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涛(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高校民族舞蹈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
——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曾 涛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舞蹈教育教学不断发展,高校的舞蹈学专业要想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优化舞蹈专业课程成为教育者们所研究的课题,因此舞蹈课程设置也受到了学者们广泛的重视。各大院校艺术学院根据自身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择与编撰了适合各院办学宗旨的教材内容。本文通过分析贵州师范大学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同题,探索舞蹈课程的优化策略,试图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民族舞蹈;课程设置;优化
20世纪50年代之后,我国艺术教育受到前苏联教育体系的启蒙,并逐渐在文化领域中开始萌芽,它的首要任务是培育以舞蹈表演为职业的人才。以前,学校基础教育中的舞蹈教育一直依附于别的教育中,起初是与体育相结合进行教学的,之后又融入到音乐的教育中。高校在课程制定时没有特地给舞蹈专业撰写大纲和相符合的教学目标与方法,而是照本宣科以前音乐系的课程和教材安排,导致学生在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量明显不够,却偏重于技能技巧的训练[1]。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脱节的现象,即理论教材在实际课堂中的缺失,使得许多有价值的教材没有被纳入实际课堂中。这反映了教材与课程、教材与培养目标的实际脱轨[2]。因此,对高校舞蹈课程的整改与发展已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现有高校民族舞蹈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个案,针对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以教育学、教材学、社会学和舞蹈学等理论作为依据,尝试性地提出以“素材—教材—教学”的纵线教材脉络,为进一步优化高校民族舞蹈课程设置贡献力量。以达到让大学生在欣赏舞蹈时不但可以获得感觉器官上的知足,还能引发自身情感和舞蹈情感之间的共鸣和陶冶情操的目的,依据学生欣赏水平的高低来选择教材进行教学,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高校舞蹈教育的不断发展,设置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舞蹈专业课程已经成为舞蹈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优化舞蹈课程设置,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舞蹈专业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推进高校舞蹈学科的健康发展。贵州师范大学各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由教务处统一负责规划的,各院系按照教务处的规划及本系专业特点,组织相关专家及资深教授对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具体规划与安排。经实践调查得出,贵州师范大学舞蹈专业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四大模块。综合对舞蹈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大多数同学觉得当前的舞蹈课程设置存在以下不足:
1)课程设置不够全面,结构安排失衡,没有把贵州当地各少数民族舞蹈融入到舞蹈课程当中,未能体现办学特色。舞蹈在人们长期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形成,它不仅承载着中华名族浓厚的民俗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历经数千年,各民族都形成了形态不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舞蹈是各民族文化的载体,将各民族的人们历史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凝聚在一起。开展舞蹈教育,将使学生通过舞蹈艺术来认识各民族的舞蹈文化、生活方式、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等,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
2)课程内容设置单一,缺乏与音乐知识的联系,违背了把学生培养为复合性人才的教学目标。面对社会对综合性舞蹈人才的需求,贵州师范大学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舞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针对学科综合性来开展。音乐是学生将来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技能,舞蹈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大多兼负普及音乐教育的任务,还需要为学校文艺晚会排演节目。
3)当前开设的舞蹈课程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没有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进入中小学课堂。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舞蹈教学必须要紧扣培养目标的要求,秉持舞蹈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协同发展的原则。贵州师范大学课程设置长此以往,将会导致课程设置偏离培养目标,课程价值取向偏失等现象发生。
舞蹈是表演艺术,舞蹈艺术的灵魂是表演,舞蹈专业师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在高校师范舞蹈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舞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舞蹈表演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舞蹈理论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如能够跳出某个民族舞蹈基础的、典型的动作,掌握舞蹈美的规律和特点,带领学生体会每一个舞蹈动作的韵味,对舞蹈美形成正确的认识[3]。深入分析以上课程设置不足之处,本文提出课程优化策略如下:首先,贵州师范大学应当在完成教学目标下,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根据当地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适当加入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拓宽民族院校课程涉及面,应包含民族舞蹈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当地民族习俗、舞种来源,及如何整编民族舞素材等等,通过开展舞蹈教育,将使学生通过舞蹈艺术来认识各民族的舞蹈文化、生活方式、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等;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培养方案,使学生能成为复合性人才,适应社会需求,适当加入钢琴、声乐及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舞蹈专业中,音乐课程不仅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学生从事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职业技能。对中小学艺术教师的要求是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善于将音乐运用到舞蹈教学当中。通过舞蹈动作发展肢体协调性,通过对节奏的把握提高儿童听觉敏锐性,从而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舞蹈教学活动与音乐教学活动应该紧密结合,共同发挥
作用,培养21世纪复合性人才;最后,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进入中小学教课,并适当地在舞蹈课程中增加教学实践、师生互动环节,教师传授更多的组合舞蹈,教学生编排民族舞蹈,让学生进教室模拟教学,感同身受,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入分析民族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了,并为学生建立起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不仅能够学好舞蹈这门课程,还能够用舞蹈来教学,提高舞蹈学专业学生对舞蹈课程价值的认识,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意义,让学生从肯定舞蹈的教育价值,到“乐于”用舞蹈去教,再到“善于”用舞蹈去教,从而获得将舞蹈运用于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当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民族舞蹈健康健全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广泛地普及高校民族舞蹈文化知识,更好地在高校教育中进行传承[4]。
综上所述,我认为贵州师范大学今后民族舞蹈课程设置时,应扬长避短,针对课程设置不够全面、结构安排失衡、未能体现办学特色、课程内容设置单一、缺乏与音乐知识的联系、缺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等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进行合理规划。在完成教学目标下,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根据当地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适当加入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适当加入钢琴、声乐及乐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进入中小学教课,以促使学生能成为复合性人才,适应社会需求。使民族舞蹈健康健全发展,也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促进民族舞蹈文化在贵州师范大学舞蹈教育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罡.浅谈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J].青春岁月,2013(16):265.
[2]周雪.本科舞蹈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教材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3]钟舒.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A高校为例[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4.
[4]纪芳芳.学科建设视野下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云南高等舞蹈教育特色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作者简介:曾涛,女,汉族,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