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在初中音乐中的地位以及教学策略探究

2016-02-03 06:19:32
北方音乐 2016年2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音乐教学模式

史 芸

(南京武家嘴实验学校,江苏 南京 211300)

合唱在初中音乐中的地位以及教学策略探究

史 芸

(南京武家嘴实验学校,江苏 南京 211300)

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多,特别是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首先介绍了合唱在初中音乐中所占据的地位,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改善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学模式,能够体会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合唱;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音乐教学有助于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的音乐教学有着很强的趣味性,大部分的学生都非常喜欢音乐课。在初中音乐中,合唱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陶冶情操。在初中音乐的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老师占据主导位置,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这种教学模式,让音乐的课堂变得死板、无趣,降低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在这种情况,音乐很难带给学生愉悦的心情,更加很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因此,只有不断改变教学模式,运用合唱的方式,统一的声音将音乐作品展现出来,让学生真正的感知音乐,让学生发现音乐所带来的价值。

一、合唱在初中音乐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越来越高,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全民都在开展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合唱是音乐教学中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学校范围内经常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合唱是这些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演。学校在大力倡导合唱比赛,为此,学校越来越重视合唱团队的建设和培训,也开设了关于合唱的课程。在初中音乐的课堂上,开设合唱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可以借此参加很多合唱比赛和表演,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合唱带来的乐趣。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开展合唱课程,促进了合唱专业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中国合唱艺术的成长。学生在进行合唱过程中,能够积累很多的经验,能够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所在。在合唱训练中,能够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指挥动作,对指挥动作做出相应的反应,能够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二、改善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提升学生唱歌时的心理和生理素质

由于初中学生要进入青春期了,在唱歌的时候,学生由于在众人面前不好意思,担心自己唱不好,不敢去唱歌。老师一定要详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成长,让胆子小、声音条件一般的学生不要单独唱歌,让这些学生慢慢张开嘴,喜欢上合唱,主动参与到训练中;对于声音条件好的学生,不要让他们太出挑,让学生追求和谐的声音,在达到最好效果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感受集体的力量。老师还要注意学生的生理变化,在训练时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保护好学生的嗓音。针对所选择的作品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保护好嗓子的同时,爱上合唱。

(二)科学合理的合唱教学方式

在合唱的教学中,需要分为几步进行训练,分别为:

第一步的训练就是关于气息的训练。气息是发声的关键所在,正确的呼吸方式,才能发出完美的声音。一首经典合唱的音质来源于正确的唱歌姿势。老师教学生气息正确的方式是气息下沉,吸入到腹部,学生慢慢的感受气息的变化。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气息的规律,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挺直腰板,视线向前,呈现“一”字的口形,下巴慢慢打开,张开两个手指的宽度,慢慢呼吸,锻炼腹部的弹性,锻炼气流的平稳度。

第二步的训练就是关于发声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放松,向前仰90度,进行发声训练。从中音区入手,掌握一定的方法,慢慢地向高音扩展;在高音区发生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打开喉咙,找到头腔共鸣的声音,不断的扩大音量;最后进行低音区的训练,学生要注意轻微发音就可以。

第三步的训练是关于声部和音准的训练。学生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干扰、跑调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要多加强音准的训练,利用各种声曲来增加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演唱能力。在练习一首新曲目的时候,要先学习低声部的发音,防止被高音部的旋律带跑掉,然后学习高声部的发音,由于高声部的旋律比较容易学,从而避免学生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在音准和节奏上,达到高低音的和谐。

第四步的训练是关于节奏的训练。节奏是整个音乐曲目的骨架,节奏感是感知音乐的基本。对学生进行节奏的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合唱出这种曲目,更加能够锻炼学生的敏锐感、反应能力和控制力。经常对学生对节奏感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避免漏节拍、抢拍等问题,建立稳定节奏感。

(三)注重合唱曲目感情的传递

对于合唱来说,曲目的选择至关重要。曲目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合唱队水平的高低。一首好的歌曲不仅能够体现出合唱队的水平,将曲目的感情传递出去,还能收获最佳的演出效果。如果曲目难度太大,学生很难把握其中要领,不仅没有展现学生的优势,更加打击了学生对合唱的热情。一首歌曲所传递的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所在。在合唱训练中,老师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情培养,让学生能够生动的掌握音乐的灵魂。合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声音的和谐统一,无论是在音色、速度,还是感情的传递都要和谐。在训练过程中,老师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去感知曲目所带来的情感,让他们感知歌唱艺术肚的魅力。在曲目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基本基本的时候,感受合唱艺术所带来的情感变化,通过音乐达到感情的交流,感受合唱所带来的美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总结

综上所述,音乐是这个世界上美妙的声音,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还能提升人们对美的感知能力。虽然初中音乐的课堂上学习合唱,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占用时间,但是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同时,对美有一种全新的认知。

[1]汪舒怡.浅谈合唱教学对中职教育的影响[J].音乐大观,2013,(08).

[2]缪爱波.关于初中学生合唱教学的策略探究[J].教育研究,2015,(18).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音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