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文德
工匠精神的伦理文化分析
喻文德
工匠精神是品质和品牌的保证。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需要培育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工作伦理,工匠精神具有丰厚的伦理意蕴。价值观是伦理文化的核心。职业歧视、急功近利、敷衍塞责等价值观严重阻碍了当下中国工匠精神的成长。要培育工匠精神必须加强伦理文化建设,更新价值观念。尊重劳动、优雅生存、爱岗敬业等价值观是工匠精神成长必不可少的思想道德基础。
工匠精神;伦理文化;价值观
2016年,工匠精神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向全社会发出了培育工匠精神的呼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是品质和品牌的保证。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确实需要培育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不是回到手工作坊状态,而是在科学技术和制造产业的支撑下塑造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职业精神。但是,不少人在谈到工匠精神时,往往只强调开办职业学校对于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培育工匠精神的社会环境。一种职业精神的产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单纯的职业教育无法培育出工匠精神。本文试图从伦理文化视角对工匠精神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工匠精神即工匠在产品制作过程中所具有的态度与品质。把品质“从99%提高到 99.99%”,工匠精神充了满理想主义情怀,是认真、执着、精细、完美、责任和荣誉等等的代名词。从伦理文化视角来看,工匠精神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工作伦理。作为一种工作伦理,工匠精神具有丰厚的伦理意蕴。
1.敬业:对职业的敬重
“敬”最初起源于古代社会的祭祀活动,意味着对神或先祖的敬重:“宾客主恭,祭祀主敬,丧事主哀,会同主诩”(《礼记·少仪》)。后来,“敬”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德目:“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左传·文公十八年》)。敬德是一种严肃认真、小心谨慎、郑重其事的态度。敬德运用到职业生活中即为敬业。
对工匠而言,敬业是工匠对自己职业价值的认同与敬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远远胜过这种职业给自己带来的财富。一个敬业的工匠必定是一个耐得寂寞、抗得诱惑的人,必定是一个兢兢业业把职业当事业的人。在日本,百年企业的子孙都以继承家业与祖传技艺为荣。他们往往将对职业价值的考虑置于职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之上。在我国,把职业当事业的工匠也不乏其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高凤林就是如此。30多年来,他不为高薪所动,坚守岗位——一直从事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把自己的产品当艺术品来对待,一次次攻克了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难关,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2015年,高凤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工匠们对职业的敬重源于对职业的责任感。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路德提出:“任何世俗的工作都是为上帝服务的。一个人可以在任何行业中得到拯救;在短暂的人生历程中,一味计较职业的形式没有任何用处。人们坚信,上帝安排给他们的工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他们的。如果上帝安排他做一名官员,他不能拒绝,安排他做屠夫,他也得欣然接受。”[1](P89)中世纪宗教改革以后,劳动被视为净化灵魂的修行,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信徒们看来,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上帝根据每个人的天赋而量身定做的,都是上帝赋予职责。这种天职观念在西方工匠的职业观念中是十分普遍的。在世俗社会,工匠们把职业视为社会赋予个人的一种职责,是自己存在和生命的一部分。只有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才算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2.专一:对技艺的执着
专一就是专心做好一件事情,而不让其他事情来干扰。如果在做某件事时还同时从事其他事情,三心二意,那就不是专一了。专攻一技,不仅可以增长技艺,而且可以通过技艺理解人生和社会,从而实现职业价值的升华。因为专一,所以终身不改其技。
因为专一,所以技艺出类拔萃。常石集团是日本的造船企业。创业99年来,常石集团既不被房地产诱惑,也不被“互联网+”吸引,专心只做一件事:造船。这种专注一业的经营理念让三代经营者始终沉醉于造船产业,常石集团因此已成为日本的第三大造船企业。在当前全球航运业不景气、众多造船企业破产的情况下,常石集团依然是订单不断。在重视工匠精神的国度,多数企业在经营中都恪守本分,不盲目扩大经营,全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追求精益求精。可以说,工匠精神是企业长久生存的精神支柱。
只有专一,技艺才能精湛。只有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才能使自己的技艺日益精湛。如果让鞋匠兼做农夫或瓦匠的事情,越俎代庖,那么既不可能做出优良的产品,也不可能增长技艺。在喧嚣、浮躁的世俗生活中,只有专一,工匠们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三心二意的人是不可能静下心来把事情做好的。只有平静,工匠们才不会幻想一夜暴富。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致远。只有平静,工匠们才会具有既做好当下,又放眼未来的战略眼光和价值关怀。
3.严谨:对品质的苛求
严谨即严格谨慎。在工作中,工匠们总是一丝不苟,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与此同时,他们也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改进产品,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断改进产品不是跟别人较劲,而是跟自己较劲。2014年,New Balance发布了一个广告宣传片《致匠心》。广告描绘了两位工匠精雕细琢的过程:著名音乐人李宗盛和来自NewBalance工厂的工匠各自聚精会神地完成手中的作品。工匠们的创作过程往往意味着:专注认真、细致缓慢、工多量少。严谨细致的背后是对品质的苛求。
只有严谨,品质才能精良和完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11年11月20日上午,锤子科技公司的创始人罗永浩在西门子公司北京总部上演了他的“大锤表演”:砸烂了三台问题冰箱。[2]各大新闻媒体和门户网站都对此作了相关报道。罗永浩以一种执著态度最终迫使西门子中国总裁盖尔克承认冰箱的缺陷。罗永浩的“锤子”行动反映了消费者对品质的执著追求。作为产品制造者的企业与工匠不得不以严谨的精神应对消费者的这种需求。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准与社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么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3](P68)产品是人做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品的品质即工匠的人品。在日本,工匠们将产品品质的好坏与个人的荣辱相联系——品质优良是自己的荣耀,品质不好就是自己的耻辱。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工匠们对产品品质的苛求也是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存在对于一切生命物都值得欲求和可爱,而我们是通过实现活动(生活与实践)而存在,而产品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在实现活动中的制作者自身。所以,制作者爱他的产品,因为他爱他的存在。”[4](P273)因此,工匠们始终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细致而专注,追求尽善尽美。
在农耕时代,我国也曾培育了如庖丁、鲁班、李春等一些能工巧匠。进入工业社会,在制造业领域我国也涌现出了一批技术标兵。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产品品质与数量很不匹配。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总产值现在已经名列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当下不少国人到海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日用产品。消费者用脚投票让我们确实有些尴尬。工匠精神既是产品品质的保证,也是企业长久生存的秘密。据不完全统计,百年以上的企业,日本有2.2万家,而中国只有5家。种种迹象表明当下中国的工匠精神正在渐渐失落。导致我国工匠精神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探讨阻碍工匠精神成长的伦理文化原因。
1.“士”尊贵,“工”卑贱的职业等级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职业等级观念由来已久。孔子视稼穑为“小人”之事,孟子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秦汉以后,儒生广泛参与政事,进入官僚阶层。这种“学而优则仕”的任人原则逐渐产生了尊士而鄙农、鄙工、鄙商的职业等级观念。科举取士制度确立以后更加强化了这种职业等级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此,在传统文化里,工匠是没有地位而受人鄙视的。这种职业等级观念既不利于工匠的成长,也不利于工匠精神的传承。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士”尊贵,“工”卑贱的职业等级观念流传至今,其影响当今的职业选择和制度安排中依然难以消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公民分为农民、工人、干部三种身份。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这三种不同身份的人其差别是十分悬殊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等新兴社会阶层。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关于农民、工人、干部的身份区别现在依然存在。身份不同,所享有的社会资源分配权利各不相同。在职业选择时,人们更多地考虑劳动收入和工作环境,而不是对工作的兴趣和认同。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而很少有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木匠、瓦匠或鞋匠等。正是由于“君子不器”,工匠们的技艺被视为“奇技淫巧”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少有人愿意传承手工技艺,工匠精神的失落在所难免。
2.“重眼前,轻长远”的实用价值取向
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实用理性坚持生存至上,功不可没。但是,实用理性所追求的“实用”、“实际”和“实行”主要是偏重于人生日用。这样,实用理性存在两个严重缺陷,其一是急功近利,只求有用;其二是,目光短浅,缺乏对超验理想的追求。由于急功近利,只求有用,缺乏价值理性的观照,有可能导致惟利是图,背信弃义。由于目光短浅,无视未来,很可能导致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等种种短视行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当下中国人的实用理性已经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可谓一言难尽。
在实用理性的影响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成为许多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在动力。由于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这种价值取向使我们丧失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价值关怀。有的企业经不住利益的诱惑,过分追求“短、平、快”的项目,没有静下心来打磨产品、追求品质的耐心;有的企业为追求利润,不惜偷工减料,将成本最小化和工序最简化;有的企业不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专门制造山寨产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做法直接导致有些行业虽然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已处于世界前列,但产品品质和工艺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制造强国。从品质与品牌来看,“中国制造”似乎已经成为“廉价产品”的代名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品质低劣的产品即使能够暂时获利,但是很难持久,最终难免被淘汰出局。众多百年不衰的世界名牌产品的经营理念告诉我们,只有在生产中既做好当下,又考虑长远发展,才有把产品做大做强,最终赢得大众的信赖和惠顾。
3.“不敬业,不进取”的职业道德生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业道德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态势。既有敬业爱岗的优秀员工,如孔繁森、李素丽、徐虎等,也有失职渎职的不法分子,如以权谋私的干部、收受红包的医生、贪赃枉法的法官等。一般的观点都认为,我国员工的职业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爱岗敬业的员工占多数,不敬业的员工只是少数。但是,美国盖洛普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让我们倍感意外。2013年11月美国盖洛普调查公司公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员工敬业程度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全世界仅有13%员工的工作状态称得上敬业。中国的敬业员工只有6%,在被调查的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倒数第七。[8]根据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不同,我国不敬业的员工可分为两类:一部分员工(约占26%)处于严重怠工状态——不仅讨厌自己的工作,而且还暗中破坏同事们的工作成果以发泄心中不快;一部分员工(约占68%)处于消极应付状态——对工作漠不关心,基本上每天梦游消遣。盖洛普调查公司的评价标准或许有些严苛,但是还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我国员工敬业精神的缺失。
导致员工不敬业、不进取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公致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受挫,投机盛行导致诚实劳动被挤兑,任人唯亲等腐败现象致使某些员工的才学被埋没等。种种现象都严重消解了员工的敬业精神。员工的敬业度不仅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和经营业绩,而且关系到员工自身潜能的发挥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只有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员工才能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不断地提高生产技能,创造出优质产品。如果不敬业、不进取,仅仅把工作视为谋生手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么工匠精神是永远无法培育出来的。
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相应的伦理文化的支撑。在欧洲许多国家经济陷入衰退之时,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有人将之归功于德国技艺精湛的制造业以及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而这种工匠精神的勃兴与德国的伦理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仰望星空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民族。面对当下诸多阻碍我国工匠精神成长的不利伦理文化因素,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伦理文化建设。
1.倡导尊重劳动,逐步消除职业歧视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6](P580)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由于投入和贡献的差别导致他们之间收入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在人格尊严上是一律平等的。尊严是人对自身价值与品格的一种自我意识,也是人在社会交往中一种不可侵犯的地位和权利。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有付出、有贡献,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都是社会所需要的,都是值得尊重的。不同的职业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这种职业平等观念是工匠精神成长的重要伦理文化背景。在美国,一个铺地砖的砖匠或者一个端盘子的侍者绝不会因为自己的职业而感觉低人一等;在德国,一个优秀的工匠和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同样受到社会的尊重。只有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尊严,才能消除对工匠劳动的歧视,从而逐步消除职业歧视。
工匠们长期从事繁重、枯燥、辛苦的工作,却被人误解为简单的体力劳动——“粗活”,让工匠这一职业不受“待见”,他们工资、福利、晋升等现实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许多人不得不中途改行。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社会对工匠职业的价值定位,给与工匠应有的尊严,让他们在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福利水平等方面能够满足体面生活的需要。只有尊重劳动,才能让所有的劳动者都拥有尊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政策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的做法。这些措施能提高技术工人的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让他们更加认可技工岗位,更加安心工作。只有让工匠工作得更有尊严,工匠职业才会更有吸引力,才会有更多的劳动者愿意加入其中。只有整个社会尊重劳动,劳动者才会乐业、勤业和精业,工匠精神才能在这种尊重劳动的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
2.倡导优雅生存,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由于急功近利,我们走得太快,以至于灵魂远远落在了身后,身心失去了平衡。在各种物质目标都如期而至的时候,我们并未真正感到生活就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幸福。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不少人都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中抱怨、焦虑和不安。由于急功近利,我们也走得太远,以致于忘记了出发的最初目的。在既快又远的发展征途中,我们迷失了方向,以致于不知所往。正如美国学者威利·哈曼博士说:“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7](P193)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必须彻底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与行为,学会高瞻远瞩,追求优雅生存。优雅生存是一种身心和谐的生存。它既有身体的快乐,也有灵魂的宁静;既有物质的丰饶,也有精神的自足。灵与肉相互支撑,相得益彰。优雅生存也是一种当下与未来相协调的生存。它既有现实主义的价值观照,也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价值情怀。因为多方兼顾,思虑周全,生活因此变得优美、悠闲而儒雅。只有追求优雅生存,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只有当生存变得优雅之时,工匠们才有可能从容不迫、怡然自得地专注自己的技艺,工匠精神最终才能得以慢慢成长起来。
3.倡导爱岗敬业,充分做到人尽其才
爱岗敬业不仅是职业道德的首要规范,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要培育工匠精神,必须在各行各业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精神。职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清代诗人顾嗣协诗云:“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苟求。”这首诗形象地告诉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要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只有正确理解了职业价值、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要求等,人们才能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努力做好工作。从社会分工的视角来看,爱岗敬业不仅是人们对职业价值高度认同的结果,也是职业责任与职业权利的统一。在柏拉图看来,这种统一正是社会正义的体现:“木匠做木匠的事,鞋匠做鞋匠的事,其他的人也都这样,各起各的天然作用,不起别种人的作用,这种正确的分工乃是正义的影子”[8](P172)。
爱岗敬业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障。爱岗敬业除了对职业价值的高度认同之外,还包括真挚专注的职业情感、锲而不舍的职业意志和精业勤业的职业实践等。只有真挚专注,劳动者才会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把职业当事业去奋斗,当学问去研究,当艺术去追求。只有锲而不舍,劳动者才会具有为职业而献身的高尚情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有精业勤业,劳动者才会刻苦钻研技术,耐心打磨产品——对技术精益求精,不对产品一丝不苟。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尊严的重要途径。2015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央视推出系列节目《大国工匠》,介绍了8个工匠的感人故事。这些工匠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他们凭着专注和坚守,不断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成为了自己专业领域的顶级人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爱岗敬业就是工匠们施展才能,走向成功的活水源头。大国工匠的实践证明,只有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价值观是伦理文化的核心。职业歧视、急功近利、敷衍塞责等价值观严重阻碍了当下中国工匠精神的成长。要培育工匠精神必须加强伦理文化建设,更新价值观念。尊重劳动、优雅生存、爱岗敬业等价值观是培育工匠精神必不可少的伦理文化条件。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大国工匠是技术强国的生力军,工匠精神则是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培养大批能工巧匠,更加需要培育工匠精神。
[1][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屌丝”CEO罗永浩的个人品牌:工匠精神[J].国际公关,201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美]威利斯.哈曼.未来启示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8][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喻文德,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哲学博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生活的基本问题研究”(15BKS097);湖南省教育厅开放基金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生活化研究”(15K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