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蓉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机智运用
沙 蓉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教学实践中的突发情境,教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素养和完善的课堂内容及情境的设计,还要具备处理复杂教学情况的一种能力。本文通过实地走访、听课以及访谈,分析教学机智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教学机智;课堂教学
实践性特征。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摸索,总结积累的而培养的一种能力,所以教学机智离不开教学实践。课堂中教学机智的运用能够更好的辅助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情境性特征。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活动,它随着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内容、师生素养、师生互动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教学实践的进行要有预见性,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反映,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和学生情绪要运用教学机智将其变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创造性特征。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就需要教师在对课堂内容的设定上打破传统的备课模式,减少预设,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体验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有效性特征。教学机智的发生,是教师在面对突发的教学事件如教学失误、师生互动、课堂管理等方面问题时,在保证教学进程的同时,及时灵活的应变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地将问题化解,发挥教育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教学机智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笔者对数十所学校进行了实地听课。在不同音乐课堂中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处理都有用到教学机智,但都显得比较表面和刻板,并没有将教学机智潜移默化的运用在音乐教学课堂上,现将这种现状进行具体分析。
(一)教学机智运用时机的错失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去体验感受音乐的表现要素、音乐的情绪情感、音乐的题材形式、音乐的风格流派等,那么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就会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提问以此来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由于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对于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也是不相同的。小学三年级下册口笛曲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课堂案例:
教师先给大家放《苗岭的早晨》这首小提琴曲,但在学生们欣赏之前并没有告诉他们任何内容。欣赏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大家觉得乐曲最前面的部分像是什么的声音?”学生的回答有说像鸟、又说像笑声,还有一个同学大声说道像孙悟空大闹天宫。听到这样的回答全班哄然大笑,教师又问:“你们觉得像不像孙悟空大闹天宫?”学生们有说像的也有说不像的,教师看学生们众说纷纭,停顿了一下向大家介绍到:“这首乐曲叫《苗岭的早晨》,它描述的是一幅苗寨山水间的秀丽景色以及苗寨人民在热情劳动的画面,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开头第一段是演奏家运用高潮的演奏技巧表现了布谷鸟清脆的歌声和林间百鸟呼应的情景。”紧接着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看似教师顺利的完成了教学内容,但其实已经错失了很好的教学时机。教师应该要预想到在没有介绍作品背景的情况下,学生们的反应肯定是不相一致的,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相同。就像这堂课,回答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学生平时生活中喜欢看动画片,如果从他的角度去听那段百鸟呼应的部分的确很容易联想到孙悟空偷吃蟠桃等情境。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每位学生的回答,不能忽视那些对于问题设定之外的答案,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在不偏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正式课堂上的意外回答,从而关注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二)教学机智在课堂运用中的偏差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用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偶然事件,体现的是教师的灵活应变能力,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和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但也有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却不佳。例如七年级下册《青春舞曲》课堂案例: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青春舞曲》的曲谱和歌词,由于这首歌家喻户晓,学生们基本都会唱,没唱几遍学生们就开始有些不耐烦,还有同学不跟着老师的节奏自己加快节奏唱,使得课堂秩序有些混乱。这时教师为了集中大家的注意力和调动积极性说到:“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新疆舞曲,所以同学们可以跟着音乐动起来。”教师话音还没有落就见学生们有的拍手,有的拍桌子,课堂秩序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更乱了,学生拍桌子和拍手的声音彻底盖住了音乐的声音,本来教师是想将音乐和舞蹈相结合以此达到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和理解《青春舞曲》,结果却是课堂秩序彻底失控。这个案例表现出教师对课程内容准备的不充分,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机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没有设计具体的舞蹈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使得学生混乱的参与到表现力,偏离了音乐体验的本质,反而造成课堂的混乱。因此,教师需要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自我的音乐素养,才能在使教学机智在音乐课堂的运用中做到恰到其处。
(一)积极准备,随机应变
教学机智,首先是要对教学问题有预见性,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时要尽量考虑到每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预设一些将要出现的状况,并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广泛的积累音乐知识,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只有在掌握学生的独特性、教学情境的动态性和丰富的知识理论的前提下,才能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教学机智辅助音乐教学活动的完成。
在音乐课堂上总是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可能是学生之间的矛盾,也或许是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也可能是完全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对问题发生具有敏锐性,并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果断正确的处理问题,将偶发事件巧妙地与音乐内容相结合转换成教学资源,使教学机智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说到分寸,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对课堂中违反纪律的学生规定了三种自我教育的方式:“一是犯了迟到早退的小毛病,给大家唱一支歌;二是再大一点的错误,自觉找一件好事做,作为补偿;三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错误,就写一份500字的心理活动说明书,说明新我与旧我斗争的过程和结果。”他的这三点是对教学中分寸把握的最佳诠释。教学机智在音乐课堂的运用中也要掌握分寸,要用委婉的语言,得体的行为使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教学方法的得当也是教学机智的体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变化,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学习。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对学生的性格特性、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完全掌握的情况下,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总结而养成的能力。教学机智不是随心所欲的运用,不同的音乐课堂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教师就需要对症下药,不同的学生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使得音乐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1] 王雨琛.魏书生育人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 达尔·尼夫主编,樊春良等译,知识经济[M].珠海:珠海出版社, 1998.
[3]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 张文君.教学机智理论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