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服饰艺术特色浅析

2016-02-02 05:43吴尚君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

吴尚君 陈 叶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湘西土家服饰艺术特色浅析

吴尚君陈叶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湘西土家服饰是湖南民间最具艺术特色的民族服饰,又生动展现了湖湘文化的视觉艺术特质。本文以土家织锦、日常服饰、婚嫁服饰为脉络,对其织锦服饰图案进行个案剖析、对日常服饰和婚嫁服饰的视觉元素整体分析,阐述土家服饰的图案、色彩及所体现的土家人的文化审美观念,以及呈现出的湖湘视觉文化特质,从而思考,中国服饰品牌的全球化推广需立足中国大地的文化根系,推动民族设计。

【关键词】湘西土家服饰;湖湘视觉文化;民族服饰

生活在湘西洲地区的土家族人民,多采用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所以织锦也多采用棉、麻等自己种植的植物,《后汉书·西南夷传》也记载:“哀牢人……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彩,文绣罽,帛叠,栏杆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说明,土家人这样的纺织方式由来已久。而古老的斜织机,一直被人们使用到现在,复杂的工艺也被传承下来,织锦在斜织腰机上,通经断纬,手工挑制而成,花纬用粗股的彩色棉纱或丝绒线在反面呈“挑三压一”的顺序织入,正面复纱,跨度小而均等,但只适合表现斜线、水平线和垂直线组成的图形。

从湘西土家织锦所见,更多呈现在眼前的是各民族服饰博物馆、史料书籍或现存织锦传人作品,通过分析和比较,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笔者就以中国土家织锦传人叶丽萍的一副典型壁挂为个案,分析研究:土家锦壁挂为棉麻纺织而成,触手质地舒适柔软,背面被纺织者细心地加了一块棉布做衬,底色选用了藏蓝色,图案的色调变化丰富,花纹图案在深色的底色中显得尤为突出。对比其他织锦,如三峡博物馆收藏的八瓣花织锦、老鼠迎亲图织锦壁挂等,发现土家织锦多采用对比色,或颜色选用非常艳丽,织锦效果色彩厚重、古朴大气,视觉效果极其强烈。壁挂中间的图案如菱形,配合抽象的类似花朵的图案,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形成对称的图样。在《民族、时尚、设计——民族服饰元素与时装设计》中,发现了类似的织锦图案,认为是一种植物纹样“岩墙花”,但是由于图案的变形和组合,没有找到具象的原始依据。织锦中还可以看到大量的卍字图形,在土家族中,它寓意万事吉祥。而外层抽象的钩状纹在土家锦中是极其常见的,据说,用根据春天发出的新芽变化而来。当地还有民歌描述这种纹样“四十八勾织得好,勾勾钩住郎的心。”这或许是因为织锦西兰卡普的另一个作用,将作为土家姑娘的定情之物,陪嫁到男方家中去。

土家织锦用色对比强烈,体现出一种朴实原始的审美;图案纹样繁多——《湖湘视觉文化纵横谈》中指出“西兰卡普已定型的传统图案有近一百二十余种,加上现代风情图案和创新图案约有近200余种”;取材大多来自自然,或是动物纹或是植物纹,如“凤鸟纹”、“九朵梅图案”等,也有人物以及生活用具,如桌子花等,大多经过高度的提炼概括,呈现几何形态,并且成连续纹样,装饰性极强,表现出强烈的形式美感,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大方、粗犷的民族性格。这种方式,不仅是土家族的艺术风格,也恰是湖湘地区的主要的具有共性的艺术特征。例如:马王堆出土的漆器,黑红的对比色,大气又庄重;漆盘的盘沿上也呈现几何形态的连续纹样。

土家织锦作为与土家人生活密不可分的民俗用品,早在古代土司时期,土家人就常常将其用于服饰的装饰、婚嫁被面中:如小孩专用的被子边缘的装饰,土家女子出嫁时的土花被等,一直沿用至今。土家织锦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兼具土家人的审美意味,如土家锦中的“阳雀”鸟形纹、“云勾”纹、“台台花”纹等都是从土家传统民俗文化、信仰中提取元素演变而来,被土家人绣于服饰上,赋予了特殊的寓意,承载了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内涵。土家人还将西兰卡普作为披甲、服饰,用于土家祭祀活动中。

二、长养在湖湘文化中的土家服饰

湖南省湘西州属于土家族聚居区,传承已久的土家历史文化形成了土家族的原始审美形态,而随着与湖湘文化长期融合,土家族的社会生产力在汉族的影响下得到迅速发展,土家服饰历经变迁,不仅在布料上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在款式、色彩、配饰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异。

(一)朴素而雅致的日常服饰

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朴素而雅致的日常服饰又会给我们展现一个什么样的土家族形象呢?笔者以民俗博物馆少数民族服饰馆所展的土家日常服饰为个例,展开研究分析:

湘西地区的土家人,劳作方式不像平原地区那样有“男耕女织”的分工,而是“男女杂作,勤耕稼”,这反应在服饰上,会发现,土家男女服饰并没有有意强化或淡化性别,两者只有细微的差别。男子着黑布鞋,包头巾,服饰主色调是青色和赭石色,给人稳重朴实的之感。由于是青年人,所以加入黄色滚边,并用黄、蓝、绿等彩线绣花,细节处体现出年轻人对美的追求。由于湘西土家族地处南方,天气比较炎热,对于鞋子,人们更注重舒适与透气,所以大多选择穿草鞋或布鞋。而对于头饰、包头等则更加注意装饰,不过相较于苗族的银冠等首饰,土家人的装饰则显得朴素得多,往往选用布帕作为头饰。这样简洁朴素的服饰,便于生产劳动。土家人喜爱在服饰镶绣图案纹样,纹样大多有祈福的寓意,其中“如意云勾”纹较常见,寓意万事如意,吉祥富贵。

“爱美”表现在女子的着装方面就更加显著了:使用的材料,尽管不过是一块米白色的土布,袖口、衣襟则要镶上宽青边,再加上几道色彩美丽的边缘,花纹总是别出心裁的图案,配上大红镶青边的八幅罗裙,加上件独具风格的绣花围裙,一条精致的手织花腰带,穿上身就给人一种朴素、健康、异常动人的印象。土家未婚女子不包头帕,这是为什么?也许来自日常生活的分工不同,也可能是阶级文化的体现;未婚的土家女子不包头帕,也许是对美的一种追求,那么秀美乌黑的长发,配着生机灵动的笑颜,在山林中会随风飘动,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反射光晕,谁舍得将它藏起来,这才应该是土家年轻女子的张扬青春。受湖湘传统思想影响,已婚女子多半在婚后,多会为了家庭操持,包起了自己的秀发,相夫教子。

相较于青年人的服饰色泽艳丽,对于老年人服饰的印象大多为藏青、黑色布衣。其实仔细留心可以发现,在朴素的深色布料上,在胸口前、裤脚边都有扣花装饰,人们并没有因为终日劳作就忘记对美的追求,人们爱美的天性还好好保存,这才是将美放在内心、细致处的朴素而雅致的土家人。

(二)华丽而贵重的婚礼服饰

中国人重视服饰颜色,古代对于群臣等级、百工标志都用颜色来区分。因此,在历史长河中,对于颜色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对于土家族人而言,婚礼是一生一次的大事。对于婚服的制作,人们更是投入了大量的物质和情感,倾注进全部祝福与希冀。相较于平日的土家服饰,土家女子的嫁衣可谓是奢华至极,以贵重的丝绸为布料,包含上衣、裙、鞋子,伞等,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往往要耗费长达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并且深受湖湘文化中“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的习俗影响,对于婚服的颜色,也抛弃了平日常用的藏蓝、青等淳朴的颜色,而选用了寓意吉祥、喜庆的大红,一身嫁衣,从头到脚都是红色,连露水伞也是大红。这样一套服装还要配上很讲究的首饰,多为金银耳环、手镯等,有的还会带上银质的凤冠,使嫁衣看起来更华贵。这种嫁衣,被土家人称为“露水衣”,象征夫妻白头偕老、长命百岁之意。土家姑娘出嫁时,头上要搭一块红色露水帕,帕子的四只角各系一个铜钱,穿好嫁衣后,还要在胸前挂一面铜镜,传说可以避邪。土家族对于婚礼和婚服的重视,寓意着无限的深情和爱意。婚服显示了一种喜庆,本身包含了对于生命的崇拜,又意味着人生的重大转折。华美的露水衣闪耀着艺术的光芒,又缩写了土家族的文化。

三、湘西土家服饰的传承

西方的科学文化对日益发展的当今中国影响深远,乃至于服饰也都西化了,但是民族服饰不能丢弃。或许科技没有国界,但民族服饰却有国界,因为民族服饰是各民族自己的文化元素。平日生活中,本人还能偶尔看到穿着很有特色的外国留学生,包着头纱,穿着长袍,但是穿着民族服装的中国人却很少见到。婚庆礼仪,就更不用说,各式婚纱任君挑选,那传统的大红嫁衣去哪儿了?人们似乎在淘汰民族服饰:在湘西土家聚居地,年轻人外出务工,传统的土家织锦纺织技艺逐渐失传;着装日益西化,传统的土家服饰仅常见于博物馆内或大型节日庆典时。

出于实用目的、或者是为了适应现代化步伐,人们逐渐接受并适应西化的着装,但是并不意味着人们摒弃了民族服饰。在现代服饰设计中,不少设计师开始致力于探寻新的东方之路,将这些具有极强个性的民族元素提炼,更巧妙的融入服装设计中,如借鉴土家传统扎染工艺的现代扎染围巾;也有不少设计师借鉴西兰卡普中的图案纹样运用到现代化的服饰设计中等。

土家服饰,土家人民传承几千年文化融合的结晶,有着丰富的资源供人去发现再创造,只有不流于表面而深入民族文化精髓的探寻,才能还原土家族服饰文化的独特之处,展现传统服饰之美,并为民族化的设计打开新篇章。

四、结语

从文化创造力角度说,既要正确处理土家族特色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又要正确处理土家族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共生条件下增强对土家文化的自信,在继承土家族文化传统基础上如何创新和以创新为时代主题:中国服饰品牌既不能削弱和隔断它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根系,也不能拒绝呼吸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气息,在与民族设计、地域设计、传统设计之间的交流、比较、反思、鉴别、批判、吸收的过程中,全球设计与民族设计、地方设计、传统设计的动态均衡是今天设计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华梅.华梅谈服饰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吴尚君,吴佳桉.湖湘视觉文化纵横谈[J].创作与评论,2015.

[3]刘天勇,王培娜.民族、时尚、设计——民族服饰元素与时装设计[J].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J].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

[5]王卓敏.湘西土家织锦图案的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华梅谈服饰时曾这样说过:“人,以草木做服饰的质料,同时也倾注了自己的心思,这便是初原的文化色彩。”那么剖析土家服饰的文化色彩,不妨先从承载服饰的西兰卡普织锦说起。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规划办课题《湖湘视觉文化元素发掘与呈现》编号:11YBA225。
引言
服饰文化,是属于大文化的一部分。服饰与戏曲、绘画、舞蹈、雕塑等艺术一样,是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又是精神财富。在我省西部地区分布着瑶族、白族、土家族等近50个少数民族,他们各自拥有独具艺术魅力的民族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体现着典型的东方之美,也构成了我国服饰文化的艺术宝库。
一、别样的文化孕育了独特的织锦

作者简介:吴尚君(1958-),男,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叶(1990-),女 ,湖南常德,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平面设计与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
民族服装文化视角下民族服饰的国际化与品牌化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浅析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传统茶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的融合探讨
欢欢喜喜购物记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作品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作品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民族服饰在意向油画创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