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晋宁 陈郑东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论山西高校本土音乐教育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推进*
韩晋宁 陈郑东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目前,中国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更好的将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与各个地方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相结合。在跨世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大趋势下,山西音乐教育界的学者研究人员在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问题上应予以极大的关注。本文对现阶段山西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推进山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山西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文化开始迅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呈现大熔炉之态,出现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同化的问题。为了保存和维护各个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声音,早在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就提出强调要处理好世界各个不同民族音乐中本土音乐文化与全球多元音乐文化的相互关系。在1964年的布达佩斯国际音乐教育大会上,音乐教育家佐尔坦在会上对音乐教育多元化教学理念做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报告,也正是这此报告使得音乐教育多元化教学理念跃为世界共同讨论的研究性话题。而这一理念也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将我国本土音乐文化与多元化音乐教育结合是我国目前发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的首要战略目标。2004年10月由中央音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世界多元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的胜利召开,使多元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必然的教育发展模式对我国现有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挑战。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分担起了对其本土音乐的传承发展的工作重任,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作用。也有部分研究者把本土音乐的传承发展模式的方向朝向的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但是对于本土音乐教育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少之又少,也因此使得各大高校在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这一领域还处于发展初期,没有系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成果。
(一)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理念之缺乏
山西高校在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上还处于初级阶段,音乐专业教师教学理念大多较为陈旧,而理念的指导直接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及其方式。传统的“欧洲中心论”教学方法还占据着教师们教学思维模式,对山西本土音乐教学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音乐教学制度上(以模仿教学口传心授为主),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二)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课程设置不足
上面已经提到,由于中国长期受到“欧洲中心论”音乐教学的影响,山西高校专业音乐教学课程设置以专业技巧和西方音乐理论为主导地位,这对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的实施来说困难重重。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其教学内容和过程复杂性较大,重点在于知识面的扩展,而不是专业技巧的授受。所以,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对于相应的课程数量和课程种类的要求较大。山西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大多音乐教师注重点在于音乐表演技巧的讲授,加上多元化课程数量的不协调性,从而造成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多元化这一核心性的内容缺失,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实践成效差。
(三)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山西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的关键性在于内容的多元性。首先,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没有其教学专用教材,导致多元化教学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的缺失已经稳定性的不足。纵观世界上各种科学的音乐教学法,如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国际上极具代表性的音乐教学法,这些教学法在其教材上的编篡都经过了几代优秀的教育家的智慧结晶,也都经过各个国家的教学实践,可见其系统性与科学先进性。再者,山西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目前教学内容只停留在山西民歌的演唱教学上,知识教学层面处于表层阶段,导致部分学生对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导致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课程效果不理想。
(四)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师资薄弱
我国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具备多元化音乐教学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所以我国本身就缺乏音乐多元化教育性人才。在山西各大高校,具有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专业性教师的比例对于音乐专业教师而言,微乎其微。对于大多数音乐专业教师而言,其知识结构与教学观念较为传统,导致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内容与方式的不合理化。对于少数具有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意识的青年音乐教师来说,由于自身教学年限限制,加上在山西本土音乐的研究上缺乏权威性,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付诸实践。
(一)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理念的转变
山西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从政策到高校再到教师,如果指导思想出了问题,那么改革将会挫折不断,甚至失败。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推进与展开,学校在音乐课程设置上与教师课程指导上都需要科学先进的理念进行指导,能够适应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的课程安排,并且能够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指出快速地进行调整。而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实施的顺利性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把相对单一的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向多元化音乐教学转变是山西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的第一要务。只有了解吸收先进的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思维,才能真正的推进山西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
山西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科学的课程体制的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加上山西本土音乐特色,其课程设置理应从民族乐理知识、民族史论、民族音乐改编创作、表演及相关学科的融合进行展开。必须保证多元化教学课程的完整性为前提,与高校协调做好专业合理的安排。
(三)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柯达伊教学法研究者们,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特点和不同教学法要素编篡了适合各阶段的儿童的教材。第一本根据柯达伊教学法编写的教材是《歌唱者》,由凯伦伊1938年专门针对中学生汇编。1943年,由凯伦伊和柯达伊专门为幼儿编写了一部《学校歌曲集》。让·亚当认为小三度是幼儿最易唱准的音程,所以在1944年专门对此出版教材《歌唱教学》。1953年,柯达伊的学生爱尔瑞贝特·索妮出版教材《视唱和记谱教学法》,介绍最完整的首调唱名法……针对山西省高校音乐专业学习者,需要一套完整系统的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体系。编篡关于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的教材是达到更好教学效果和科学进行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步。
山西高校本土音乐教育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推进是山西省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这一重任对于地处山西的各大高校来说责无旁贷。无论是教学模式的探究,还是教学模式的实施都和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展开山西高校本土音乐教学的研究是当今高校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
[1] 王黎.从世界文化发展谈世界音乐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03:44.
[2] 曹翎.高师课堂呼唤多元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2005, 07:38.
[3] 唐朴林.俄国人·日本筝和歌谣[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04.
[4] 孔义龙.20世纪美国多元化主义音乐教育述评[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01.
[5] 朱叶.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取向[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山西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研究成果(GH-15035)
韩晋宁,女,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作曲理论;陈郑东,男,中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