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鹏石梓颐(.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安徽省宁国市宁阳学校,安徽 宁国 43007)
关于钢琴演奏中“跳音”奏法的一些思考
程 鹏1石梓颐2
(1.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2.安徽省宁国市宁阳学校,安徽 宁国 2423007)
【摘要】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跳音”能否准确的演绎是钢琴乐曲表现自身特点和展现演奏者艺术技法的关键。为此,笔者根据“跳音”在不同钢琴作品中的演奏技法,结合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对如何准确运用跳音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讨论。
【关键词】跳音;钢琴作品;演奏方法
钢琴演奏中的“跳音”(staccato)是指:钢琴曲谱中在音符的上方标注倒立黑色三角形或者标注实心黑色圆形的音符。著名钢琴家吉泽金曾说过:“跳音的弹奏如同在灼热的铁板上跳舞。”[1]弹奏者要想正确地运用好“跳音”弹奏技法就必须懂得在不同的钢琴艺术作品、不同的曲谱音符结构以及弹奏力度和速度上的做相应的处理,做到“因时而变”和“因谱而变”。
音乐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音乐具有和时代性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作品制作者和作品演绎乐器的出现和选择上。钢琴从出现到发展为今天的主要乐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不同时代的大师用不同的技法创作出的个式钢琴作品。“跳音”的演奏技法作为钢琴演奏中比较基础的弹奏方法,也是跟随钢琴本身制作完善和作品表现张力的日趋完美而变化的。
作品背景的不断变化,艺术灵感的相互碰撞也经历着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作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大师必须熟知钢琴作品的不同背景和作品风格来判断和选择“跳音”的艺术手法。如在巴洛克音乐时代中,由于当时的钢琴乐器并不完善,演奏不能快速实现制音和手指的触键,所以在演奏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的“跳音”技法时切勿处理的过于短促,太过于短促和轻巧就会失去其巴洛克风格的审美要求。
每一部钢琴作品都蕴含着作者以及演奏者的精神内涵及情绪,在不同“情绪”的钢琴作品中,弹奏者所要发挥的“跳音”技法也不尽相同。当面对一部具有欢快“情绪”的钢琴作品时,弹奏者对这类“跳音”应快速且灵便的弹奏,使得声音具穿透力的效果,运用这样的弹奏技法能够充分发挥出作品所要表现的欢快情绪。
面对具有抒情式特征的钢琴作品时,弹奏者在处理“跳音”时应将“跳音”弹的温柔、协调一些,在手指触键的力度上要轻,同时配合手臂的自然摆动出声,使听者感受到琴音断断续续却不乏精气神的艺术效果。
进行曲情绪的钢琴作品中,遇到“跳音”弹奏时,琴音演奏应刚劲有力、结实而饱满,在力度的运用上除去手部和手臂的运用外,以至于全身的力量都会集中在琴键上。由此而表达出进行曲作品宽阔、嘹亮和宏伟的壮观气势。
每一部钢琴作品,根据它的风格背景不同,所表现的情绪不同,在其作品的“跳音”标记方法上也是不同的。我们经常会看到关于跳音演奏的不同标记方法,其演奏的方式也是有区别的,不同的标记对其时值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常见的标记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半连跳”,标记方式是在两个以上的连续带点的“跳音”上加一条弧线。这种标记方式的跳音,在演奏的时候要保持其连续性,手指下键也要稍稍柔和一些,需要有藕断丝连的感觉。
(2)“半保持音”,它的标记方式是在有小横杠的音符上加点,这种标记方法的“跳音”在演奏的时候要略加一点重量,相比较其他的音符更要有强弱对比的感觉,但是它的时值却比半连跳要稍长一些,这两种标记方法在练习曲中的运用较多一点。
(3)“强跳音”,它的标记方式是在有“〉”的音符上面或者下面加点,在弹奏这样的“强跳音”的时候,整个手臂结合身体的力量集中在触键的手指上,下键的时候既要稳又要快而且干脆轻巧,使其声音更加的丰满圆润。
由上可见,不同钢琴作品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自身所蕴含的“情绪”,以及不同的标记方式,而弹奏“跳音”时的手部动作方式便成为能否正确反映作品情绪的关键之处。例如运用手指跳音,这种跳音演奏的方式是利用演奏者手指尖干净而快速弹奏为根本,手指的力量不能偏重,来回在琴键之中的速度也影响着琴音的“色度”,来回速度越快,越干净,则琴声响亮、透彻,有踏实感;反之,指尖在琴键上来回速度慢,拖泥带水,就会使得琴音含糊不清。手腕跳音方式则与手指跳音有很多相同之处,在弹奏准备、来回触动琴键等方面都是共同的,而最后达到的琴音效果也是刚劲、透彻和响亮清晰的。正如赵晓生所讲:“手腕下键要有弹性、有控制、有快速明确的动作方式”。[2]此外,运用广泛的还有肘部跳音,这种跳音演奏方式基本是以手掌为依托,手掌较为放松力量“悬空”,这种方式的跳音使得琴音较为结实,并广泛地应用在古典时期的钢琴作品和巴洛克时期的钢琴作品。
“跳音”作为钢琴演奏一种基本弹奏方法,广泛应用在各个时期的钢琴作品之中。尤其对我们演奏者来讲,掌握跳音技法是成功演奏一部作品的基础。结合不同钢琴作品的风格背景、情绪以及方法,扎实开展好技法与技法之间的实践训练,将跳音熟练地应用到各类钢琴作品之中,真正发挥钢琴作品的音乐内涵,同时实现自身演奏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卡尔莱默尔.瓦尔特.吉泽金.现代钢琴演奏技巧[M].姜丹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06.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文出版社公司,2009:55.
作者简介:程鹏(1991—),男,安徽人,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所2014级艺术学理论专业,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方向:研究生。石梓颐(1991—),女,安徽人,安徽省宁国市宁阳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