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义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禅林宝训》中僧人的自我教育之路
如 义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禅林宝训》是于宋代的一部禅宗的类似语录体的书,汇录了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慧南至十六世佛照拙庵等宋代著名禅师的语录传记共三百余篇。其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僧人从个人的修行到住持领众,从住持领众到弘法续慧的全部过程,僧人的个人修行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不是所有的僧人都会去住持丛林,领众熏修;也不是所有的僧人都有能力和机缘去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本文通过对《禅林宝训》中各位禅师关于个人修行的心得语录整理,勾勒出一条僧人自我教育的路途。从受教者的角度看佛教的教育,佛教的教育根本上是个体自我的觉醒与主动抉择的过程。
禅林宝训 知患 求学 实修
《禅林宝训》共四卷,最初由宋代临济宗妙喜(宗杲)和竹庵(士圭)两位禅师共同集录。此书成书后不久后就散失过半,现在看到的文本主要是由南宋东吴僧人净善重编而成。净善于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在游历江西云居山时,从老僧岳山祖庵处得到的残本,由于年深日久,书已被虫蛀,破损严重,首尾不全,自得此书以后,净善用了十多年时间遍阅群书,于历代祖师大德的语录传记中查找其原文,但仅寻得五十余篇。因此,他又重新从先辈黄龙慧南、佛照德光、简堂行机诸老的《语录》、《传记》、《文集》以及遗语中收集资料,通过节录、整理、分类编辑而成现存的《禅林宝训》。其体例不一,但多类似于语录。净善在序文中评价本书说:“其文理优游平易,无高诞荒邈诡异之迹。实可以助入道之远猷也。”*《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16b12。因为文辞义理平实浅显易懂,并没有搜集那些孤高怪诞,荒邈诡异的事迹来扰乱人心,所以确实是可以帮助僧人在修学、领众、弘法、续慧的过程中都可依靠的教科书。
本文主要通过节选梳理书中诸位禅师中关于个人修行的语录与心得,来勾勒出一条僧人自我教育的路途。
1. 知患
佛陀之所以舍王位而出家修行最重要的原因是出城门睹人生之老、病、死之苦,思为人生之大患,为了解脱这生死大患而出家修行寻求治病良方。故而能不能真正踏上修行之途与个人是不是真正想挣脱这生死大患关系紧密。水庵师一禅师借《易经》中的卦辞说:“君子思患而预防之。”*《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4c23。明白自己有病才会想到去治疗,不知道自己有病,治疗就无从谈起。人生最重的病莫过于生死大患,“是故,古之人思生死大患,防之以道”,这人生之生死大患只有修道才能够解决。但因何在现实中真正愿意出家求道之人少之又少,水庵禅师给出了答案,“今之人谓求道迂阔,不若求利之切当。由是竞习浮华,计较毫末,希目前之事,怀苟且之计。所以莫肯为周岁之规者,况生死之虑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4c23。大部分人总是注重眼前的实利,感觉眼前的实利总是来的真切与直接,对于这人生之生死大患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觉得离他还是太远了。针对这种情况,灵源惟清禅师和黄庭坚居士的一段对话讲的更直白:
古人云:抱火措于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然,固以为安。此诚喻安危之机,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间不容发。夫人平居燕处,罕以生死祸患为虑。一旦事出不测,方顿足扼腕而救之,终莫能济矣。*《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3a20。
在这段文字中,灵源惟清禅师借贾谊的比喻来说明,平常人就像是睡在一堆已经着火的木材上一样,火还未及身的时候,好像很安全,很少以生死大患为忧虑。一旦生死大患之火烧身,再手忙脚乱的去救,为时已晚。对自己的人生的生死大患有所忧虑,想为挣脱这生死大患找寻良方,并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是踏上修行之路最初的一步。
2. 立志
生死之所以是人之大患,就是因为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人得个小感冒还要一周的时间才能痊愈,何况生死大患,没有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是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古来求道之人多如过江之鲫,得道之人却寥若晨星。修行之路不是一条坦途,而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非有大毅力大勇气者不能通过。因对生死大患的忧虑,而求道解脱,但无下定百死不回的决心,立定志向,确定不移,往往还是容易半途而废,道未成而心先退。法演禅师对郭功辅说:
必欲参究此道,要须确志勿易,以悟为期。然后祸患得,丧付之造物,不可苟免。岂可预忧其不成而不为之耶?才有丝毫顾虑萌于胸中,不独今生不了,以至千生万劫,无有成就之时。*《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19b11。
如果决定修行解决人之大患,就必须坚确志向,如铜墙铁壁般不可变易,以证悟为期限。然后把所有的祸患、得失,抛之脑后。不去考虑能不能成功,因为只要有一丝的顾恋不舍,横于心胸之间,不唯现世今生不能了悟解脱,就是千生万劫也没有证果成就之日。晓舜禅师对浮山法远禅师也说过类似的话,“欲究无上妙道,穷则益坚,老当益壮。不可循俗,苟窃声利,自丧至德。”*《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17c29。
1. 求学
立志求道,当然是从学习圣贤之教开始。大觉怀琏禅师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17b06。心闻云贲禅师也说:“未见不学,而有成;不修,而先达者。”*《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6b02。学习圣贤之教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明契嵩禅师说:
圣贤之学,固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继之以夜,积之岁月,自然可成。故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斯言学非辨问,无由发明。”今学者所至,罕有发一言问辨于人者,不知将何以裨助性地,成日新之益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16c05。
在这段文字中,明契嵩禅师首先说明圣贤之教,非能一蹴而就,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刻苦学习才能达到。积累学识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仔细辨别教理,分清精粗本末。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虚心的向他人请教,如此才能真正领悟圣贤之教的精髓。
(1) 求学在积
圣贤之教并非在短时间之内就能理解领悟,一定要通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积累才能掌握。心闻云贲禅师说:“盖事有从微而至着,功有积小而成大。”*《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6b02。黄龙慧南禅师对隐士潘延之说:“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嗜好,行之勿倦。然后扩而充之。可尽天下之妙。”*《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1a18。
黄龙慧南禅师强调了圣贤之学并不是急促间能马上成就的,关键在于平常的不断积累,而积累圣贤的学问,需要求学之人专心致志,勤奋努力,更要摒绝各种不良嗜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然后才能穷尽天下间的妙理。
邵武洪英禅师也对真净克文禅师说:
物暴长者,必夭折;功速成者,必易坏。不推久长之计,而造卒成之功,皆非远大之资。夫天地最灵,犹三载再闰,乃成其功,备其化。况大道之妙,岂仓卒而能办哉。要在积功累德。故曰:欲速则不达,细行则不失。美成在久,遂有终身之谋。*《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1c05。
邵武洪英禅师借用天地间万物生长的道理,来说明想要成就道业,必要有长久的规划。更进一步用天地本身的规律都需要三年一润五年再润,乃能完成其化育万物之功,何况大道之妙理,岂是仓促间就能证得,因此修行的关键在于积功累德。灵源惟清禅师也说:“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蓄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3b05。
灵源惟清禅师用石磨磨物和种树养殖来说明,积累德行短时间之内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日久自见其功。
(2) 求学须辨
圣贤之教不必仓卒期望能得以速成,而是靠平日的积累,但在积累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现实情况仔细辨别,分清精粗本末,理清思路,找到一条合适自己的修行之路。毕竟人脑不是一个筐,逮到什么东西都要往脑袋里装。不加分辨的照单全收只是在积累知识,而不能增长智慧。拙庵德光禅师说:
末学肤受,徒贵耳贱目,终莫能究其奥妙。故曰:山不厌高,中有重岩积翠;海不厌深,内有四溟九渊。欲究大道,要在穷其高深,然后可以照烛幽微,应变不穷矣。*《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7a25。
拙庵德光禅师针对末世学人只求入眼过耳不肯用心辨别圣贤之教,叹息道:没有用心到底不能穷其极致。正因山高,其中才有重岩积翠的幽奇景色。正因海深,所以才能容纳四溟九渊的浩瀚洪流。想要证悟无上大道妙理,关键在于用心辨别其高妙深微处,然后可以照徹幽深隐微而应变无穷。
(3) 求学要问
求学之路通过积累,经过思辨,一定能够有所收获,但总是有些问题理路不是单靠积累与自己的思考辨别就能找到答案,就算自己能够有答案,也未必能保证就一定准确无误。故而求学之路不仅要求自己去积累去分辨求证,也需要向他人请教求问。孔子也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时候他人的一句提点,就能让你苦思不得其解的疑问豁然开悟。求学能问可以让自己的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少点固执己见,多点从善日益。万庵道颜禅师“与人评论古今,若身履其间,听者晓然如目睹。”所以向他请教的纳子都感叹道:“终岁参学。不若一日听师谈论为得也。”*《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4a26。
2. 良师
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在修学的路上有个好师父引导的重要性,是如何强调都不为过。雪堂道行禅师说:“学者不知,道之所向,则寻师友,以参扣之。”*《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9b07。当然求师问道,首先要求学人自己要有个好的心态,能承受师长的磨砺。浮山法远禅师回忆自己寻师求道的经历时说:
古人亲师择友,晓夕不敢自怠,至于执爨负舂,陆沈贱役,未尝惮劳。予在叶县,备曾试之,然一有顾利害,较得失之心,则依违姑息,靡所不至。且身既不正,又安能学道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18a06。
法远禅师未得道时听闻,河南汝州叶县广教院的归省禅师禅法高妙,特与天衣义怀禅师等七人结伴参访。当时正值寒冬,他们冒着严寒,顶着纷飞的大雪,千里迢迢,来到广教院归省禅师处。没想到,归省禅师在见到他们时,不让他们挂单,喝骂驱逐,乃至用水泼他们,把香灰撒在他们身上,其他人愤而离去。只有法远和义怀整衣敷具,端坐如故。归省禅师见他二人仍然不走,便问:“他们都走了,你们为什么还不走?”法远诚恳地回答道:“久慕和尚道德,不远千里而来此参学,岂因一勺水、一把灰就离去的道理?”归省禅师道:“你二人既真为佛法,此间缺典座,你愿意干吗?”法远说:“弟子愿意。”于是法远便到厨房做饭。
归省禅师的道场生活极为清苦。一日,归省禅师外出,众僧趁主持不在,就央求法远煮一顿好粥,来改善一下生活。法远禅师心生怜悯,就煮了一锅五味粥。粥刚煮好,众僧还没有来得及享用,归省禅师就回来了。在得知事情经过后,归省喝斥道:“你这是私盗常住之物。”法远说:“我确实取了油面,愿受责罚。”归省禅师把法远的三衣一钵作价偿还常住。然后将法远罚杖三十,并赶出山门。众道友为法远求情,归省禅师一概不许。法远请求日后归省上堂讲法时允许他旁听,归省勉强同意了。于是,法远晚上住在山下的另外一家寺院里,白天则上山听归省禅师讲法。
一天,归省偶然来了这家寺院,发现法远住在这里,便问道:“你在这里住多久了?”法远道:“已半年。”归省又问:“你给人家房钱了吗?”法远说:“没有。”归省呵斥道:“这是人家寺院里的公有住房,你怎么偷偷住在这里?快些交上房钱,不然,我要报官。”法远无奈到城中化缘,还了房费。尽管归省待法远一次比一次苛刻,但法远在每次看到他时,愈发毕恭毕敬。
归省禅师对大家说:“这才是真心实意求取佛法!”归省禅师特地为法远升堂,把衣法付给他。
古代学人亲近师父选择同参片刻不敢懈怠,以至于心甘情愿的生火捣米,执侍杂役,从不怕苦。法远禅师投叶县归省禅师门下时曾尝试过,假如那时心里有一点点利害之念,计较得失,就会放纵自己,养成懒惰懈怠苟且偷安的习气。这样,自己立身不正,又如何去学习解脱之道呢?
在求学寻师的历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德高望重的大德教导。有名望的大德会吸引大众争相来投,但真正能得到大德亲自教导的人数总是有限的。能得到大德的指点固然是件万幸的事,没有得到大德指点也不必气馁。何况每个有名望的大德都是从默默无闻的状态中走过来的。求学寻师更要看重的是,任何能帮助自己修学进步,改进自己错误的都是自己的老师,不必因他人之名望所累。心闻云贲禅师说:
昔风穴之白丁,药山之牛栏,常公之大梅,慈明之荆楚;当此之时。悠悠之徒,若以位貌相求,必见而诒之。一旦据师席,登华座,万指围绕,发辉佛祖叔世之光明,丛林孰不望风而靡,矧前辈皆负环伟之材,英杰之气,尚能区区于未遇之际,含耻忍垢,混世同波而若是,况降兹者欤?乌乎!古犹今也,此犹彼也。若必待药山风穴而师之,千载一遇也。若必待大梅慈明而友之,百世一出也。盖事有从微而至着,功有积小而成大。未见不学而有成,不修而先达者。若悟此理,师可求,友可择;道可学,德可修。则天下之事,何施而不可。*《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6b02。
心闻云贲禅师通过这段文字指出,风穴延沼禅师、药山微俨禅师、大梅法常禅师、慈明楚圆禅师,当初没有名望之时也是“泯然众人矣”。等他们崭露头角,法化四方之时,大家才争相拜服。如果一定要等到像风穴延沼禅师、药山微俨禅师那样的大善知识才可以为师,那也只有千年等一回的机会。如果必定要求自己的道友也要有大梅法常禅师、慈明楚圆禅师的素质,那是百世才能修得的机缘。如果能领悟这其中的道理,就能做到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求师问道其实是贯穿于修行的全部历程,活到老,学到老。不是说一个修行人于佛法中有所得,在丛林中取得一定的名望就用不着向他人学习。
晦堂心和尚参月公晦于宝峰,公晦洞明《楞严》深旨,海上独步。晦堂每闻一句一字,如获至宝,喜不自胜。衲子中间有窃议者,晦堂闻之曰:扣彼所长,砺我所短,吾何慊焉?*《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0a09。
因晓月公晦禅师通达《楞严经》的旨趣,晦堂祖心禅师就上宝峰寺向他学习,对于晓月公晦禅师所讲解的每一句,晦堂祖心禅师都如获至宝,喜不自胜。有僧人在私下议论晦堂祖心禅师在丛林中德望比晓月公晦禅师还高,似乎不必屈尊来宝峰寺参学。晦堂祖心禅师听到后就说:“取他所长,补我所短,我为什么要自满呢?”洪英邵武禅师也赞叹道:“晦堂师兄,道学为禅衲所宗。犹以尊德自胜为强,以未见未闻为愧,使丛林自广而狭于人者,有所矜式,岂小补哉。”*《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0a09。
3. 益友
学道修行的路上离不开师长之引领,但也少不了道友的相互扶助。湛堂文准禅师在谈到修行人交友的问题时说:“学者求友,须是可为师者,时中长怀尊敬,作事取法,期有所益;或智识差胜于我,亦可相从,警所未逮。万一与我相似,则不如无也。”*《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2b28。就是说修行人最好能找到可以为己效法之师为友,与师为友,亦师亦友。有这样的良师益友,理当对他常怀尊敬,凡是待人处事及道学修行等各方面都可以向他学习,以期使自己的道业有所进益。退一步来讲,智慧见识能稍微胜过自己的人,也不妨与他往来,以警策自己所不足的地方。如果各方面与自己相似,或比自己更差,这样的道友不交也罢。湛堂文准禅师在对妙喜宗杲禅师也谈到:
像季比丘,外多狥物,内不明心,纵有宏为,皆非究竟,盖所附卑猥而使然。如搏牛之虻,飞止数步;若附骥尾,便有追风逐日之能,乃依托之胜也。是故学者,居必择处,游必就士,遂能绝邪僻,近中正,闻正言也。昔福严雅和尚,每爱真如喆,标致可尚,但未知所附者何人;一日见与大宁宽、蒋山元、翠岩真偕行,雅喜不自胜,从容谓喆曰:诸大士法门龙象,子得从之游,异日支吾道之倾颓,彰祖教之利济,固不在予多嘱也。*《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2c15。
湛堂文准禅师在这段谈话中思及像法与末法的僧人为什么大都不能广弘法化原因时,认为是他们所依附的人卑小鄙猥造成的。就像是附在牛背上的虻蝇,只能在数步之间飞舞。如果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便有追风逐日的本领,可见所依附之物的重要。因此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必须选择有助于自己学修的地方去住,多和品学皆优之士往来。就能断绝偏邪怪癖之事,得于亲近中和纯正之辈,听闻正法。更举了福严良雅禅师看见真如慕喆禅师和大宁道宽禅师、蒋山赞元禅师、翠岩真可禅师同行。欣喜之余对真如慕喆禅师说:“这几位都是法门中的龙象,能与他们相从交游,以后发扬祖道利济众生,就不用我多操心了。”可见修行人交友之重要。《易经》有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观察修行人能不能于道法有所进益,从与他交游之人的身上也能略见端倪。
良师益友为学道人修行路上的重要增上缘,但良师益友往往是稀有难得。学道人在修行路上所遇所见大多是庸碌之辈时,该如何用功办道呢?雪堂道行禅师借高庵善悟禅师的话说:
高庵临众必曰:众中须知有识者。予因问其故?高庵曰:不见沩山道,举措看他上流,莫谩随于庸鄙。平生在众,不沈于下愚者,皆出此语。稠人广众中,鄙者多,识者少,鄙者易习,识者难亲。果能自奋志于其间,如一人与万人敌,庸鄙之习力尽,真挺特没量汉也。予终身践其言,始得不负出家之志。*《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9a01。
高庵善悟禅师常说:“在大众中也有见识高明的人。”高庵善悟禅师更举了沩山灵佑禅师的两句话。“学道之人只要学习别人品行高洁的举止,切莫被他人庸俗的习气影响。”因为在稠人广众之中,平庸鄙陋者多,见识高妙者少。在这种环境氛围中修行,一定要奋起一人与万人敌的志气,才能抵抗住众人庸俗习气的侵扰,不辜负出家学道的志向。
1. 治心为本
佛法的修学可以归结为“治心”二字,“治心”就是佛法修行的核心。故而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洪英邵武禅师对潘延之说:“古之学者治心,今之学者治迹;然心与迹,相去霄壤矣。”*《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1c03。为什么洪英邵武禅师说在修行上“治心”与“治迹”的功效有如霄壤之别呢?浮山法远禅师给出的答案是:
心为一身之主,万行之本。心不妙悟,妄情自生,妄情既生,见理不明,见理不明,是非谬乱。 所以治心须求妙悟,悟则神和气静,容敬色庄,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矣。以此治心,心自灵妙,然后导物指迷,孰不从化?*《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18b23。
在这段文字中,法远禅师首先指出了心是四肢百骸一身的主宰,百千三昧无量行门莫不由心而生。如果不在心地的修行上下功夫,心不妙悟,就会引发妄情,妄情又会遮蔽心性,让自己对于事理不能明察,不知事理则不明是非,在实际处事中就会糊涂谬乱。只有心的妙悟,才能在外呈现神志调和,气息恬静,容貌恭敬的状态。以此灵妙之心去指导处理具体事务,自然无不通达。
湛堂文准禅师初时在真净克文禅师门下参学时,常常夜里很晚了还点着灯在帷帐中看书读经。真净克文禅师呵斥道:
所谓学者,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纵学而奚益。而况百家异学,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为尽之?今弃本逐末,如贱使贵,恐妨道业。直须杜绝诸缘,当求妙悟。他日观之,如推门入臼,故不难矣。*《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2b07。
湛堂文准禅师立从师训,即时屏去所习,专注禅观。一日听闻有人读诵诸葛孔明出师表,念到“宫中府中皆为一体”处,豁然心地开悟,凝滞顿释,如日消冰。从此辩才无碍,在同流平辈中很少有人超过他。
2. 正心诚意
学道以治心为本,治心之术就从先从修正己心开始。如瞎堂慧远禅师说:
学道之士,要先正其心,然后可以正己正物。其心既正,则万物定矣。未闻心治,而身乱者。佛祖之教,由内及外,自近至远。声色惑于外,四肢之疾也;妄情发于内,心腹之疾也。未见心正而不能治物,身正而不能化人。盖一心为根本,万物为枝叶。根本壮实,枝叶荣茂;根本枯悴,枝叶夭折。善学道者,先治内以敌外,不贪外以害内。故导物要在清心,正人固先正己。心正己立,而万物不从化者,未之有也。*《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8c19。
在这段文字中慧远禅师教导后学者,学道之人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端正。佛陀与祖师教导大众的道法都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外在的声色迷惑,只是皮毛之疾,自己内心生起的妄想情执,才是心腹大患。自心正方能治物,自身正才能教人。心为一切的根本,外在的万物只是枝叶。根本壮实,枝叶自然茂盛;根本枯悴,枝叶自然夭折。所以善以学道之人,先能降伏内心的妄情烦恼,自然能抵御外物的侵扰,不会去贪逐外境而恼害自心。
水庵师一禅师参学云游到云居山,恰好听见高庵善悟禅师对大众开示:“至道迳挺,不近人情。要须诚心正意,勿事矫饰偏邪。矫饰则近诈佞,偏邪则不中正,与至道皆不合矣。窃思其言近理,乃刻意践之。”*《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5a01。就是说无上妙道是迳直挺特直来直往,不像人情往来需要曲直迎逢。学道需要诚心正意,不得有矫妄装饰偏僻私邪之事。矫妄装饰与诈佞奸邪相近,偏僻私邪有失中正之气,两者与无上妙道都不相契合。
死心悟新禅师说:“欲求大道,先正其心。少有忿懥,则不得其正;少有嗜欲,亦不得其正。然自非圣贤应世,安得无爱恶喜怒,直须不置之于前,以害其正,是为得矣。”*《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0a06。就是说想要求证无上大道,首先需要存心清正。如果心里还有点忿恼的念头,就会干扰到心的清正;稍有贪爱嗜欲的念头,也会扰乱心的清正。当然人非圣贤哪能没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只要不让这些不良的妄念情执长时现前,干扰伤害到心境的清正,就能于道有得。死心悟新禅师又说:“参禅欲脱生死。发言先要诚实。”*《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2c28。圆悟克勤禅师也说:“学道存乎信。立信在乎诚。惟善知识,当教人以诚信。”*《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4c07。
3. 治心未萌
修行的核心在治心,治心的关键在于治心于未萌。圆通居讷禅师教导大觉怀琏禅师时说:“古圣治心于未萌,防情于未乱。盖预备则无患。”*《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17b01。就是说古代圣贤修行的关键是在心还未生起妄念的时候就要降服它,令妄念没有生起的机会。在情识还没有产生扰乱的时候就加以防治,令识清明。修行要从源头入手,就不会有大的过患生起。草堂善清禅师也说:
燎原之火,生于荧荧;坏山之水,漏于涓涓。夫水之微也,捧土可塞,及其盛也,漂木石,没丘陵。火之微也,勺水可灭,及其盛也,焦都邑,燔山林。与夫爱溺之水,瞋恚之火,曷常异乎!古之人治其心也,防其念之未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收功甚大。及其情性相乱,爱恶交攻,自则伤其生,他则伤其人。殆乎危矣!不可救也。*《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0b15。
在这段文字中善清禅师告诉后来的修行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蚁穴之水,可以溃堤。水势微小的时候,一捧土就可以塞住,当洪水泛滥的时候,就足以漂走大木巨石,淹没丘陵。火势微小的时候,一勺水就可以浇灭,当大火肆虐的时候,就能将整个都市聚落,山林村庄化为一片焦土。人之妄情与水火没什么两样,都是在开始的阶段容易治理。修行人治心就要从最初的地方入手,这样不用太费劲,功效却好。若是任由妄情不断滋长,到达情性迷乱,爱恨交加的阶段,内则伤害自己,外则伤害别人。到最后的危险阶段,就不可以救治了。
4. 妄歇即真
修行治心从其未起妄情入手,易收事半功倍之效。但在修行之初,总免不了有妄情烦恼现起,当此之时,要及时生起觉照之力降伏妄情。佛智端裕禅师说:
骏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衔辔之御也。小人之强横,不敢纵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识之流浪,不敢攀缘者,觉照之力也。乌乎!学者无觉照,犹骏马无衔辔,小人无刑法,将何以绝贪欲,治妄想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4c06。
在这段文字中,佛智端裕禅师用衔辔御骏马与刑法制小人,来比喻修行人当常存觉照之力来降伏意识之攀缘。故而祖师常言:“不怕念起,惟恐觉迟。”有妄能觉就如灵源惟清禅师对程伊川说:
夫人有恶其迹,可畏其影,却背而走者。然走愈急,迹愈多,而影愈疾。不如就阴而止,影自灭而迹自绝矣。日用明此,可坐进斯道。*《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3b23。
在这段文字中灵源惟清禅师引用了枚乘《上书谏吴王》中的文句。来说明妄情起来的时候,不能被妄情所牵引,就像是有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脚印,却回过头来狂奔,结果脚印越来越多,影子追着他越来越快。其实在阴暗的地方停下来,影子就会没有,脚印也看不见了。《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明了这其中的道理,就不容易为妄情所转,道业日进。
5. 自省慎独
学道修行既然是从心地上下功夫,时时自省就必不可少。佛眼清远禅师对高庵善悟禅师说:“见秋毫之末者,不自见其睫;举千钧之重者,不自举其身。犹学者明于责人,昧于恕己者,不少异也。”*《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6b06。在这里佛眼清远禅师,用人的眼睛能看见像秋毫一样微小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有人能举起很重的物体,却不能举起自己的身体。来说明学道当见己过,不问他人之非。灵源惟清禅师说:“凡人平居内照,多能晓了;及涉事外驰,便乖混融,丧其法体。必欲思绍佛祖之任,启迪后昆。不可不常自检责也。”*《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9a08。也就说一般的修行人平日里返观内照,倒也能让自己保持心境的宁静。一旦遇到外境的干扰或是外在的压力,便不能保持心境的融通明澈,丧失清净的法体。真正有志于绍隆佛祖,利乐有情的学道之人,不可不时时自省己心。
为了抗衡外境的侵扰,平日能时时自省己心。是比较容易在外在的压力下保持心境的稳定,在外物的牵引下保持法体的清净。但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反而因为没有这种侵扰的压力,容易放纵念头奔逸,丧失清净的法体。黄龙慧南禅师说:“夫人语默举措,自谓上不欺天,外不欺人,内不欺心,诚可谓之得矣。然犹戒谨乎,独居隐微之间,果无纤毫所欺,斯可谓之得矣。”*《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1a08。在平日就算能达到上不欺天,外不欺人,内不欺心的功夫之际,还要在一个人独处闲居之时反观内照,看有无杂念泛起。于独处时真能清净,如此才能称的上于道有得。
6. 忘利放下
学道修行是在心地上用功,就自然会摈弃对名闻利养的追求。死心悟新禅师说:
求利者不可与道,求道者不可与利。古人非不能兼之,盖其势不可也。使利与道兼行,则商贾屠沽,闾阎负贩之徒,皆能求之矣。何必古人弃富贵,忘功名,灰心泯智于空山大泽之中,涧饮木食,而终其身哉。必谓利与道行之不相违碍,譬如捧漏卮而灌焦釜,则终莫能济矣。*《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0a25。
在这段文字中死心悟新禅师表示,纯粹追求利养的人不用和他谈论无上妙道,真正追求无上妙道的人也不会去在意名闻利养,因为志不在此。如果追求名闻利养的商贾小贩也能很容易证得无上妙道,那么古人就不用抛弃富贵,忘却功名,灰心泯智于在深山老林中艰苦修行了。说追求利养与追求妙道不会相互违碍,好比用破漏的酒器盛水去浇灭烧焦的大锅,哪里能够成功。死心悟新禅师又强调:“节俭放下,最为入道捷径。”*《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0a10。
大慧宗杲禅师也说:“节俭放下,乃修身之基,入道之要。历观古人,鲜有不节俭放下者。”*《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32a07。雪堂道行禅师说:“古人学道,于外物淡然,无所嗜好。以至忘势位,去声色,似不勉而能。”*《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9c16。从几位禅师的语录中,可以看出对外在物欲的淡然放下,是真正修行人的本色。立志学道追求的是解脱生死大患而不是追求名闻利养。不是因为克制了对物欲的追求才能悟入无上妙道,而是在追求悟入无上妙道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放下对物欲的执受。当然主动对物欲的节俭放下也能减少物欲对道心的牵引侵扰,从而为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毕竟学道之初最大干扰与磨砺还是来自于对物欲的不舍与牵绊。不舍得放下对利养的执受又想学道修行,打着鱼与熊掌兼得的如意算盘之辈也不是没有。黄龙慧南禅师和云峰文悦禅师参学云游到湖南的时候,遇见一位行脚的僧人,因为自己的随身行李太多,自己带不了还雇佣脚夫替他担箱提笼。云峰文悦禅师见到后非常诧异,忍不住上前去呵斥他:“自家闺阁中物不肯放下,返累及他人担夯,无乃太劳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0c08。难怪有现代政治家感叹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祖师大德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后来的修行人作出了榜样。佛鉴慧勤禅师谈到自己的师父浮山法远禅师时说到:“先师节俭,一钵囊鞋袋,百缀千补,犹不忍弃置。”*《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5b22。浮山法远禅师自己也说:“此二物相从出关,仅五十年矣,讵肯中道弃之。”*同上。有人给法远禅师送来件名贵的衣服,自称这件衣服来自海外。冬天穿了能保暖,夏天穿了会凉快。法远禅师却说:“老僧寒有柴炭纸衾,热有松风水石。蓄此奚为,终却之。”*《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5b22。雪堂道行禅师出生于富贵之家族。出家学道之后,平日的生活也是节俭朴素,毫无骄奢倨傲之态。他住在乌巨山的时候,有人想送给他一面铁镜。雪堂道行禅师说:“溪流清泚,毛发可鉴。蓄此何为,终却之。”*《大正藏》第四十八册1029c13。
从《禅林宝训》诸位禅师的语录中所揭示的修行之路,大体能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修行者的修行历程。从受教者的角度看佛教的教育,佛教的教育根本上讲是个体自我的觉醒与主动抉择受教者的过程。与今天一谈到教育,就谈如何把被教育对象培养成或塑造成规定的样子不同。但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讲第一关的知患立志就很难通过。社会的发展,让物质的取得变的更加容易,同样物欲对人心的侵扰也变的更加容易。另因当代教育的误导,片面的宣扬唯物至上,人死如灯灭的观点,自然衍生出“我死后管它洪水滔天”的畸形心态。大多数人都为物欲的洪流席卷而去,不知人生之大患就在生死二字,更谈不上能立志学道以求解脱。但如能真正迈过知患立志的关口,于修学之路在当代反而有些便利之处。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让人们随时都能查阅到古今大德的言教。也因科技的发展拉近了空间的距离,让位于天南地北的个人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之辈相互砥砺。当然修行的次序并非一成不变,在实际的情况中,有人可能因为对佛法好奇而实践之,悟出人生之大患确在生死之间,从而立志求道、寻师。也有因身边益友推荐而涉入佛门,明人生之大患而实修。或有人虽然知人生大患也愿学道实修,但总是遇不到好师长的引领也没有碰上益友的增上,在实修中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盲修瞎练,困于法上不能得益反受其害而退失道心,变得过且过麻木度日。只是人心人性古今相同,修行的核心,治心之方,并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不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