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慧(太原理工大学北区幼儿园,山西 太原 030024)
幼儿园音乐游戏的有效组织策略探讨
姜 慧
(太原理工大学北区幼儿园,山西 太原 030024)
文章主要结合当前幼儿园音乐游戏组织现状,从校方、教师方面对提高音乐游戏组织的有效性进行简要探析。
幼儿园;音乐游戏;组织策略
调查得知,儿童的2-6岁和12-15岁是开发音乐潜能的黄金阶段,由于后者较晚,所以很容易被忽略。而对于前者,在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时,音乐游戏则是最有效的方式。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内容和动作要和音乐的性质、曲调、内容和节拍相吻合,音乐游戏并非杂乱无章,毫无章法,它有内在的规则。音乐游戏对儿童音乐的感知能力、动作的学习、乐观积极性格和想象力的培养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音乐游戏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情绪性,与儿童此阶段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因此,儿童对音乐游戏不会有排斥心理,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初衷。
根据音乐类型的特征和侧重角度,可以将音乐类型分为以下四类:
(一)节奏游戏
节奏感的训练是通过肌肉的重复训练而获取,具备较强的节奏感就意味着身体具备高度协调能力。节奏感的训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训练,如律动、说、唱、器乐、舞蹈等。节奏游戏可以与听觉游戏相结合。例如,老师在课堂上敲击这个节奏:55 55┃55 5┃5555┃55 5┃55 5┃55 5┃55 55┃55 5┃┃,儿童通过对音乐旋律的分析、筛选,在音乐记忆中找出与之相匹配的歌谣。
(二)听觉游戏
所谓听觉游戏,顾名思义主要依靠听觉训练。主要是利用感知、辨别、想象和思考去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并领会其内在含义。开发儿童音乐听觉能力的游戏,主要是让儿童对自然之声和人造之声进行亲密接触,使其感受到各种音响之美与特别之处,让儿童从音乐、旋律、节奏等多方面去领悟音乐语言。例如,音乐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听这首音乐:1=D 2/4)3 3 2┃3 3 2┃3 5 5 1┃2—┃3 3 2┃3 3 2┃3 53 1┃2 3┃1—┃┃(春天来),这是一首人尽皆知的音乐,学生认真聆听这首音乐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音乐来自于哪里以及歌曲的名字。
(三)舞蹈游戏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动,因此舞蹈游戏恰好符合其心理特点。这种音乐游戏主要是培养学生手舞足蹈、笑逐颜开以及喜形于色等动作表现力,此外舞蹈游戏对学生协调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也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最重要一点,舞蹈游戏对学生良好的艺术气质做好铺垫。例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播放过程,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发挥,让其自由表演,学生随着音乐和律动创作出自己的舞蹈,对其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一种提升。
(四)歌唱游戏
想要成为音乐艺术家,一口优美的嗓音是必不可少的。歌唱游戏就是通过对歌曲的个场训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对歌曲在嗓音方面的艺术表现力。这种形式的音乐游戏相对来说较为普遍,主要以歌唱为主,与之一起出现的还有律动、角色等其他形式的游戏。
(一)音乐教师对音乐游戏的认知存在偏差
并非每个教师对音乐游戏都有准确的认知,因此教师在介入时的目的和时机往往并不恰当,而且其介入行为往往表现为有意识、高频率、主动性等,因此,音乐老师对音乐游戏的组织往往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产生无效和负效的教学效果。对唐山一带的音乐老师进行调查后发现,百分之七十的老师认为对儿童音乐游戏的介入完全是为了帮助学生高校学习音乐,百分之六十的老师认为介入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儿童的情绪,百分之五十的老师认为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百分之五十一的老师认为要先了解情况,再做出行动,百分之三十七的老师认为对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要进行及时纠正,百分之二十九的老师则建议增加成年人和学生互动的机会。在最重要的选择中,有百分之五十二的老师认为应该让音乐游戏更具备教育价值。
(二)音乐教师在音乐游戏组织和设计方面,能力欠缺
师资力量不足是影响音乐游戏有效组织的重要因素,数据调查显示百分之四十八的老师认为音乐游戏需要更加重视音乐的设计,百分之二十五的老师认为需要在音乐游戏的组织方面加强,而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的老师认为需要在从音乐素养上着手。想要提高音乐游戏组织的有效性,还需要音乐老师首先加强自身的音乐素养。
(一)正确认识音乐游戏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游戏就是玩物丧志,劳民伤财,而且还浪费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支持音乐游戏的开展。改善当前现状,校方务必要改变对音乐游戏的看法,音乐游戏可以培养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还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年人看来,音乐游戏是一种极其无聊的娱乐形式,而对学生而言则是学前音乐启蒙的重要阶段。
(二)对音乐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者提供机会进修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支专业、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是首要前提。因此学校应定时对音乐教师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也可以为其提供进修的机会,拓展其知识面,增进其对音乐的认知。
(三)多与学生互动,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教学质量便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占绝对主导地位,与学生之间很少沟通交流,以至于对学生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了解甚少,继而教学质量越发低下。同理,想要提高音乐游戏组织的有效性,老师首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总之,幼儿的学前音乐启蒙至关重要,对于激发其音乐艺术方面的潜能和才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音乐游戏则是音乐教学中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虽然现在的音乐教学组织存在种种不足,相信通过学校和老师的共同探索、努力,其有效性一定会大大提高。
[1]吴雪.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园音乐游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08:219.
[2]颜云娥.幼儿教师如何有效组织音乐游戏[J].才智,2011,1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