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艺术
—现成品功能的艺术升华

2016-02-02 05:43赖莉琼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4期
关键词:装置艺术功能

赖莉琼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装置艺术
—现成品功能的艺术升华

赖莉琼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353000)

【摘要】装置艺术从20世纪70年代末走进中国以来,经历了从一个新生事物到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过程,从最初的“非艺术”批判到如今逐步走向传统艺术的一种形式,历经不过短短的四十多年,它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必定有着它独特的生存手段。无数艺术工作者对装置艺术的方方面面也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装置艺术功能上对其进行分析,试图剖析现成品与装置艺术在其功能本质上的转化,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基本联系,从而阐述装置艺术是现成品功能的艺术升华结果。

【关键词】装置艺术;现成品;功能

一、装置艺术中的现成品

按照现有的装置艺术所形成的艺术形态,可以把装置艺术解释为:艺术家在一个特定的空间环境里,将现成品结合艺术家的艺术思维,通过重新装配、拼贴、组合等方法进行艺术情感的再加工,将无用或有用的现成品创作成一个新的艺术形态。从各式各样的装置艺术作品的材料中,可以把用于装置艺术的现成品分类为:工业产品与工艺产品、原材料、废弃物与垃圾。如:法国艺术家杜尚先生的《泉》中的男式小便器为工业产品与工艺产品;1985年谷文达的《静则生灵》中应用了棉、麻、竹、墨、宣纸等为原材料;2004年,曾焕光在厦门的《废墟计划》,从拆迁工地收集的桌椅、橱柜、行李箱、门牌、路牌等为废弃物。

二、现成品功能

功能是指某种事物所发挥出来的具有贡献价值的作用。装置艺术所发挥出来的各种功能,支撑着自身艺术价值的构成,也是艺术史构成的一部分。现成品如何进行了艺术升华而成为装置艺术,其功能的艺术转化具有决定作用。

现成品只作为现成品存在的时候,现成品根据种类的不同包含着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在装置艺术所有种类的现成品中,除了没有任何价值的垃圾不存在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其他的现成品均具有使用功能或审美功能;废弃物一般不具有审美功能,但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下它具备使用功能;工业产品与工艺品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还具有审美功能。如:日常生活中的现代数码产品属于工业产品,在造形上是工业设计师的艺术成果,它们具有审美功能,而数码产品带给人类的使用功能远大于其审美功能的价值,因为人们买数码产品的目的不是欣赏而是使用;而手工编制的藤制品属于工艺品,一个藤制果盘,人们购买它或许是因为它的造型、材质、色彩等视觉审美上的吸引,因此对于工艺品来说,其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上的权重就相对难以区分。

三、现成品功能的艺术升华

艺术的三大社会功能是: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1]装置艺术既然是艺术品,那么它必定具备艺术的这些基本功能。当现成品的功能满足装置艺术的功能时,现成品就完成了其艺术价值的存在,完成了其向艺术作品转换的升华。

(一)现成品艺术功能的所在性

装置艺术品与雕塑、绘画等艺术品不同,装置艺术中现成品功能的艺术性依托其所在环境。雕塑、绘画等艺术品它们无论在展馆、博物馆或被私人收藏,它们始终都是艺术品,都具备艺术作品的基本功能,而装置艺术中现成品从装置艺术中独立出来的时候,现成品就并不一定是艺术品。如杜尚先生《泉》中的小便器,在作为《泉》的主体材料时,它是装置艺术品,当《泉》中的小便器从展馆中移出来,或者从展览区域移下来的时候,它只不过是一件普通的现成品,杜尚先生在展览馆,他选择一件普通的物品,将它摆起来,用艺术家的视觉赋予了它新的生命意义,而观众在展馆看到这件装置作品,现成品艺术功能的所在性在展馆或美术馆中体现出来。因此,现成品作为装置艺术品的原材料,需要通过艺术家的艺术手法使它存在于装置艺术作品中,而装置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品,则是艺术家在特殊的艺术环境中给予它的新思想、新生命。

(二)现成品功能的艺术性

1.装置艺术中现成品向艺术认知功能的升华

艺术源于社会生活,也反映生活,所以艺术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人们可以从艺术作品认识到具体的实物,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认识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精神面貌。如:我们通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认识北宋时期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繁荣的民风景象。还可以通过罗中立的《父亲》认识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民的淳朴形象。装置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同样具备艺术的认识功能。首先,通过从最初简单对现成品运用,到现在录像装置等高科技的运用,从装置艺术整体发展的脉络中,我们可以认识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其次,通过具体的装置艺术作品,如著名华裔艺术家蔡国强先生的《草船借箭》一样可以使人体会艺术的认知功能,“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三国诸葛孔明,作者把从福建泉州家乡打捞出来的一艘旧渔船作为装置作品的主干,再在渔船上捆上草绳,插上三千支箭,并且在船头插上一面中国国旗。这样一件艺术品在异国展出的时候,当它悬在展馆半空的时候,通过船底可以忘穿至顶棚的时候,让人不禁是否从当年的战地真的打捞出了遗迹。《草船借箭》让我们看到本土与国际间在不同文化碰撞中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使观众对自我文化与历史的认同及对不同艺术的深刻体会。旧渔船仍然是旧渔船,此时的旧渔船作为艺术的主体材料具备了艺术的认知功能,中国国旗在《草船借箭》的船头升起,它不仅告诉观众这是一个中国的故事,还告诉观众这是一个艺术的故事。作者将旧渔船、箭、金属、绳子、中国国旗、电扇等现成品重新组合,将这些现产品赋予艺术的意义,它们就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艺术认知升华。

2.装置艺术中现成品向艺术教育功能的升华

所谓教育,就是使人接受教育后对社会对人生具备正确的观念和态度。由于艺术教育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因此在人们看到一件艺术作品之后并不能直接地产生对人生观念的影响,而是要通过艺术氛围的感染,对艺术作品的思考才能产生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而后受到艺术教育。《礼记·乐记》中说道:”乐者,通于伦理者也。”其意思就是音乐与伦理是相通的。伦理具有教育功能,音乐作为艺术的一支也具有教育功能。而作为现代艺术的装置艺术,也具备艺术教育功能。

当杜尚把看似随意拈来的一个现产品摆上展区的时候,所引发的人们对“什么是艺术”的思考,本身就是一件特殊的艺术教育的重大事件,它在20世纪80年代轻松改变了整个世界艺术发展的方向。无数艺术工作者随之探寻“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艺术才是艺术?”“艺术的形式可以有哪些?”等等一系列问题。如:2012年6月艺术家杨烨炘在上海世博园展出的《心锁》,旨在唤起人们对闭症儿童的关心和帮助,难道就不是在通过艺术形式对人们的一种教育形式么?又如:在《泉》中的现成品所带给世人的是整个艺术观的颠覆,它的产生使人们对新的艺术样式从怀疑、批评到接受,它所具备的艺术教育功能是不可估量的。此时,作为《泉》中的现成品小便器作为艺术的载体不正是在向艺术教育功能进行升华吗!

3.装置艺术中现成品向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升华

审美功能: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属性,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可以说,审美功能是艺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2]许多的装置艺术作品并没有满足人们对审美的精神需求,不但没有使观者感受到愉悦与欢乐,还使观众感觉丑陋和厌恶。但是并不能因此忽略装置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艺术作品反应社会生活,它只不过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丑陋的表达。如: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它表现的是一个衰老的女人,干瘪的双乳、布满皱纹的皮肤和干枯的身躯,当雕像展出的时候,许多人叫道:“太丑了!”但是罗丹客观地表达这个女人的丑陋身躯,她热爱青春、追求欢乐,只是现实的垂死痛苦与梦想形成一个鲜明对比,这就是艺术家将现实的丑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迈克尔.阿切尔在《装置艺术》中写道:装置艺术的特征也就是令人感兴趣或令人着迷的东西的这种特征,而并非为它的美所打动或吸引。[3]当然许多装置艺术品都很美,如:徐冰的《析世鉴》,他将中国的汉字与艺术与空间气势恢宏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视觉震撼的审美愉悦,因此可以说书写满汉字的纸张作为《析世鉴》作品的现成品,它完美地向艺术审美娱乐功能升华。

四、结语

这是一个艺术百花争鸣的时代,装置艺术作为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引起人们的争议与怀疑,这样的过程虽然困难,却也是任何艺术形式发展所必须经历的历程。装置艺术作为非架上艺术品,它的媒介材料现成品,通过艺术家对其艺术加工成艺术载体的同时,传达给我们的同样是任何艺术都具备的:艺术认知、艺术教育、艺术审美。因此,现成品功能的艺术升华得到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认知的装置艺术。

参考文献:

[1]杨琪.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3]迈克尔·阿切尔.装置艺术[M].信使出版社,1997.

【中图分类号】J5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赖莉琼(1981-),女,福建南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装置艺术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五个技巧改善平衡功能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
浅析民族文化“面具”与装置艺术的重组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之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物”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