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力 沛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当代绿色发展
王 力 沛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与此同时,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正严重制约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面对生态困境,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建设总布局中;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再次强调了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这都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这绿色发展就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制约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秉承天人和谐、共生共荣等传统自然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我国生态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人口众多,发展方式粗放不合理
截至2014年末,我国人口达到了13.67亿,庞大的人口数量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使得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匮乏。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我们不得不采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方式,通过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速度,对资源、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粗放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又加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
(二)生态法律治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后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忽视了经济手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过多地依赖行政手段的执行。我国的生态法律体系不完善,内容滞后,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环保实践需要,缺乏可操作性;环境执法主体过多,造成权责不明,相互推诿;环境执法机关的监督力度不够,处罚手段单一,造成了生态问题循环往复,使法律失去了应有的震慑。
(三)国民生态意识淡薄
生态意识的淡薄必将导致人们只顾自身利益的满足,形成了非理性的消费观和行为,造成资源环境的破坏;同时,唯GDP的政绩观长期存在,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了发展质量,导致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使得环保工作成了停留在纸面和口头上的形式主义。
二、中国传统自然观对绿色发展的启示
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中国传统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共生共荣。这种价值取向体现出了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向往,体现着绿色发展的理念。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人类在社会生产中要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养护自然资源,以此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先人们对于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有着自己独到的论断。《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了这样的话:“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在孟子看来,不违农时,尊重顺应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安排生产,百姓就能衣食无忧,就能发展国力,从而实现“王道”。古代的“王道之始”和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相似的哲理,那便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易传》提出:“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认为人与自然万物都是平等的,都是天地自然的产物,自然发展的结果。在《易传》中,把天、地、人看作“三才”,认为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天人协调”,所谓“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既肯定了人类能够认识改造自然界的能动作用,又提醒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力行节俭: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实践基础
除了在精神层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古人还在实践层面上力行节俭的作风。古代生产力落后,社会资源相对匮乏,食物短缺,物质资料稀少困扰着广大人民群众甚至是统治阶级。“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哲理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正如荀子提出的 “强本节用”和“节物裕民”的观点,他认为节俭不仅可以节约物质资料,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力。将发展与节俭联系起来思考对于绿色发展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关于节俭的案例大多是关于明君贤臣的事迹,当然这并不能体现出古时只有统治阶级才力行节俭。原因有二。其一,落后的生产力、贫乏的社会资料不足以支撑统治阶级奢靡之风。其二,从人群体活动的心理特点来看,很多时候需要有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果模范带头的是奢侈之风,那只会导致失去人民的信任,导致统治阶级的灭亡。节约的社会风气离不开节约精神的传承,统治阶级作为倡导群体,理应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
三、中国传统自然观推动绿色发展的举措
从我国目前生态现状来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天人合一”是传统自然观的核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传统自然观,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找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提供了借鉴。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
我们在强调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必须要打破传统粗放的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节约环境资源。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一表述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战略性抉择。因此,我们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加快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行业的淘汰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循环发展道路。
(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推进生态法制化进程
健全的生态法律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强有力的保证,也是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努力推进环保立法工作的完善。在这一理论原则的指导下,加快推进生态法制化进程,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明晰责任、规范赔偿、保障公益诉求等,加大管理执法力度,改变唯GDP的政绩观,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弘扬传统自然观,提升国民的现代生态文明意识
当代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视域下尊重保护自然,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为基本内容,以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做贡献为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离不开学习传统自然观,而中国传统自然观是一种抽象化的、不被人直观感受的理论综述。从传统自然观到正确生态价值观的树立,都离不开教育所搭建的桥梁。首先,要加强对环保保护知识的全方位宣传,弘扬传统自然观,号召更多的国民参与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其次,要注重国民生态实践教育,坚持绿色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把生态实践教育融入国民生活当中,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再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和监督作用,使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国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一)平等和谐:中国传统自然观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