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吉成
(滨州学院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山东 滨州 256603)
游百川的民生思想及当代意义
姚吉成
(滨州学院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山东 滨州 256603)
游百川历同治、光绪两朝,是朝廷所倚重的重臣。游百川的民生思想在继承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民生思想、清末政治经济社会现实及游百川贫寒的家世、1855年黄河改道在黄河下游造成的灾害与赈恤,是游百川民生思想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为民、保民、养民、恤民是其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其民生思想对清末及以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于当代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游百川;民生思想;当代价值
游百川(1822—1895),山东滨州人。游百川家道贫寒,幼年失怙,却能勤奋刻苦学习,30岁考中举人,曾“充景山官学汉教习”,40岁考中进士,选庶吉士、任编修、迁御史、给事中、四川按察使、擢顺天府府尹、仓场侍郎,成为朝廷所倚重的重臣。游百川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惩治不法宗室宽和、宽亮,“一时贵近敛迹”,被誉为“能臣”。同治十二年(1873年),冒死上书谏缓修圆明园,触怒穆宗,被革职,谓“谏臣”。面对黄河改道,黄河下游水灾严重,游百川关心民瘼,多次上疏阐述治黄策略,光绪九年(1883年)受命“督河工赈”;面对内忧外患、国库空虚,游百川乱世任仓场总督,谓“重臣”。查阅游百川相关奏折发现,作为晚清重臣,游百川在履职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这一主线,践行为民、保民、养民、恤民施政策略,在巩固晚清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展现并实施了他的民生思想。游百川虽然没有专题论述民生问题,却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民生思想。他的民生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在当前对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句,这种朴素的民生思想在后人的著述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北宋程颢在《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书》中说过:“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1]。明代何景明在《应诏陈言治安疏》中又说:“民生已困,寇盗未息,兵马弛备,财力并竭”,清雷钅宏在《经笥堂文钞·与周抚军书》中提出“爱民生即所以为国计,不可分为两途”的观点。由此,足见古人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视之为治国之道、安邦之策。
游百川民生思想形成的背景涉及很多方面,现仅从传统思想文化背景、历史社会背景和家世背景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梳理。
(一)传统文化背景
游百川的民生思想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扬弃。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以各派学说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民生思想。儒家民生思想倡导“以民为本”和“富民惠民”,道家民生思想的根本在于“无为而治”,法家民生思想的根本在于建立法制,墨家民生思想的特征则在于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和“非攻”。游百川自幼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受儒家民生思想的影响最大。他继承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主张仁政爱民、富民惠民,重视对老幼等弱势群体的民生关怀。后来游百川成为晚清理学阵营里的一员干将,推崇程朱理学,注重“经世致用”,对国计民生非常关注。
(二)历史社会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的惨败、软弱无能和对外投降卖国等行为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无比愤怒,从而使得“夷知畏民,而官不能用民,强民从夷,而民不服,借夷胁民,而民愈不服,甚至以其抗夷之念转而抗官”[2]。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把革命的矛头转向了清王朝。另外,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得当时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走投无路的人们不断举行起义,其中以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最为典型。这场运动对统治阶级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威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捻军继续战斗,给清朝统治以新的沉重打击。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使得清王朝岌岌可危,大厦将倾,游百川从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深刻认识到“邦以民为本”的必要性,认识到“君轻民贵”“君舟民水”的正确性,认识到施仁德于民的重要性,认识到施行仁政、改善民生的迫切性。此外,在同光时期,社会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是由于长年累月的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恢复比较困难,社会财富仍然十分匮乏,人民生活也比较困苦,人民普遍希望统治者除苛罚、薄赋役、富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基于当时的农民起义形势以及生产困难、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为了维护和巩固晚清王朝的统治地位,游百川形成了为民、保民、养民和恤民等民生思想。
另外,1855年,黄河从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河道入海,黄河下游的济南、武定二府成为重灾区。“溯自咸丰初年,河决兰仪,嗣是不循故道,折而东北,灌大清河,山东水患濒急矣。乙卯,清河决白龙窝,漂没无算。从此连年被水。癸亥,濮州、范县及济属之齐河而下,凡决十数处,洪流泛滥,勘验成灾,曾经前山东巡抚阎敬铭奏请赈恤。甲子,又大水。今岁,清河上流河堤溃漫,溢平原、禹城,凡百余里。八月,齐东等处同时决口,冲没四十余村落,利津县城垣半陷于水。九月初旬,又决北岸,济、武所属州县数百里悉为泽国。”[3]
目睹黄河下游连年因黄河泛滥造成的灾害,游百川深感“民”的弱势及“恤民”的意义。恤民赈灾仅为权宜之计,最重要的还是开展生产。游百川站在朝廷角度谋划长远之策,同治六年(1867年)在给同治皇帝的奏折中写到:
一经溃决,则生灵性命以及屋庐田产尽付波臣(沉),不但正供之赋无所从出,而查灾议赈所费亦复不赀。伏思军务未竣库款支绌,建议修河诚知不易,然沿河民力已尽,频年被灾,筹办河防实有不可稍缓者。查济东泰武临道,本有兼辖水利之责,为今之计,可否简派廉干大员率同该道,周勘遍历,相度河形,宜疏导者务疏之,以分水势;宜堤防者务防之,以遏水冲,并将历年被水流沙积压之地,确切验明详情,免其钱粮,以苏民困…如此,则山东群黎庶免其鱼之欢,而河流顺轨可致安澜,之庆矣。[3]
黄河在家乡的泛滥与救灾,是游百川民生思想产生的深层根源。
(三)家世背景
游百川的家世背景对其民生思想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清代山东乡试朱卷咸丰壬子科·游百川》记载:“游百川,山东武定府滨州增生民籍”。增生,是古代生员的一种,明代增生有月米。清代又称增广生,没有月米,仅次于廪生。民籍,是指平民户籍。从滨州《游氏族谱》来看,除始祖游政“以战功封侯”外,游百川祖上其他先人生前没有获得任何功名。曾祖父游文章和祖父游士选在去世后,因游百川为官推恩例赠文林郎。游百川祖上基本上是世代务农,没有因读书取得过显著功名者,叔伯一支祖上倒有一个廪生,三个庠生,一个太学生,均无仕宦经历。游百川幼年丧父,家贫无隔夜粮,甚至经常以糠屑充饥,靠母亲纺线织布做短工及靠恩师杜源的关照才读书不辍。虽然家境清苦,游百川自幼受良好家风和杜源先生深厚的儒学文化的熏陶,养成了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孕育了游百川孝敬父母、关心百姓疾苦的思想情怀。早年的贫困生活,使得游百川对社会底层百姓的疾苦有着切肤之感,使得他更加关注有关国计民生的诸多时务,促使他经常思考一些能够使得国富民强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并催生了他的民生思想。
梳理游百川的奏折发现,游百川的民生思想以儒家思想的“民为邦本”为政治基础,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为民、保民、养民和恤民四个方面。
(一)为民——以民生为先
“为民”是游百川民生思想的出发点。纵观他的奏疏,有很多直接以“济民生”“解民困”“救民灾”和“救民生”为题,如《奏为东省迭被水患亟宜筹办河防以济民生》《奏为官军与贼相持日久请旨饬各路统兵大臣尽除私弊迅筹剿贼以伸天讨而解民困》《奏为栽种罂粟大妨民食请旨重申严禁以济民生》《奏为应诏特荐疆臣吁恳(籲懇)简调冀救民灾并胪举所知以资采纳》和《奏为河患未弭亟宜妥筹长策变通办理以纾国计而救民生》等。有些奏折虽然没有在题目上直接表明为民之意,字里行间却处处流露出为民之心,如《奏为吏胥滋弊为患最深请饬内外臣工随时惩治以儆贪残》《奏为除弊务求实际续陈愚见》《奏为棍徒蔡墩子等假充官役设局刑吓搜取财物请交部严行惩办事》和《奏为密陈管见(暂缓兴修圆明园)》等等。
在游百川的思想深处,始终旗帜鲜明地把“以民生为先”放在首位。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二十六日,同治皇帝举行亲政大典。同治皇帝亲政之后,两宫太后面临“归政”的问题。为了尽快摆脱太后对朝政的干涉,少受管束,同治帝以“孝亲”为理由,下令重修圆明园。兴修圆明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谕令一出,便引起朝野上下的关注,十月初一日,御史沈淮“抗疏力争,以为靡费”,同治帝震怒,谕令群臣勿再谏。面对因连年“剿匪”带来的“国虚”“民困”,因黄河泛滥导致山东数以万计的饿殍灾民,十月初六日,游百川素服面君,冒死上疏《奏为密陈管见(暂缓兴修圆明园)》:
窃臣阅邸抄,御史沈淮奏请暂缓修理圆明园一折,钦奉上谕,宣示中外。我皇上本大孝之至性,寓惜物之深仁,凡在臣民,理宜共喻。即总管内务府大臣等恪遵谕旨,谅必力求节省,不敢多所靡费,有负圣怀。惟臣葵藿愚忱,有惓惓不能自已者,敬为我皇上密陈之。京师为首善之区,万民辐辏,纵有异域殊方僦屋而居者,亦不过杂于市廛之中,远隔九重,无敢往来喧肆。加之禁城,门禁森严,宿卫周密。皇上临朝听政,穆穆清清。此居中驭外之权,实长治久安之道也。圆明园经变之后,岁久失修,山水景物,今昔悬殊,且并无城垣,虽有宿卫之森罗,而门禁不能如内城之严密。臣闻近年,西山一带,时有外国人游骋其间。万一因我皇上驻跸所在,亦生瞻就之心,于圆明园附近处所,修盖庐舍,听之不可,阻之不能。体制既非所宜,防闲亦恐未备。以臣愚悃,不无过虑。又臣闻明年南北方向,修造均非所宜,即乘今年诹吉开工,亦殊非慎重之道。伏望皇上善体圣慈,暂缓兴修。一俟天时人事,相度咸宜,然后徐图营建。斯《大雅》所咏“经始勿亟,庶民子来”之效,将复见于盛世矣。臣区区愚见,冒昧渎陈,伏祈皇上圣鉴。谨奏。[4]
同治帝阅后盛怒,谕令将游百川革职[5]。
在皇权利益与民生利益发生冲突时,游百川不惜自己的官职乃至性命,旗帜鲜明地站在了民生一边,充分体现了他民生为先的理念。
游百川的为民之心、为民之举还表现在惩治贪残吏胥、棍徒和逃徒贼犯以防其害民方面。游百川亲眼目睹因吏治腐败、官场黑暗而导致的社会动荡,认识到政治的运行要依靠官吏,吏治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计、政权的盛衰和国家的安危。他目睹“庶私衙门之胥吏有害于民”,同治七年(1868年)十一月十九日上疏《奏为吏胥滋弊为患最深请饬内外臣工随时惩治以儆贪残》,提出了“随时惩治以儆贪残”吏胥的主张。折曰:
臣窃维,患莫大于营私弊…州县为亲民之官,所用吏胥,本有定额,乃或贴写,或挂名大邑,每至二三千人,次者六七百人,至少亦不下三四百人。夫此数千百人者,政之蠹民之蟊贼也。百姓含冤呈诉,其待长官申理,不啻赤子之依父母也,而吏胥乃从而陵侮之、剥削之、逼勒之,颠倒拨弄,率以财之有无多寡,为事之曲直是非。总之,吏胥视民如鱼肉,民畏吏胥如虎狼。然民且甘受搏噬,而不敢告发者,当前因投鼠而生忌。既恐其力有不敌,日后或假虎以逞威,又恐其心有不甘也…臣愚以为今日者,甫离兵燹之祸,民幸有其身家。若再遭胥吏之伤,何以完其生聚?相应请旨,谕令中外大臣,严饬所属,振刷精神,破除弊窦。[6]
他认为,从严治吏,“庶妨政之弊渐去而民困可稍纾矣”,否则广大老百姓将会遭受严重迫害和摧残,难以聊生。该奏折引起了慈禧和同治皇帝的高度重视,谕令:“御史游百川奏请除吏胥积弊一折,京外各衙门额设吏胥不过用以执薄书供奔走,乃近来各衙门胥吏或舞弊营私甚至盘踞把持缘引为奸,坏法乱纪殊堪痛恨。嗣后内外大臣务当严饬所属振刷精神破除积弊,将一切文案立限清理,吏数过多者复实裁汰,其有舞文弄法之吏随时察访痛惩,不准稍涉徇庇。至家丁串通书役绅衿包揽词讼,亦著一併严禁,以儆贪蠹而杜弊端。将此通谕京外各衙门知之。钦此。”[7]同月二十四日再次上呈《奏为除弊务求实际续陈愚见折》,主张慎选“实心爱民,勤求吏治”的贤员,以求得“弊端胥除,官清而民自安”。
游百川不仅主张从严治吏,而且主张从严惩办害民扰民的棍徒、贼犯。在掌福建道监察御史时,游百川与巡视东城御史国秀等联名上书《棍徒假充官役设局刑吓搜取财物请旨交部严行惩办恭摺仰祈呈鉴》,“赃证属实,蔡升等照例分别拟杖拟徒,文大在逃,应移咨步军统领等衙门一体严拿,务获究办从之。”[8]游百川与景隆巡视西城,缉拿到两次逃军周三锁儿(周三元儿)、两次逃徒贼犯祝二(祝三)、刘二(肉刘)及贼妇张李氏等人,所获赃物均被收缴认领,并捕获“包庇贼匪,肆扰民间”宗室宽和、宽亮,将两人交刑部会同宗人府查办。
游百川的为民之心、为民之举还表现在吁请“筹办河防”和“察看黄河酌议办法”方面。同治六年(1867年),“山东省黄水为患,济南武定府两郡被灾甚重”,他心系灾民,上《奏为东省叠被水患亟宜筹办河防以济民生》折,提议“简派廉干大员率同该道,周勘遍历,相度河形,宜疏导者务疏之以分水势,宜堤防者务防之以遏水冲,并将历年被水流沙积压之地确切验明详情,免其钱粮以苏民困”,以使“山东群黎庶免其鱼之欢,而河流顺轨可致安澜之庆”。光绪九年(1883年),上《察看黄河酌议办法疏》,提出治河三法,他考虑到创修遥堤“济武两郡,地狭民稠,多占田亩,小民失业…民情未免震骇”的实际情况,提出“亟筑缕堤”法。之后,游百川非常关注治理黄河问题,先上《河患非开河减水别无良图疏》吁恳把黄水“引入徒骇、马颊两河”,以“出民于昏垫之中而登衽席”,后上《东省河工宜兼用分流故道初议疏》,赞成山东巡抚张曜“分黄流十分之三,入南河故道”的提议;几年后再上《奏为河患未弭亟宜妥筹长策变通办理以纾国计而救民生》,“务期黄水得复淮徐故道以为经久之计,则出亿万生灵于昏垫,而河流顺轨安澜有庆矣。”[9]
游百川的为民之心、为民之举在恳劝“增修圣德”和反对“开修铁路”方面也有体现。他看到“雪泽愆期月食递见”,众臣议论纷纷,民心不稳,上《奏为雪泽愆期月食递见恳增修圣德感召天和》[10],劝同治帝对“国计所关,民生所系”问题“推求至当,不厌审详”,“并严饬内外大臣激发天良勤思治术”,以求“雨旸时若,年谷顺成,民困得苏,天下蒙福”。游百川反对“由天津至京开修铁路”,此举虽然昧于世界大势,但就其出发点来看,显见其一片拳拳为民爱民之心。其奏折曰:
无论坏人田庐,毁人坟墓,其显拂舆情者必不可行;即如车脚、店行,人数甚夥,全赖商贾懋迁,百货流通以资养赡,若铁路一开,悉归铁轮车转运,则靠商旅往来以谋生者,势将全行歇业,众口嗷嗷,其能坐以待毙乎?说者谓铁道之行亦须雇用民夫,兼用外国股分票之法,凡人皆可入股,是利仍可散诸民间。但行走便捷,需人谅必无多。即股分一节,亦只便富商,于贫民无舆。若谓借此转运漕粮,则变更成法,窒碍尤多,不但官造拨船废弃可惜,其船户、水手及牵挽人夫数万失业之民,无所借资糊口,更为可虑。然此犹害之显者也。[11]
游百川为官以民生为先,其为民思想出自他的爱民之心、忧民之情。编于同治丁卯年(1867年)的《武定诗续抄·卷十九》载有游百川的两首诗,《过都门见挽粟车》曰:“中有挽粟车,车重挽不前。气嘘喘吴牛,颜如火始然。汗雨涔涔滴,骄阳正午悬。运输艰若此,矧乃农力田。”该诗写作者由过东门见挽粟车想到了农人的劳作之苦,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光绪五年(1879年),游百川任湖南衡永郴桂道道员时,张贴告示恳切劝止吸食鸦片者,并亲自制戒烟丸、解毒膏,施舍救治,此举尤其能够体现其对民生的终极关怀。究其思想根源,应该说来自儒家“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这里面既有孔子核心思想“仁”的博爱众生的爱,也有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的爱。当然,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游百川不可能超越自己的阶级局限,他是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基础上去关注百姓生活的,但其民生思想和实践客观上却对百姓的生存与生活有益。
(二)保民——以靖乱为先
“保民”此处指安民,保护人民,是确保民生之必须,是对统治阶层提出的如何对待国民之要求。“保民”思想源于周公的“敬德保民”,其实际就是保社稷,保国家。游百川继承了这一传统民生思想。他的“保民”思想主要体现在“迅筹剿贼”和“力主安抚”两个方面。
其一,迅筹剿贼。官军、捻军军纪废弛,虐待普通百姓,烧杀抢掠之事时常发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局面,使得治安形势趋于恶化,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趋于恶劣,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生产劳动受到很大的威胁。这种社会形势和民生疾苦现状使得游百川意识到,只有对官军进行及时整顿,对捻军进行及时镇压,才能更加有效地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使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普通群众尽快地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从而达到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目的。游百川见“官军与贼相持日久”,上《奏为官军与贼相持日久请旨饬各路统兵大臣尽除私弊迅筹剿贼以伸天讨而解民困》。折曰:
自来节制之兵,与民间秋毫无犯。臣闻上年山东平贼带兵诸将,惟直隶提督刘铭传所部约束严明,其余或占住民房,或劫掠民物,阎闾苦之。近阅邸抄,陕西邠州有兵勇抢夺民间骡马,杀弊六命之案。是带兵者漫无纪律,所在多有。夫兵以卫民,非以扰民也。失律之兵未能破贼而徒扰民,使民畏兵甚于畏贼。岂朝廷除贼救民之意乎?……况春分节近,东作方殷,贼一日未平,畿辅百姓避难且不暇,安得尽力于畎亩?现时诸物昂贵,全望麦熟有秋,若再歇业废时,何以济民食而苏民困乎?[12]
可见,游百川主张对捻军及时镇压,一方面可免除官军扰民,另一方面可“除贼救民”,以达到尽快结束战争,创造和平环境,稳定社会秩序,使广大民众免受战乱之苦的目的。
其二,力主安抚。同治七年(1868年)八月,西捻军在山东茌平徒骇河边覆灭后,清朝政府严令搜捕,要求钦差大臣都兴阿、李鸿章等人“督饬各军搜捕余匪,总期尽绝根株,以免后患”[13]9,对于“各处藏匿余匪,必当搜捕净尽,断不可使一名漏网”[13]11。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参加捻军时间长短而定其“去留”,对入军较长者即“暗予诛戮”,以致被收抚者绝大部分依然惨遭屠杀。与此残暴镇压方法不同,游百川关注人民疾苦,“以民事为心”,主张采取安抚手段,力行保甲,以避免引发矛盾,安定社会秩序。早在七月初九日,他就在《奏请饬办善后事宜折》中提出:“靖乱与制治宜认真讲求”的主张,并进一步指出“思患豫(预)防,莫如严饬督抚责成各属牧令妥行保甲之法”。“盖保甲政行,户口之多寡,习俗之美恶,皆得周知,禁奸除盗,销患无形,政治始基,莫先于此。地方官如果倡率董事,实力举行,一切教匪、会匪蘖芽,无自而起,逆捻余党,纵有窜伏草野者,亦莫能漏网,不致灰烬复燃。”[14]6-7
(三)养民——以民食为先
“养民”就是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并尽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人民丰衣足食,才能实现国家的安定和进步。“养民”思想是儒家民生思想的基本视角和逻辑起点,是孟子实行仁政的具体纲领之一。明末清初著名启蒙思想家唐甄特别强调“虽官有百职,职有百务,要归于养民。”[15]游百川继承了前人尤其是孟子“制民之产”的具体主张,特别注意保护土地和垦田。他见“栽种罂粟大妨民食”,上《奏为栽种罂粟大妨民食请旨重申严禁以济民生而培国本》。折曰:
臣窃维:民为邦本,食为民天。而今有妨食病民者,莫甚于栽种罂粟之害。闻此弊始自甘凉,延及陕西,今则晋省各属每县种者多至万余亩。夫沃土三亩,计出谷可养一人,以一省计之,废田谷百余万亩,是坐使数十万人失养也。……盖自发捻倡乱以来,民多失业,户少盖藏,乘此军务渐平,培养元气,民食为先,万不可听民徇利,使为苟营。[16]
可见,游百川主张严禁栽种罂粟,目的在于保护“制民之产”,“培养元气”,避免百姓失养。
游百川还提倡开垦荒田。他就自己简授四川按察使赴任途中目睹各地良田荒芜、杂草丛生的情形,便上《奏为撮举时政所宜敬陈管见》折,从关心民瘼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举办垦田以收地利也”“整饬营武以复旧章”和“严申栽种罂粟之禁”三条建议。在这里,他不仅继续坚持自己旨在保护土地的“严禁栽种罂粟”的主张,而且进一步提出“仿照古昔屯田之法”开垦荒田和裁撤营勇“以免虚靡帑项”的主张。
(四)恤民——以救灾为先
“恤民”即体恤人民的疾苦,是“天下之大务”,是游百川民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百川认为,每遇灾荒之年,更应及时赈济,使人民不致逃亡,以免发生社会动乱。其“恤民”思想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赈济失业贫民。捻军失败后,游百川认为,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湖北等捻军出入较多的地区,由于“闾阎耕种失时,田无所出”,失业之民,“糊口无资”,“饥寒切肤,莫能存活。”[14]5游百川提议,“蠲缓与赈济宜并行筹画也”,奏请蠲缓钱粮,并饬督抚“查有失所贫民,令州县据实详报多少名口,先期筹款赈恤,或设立粥厂,或酌给米粮”[14]5,为清廷所采用。清廷命官文、崇厚、丁宝桢在直隶、山东地区督饬地方官将难民分别抚恤,力图使贫苦群众能够生活下去,客观上起到了改善民生的作用。
其次,旌恤殉难人员。游百川对在抵抗捻军和在堵筑黄河决口中殉难绅民妇女比较关注,先后两次请旨表彰死者并抚恤其遗属。同治八年(1869年),他将山东省武定府阵亡殉难监生姚培典等绅民妇女782名开单奏请恩恤,同治十年(1871年)再上《续访本籍殉难绅民妇女请旌恤》,均得到允准,分别旌恤,并且予以建祠。
再次,恤养流寓贫民。光绪七年(1881年),游百川与童华见卢沟桥地方贫民生计维艰,奏请仍旧设厂发米,并循案请赏普济堂、功德林两处粥厂米石。他见京都地面贫民流寓甚多,仿照天津做法于城内新建广仁堂收养幼童妇女,并援案请赏米石。“现于本年七月在广安门内烂面(应为“烂漫”。作者注)胡同购屋八十四间,建立广仁堂一所。做照天津成法办理,查有无依童幼,自五岁起至十五岁止,收入堂中楼宿,逐日养瞻。仍分设义塾四斋,延师课读逐月稽查,以期造就其体质健壮。资禀蠢愚者另教各项工艺以备日久资生,不至终归游惰……”[17]
最后,赈恤河患灾民。光绪九年(1883年),游百川看到黄河患区灾黎遍野、荡析离居的民间困苦情形,迅速宽筹赈项,与陈士杰上奏拟动用四川汇款办理历城等县赈恤事宜,接到清廷命令,从山东应解京饷项下截留银十六万两用于赈济。游百川与陈士杰即刻督饬地方官员,分赴灾区,详细查明,核实散放。由于灾区太广,赈灾银两不够散发,游百川与陈士杰奏请劝捐助赈,所捐银两,按照直隶劝赈章程给予封典虚衔,这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的燃眉之急,有效地保证了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游百川一身正气,爱民如子的品格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认可,后来将仓场总督的重任交于他,任职期限长达9年,突破了清律仓场总督5年一换的规制。
由上分析可见,游百川的民生思想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逻辑体系。其起点是为民,基础是保民,核心是养民,必要手段是恤民,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仁治”。在这个思想体系中,“仁治”是灵魂,为民是根本,保民、恤民是表现,养民是关键。它们之间紧密相连,层层相接。另外,游百川的民生思想带有浓重的现实色彩,对现实充满了关怀,梳理游百川的民生思想对目前解决民生问题不无裨益。
游百川的民生思想对晚清王朝政权建设和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世治理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游百川对于民生思想的论述使君王意识到,“如果不解决好民生问题,或对资源的掠取超过民众的生存界限,那么它可能导致严重的统治危机”[18],促使统治者关注民心向背,改善民生状况。当然,游百川的民生思想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环境,民生的具体准则、表现形态有所不同,其民生思想明显脱节于当今社会主义中国的具体国情,但是古今民生问题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今天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中国的民生发展和民生思想建设,不可能摈弃前人民生思想的精华,游百川民生思想中部分基本精神于当今保障和改善民生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游百川的民生思想对当今民生建设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为民”是民生的起点,这一点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只有从“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角度出发办实事、办好事,才会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保民”是民生的保障,保障民生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只有广开就业渠道,促使就业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险,才会真正实现全民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养民”是民生的关键,孙中山先生曾提出“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的“政在养民”民生管理观,邓小平开拓性地提出了“不改善人民生活就只能是死路一条”“要实现共同富裕”和“三个有利于”等一系列养民、富民思想。当今民生发展的首要任务仍在于如何养民,如何富民。只有人民富裕了,国家才能稳定和发展。“恤民”是民生发展的重要一环,强调民生发展要重点扶持弱势群体,宣扬“仁爱”的普世价值,彰显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应当看到,游百川的民生思想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游百川的民生思想是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民贵君轻”(《孟子·尽心下》)等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虽然重视作为政治生活中重要一极的“民”,但最终落脚点是“君”。也就是说,他把保护民众利益、关心民众福祉当作维持君主统治的有效手段,而不是把保护民众利益、关心民众福祉自身当作终极目标。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而不是真正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来阐述他的民生思想,只是把民生思想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一种“牧民之道”和“安邦之法”。而且,他还极力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要求人们不要反抗封建制度,要顺从地主阶级的统治,要安分守己。以阶级剥削和压迫为前提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决定了游百川没有也不可能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待人民,把人民群众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主人,更不可能跳出其阶级视野,认识到执政者统治社会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服务人民、为了人民。
游百川的民生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其合理内核和思想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程颢,程颐.二程集(二)[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531.
[2]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22.
[3]游百川.奏为东省叠被水患亟宜筹办河防以济民生[EB/OL][2013-07-15].http://www.historychina.net/history/sztsg?SiteID=21.
[4]游百川.奏为密陈管见(暂缓兴修圆明园)[EB/OL][2013- 07-15].http://www.historychina.net/history/sztsg?SiteID=21.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谕(上编):637.
[6]游百川.奏为吏胥滋弊为患最深请饬内外臣工随时惩治以儆贪残[EB/OL][2013-07-15].http://www.historychina.net/history/sztsg?SiteID=21.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同治朝上谕档·同治七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47.
[8]国秀,游百川.棍徒假充官役设局刑嚇搜取财物请旨交部严行惩办[EB/OL][2014-08-10].http://www.historychina.net/history/sztsg?SiteID=21.
[9]游百川.奏为河患未弭亟宜妥筹长策变通办理以纾国计而救民生[EB/OL][2014-08-10].http://www.historychina.net/history/sztsg?SiteID=21.
[10]游百川.奏为雪泽愆期月食递见恳增修圣德感召天和[EB/OL][2013- 07-20].http://www.historychina.net/history/sztsg?SiteID=21.
[11]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洋务运动 (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214.
[12]游百川.奏为官军与贼相持日久请旨饬各路统兵大臣尽除私弊迅筹剿贼以伸天讨而解民困[EB/OL][2013-07-25].http://www.historychina.net/history/sztsg?SiteID=21.
[13]朱学勤.钦定剿平捻匪方略(317卷)[M].1868(戊辰年).
[14]游百川.请饬办善后事宜[M]//朱学勤.钦定剿平捻匪方略(318卷),1868.
[15]林雄,黎卫东.中华名言大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518.
[16]游百川.栽种罂粟大妨民食请旨重申严禁以济民生而培国本[EB/OL][2013- 07-15].http://www.historychina.net/history/sztsg?SiteID=21.
[17]童华,游百川.奏为城内新建广仁堂收养幼童妇女援案请赏米石事[EB/OL][2013- 07-15].http://www.historychina.net/history/sztsg?SiteID=21.
[18]申恒胜,王玲.民生——国家:现代国家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J].理论与改革,2007(3):12-13.
[责任编辑]谭爱兰
2016-03-21
滨州学院重大招标项目(2012ZDW01)
姚吉成(1965—),男,山东阳信人,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清末河患及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6.02.025
D092
A
1673-5935(2016)02- 0085-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