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作品《断桥遗梦》的演唱与艺术处理

2016-02-03 09:29李亚东
黄河之声 2016年4期
关键词:艺术处理演唱技巧艺术特色

李亚东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探析作品《断桥遗梦》的演唱与艺术处理

李亚东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断桥遗梦》是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优秀声乐作品,也是高等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常选曲目。本论文通过对《断桥遗梦》的作品分析和演唱分析等方面探索和研究此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演唱风格,进一步为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艺术特色;演唱技巧;艺术处理

《断桥遗梦》是一部描绘江南水乡的民族声乐作品,并借助“许仙和白娘子”的神话故事呈现作品的内在情感。每每想到“断桥”二字,人们的脑海中便浮现出许仙与白娘子的相识过程,借伞、同舟、回城的画面早已烙印在许多人的心里。千百年来,这个凄美动人的神话爱情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搬上了电视荧屏,也改编成各种各样的电视剧和戏剧。如今,作曲家赵季文又以音乐的形式重现这个浪漫而惆怅的爱情故事,使人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无穷。

一、《断桥遗梦》作品分析

(一)独具特色的歌词内容。作品《断桥遗梦》以中国的民间神话故事为题材,因而歌词内容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情感性。爆发式是这部声乐作品的“出情点”,换句话来说就是,演唱者要以演员的身份站在舞台上,把内心真实的情感宣泄出来,找回属于自己的作品身份,从而才能将演唱者和作品合二为一,水乳交融。因此,演唱者要善于抓住作品的“出情点”,这也是能否成功演绎作品的关键因素,例如,《断桥遗梦》中“爱你、想你……天水边”这句歌词表达了该故事的主人公寻找爱人的急切心理,那么演唱者就要在演唱的过程中的体现其焦急的心理状态;又如,歌词中“桥断水不断,水断……情断梦不断”表现了故事的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完美爱情的向往,这就要求演唱者也应包含这样的深厚情感,最大程度上与歌词内容所蕴含的情感保持一致;再如,歌词“不、不、不,我不相信……只求峰回路转”是描绘主人公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的内心独白,“怨你、恨你、……只因相思太苦,”描写了主人公内心的爱恨交加;结束句歌词“地老天荒,我的爱心不变”的重复,将整首曲子推向了高潮,从而进一步表达了故事主人公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憧憬。

(二)简洁的曲式结构。《断桥遗梦》主要采用AB两段式简明结构,加之一个短暂的结尾。前奏部分有六小节,A段共十三小节,B段共十五小节,A、B两段也是有所区别的。

(三)丰富的伴奏织体。在演唱者演绎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伴奏是声乐作品活的灵魂。目前,作品《断桥遗梦》主要流行两种音乐伴奏版本,第一种是场面恢弘的交响乐队和大型合唱团伴唱,第二种则是胡廷江先生所创作的钢琴伴奏,其节奏与声乐作品的所蕴含的情感交相辉映。作为情感宣泄的铺垫,前奏部分采用丰富的织体语言,并巧妙运用琶音式的分解和十六音符等方式衬托作品前奏的紧张气氛,从而增强作品的戏剧性色彩。前奏、伴奏、织体语言的有机结合使得整部作品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为此演唱者能够在把握伴奏的基础上更完美地演绎这部声乐作品。

二、《断桥遗梦》演唱分析

作为青歌赛的保留曲目,《断桥遗梦》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较强的传唱力度。通过以上对《断桥遗梦》的作品分析和探究,笔者发现演唱者在演绎作品的过程中要仔细揣摩和分析作品之外所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思想内容。除此之外,演唱者在演唱作品时还应增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练习和培训。

(一)气息与呼吸。掌握基础的歌唱方法和发声技巧是歌唱的基本要求。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也曾强调“善唱者必先调其气”和“气动则发声”,因此,气息是歌唱的动力,而呼吸则是发声的源泉。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歌唱艺术的重要提前和保证。声乐届曾流传这样的一句格言,“谁掌握了歌唱的呼吸,谁就会唱歌,谁就能完美将歌曲演绎出来”。由此可见,气息和呼吸对歌唱艺术是何等的重要。在实际的声乐学习过程中,演唱者只有科学地掌握和运用气息和呼吸,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音乐成长道路。在演唱声乐作品《断桥遗梦》时,演唱者应把握好如下三种基础的呼吸方式。

1.“沉”气: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演唱者因情绪逐渐高涨,导致气息需要延长。在演唱A段乐句时,气息需要保持下沉,不能频繁换气,在C段中对气息和呼吸也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专业的演唱者能够根据情绪的高低在气息和呼吸中转换自如,巧妙地吸气与换气,完美演绎这部声乐作品。

2.“偷”气:在作品的演绎过程中,频繁的换气会影响整段乐句的连贯性和表现力,假使不换气又很难完成四小节乐句的演唱。因此大部分的演唱者会选择“偷”气的方式,既能保证乐句的连贯性,又能浅吸浅换。

3.“连”气:情绪不间断、感情持续高涨是“连”气的显著特点,运用“连”气的呼吸方式能够确保音乐情感的持续推进和乐曲情绪的不断高涨。

(二)行腔与咬字。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字正腔圆的精辟理论,中国传统的京剧讲究字正腔圆,歌唱也是如此。因此,演唱者应在实际的学习中首先要读懂并理解歌词里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其次就要掌握正确的发音规则,最后把握好声乐作品的风格。

三、结语

总而言之,任何一部经典音乐作品都需要演唱者的再度创作,只有在深刻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演唱者才能把握作品的演绎风格,才能将“过去”化为经典。

[参考文献]

[1] 徐跃.天荒地老 爱心永恒——浅谈创作歌曲《断桥遗梦》的分析与演唱[J].黄河之声,2015,14.

[2] 李冰.同曲异唱引发的思考——《断桥遗梦》演唱风格的不同之处[J].音乐创作,2013,09.

作者简介:李亚东(1979-),男,陕西宜川县人,西安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艺术处理演唱技巧艺术特色
论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艺术处理
群文活动中歌曲的艺术处理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简谈咏叹调《啊!人们都叫我咪咪》的人物形象与艺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