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表演及欣赏的审美要求

2016-02-03 04:44:53李星佚
黄河之声 2016年23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乐段声乐

李星佚

(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浅谈声乐表演及欣赏的审美要求

李星佚

(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审美能力对于声乐表演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审美主要依赖于听觉和视觉,但由于每个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不一样,因此在审美能力培养中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将声乐表演及欣赏审美要求进行分析,对学生审美能力加以培养。

声乐表演;欣赏;审美

声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于学生审美具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声乐艺术的理解不够深,据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对策,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将分别从: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声乐表演及欣赏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形成的有效对策,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在声乐教学中,美育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美。在声乐教学中,对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音乐作品都具有其独特的情感及内涵,在声乐教学中过度重视技巧便会降低声乐作品质量,不利于声乐教学的开展。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声乐教学质量,据此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能促进声乐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就目前而言,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在声乐教学中十分关键,只有高的审美水平才能对高质量的音乐作品理解透彻,对学生审美思维进行培养,能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促成每个学生声乐水平的发展。

二、在声乐表演及欣赏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形成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为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形成,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的声乐教学

在声乐演唱教学中,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然后才能在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演唱风格的指导,因此,在构建多样化的演唱风格中,教师自身所拥有的声乐理念十分重要。根据学校声乐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即就是促进学生在声乐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艺术素养方面能够实现综合发展。在教育改革、创新的背景中,学校在声乐专业教学中,首先是教师自身要加快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是为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展示自己的主体性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学生探索多样化的演唱风格中加强指导,促进学生会能够在实践探索中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的;其次,教师在演唱风格教学方面,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表现能力进行分析,从而能够为不同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演唱指导;最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多样化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创新教学方式,例如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讨论方式等,进而促进学生在探索声乐演唱风格中带来良好的帮助,进而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升声乐的演唱能力。

(二)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学校培养学生在声乐演唱方面所要求的多种化风格演唱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积极探索出适合他们自己的演唱风格。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所感兴趣的演唱风格,然后根据学生在声乐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情况而不断给予指导,促进学生在声乐演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第二,在声乐演唱指导中,教师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定位,然后设计具体的声乐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以及已经具有的风格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这就可以帮助教师在制定良好的教学内容中做到科学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内容,在长期学习中使得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第三,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方面也需要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以及性格特征,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接受声乐知识中做到具有目的性,从而促进学生逐渐地提升声乐演唱的技能。

(三)以音乐情境的巧妙设置来陶醉学生

所谓的音乐情境,是指人们对于音乐的内在感觉和外部因素互相结合而生成的对学生的情感之影响。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学生的乐感。

在为学生设置音乐情境时,我们要主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听、视、感、触并举的教学氛围,来有效地培养起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师生双方都要共同地参与对情境的创设,都要让自己充分地深入到情境中,被情境所感染。

首先,我们要把《花之歌》制作为课件,在课堂上一开始要采取适当的手段来导入教学。一开始我们可以首先给学生播放莫扎特创作的儿童歌曲《渴望春天》,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对他们说: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首用钢琴独奏曲的形式,表达了对于春色之描绘的优美作品。

接下来,我们要对《花之歌》的创作风格和基本旋律情节进行介绍:《花之歌》是一首具有优美旋律、短小而雅致的钢琴独奏曲。全曲结构为A+B+A+C+A的回旋曲式。其中,A乐段为全曲的主题,第一次出现后又经两次重复,旋律具有清新自然、悠扬而动人的效果,抒情性是其最大的特征;B和C乐段则体现出了别样的风情:B乐段由6个结构规范的乐句组成,节奏比其他两个乐段稍微加快,营造出花儿争相开放的场景;C乐段在旋律上带有赞歌的风格,如同随风翩翩起舞的花儿们。琶音和轻快的双音出现在乐曲的尾声,让我们的思绪返回到开头,在悠长而柔美的和弦声中结束全曲。由于《花之歌》本身是一首吟咏百花盛开的自然风光的歌曲,所以我们还可以首先选取一些以繁花似锦为主题风格的图片,让学生观赏后再进行教学,这样他们就能对于曲目的欣赏更有新鲜感。

三、结语

声乐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促进声乐教学更好地开展,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为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李星佚(1980-),女,河南开封人,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育。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乐段声乐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黄河之声(2019年24期)2019-12-16 01:11:52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乐府新声(2019年2期)2019-11-29 07:34:18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长江丛刊(2018年11期)2018-11-15 03:25:03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长江丛刊(2018年28期)2018-10-31 08:51:22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北方音乐(2017年11期)2017-01-28 22:52:47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1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