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瑞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西什库天主堂变迁与近代中外关系
王建瑞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西什库教堂(含前身)建成后经过多次变迁,在中外礼仪之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庚子事变等近代大事中先后经历不同的命运,反映了中外关系中的激烈碰撞,从中可以窥探近代中外关系发端时期的文化碰撞。
西什库天主堂;中外关系;文化碰撞
西什库天主堂最早建于中海湖畔蚕池口,为康熙皇帝所赐,在“礼仪之争”后因长久无人居住基本废置,最终在道光年间被没收、变卖、拆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向教会归还土地,复建教堂,后因钟楼太高影响景观被迁往西什库,建成后一时成为北京地区天主教活动中心。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西什库教堂被围攻遭到破坏,庚子议和后清政府出资重修。从这几次比较大的变迁中可以发现,最早从康熙年间的传教士活动开始,西什库天主堂就见证了历史上的若干大事,成为研究中西交流的重要标本。
自明末利玛窦开始到清朝早期,不少传教士入华传教建堂,成为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一个黄金时期[1]。满清建国后,传教士的活动不仅限于传教和科学文化交流,还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1692年,康熙皇帝发布“保教令”,肯定了传教士的功绩,明文确认天主教传教活动。次年,天主教士洪若、刘应献药金鸡纳霜治愈了康熙帝的疟疾。为答谢传教士,康熙帝将皇城内一处地皮赐予法国神父,建成了中国第一座皇家承认的天主教堂“救市堂”,因地处蚕池口被称为“蚕池口天主堂”,1703年,救市堂扩建,康熙帝赐匾额“万有真源”及长联、律诗。这座天主堂的最初建立,成为清初天主教与东方,至少与清政府和谐关系的重要见证。
然而,天主教廷对在中国的传教方式一直意见不一,罗马教廷派特使多罗来华,禁止中国信徒奉行中国礼仪,不准尊孔祭祖,不得使用“天”和“上帝”等称谓,并摘下康熙帝手书“敬天”匾额。康熙帝态度坚决,1706年下旨传教士必须领取印票,写明不得回国,否则一律驱逐,结果包括多罗在内的一些传教士被驱逐出境。1720年,康熙帝颁布禁教令,“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也可,免得多事”,这一决定得到后来继任皇帝们的贯彻,持续了100多年。蚕池口天主堂的命运自此急转直下,最终于1827年被查封没收。蚕池口天主堂的没落及传教活动的被禁止,反映了东西文化在交流之处互不妥协的立场下最终分道扬镳的历史结局。这一时期天主教的活动范围主要由清朝政府主导,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并由于此时国门未开,清政府对天主教在中国的命运具有最终的决定权。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传教活动在中国再次兴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归还教堂用地。1866年,由法国人布里耶设计的新教堂建成,新建的教堂华丽壮观,成为北京枢机主教公署所在地。1886年,清政府整修三海时认为蚕池口教堂影响景观,由李鸿章出面交涉与法国签订《迁堂条款》,将西安门内西什库三分之二的地方划为新堂建设用地,拨付迁移费库平银三十五万两,并加付两万两作为酬报。次年,西什库教堂建成,为高达的哥特式建筑,“总长二十五丈四尺有余,正祭台前后计宽十丈……雕镂精致,金碧辉煌,尤为美观”[2],由此成了北京最新、规模最大的教堂,成为北京地区天主教堂活动的中心[3]。
1840以后伴随着坚船利炮的传教活动,成为列强殖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鲜明的文化征服色彩。天主教依靠国家力量的支撑成为强势文化,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同时,也招致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不满。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团民们围攻使馆、教堂,主教樊国粱一面建造防御工事,组织防守;一面给法国公使写信请求保护,得到公使馆派来的30名士兵。而此时围在教堂外的团民已达到一万多人,他们安置大炮,轰塌了教堂的钟楼和堂顶的十字架。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专门组织解救队,经过半日激战,西什库教堂事件终告结束,整个事件中,义和团和清军被杀死600人以上,教父教民死亡400人,联军死伤各十余人[4]。庚子议和后,清政府出资重修了被损毁的教堂建筑,还修建了主教公署、修道院和育婴堂。
被政治裹挟的天主教,终究不是文化传播的正常形态。在东西民族矛盾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日益增强的民族主义在终有一天爆发时将矛头指向了象征西方的天主教堂,西方在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确立的政教分离原则,同样适用于宗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交流活动,宗教文化依靠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也许能在一时兴盛,但最终会自食卷入这种不平等政治的恶果。
[1]周冉.几经焚毁 梦回1887 文化碰撞中的西什库教堂[J].文史参考,2010(22):86.
[2]樊国梁.燕京开教略[A].转引自佟洵:“北堂”的变迁[C].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9):44.
[3][4]周鼎,姜玲.北京最大的教堂——西什库教堂的历史与建筑[J].中华民居,2011(12):69.
G0
A
2095-4379-(2016)30-0236-01
王建瑞,男,河南内黄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