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岚(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浅谈音乐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曾 岚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学生管理环节的重点,在工作实践中应不断调节大学生的心理或情绪。在对音乐疗法的理论原理进行叙述的同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音乐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疗法;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探讨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均为1990年以后出生的,有着鲜明的个性。比如因为自己是独生子女的缘故,除了重视与父母的感情外,对另外的亲情较为淡漠,在对人待物方面有所欠缺。此外,当代大学生极为自我,特别是对自己的要求较为严苛;然而因为心智还不健全,无法勇敢面对挫败。而受到社会就业形势以及自身条件等的限制,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增。所以,当代大学生受到各类元素的作用,极易形成心理方面的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高校有关教育人员必须正视这部分问题,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近段时间以来,音乐疗法开始风靡,笔者的意见是:音乐疗法的特殊性对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古代已经诞生了利用音乐来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比如:汉朝的历史大家司马迁就在《史记—乐书》提及:音乐能够激荡血脉、舒缓压力。然而音乐疗法最早诞生于美国,其标识是1950年前后美国创办了第一所音乐治疗协会。1974年,全球音乐治疗联合会诞生,而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音乐疗法受到了世人的关注。目前音乐理疗师业已演变为一类职业,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的音乐治疗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04年有500家以上的医疗机构使用了音乐疗法。因此,在高校中应使用音乐疗法来让高校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并且治疗心理方面的疾病。
目前,大部分专家对音乐疗法有自身独到的见解,具备表率效用的是美国闻名的音乐治疗专家布鲁斯西亚,其指出:音乐疗法是一项体系性的干预流程,在该流程中,理疗师运用音乐鉴赏的各类模式,和在理疗流程中建立的理疗关系来协助患者重获健康的心理。从该阐释来说,音乐疗法所应用的最为关键的模式为各类音乐鉴赏,包含聆听、独唱、乐器伴奏、和声演唱、音乐词曲的创编等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这部分音乐模式是理疗的枢纽。
而且,音乐疗法并非单纯的理疗,而是一项繁杂的干预流程,通过该干预流程来让患者重获心理健康与自信。在笔者看来,音乐疗法通常是为了辅助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完善心理辅导工作,凭借学校开展的音乐教学以及各类音乐互动,让专业教师利用音乐疗法的理论来引导学生的心理,让高校学生重获健康心理。
音乐疗法与它类的心理理疗有着显著的差异性。
媒介方面:通常,心理理疗以语言为主要表现模式,而音乐疗法依赖的则是音乐活动。
效用体制方面:心理理疗是通过语言的作用,让患者走出思想的误区,达到理疗的目标。而音乐理疗是以音乐为枢纽,通过音乐作用于患者,引导其情绪的改变,从而变更精神世界与对事物的认知情况,让心理问题得以被矫正。
从物理学视角来说,音乐是一类机械波,这类可以被感知的声波会左右人的行为。调研数据表明:当有着“音乐特质”的声波作用于机体时,会对机体的五脏六腑形成影响,人类机体的肠道、胃、肌肉、心脏、脑电波等会形成和谐共振,各脏腑的律动高度统一,各器官的紊乱态势得以缓解,进而消灭疾病,加速复原。
有研究人员表明:音乐对人的影响体制为先影响人的情绪,让其形成相异的情感,之后通过情感的影响作用于生理;还有一部分研究表明:音乐是先对生理形成影响,之后通过生理影响情绪。实际上,这两位影响体制并非没有交叉点,而是相辅相存、缺一不可。依照上述的影响体制能够得到:音乐对唤起、关联乃至重塑人格方面都能够形成极大的效能,形成不可估量的力量;而且,音乐亦是达成自我期许以及舒缓压力的最佳渠道。对音乐疗法来说,常规的观念是音乐可以变更人类的感情,通过感情的转变来变更认知,在音乐疗法的实践中,就是利用音乐对变更认知的能动效果来实现理疗的目标。
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所以,高校的心理教育制度应依照具体状况拓宽心理教育渠道。音乐疗法是一类行之有效的心理调节模式,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
(一)培育学生开朗、健康的感情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中,情绪容易失控是最为常见的。并且高校学生对情绪的控制并不到位,假如长时间无法调整,会让情绪处于失控甚至崩溃的边缘,极易导致情绪方面的疾病,长此以往会形成各类心理问题,甚而会形成极端行为。而音乐中风格各异的曲子能够形成镇定、愉悦、刺激等各不相同的效用,这会对人的内环境形成左右,能够排除忧虑、抚慰创伤、舒缓压力、帮助睡眠等等。所以,在音乐疗法的具体实践中,应依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目的性地挑选曲子。比如对在情绪上容易忧虑、沮丧、精神不振的学生,在选择音乐曲子时,应尽量选择律动明快、悠扬的曲子,比如《喜洋洋》周杰伦的《牛仔很忙》等等。对情绪上容易波动,并且有着焦躁情绪的学生,应选择一部分风格雅致、节奏舒缓的曲子,例如《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梁祝》等古典曲子。
(二)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述技能
在平日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时常会产生表述上的问题,这部分群体通常较为内敛、不爱说话,有的时候不情愿将自身的思想表述出来。这类群体对自身的表述技能本来就没有信心,对自身的评价也看不到积极的一面,甚而对自己全盘否定,而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也很不到位。
对这部分学生来说,运用音乐疗法让其重获健康心理与自信是极为关键的。通过音乐,首先就会让其放下敌对情绪;通过音乐的“魔力”,让音乐促成其表述技能的形成,这类音乐疗法可以凭借集体音乐活动实现。比如在合唱中,能够让其通过唱歌来表述自身的情感以及思想,教师应对其加以引导,让其在歌曲中释放自我,在合唱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及同学的认同,这类成功模式的体会以及他人的认同催生的成就感会推动自我人格的成型,对正面的自我评价的形成是有着助推效果的。
(三)培育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音乐可以提升或纠正各类社会交际能力,音乐联系了人与人间的精神世界。音乐可以为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提供媒介,在此媒介上形成团队协作的氛围,而这类氛围又会拉近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并消除交往中的困惑,让学生间的坦荡交流成为习惯,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交往中不至于被物欲横流的环境蒙蔽了双眼。对合唱、合奏等团体音乐活动来说,要获得圆满的成功需要各个合唱团的人员良好沟通,合奏舞台就是各人员间的一个缩小版社会;在该“社会”中,如果各合唱队员没有协同沟通能力,社会就会显得杂乱不堪,这就致使合奏无法成功,而这种失败的体验会传染,会对高校学生心理形成打击。为了规避这类打击,应在学生间形成一股合力,避免了个体的无助于合奏的行为出现。因此,音乐合奏对缺少团队意识以及合作理念的学生来讲,能够消除学生间的隔膜,形成宽容的心态,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类对万物的认知有两类模式:第一,是通过合理的逻辑思维认知;第二,通过艺术的形象思维认知。依照生理理论,人的头部划分成左半球以及右半球。左脑负责理性与运算,通常包含语言、逻辑、数学运算以及秩序的编排等工作;右脑通常负责感性以及艺术,通常包含节奏处理、图形创造、想象力等创造性的脑部运动。目前,高校教育注重的是左脑功能的使用,右脑的功能通常没有刻意去挖掘。但是长期让左脑位于紧张的态势,会加速机体的衰弱程度,极易形成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类疾病;左脑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右脑功能受损,最普遍的作用是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制约。因此,为了推动人的全方位发展,应主张右脑功能的开发,而开发右脑最佳渠道就是音乐,通过音乐活动来发掘右脑的潜能,右脑的开发又能提高人的想象力,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说极为关键。
(五)塑造独立的人格
人格的塑造在某种特定的视角上取决于心理素质情况,心理素质的高低亦能呈现出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对高校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是独立人格的塑造期,应通过音乐来塑造独立的人格。高校学生通过鉴赏旋律优美的乐曲,唤醒自身对美的渴望,从而完成自我升华,体会音乐的魅力,拥有健康的心理。
综上,音乐疗法对推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在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应融合具体状况对音乐疗法进行应用。应避免音乐疗法的盲目性的应用,有的放矢,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孙韦华,赵丽丽,刘敏,等.个性化音乐疗法对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心理反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8):1441-1443.
[2]孙永延.音乐疗法联合认知心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2):237-239.
[3]杨晓莹,杨松,李晓娟,等.抚触加音乐疗法对2~5岁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患儿腹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7):2062-2064.
[4]吴秋实,郑俊杰,张静,等.音乐疗法对四川省集中供养伤残军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7):507-508.
[5]谭卉,刘峻峰.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5(1):79-80.
[6]阿衣努尔·木合买提巴克,赵翠霞.焦虑平方配合音乐疗法对高龄女性焦虑症患者身心症状及血管舒缩症状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5):50-52.
[7]回金凯,王昭君,郭琪,等.音乐疗法对养老院住院老年人运动能力、抑郁和运动训练参加率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4):348-351,358.
[8]石志敏,林桂红,谢清,等.音乐疗法对自闭症患儿情绪、语言、行为、社交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6(8):922-926.
作者简介:曾岚(1980—),女,本科,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2014年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