其来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开之时。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后通婚,生儿育女,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服饰——肚兜,目的是用来遮掩人体之羞。
肚兜的面上常有图案,有印花、有绣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蓝印花布,图案多为“连生贵子”、“麒麟送子”、“凤穿牡丹”、“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绣花肚兜较为常见,刺绣的主题纹样多是中国民间传说或一些民俗讲究。如刘海戏金蟾、喜鹊登梅、鸳鸯戏水、莲花以及其他花卉草虫,大多是趋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题。
肚兜是民间的传统内衣。近代由于社会的演变,西方机织品的引进,城市百姓首先改肚兜为衬衫、背心。但时至今天,偏僻地带尚有穿肚兜的遗习,不过只为幼儿制作,为成人所做的似乎不多见了。
但是随着时代变化,神秘古老的肚兜成了新潮前卫的时尚,融进“服饰”之中,成为女人最得意的玩具。
据有可考的穿肚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朝。那时的称谓是“亵衣”。“亵”意为“轻簿、不庄重”,因此即使洗干净了搁在那里也不能让人看见,否则是很失体统的。尤其是女性内衣,洗涤后绝对不能晾晒在外人可能经过的地方。大凡书中描写某女在人前露出内衣,那一定非良家女子。
据说,素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四大中国古代美女中的杨贵妃便是肚兜的发明者,是她第一个穿起了肚兜,使穿肚兜成为一种流行样式。肚兜,从此成为了古代内衣的代表。提起肚兜,就会让人联想到肚兜古装美女。
的确,肚兜,那一抹风情,让人感觉回味悠长,她不同于那些潮装、异装,不一定出自于名家之手,不一定要费多少剪裁的工夫,但是,往往只是这样简单的东西,却又把女性的柔美、性感,等等各种特质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展示出来。
肚兜这件我国传统的护胸腹的贴身服饰品,从简到繁,从遮掩到张扬,其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审美的演变,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肚兜这种私密地、多不外露地穿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更存在寄情于此的自由表现空间,女性可以由此表达她们含蓄的男女之情。
一、情爱之隐晦表达。由于受到封建制度与宗法的制约,社会对性的禁锢使女性对于性爱更注重生育繁殖的作用,而淡化两性愉悦的价。肚兜作为身体装束的最后一层直接触及体肤,是它成为了表达情爱理念的平台,例如明代妓女大红绸缎的抹胸、清代民国含有春宫图的肚兜,通过肚兜的创作传达着情、爱、性的内容。
将记述性事的春宫图用作肚兜的图案,最早在明末出现,到清代为盛行,表示对性的启迪,特别是对新婚夫妇,肚兜上用直接的性爱动作来装饰,是一种性教育和性诱导的方式,通常在女儿出嫁前,母亲把绣有此类主题的肚兜放入嫁妆内,新婚之夜以便作为夫妻洞房的示范。
此外,肚兜对于女性身体美化与情欲的诱发也有重要作用,在许多文学著作中可见一斑,如赵翼在《薝曝杂记》中写道“夜就寝,忽篷顶有雨渗及枕边,急呼群奴,忽舱后一丽人裸而执烛至,红纳抹胸,肌洁如玉,裹帷来视漏出,修撰不觉心动……”,肚兜衬托了女性的嫩白肌肤,看起来更加明媚动人。
二、女性之礼教贞德。肚兜上除了图案还有一种重要的装饰方法就是直接绣上文字,一般以四字成语为多,位置多于肚兜顶部也就是脖颈下方位置,作为女性的信条,每日更衣看到便提醒自己要遵守作为女子的礼教贞德,常见的有“如松之贞”、“守身如玉”、“一心一德”、“玉洁冰清”、“一片冰心”等,表现了中国传统女性在礼教社会中对“三从四德”等一系列宗法理论的信仰和格守规则的品质,这些文字装饰让肚兜成了宣扬女性礼教贞德的平台,成为了中国女性独特的文化现象。
“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礼者也”,肚兜上体现的一夫多妻是女性对男权社会婚姻制度的一种认同,是女性对男子的赞美,女子属于从属地位,却不得不将爱并存于牺牲的精神之中。
三、爱情之美好寄托。在封建社会环境下,男女不会有长期单独接触的机会,只有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因此许多女子对于感情的幻想面临了困境,民间有关于肚兜的民谣数不胜数,其中有一则广为传颂:结识郎君情对情,做个兜肚送郎君;上头两条勾郎颈,下头两条抱郎腰。此民谣不仅生动地描述了肚兜的穿着方法,也表达了女性的情深意切,如自己不在夫君身畔,便愿像肚兜一样贴身陪伴。
女性突破了传统的婚恋观念,肚兜的装饰图案以美好的爱情故事和传说表达了对真情的渴望,对爱的宣誓。例如鹊桥、牡丹亭和断桥相会等具有故事情节的肚兜图案,还有图案寓意一类,蝶恋花、鱼戏水等,鱼在古代喻指未婚妻,“以披霜鸟求鱼之心切”比喻自己的欲婚之意。
除了肚兜外,古代的内衣还有很多种,其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时代也有不同的称谓:古代内衣较早的称谓是“亵衣”,汉朝内衣称为“抱腹”、“心衣”,魏晋称为“两当”,唐代称为“诃子”,宋代称为“抹胸”,元代称为“合欢襟”,明朝称为“主腰”,清朝称为“肚兜”,再后来就到了近代,则是我们至今仍可见到的“小马甲”了。
内衣称谓的变迁实际上表明了古代女人对胸部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以唐代“诃子”为例,唐代对女性美早早喊出了“以胖为美”的口号,当然,这里的胖并非肥胖,而是丰满。这决定了美丽的女性不能像前朝人一样穿吊带的“心衣”,那样容易勒出毛病来。
于是,唐代女人便发明了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难怪人们总以盛唐为骄傲,那时候便“内衣外穿”了。“诃子”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这应该是以杨贵妃为分界线,之前露胸较多,而后就有所收敛。蔡东藩《唐史演义》记载:“禄山与贵妃,鬼混了一年有余,甚至将贵妃胸乳抓伤。贵妃未免暗泣,因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个诃子来,笼罩胸前。宫中未悉深情,反以为未肯露乳,多半仿效。禄山却暗中怀惧,不敢时常入宫。”由此可见,“遮丑”也是内衣的主要功能之一。
宋代的抹胸与之相比,则显得越发收敛。《西厢记》中的宋代女子,用抹胸裹肚,一根幼带围颈,一块菱中遮胸,掩起千般风情,万种妩媚,堪称保守。
清代内衣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直至清朝末期随着洋纱洋布进入中国,西方的各种极富美学价值的胸衣才真正演绎在中国女子的身型之上。
(《半岛晨报》2011.8.30、新华网2015.3.2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