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斯特《钟》演奏技巧分析

2016-06-14 05:36陈俊佳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4期
关键词:改编李斯特

陈俊佳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论李斯特《钟》演奏技巧分析

陈俊佳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钟》这首作品是出自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李斯特根据协奏曲的旋律进行改编成钢琴独奏乐曲《钟》(La Campanella)。这首乐曲是李斯特改编帕格尼尼中最具有炫技特技的钢琴作品,它以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展现出改编作品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改编;演奏剖析;李斯特

第一章 李斯特改编作品《钟》各版本比较

(一)大钟声幻想曲:

这首作品是李斯特最早的《钟》改编作品,创作于1834年,也是李斯特改编《钟》作品中最难的一部 ,全曲篇幅达到30页。运用了大量震奏与琶音来衬托旋律色彩,让人产生一种在黎明前夜色幽暗的妩媚色彩。之后渐渐进入清晨,钟声开始响起。我们从图1-1可以看到,第一部分篇幅安排,是用分解式的和弦慢速地展开,到最后慢慢进入主题。

图1-1 上行琶音分解和弦与震奏衬托出钟声黎明敲响之前凝重的气息

(二)第一版帕格尼尼练习曲《钟》

此曲是李斯特于1838年发表于第一版帕格尼尼练习曲《钟》,属于比较冷门的版本。其调性与旋律色彩与其他版本有很大差别。全曲开头以降D调的调号开始,之后又转到了降A的调号结束全曲(图1-3)。而旋律是在原有帕格尼尼的主旋律上,模进、延展和转调所得到的。我们可以从图1-2中看到主旋律是以单音跳音的形式所得到的,而伴奏织体则是以超八度柱式和弦来演绎,此曲难度不下于大钟声幻想曲。

图1-2 降A调开始全曲、单音旋律进入主题、柱式和弦为伴奏织体

图1-3 转调进入降A调变奏形式展开新的旋律

(三)帕格尼尼大练习曲s141第3首钟

这是我们现在最经常使用的版本,不能不说它旋律很优美,大跨度跳跃、长时间的轮指、四五指的轮指、八度大跳,都是这首乐曲炫技的魅力所在。全曲在升g小调上展开,6/8拍,采用了三段体的曲式。本文主要介绍与分析的也就是这一个版本的李斯特练习曲《钟》(La Campanella)。

第二章 李斯特《钟》演奏难点剖析

李斯特《钟》,开头部分(图2-1)旋律利用高音区的超八度大跳摆动来模仿钟声跳动的声音,而伴奏则是运用分解琶音的织体来衬托主题旋律的清脆的钟声。

图2-1 超八度大跳与琶音和弦

(一)跳跃

此处的超八度大跳是一个很重要的难点,大跳可以看成是一种和弦技巧,因为它的技巧前提需要坚实的弹奏。跳跃我们可以基本分为两种:手以均匀的动作来进行两个音的跳跃,用贯通的触键方法来演奏出这两个音;第一个音演奏是以非贯通触键法来演奏,把它比作获得第二个音的跳板。在演奏此乐句时,我们要使手腕贴近琴键,以便得到跳跃的最短距离,然手臂更加省力。

(二)同音反复

在李斯特《钟》作品中段部分(图2-2),有一段流畅的华彩部分,需要右手一二指连续更换指法来完成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在快速弹奏这一段落时,我们需要平稳地弹奏好每一个音,手臂放松、手指紧贴琴键,这里不不仅是需要把一二指的同音反复弹清楚,而且需要把五指的高音抓紧,形成更具有机械性质的演奏,从而显得华彩更加得流畅。

(三)快速半音阶上下行

练习曲中段第二部分(图2-3)有大量半音阶式的上下行跑动,这种快速跑动的音群集中在华彩性质的经过句和双手的交替触键技术。可采用精致的非连音触键法,指尖细致快速地触键,手指重量一般不保留到键底,指尖离键要快,音色效果轻巧、透明、清晰;双手交替弹奏半音阶时,要力求力度均匀、平稳。在刚开始练习这一段华彩是困难的,需要慢速练习。

图2-2 连续同音反复三连音

图2-3 快速半音阶

图2-4 四五指的颤音

(四)四五指的颤音

在一段绚丽的上下行半音阶之后,又有着快速四五指的震奏演绎钟在持续地摆动(图2-4)。这种单手同时弹奏旋律和颤音的技术。要求较长时间地弹出颤音规定的数目,并且要均匀、清晰且带有感情色彩。弹奏颤音时要控制好音色和力度,手指贴键演奏。旋律部分的手指要轻柔,多一些泛音感,音色要圆润。两个声部需要整齐,保持住统一的律动感。

(五)快速八度震奏

李斯特《钟》最后乐段高潮部分(图2-5),使用了大量的八度震奏来进行演奏。在弹奏这一段快速八度时,我们使用一种手腕固定不动的形式进行震奏,这样才能发出比较结实而有力的音色。弹奏时将有关的手指和手腕或者是下臂作为一个牢固的整体,让肘部发力进行每一次八度音的弹奏,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音乐所需要的色彩。

图2-5 快速八度震奏

第三章 个人演奏心得与体会

本人刚开始演奏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钟》的时候,是借鉴李云迪的诠释方式进行演奏的。全曲以炫技为主,在演奏时需要小心翼翼地控释好每个乐段和乐句的音色处理。全曲需要很好的张力来进行演奏,从开头的八度大跳的主旋律开始,我们需要右手保持积极的摆动,更加的贴近琴键来进行跳动,这样才能使得弹凑得更加准与有力。

结论

在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钟》重视诗意而形象化的钢琴技术和美妙音响的不朽之作。这首作品不仅是钢琴难度技巧的炫耀之作,也是李斯特丰富想象力和表达情感的标志。在我们演奏的同时,不仅是克服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更需要演奏者的睿智的判断力和敏感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演奏出富有生命力的“钟声”。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使演奏《钟》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帮助与提高,并且在艺术的理解与表达的内涵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美]露丝·史兰倩斯卡.指尖下的音乐[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5).

[2][匈]约瑟夫·迦特.钢琴演奏技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02).

[3][波]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79).

[4]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32).

【中图分类号】6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改编李斯特
李斯特第七首《匈牙利狂想曲》分析与演奏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宋元南戏“明改本”研究之回顾和检视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编策略
中韩两国对真实事件的电影改编理念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保持肃静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