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丽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关于歌唱艺术中“教”与“学”问题的研究
康晓丽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声乐教学已经从最初摸索、探索阶段,逐步进入到总结、创新的新环节。对唱法问题也有了新的理解和界定,不再纠结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区别,或者说类别问题,而是更加注重科学的发声方法。本文以阐述“教”与“学”这两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范畴和辩证关系,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展开“教”与“学”的研究,让声乐教学方法不再复杂,而学的人变得轻松易懂,从教与学方面探索新的、简单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何“教”;如何“学”;教学过程;教学探究
在歌唱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为调整学生的歌唱状态,追求某种歌唱音色,却又很难恰如其分的做到演唱与歌曲情绪的高度融合,经常获得了歌唱音色,却又丢失了歌唱情绪状态。怎样才能做到声与情的融合与统一,有哪些比较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式呢?一起共探讨这个问题!创新出更适应自己教学思维及教学方法,总结出独具匠心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声乐教学的现实情况,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演唱状态,避免走弯路。在学生脑海中迅速建立起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歌唱发声概念。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声乐是研究声音的艺术。声乐老师在训练发声,作品演唱时所做的讲评、手势和提出的要求,合理运用的一些音乐术语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和知识的消化。声乐教学不同于乐器教学, 由于乐器有一定的直观性,学生能够直接看到、摸到,只要下功夫勤学苦练,掌握好乐器演奏的技巧,学好相对容易。而声乐艺术却是帮助学生制造并运用歌唱“乐器”的过程。发声腔体的发音器官,绝大部分处在我们身体内部,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如共鸣(口腔、咽腔等)是可变的、不固定的,学习者会面对许多问题,比如呼吸、位置、共鸣等等。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基础,老师对初学者进行准确的个性风格定位和适当的音区训练,研究学生个体差异后确定教学方案。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几种训练方法:
(一)呼吸训练
这是一条唇颤音练习,也就是“打嘟”练习,主要练习呼吸的连贯和哼鸣点的位置。具体要求:唇放松,气息均匀送出,笑肌和软腭抬起,发出的声音轻柔流动,每天练习10-20分钟。许多人唱不好主要原因是因为呼吸没调整好。古人讲“善歌者必调其气”。气息经过气管推动声带,使声带处于关闭挡气而产生振动,这个过程称之为“发声”。用“气力”托出来的声音,不仅音准正确,而且音色圆润明亮。歌唱如果喉咙的张力不够,肌肉弹性不好就谈不上松弛,呼吸的状态不仅是浅而且是虚的,必然导致音色暗淡。同样,过多的要求打开喉咙,导致演唱者撑喉现象,引起声带不能正常运动,声带也会失去原有的音色,所以,以气带声至关重要。
(二)母音练习
戏剧表演艺术家言菊朋先生说:“腔由字生,字正腔圆”。以闭口音“ni和li”为主,强调“i”字头,归韵准确,主要解决咬字问题,以闭口音带开口音练习,感受集中点和声音的线条一致。具体要求是:笑肌提起来,微笑状态,在胸部找准支点,舌尖抵住下牙,舌根放平,在呼吸的流动支持下,唇齿和声带同时发出“ni、li、io”音节练习。每天练习10-20分钟。
(三)意大利语歌词练习
由于意大利语元音比较多,符合歌唱发声的规律。为了培养学生自然和松弛的演唱,一般情况下,我会选择授课学生演唱作品中适合的某一句歌词进行连声。如“如果佛洛伊忠诚”中“io minna mao re lo”和艺术歌曲“我亲爱的”中的一句歌词为例,为接下来演唱声乐作品形成一个好的演唱状态。每天练习10-20分钟。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调整发声技术远比给学生一味传授理论更为有用。以上练习要求在打开喉咙,喉头保持稳定,准备好气息和位置,身体放松舒展的状态下进行。
如何有效地掌握发声、演唱技术和技巧。歌唱开始就必须建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和对美好的声音形象的感知,养成真切地运用歌唱技术塑造内心的艺术形象,发声腔体的肌肉运动才能配合指定的明确目标和真实的情感表达进行。
(一)学习方法
一个人的成功,首先取决于他(她)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离开了声乐老师,马上就找不到上课时的感觉和歌唱状态。这与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学习方法有直接的关系。以“不变”应“万变”是我在上课时常说的一句话,“不变”指的是声带和喉头在发声时保持不变,发出通透自然的声音。
(二)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我们教会学生的不仅是单纯的歌唱技巧或者完成一两首歌曲。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何逆境状态被动的条件下,既能自我稳定情绪,抛弃一切不利于歌唱的杂念,快速调整心态进入稳定的歌唱状态。又要学会辨别正确的歌唱理念,精准细化自己的歌唱能力,学习独立思维能力是歌唱艺术之根本。
(三)学习态度
从教学角度讲,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淡化一些笼统的问题。如:声音靠前还是靠后?位置的高低等问题,学生容易在这些问题上钻牛角尖。歌唱中的张弛关系是很微妙的,学生在个体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学生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做到每天练习、练习、再练习,只有通过上百次,上千次的刻苦练习和感悟,歌唱才会有收获。
歌唱是一个漫长而又细腻的艺术,成功地培养一名声乐人才,需要有经验的传道者——老师,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把原本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极为抽象的声乐技术,通过比喻、启发和引导等形象教学,让学习声乐的学生能够明确地感觉到歌唱中具体的呼吸方法,歌唱位置正确的安放部位,支点的合理运用,腔体的适度打开等等。声乐艺术没有捷径和速成之说,但一定有好的方法可寻,所以说“教”与“学”的问题至关重要。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不断更新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让学生听得懂,做得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教学观念转变。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反问为什么?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教与学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把掌握到的科学方法自如地运用到演唱之中,融入到作品之中,创造出一种中国特有的、先进的、科学的歌唱训练方法。
声乐演唱与教学之道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教学和演唱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注释:
①出自汉朝·西汉戴圣《礼记·学记》白话解 礼记卷十八.
[1]出自汉朝·西汉戴圣《礼记·学记》白话解,礼记卷十八.
[2]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1996.
[3]高晓辉.歌唱艺术教与学的实践体验[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
[4]赵大刚.对声乐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理性思考[J].黄河之声.2009.
[5]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6]冯华.声乐有效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
本文为2014年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JG-267003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