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文献纪录片《西藏》叙事艺术

2016-02-03 08:34赵倩文
西藏艺术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纪录片西藏历史

赵倩文

浅析历史文献纪录片《西藏》叙事艺术

赵倩文

历史文献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运用叙事学理论引入人文纪录片的研究当中,可以拓展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应用范围以及理论研究的视野。本文以纪录片《西藏》为例,从叙事角度分析该纪录片的史料价值和艺术美感。

叙事话语;叙事方式;纪录片《西藏》

一、纪录片

(一)定义

纪录片一词源自英文词汇“Documentary Film”(记录电影),是电影和电视发展的产物。该词最早出现在1926年2月8日格里尔逊在《太阳报》上给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纪录片《摩阿纳》的评论文章中,文中指该片是“对一位波利尼亚青年的日常生活事件所做的视觉描述,具有文献资料价值”①单万里:《先驱者的足迹-纪念早期的纪录电影大师》,收入《记录电影文献》,单万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第211页。。格里尔逊认为弗拉哈迪比任何人都更为出色的阐明了纪录电影的首要原则,即“必须把握和熟悉第一手素材以便更好地组织素材。……你不仅要拍摄自然地生活,而且要通过细节的并置创造性地阐释自然生活”②(英)福西斯·哈迪主编:《格里尔逊论记录电影》,英国法伯出版社1996年修订版。。而按照比尔·尼克尔斯的说法,给“纪录片”进行准确的界定,就像对“爱”和“文化”下定义同样困难,但他认为“纪录片并不是现实的复制品,它是对我们共同拥有的世界的再现”。当今学者认为“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通过摄影或摄影手段对其纪录报道,并进行技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非虚构的影视艺术形式”③姜自立 刘宗礼:《纪录片创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3页。。

历史文献纪录片是录片的一种类型。目前,对于历史文献纪录片并没有清晰地定义内涵,从字面含义来看,历史文献纪录片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主题,以以往拍摄的新闻片、纪录片、影片素材以及相关的真实文件档案、照片、实物等历史素材作为载体,或加上采访当事人或与当时的人物和事件有联系的人,来客观展示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本来面目的纪录片。

(二)纪录片是一种“故事化”的叙事

纪录片都是叙事的,纪录片不叙事是很难想象的。耶鲁大学博士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曾说“纪录片作为人类传播文化的一种记录方式和表现方式,其自身魅力就在于‘以事实说话’的方式,叙述人类生存发展的文明史。尽管纪录片叙述中不虚构情节,但并不排斥情节化叙事”。同时,他还认为“文化从来就不是哲学性的,文化其实是讲故事。观念性的东西取得的效果是很弱的,而文化中放入叙事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小说是叙事,电影是叙事,甚至广告也是叙事,也含有小故事”。可见当纪录片在阐释某种观点、表达某种情感的时候,最有效最深刻的办法其实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由此纪录片通过叙事的方式来描述对象成为是一种必然。那么,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呢是什么?所谓记录“故事化”叙事具体是指运用“故事化”的手段来叙述事件、借鉴故事片的叙事手段来制作片子,这些手段包括设置悬念、选取有戏剧性的故事片段、重新组织叙事语言等,以此使纪录片中本来的事件变得更具故事性,从而增强纪录片的观赏性和吸引力。“故事化的叙事正是要把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做一种结合与安排。镜头记录下发生的事件,仅仅是作为故事的细胞存在,创作者必须能够敏锐地把握事件的状态变化,联系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完成发生、发展、高潮至结局的完整叙事”①李忠波:《纪录片创作:理论、观念与方法》,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81页。。

在“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主题篇章中,《西藏》纪录片创作团队别具匠心的采用了生动化、细节化、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它以“根敦嘉措活佛的转世灵童”这一美丽传说为主题篇章的切入点,纪录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简单的并稍带趣味性的故事,同时,在叙述过程中,创作团队还搬演了中国电影资料馆中珍贵的影像,如《黄专使入藏》,记录影像真实的呈现了黄慕松入藏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情景,这种借用电影史料的方式使“藏传佛教活佛转世”这一主题更具“故事”性和说服力。而在接下来,影片又以吴忠信“秉公执法,不能通融”处理孙中山司机撞的故事,引出他寻访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寻的故事。片中这种“故事化”叙事的叙事方式将西藏藏传佛教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二、《西藏》纪录片叙事理念

(一)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艺术各种功能及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真实性也是使得纪录片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最重要因素。1958年,周恩来总理联系“大跃进”浮夸风时强调指出:“纪录片要真实的反映时代的历史特点,不能脱离历史,弄虚作假,不能用虚假的东西欺骗群众。”1962年,他又一次明确强调:“纪录片一定要完全真实,有几个镜头与事实不符合,使人连其他材料也不相信……不能‘客里空’”②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我们的足迹》,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1963年,第16页。。

那么,对我们来说,缺乏真实感的纪录片虽真犹假,全无价值可言。所以,纪录片在对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进行记忆叙事时,必须坚持真实性的理念。该纪录片从“神圣疆土”、“盛世新生”、“活佛转世”三个角度系统地阐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地区民主改革的历史意义”以及“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三大主题。纪录片——《西藏》在进行历史叙述时,就很好的把握了真实性的创作原则。如,在纪录片的第一个主题中,为了论述自古以来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亲密关系,悬挂区蓦然出现了布达拉宫司喜平措殿中的一幅壁画——《天上一双日月 地上一对舅甥》,然后引领观众视角随之转换成360度立体化、空间感的实景上,画中的日月熠熠生辉,画中之人竟能缓缓移动,仿佛具备独立生命。这种三维高科技技术的运用生动的还原了唐与吐蕃“长庆会盟”的真实情景。同样,纪录片在还原五世达赖喇嘛觐见顺治皇帝的情景,也采用了三维动态的方式,以尽可能以最接近真实的方式还原历史时刻,带领观众感受历史真相。其次,纪录片在叙述西藏在历史上经受的刻骨之殇的历史背景时,再次利用三维动画的手段呈现一幅立体式的漫画——《时局图》,立体漫画中代表瓜分中国的帝国主义形象的各种牛头马面的张牙舞爪,真实的还原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场景。以上事例均是《西藏》纪录片对历史事件本身进行的最大程度上的真实性的还原。

(二)文献性

“当今纪录片(尤其行业性纪录片)被广泛用于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司法审判、情报搜索;而考古、均是、人类学、野生动物学等专业纪录片创作,既是科研记录优势科研活动,也是源于它的独特的文献性”①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87页。。可以说文献性就是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历史文献纪录片是由电视编导、历史考证、档案编研等各方面专家学者协创作的产物,而文献特性要求制作人以对现实和历史的双重责任感进行创作。因此,历史文献纪录片彰显文献性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由于时代变迁的原因,许多久藏于档案馆、博物院机构鲜为人知的影像、图片、文字档案等文献资料。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经过编导的重新审视、考证及发掘,这些文献资料变成了生动鲜活的影像,那么,新的闪光点,或补充纠正已存的历史结论,或结合当下的舆论、思想、氛围呈现新的观点、见解常常得以新的呈现。也就是韩宝华所说的“文献纪录片对文献资料(包括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口述档案等)的组织、研究、发掘、运用“是以社会已积累的文献为基本条件,对文献中的知识与信息进行再组织、再加工,从而形成新的文献的活动”②韩宝华:《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西藏》纪录片是通过海量首次披露的珍贵文献、大量前所未见的尘封影像、众多触摸历史的“秘境”拍摄而成,其中有很多珍贵的史料第一次出现在大家面前。在开篇中,展示了毛泽东进军西藏战略指示的手稿,这份有着修改痕迹亲笔手稿不但让观众感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对西藏局势的关注之情,同时,这一细节的披露也成为了和平解放西藏事件的证据,这对了解西藏的解放事业提供了重要线索。1942年,美国已经在为战后的霸主地位谋篇布局,片中展示了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多万诺致其国务卿赫尔的外交公函以及赫尔的批复文件,该文件内容充分体现了当时美国对中国西藏的别有用心。

(三)权威性

历史文献纪录片多为重大历史题材,其权威性和舆论引导作用是其它类型纪录片无法比拟的。首先,历史文献纪录片承载了众多鲜为人知的重要信息,在传递党的声音与国家话语的同时,还担负着引领当下社会思潮的使命。不仅如此,文献纪录片还要审视现实,以当下的视角重新阐述历史,既要还历史本来面目,又要以古寓今。那么,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权威性也必定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的,有关文献史料的开掘、有关理论观点、思想等严谨性是历史文献纪录片权威性的重要标尺。纪录片——《西藏》在主题开掘、叙事策略等方面都很好的把握了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完整性的原则,其所攫取的寓意深刻、意义重大的史料内容,例如,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全力支持下,项目组获得了于1934年拍摄的《黄专使入藏》和拍摄于1942年表现十四世达赖经国民政府认定、坐床全程的《西藏巡礼》;美国中央情报局拍摄的《潜入西藏》;以及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十四世达赖和十世班禅大师赴北京觐见毛泽东主席、参加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十四世达赖叛逃经过、西藏平叛等等珍贵的影像素材。这些胶片最早时间可以追溯到80年以前,其中90%都是首次在电视屏幕上的呈现,这些具有客观真实的历史素材本身就具有不可撼动的权威性,因而,纪录片在叙述西藏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诸多真实客观的视听语言就必然赋予《西藏》以权威性。

三、多视角叙事话语的呈现

随着技术革新和创作理念的变化,纪录片也由最初的单调画面加解说演变为今天集画面、解说词、音乐、音响、字母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表现形式。《西藏》纪录片在电影理论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脱颖而出。

(一)解说词

影像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的特点,而解说词的存在弥补了影像难以完整的再现过去的事情、难以表达抽象的理念、无法直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等诸多缺陷。一般来说,解说词的功能和作用是与影像画面局限性紧密相连的。首先,解说词在纪录片中起到叙事的功能。《西藏》纪录片中运用了海量的历史史料,如国民政府正式册封十四世达赖的手令,十四世达赖写给毛泽东主席的赞美诗,对新中国西藏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七条协议》,美国中央情报局暗中策反、支持十四世达赖叛逃的绝密文件等等,当画面展现这些史料时,就需要解说词去讲解影像、图片中的详细内容。例如,在“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篇章中,解说人交代中央和西藏的历史关系时,展示了一幅壁画,并配有这样一段解说词:清顺治九年,五世达赖喇嘛进京觐见了清顺治皇帝,画中的僧人就是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地位更高的任就是顺治皇帝,当年两人在北京的一处行宫相见。第二年,当达赖喇嘛离京返藏时……

这段解说词交代了叙事的几个要素:

时间:清顺治九年

地点:北京的一处行宫

人物:清顺治皇帝和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

事件:册封、赐金印,确立“达赖喇嘛”为西藏地区佛教首领

这段解说词和图片内容紧密相连,寥寥数语,不仅解释了画面的内容和景别(全景)之间的逻辑关系,又在开头设置了一个悬念,吸引观众欣赏接下来的故事。如果没有相应的解说词,观众就难以理清图片和接下来所叙述事件之间的关系。

其次,解说词还有抒情表意提炼升华的功能。创作者想要在纪录片中直接表达意见或见解、表明爱憎态度以及对主题进行深化等,就需要更多地借助解说词。比如在“神圣疆土”篇章中1940年英军发动侵藏战争一事,配上这么一段解说词:“1904年的7月,就是在那片小树林中,英国侵略者的大炮一字排开,对着城堡狂轰滥炸,而借着居高临下的地形,西藏军民拼死抵抗三天三夜,他们用火绳枪、投石器,甚至是拳头、牙齿,未让英军侵略者上山一步”。解说着配合着画面、音乐音响,以更为直观的形式抒发了藏族军民抗击侵略者的伟大爱国之情,深深地感染着观众。

(二)画面

纪录片是一种以叙事艺术为表现形式的视觉表现艺术,而由线条、光影、色彩、影调等要素组织形成的画面表现了纪录片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即所谓的构图。构图的目的是为了使拍摄主体具有很好的艺术美感和符合叙事事件、人物等表现意境,不管构图的形式怎样,总之,画面简洁、突出主体、构图的连贯性是纪录片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在突出主题方面常常采用“补白”和“黄金律”的方法,即大面积空白处的小面积视觉对象,按照黄金分割点安排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补白”和“黄金律”是纪录片常用来既表达意境又塑造艺术美感的手段。这种把拍摄对象放在图片的对角线的交叉点上的构图方式能够给人以悦目的视觉感受,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在《西藏》纪录片中大量采用了动态构图的方法,例如,在拍摄过程中,使摄像机静止,被摄物体运动,前景的布达拉宫是固定物体,布达拉宫之外的其他部分,云团与广场上人流的攒动,营造了历史沧桑感的意境。在纪录片中类似的镜头很多。在画面中,有这么一幅场景建筑物是静止的,而周围的景色随着春夏秋冬的更迭展现着不同的形态,为了展现四季历史的时间感,通过延时拍摄的手法(指使用自动控制的延时装备设置,对需要被摄影的物体的运动过程,进行分割的定时拍摄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摄影机每隔一定的时间拍摄一组画面,然后将这些零碎的画面累积成一个大的镜头)拍摄建筑物从白雪纷飞到绿意浓浓的过程。这种表现手法通常表示时光荏苒的变迁,在表现画面美感的同时也发挥了镜头的叙事功能。

(三)音乐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的背景音乐,基本上都是以片中画面的具体内容为主要依据,用来弥补画面不易表达的情感、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深化主题而在后期制作时加入的音乐。除了解说词、画面之外,音乐也是具有叙事功能的,音乐(也包括特殊音效)还对纪录片画面语言构成了多维的叙述补充,参与作品叙述结构的构建。在《西藏》纪录片中,音乐的叙事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音乐的象征隐喻功能、和结构链接功能。

例如在旧西藏农奴制制度的叙述中,解说人置身于江孜的帕拉庄园,接着配以紧蹙低沉的音乐,沉闷的旋律带领观众走进帕拉庄园,阴沉的旋律无疑昭示了接下来农奴生活的悲惨状态。紧接着,下一个画面是历史照片的展示——昔日农奴的藏身之处,随之而来的是提琴哀伤、呜咽的鸣奏曲,使两个画面的内容衔接的恰到好处。

四、叙事技巧

(一)悬念

悬念“是创作者在处理情节、设置冲突、展现人物命运时,利用受众对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怀疑的、神秘的情形所持有的兴奋、期待、焦虑、好奇的心理而做的一种悬而未决的处理方式”[蔡之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悬念,《当代传播》,2007年第6期。]。悬念可以把事件情节安排得扣人心弦、跌宕起伏,从而唤起观众浓烈的“穷根究底”的兴趣,使其以紧张迫切的心情期待着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而客观真实性的特性要求历史文献纪录片必须利用真实的历史素材来营造叙事悬念。这就要求创作团队必须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利用历史真实事件、人物本身固有的矛盾冲突、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等准确地找出可供利用的素材并加以放大和深化来设置和运用“悬念”,引导故事主线的展开和情节的形成。

纪录片——《西藏》由六集组成,是一部不断设置悬疑、不断释疑解惑,探究历史真相的大型纪录片。当我观看这部长篇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乏味,片中一个个扣人心弦的事件极大地引起我观看的兴趣,原因何在呢?那就是在每一集中,创作团队都别具匠心的运用大量营造悬念的叙事技巧,将资料展现、人物访谈、真实再现、纪实拍摄等多种方法融合在一起,同时注重通过音乐、镜头等渲染悬念气氛,使得该栏目具有浓厚的揭秘、探奇的色彩,从而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这里以第五集“活佛转世(上集)”为例,这一集就是围绕以下六个疑问去叙事的。1、一件奇特的事情即将发生……2、一场围绕转世的斗争已经悄然开始……3、这一段尘封多年的影像将告诉我们什么呢?4、面对凶顽的分裂分子,他还能像过去那样刚正不阿吗?5、中央与西藏的历史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呢?6、“镇店之宝”的壁画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正是由于一个个悬念贯穿全集,才使得纪录片可以围绕着这些悬念,将庞杂的事件一个个地理出头绪。同时,在片中适时地逐步抛出问题,即解决一个再抛出一个,采用这样反复交替设置的方式,让观众不断地带着疑问去观看,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眼球、激发观众兴趣的目的。

(二)节奏

节奏是的叙事的一个重要元素,它通过叙事速度的快慢变化呈现出来。叙事的节奏会直接影响所讲述故事的完整性与艺术性。因此,控制好叙事节奏,是一项重要的叙事技巧。“从形式而言,影视节奏可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内部节奏,是指剧情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人物内心情感变化而形成的节奏,即情节节奏和内心节奏,它往往以戏剧动作、场面调度、人物内心活动来显示。外部节奏,是画面主体及镜头本身的运动所形成的节奏,它往往以主体运动、镜头运动、蒙太奇形式来体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1d320010008w9.html]。纪录片《西藏》以联合国会议上卡斯特罗恶毒污蔑中国人民解放军昌都战役以开端,紧张的内部节奏决定了外部节奏也是快速的,片中大量采用加快镜头切换、闪现的镜头,快节奏地表现强烈的动感和扣人心弦的场面,渲染紧张危急的气氛,造成箭在弦上的情境,既挑起了观众对接下来故事情节强烈期待心理,又满足了观众的观片心理感受。

(三)时空结构

时空结构的方式影响着纪录片叙事的整体走向,时空的表现样式和表述功能直接关联着纪录片的深层结构。时空结构的构建要求创作团队具备深刻的历史意识以及富有纵深感的取材视野,并能够适度地把握这种纵深感与“现在进行时”的取材意识的关系上。在取材上,这种历史纵深感要建立在扎实的影像资料积累工作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创作视点才能在时间轴上自由的流动。在《西藏》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创作者对时空结构的把握。该纪录片以西藏作为主体,分别展示了西藏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状态,回溯、追踪西藏的发展历程。当然单纯地通过场景或实物或遗迹配以解说整理而成的影片并不可能达成一种成熟的模式,历史

由于自身的不在场性,使得对它的描述存在诸多困难,由此在实际创作中出现了多种应对方法和策略。比如纪录片以时间结构为主,在当中穿插进当事人的口述,包括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历史事件有联系或者有所接触的亲历者等,并结合时空交错的叙述手法,通过他们的描述、回忆、分析、再现等把过去与现在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五、叙事方式

(一)主持人的角色表达

纪录片的主持人多是出现在纪录片栏目中,基本是针对栏目纪录片的悬念叙事特点而设置的“故事讲述者”角色,他们基本上出现在栏目头尾以及片中段落章节分隔处,承上启下引领观众继续观看的作用。主持人作为纪录片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形式运用得当,将会有利于和观众建立平等关系,增强交流感,进一步凸显纪录片的纪实风格,更大程度地引起观众的共鸣。《西藏》纪录片中主持人以真实、客观的态度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引导观众了解和感受未知、欲知、应知事实的真实。这部纪录片中呈现了海量的珍贵史料,其中80%以上的史料首次与观众见面,那么,在叙事的过程中主持人必然要发挥其角色作用,那就是真实表达,烘托氛围。在叙述藏族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宗山堡战役一事时,眼神坚毅,语调深沉,言行之间流露出对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颂扬之情。又如,在说到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分裂中国时,言辞决绝,声色俱厉。同时,影片中运用大量主持人走进所叙事历史事件中的现实场景,例如,他走进拉萨哲蚌寺,走进布达拉宫,走进帕拉庄园等等,带领观众的思绪回到历史长廊中,为纪录片烘托了历史气息。

(二)口述历史分享记忆

口述历史就是让今人说旧事,让曾经参与过历史的人来讲述那段历史。这种口语讲述历史的方式,表面看上去单调,视觉表现形式单一,但其实由于讲述者有事亲历者,讲述的内容具有独家性,会给人一种解密的神秘感,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猎奇心。而讲述者通过自身的独特的视角来展现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细节,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氛围,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这正是口述历史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独特的魅力。近年来,口述历史成为一些电视栏目的看家本领,中央台的《重访》、湖北台的《往事》,香港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等,都把口述历史作为其节目的重要叙事手段。口述历史以现在的时态叙述“过去进行时”,这些声音是“过去的声音”,因而是活着的历史,是有温度的历史。有学者指出:“‘口述历史’与直接的影像叙事、文学的书面语言叙事有着不同的真实反映机制。在影片中,采访了一批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例如第一位昔日农奴出身的国家领导人——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热地,西藏地区唯一的女活佛、昔日被十四世达赖挟持到印度、之后辗转回国的桑顶·多吉帕姆老人。此外,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灵童寻访组成员萨龙·平拉大师等人,均在片中受访出镜,确保了历史解读的详实生动。这些口述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独特细腻的视角对历史人事细节化的描述,往往能够还原历史现场氛围,给观众真切的历史现场感,这正是口述历史纪录片独特的魅力之所在。

(三)适时调整叙事方式

纪录片当中的时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被讲述事件的时间和讲述行为本身的时间”,这两方面在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出现重合。前者是按照事件本身的因果顺序到直至最终发展结束所经历的时长,而后者则可根据作者的需求进行任意编排。那么,如何构建叙事方式才能让情节流畅、逻辑严谨呢?这里主要将叙事方式分为预叙、倒叙和插叙三种。1、预叙:指在纪录片中让观众预先知道历史事件的结局,或惨烈或哀伤或失望或恐怖,引发悬念感,调动起观众期待。在“神圣疆土(下)”一集中,开头便提出1950年联合国上的这出“西藏问题”的闹剧到底缘起何处,为啥而来?在此处,创作者预先做了叙述,提出疑问,形成悬念。而在“活佛转世(下)”一集中,创作者又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方式,即将事件的某些个精彩部分(一般是故事的结尾)提前讲述,接着再进入开头的一种结构方式。这一集,从开头直接叙述嘉庆皇帝被奏折气的满脸通红的情节,这种倒叙的方式避免了历史纪录片叙述上的单调从而引人入胜。在这部纪录片中,插叙的方式运用也比较普遍,例如,主持人在叙述新中国规划解放西藏的事件中展示了一份当时毛泽东致彭德怀电报文件,针对电报“一月二日上午四时于远方”插入叙述这一背景:应斯大林的邀请,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对苏联进行访问,历时两月有余,而1950年元旦,正是苏联领导人和中共中央同意签署两国友好同盟条约的日子。1950年的第一天,毛泽东在苏联的日程会有多么紧张可想而知,而对于西藏工作的念念不忘,想必也正是毛泽东一天的忙碌之后到了第二天的凌晨四点还在“远方”规划进军西藏的原因。插叙方式的使用不仅使得影片对历史事件介绍方式避免了一般纪录片所采用的严格遵守时间顺序去完成的俗套,而且还使得纪录片具有新意、悬念感。

六、结语

本文仅从叙事理念、叙事话语、叙事方式等角度浅析《西藏》纪录片的艺术价值,但由于受到时间,精力等客观原因的限制,包括对资料的搜集也并不完善,不够充分,以及笔者自身学术水平的不足,对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叙事探究还存在很多缺陷。

1.(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公司,2011

2.刘忠波.纪录片创作:理论、观念与方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3.(美)比尔·尼可尔斯著 纪录片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4.姜自立刘宗礼:纪录片创作[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赵倩文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责编:褚丽)

; J905

; A

;ISSN1004-6860(2016)03-0078-03

猜你喜欢
纪录片西藏历史
都是西藏的“错”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新历史
西藏:存在与虚无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