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礼泉,汤素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的内构特征与外部呈现
柳礼泉,汤素娥
无论从内在和外在维度还是从价值向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的内构特征表现为方向性、传承性、包容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的外部呈现,主要包括定位合理、沃土深厚、营养丰富、活力充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内构特征;外部呈现
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P168)。当前,我国正处于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渴求、更有能力、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阶段,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价值观来引领中国梦的实现。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逢其时,能够堪此重任。这是因为“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P169)。这一论断,不仅内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生命力的重要特征,也外显了其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生命机理。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服务、始终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保持一致,不偏失方向、不脱离轨道、不走入误区,有利于对其进行合理定位,是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前提条件。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品格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为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并通过自身的发展历程、现实境遇和实践基础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的理论品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新时期最宏伟、最迫切、最现实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内涵、新阐述、新成果。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1](P171-172)。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响应时代呼唤、回应时代诉求以赢得群众最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汇聚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最磅礴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时代前沿,代表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和强烈愿望,把凝聚改革开放的价值共识、打好文化自信这一基础底色、增强中国的软实力的视为义不容辞的使命,并从中提取激励自身不断扩大影响力的不竭动力,奏响最有人气、最接地气、最显大气的时代强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价值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被视为“最大公约数”,是因为它着眼于客观实际,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指明了国家最器重的价值内核,勾勒了社会最普适的共同理想,描绘了国民最期待的精神家园。因此,它不仅能全面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价值要求,更能发挥其无与伦比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富强”是经济建设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国富民强,为提升国际影响力、确保长治久安、实现人民幸福奠定夯实的物质基础;“民主”是政治建设的价值目标,既是维系社会主义生命的政治心脏,也是创造人民幸福生活、满足人民美好诉求的政治保障;“文明”是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是贯穿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标志和应然状态;“和谐”是社会和生态建设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稳定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既定价值目标。“自由”是社会权利的价值目标,建设自由社会,根本在于维护人在社会中的正当权利,使其意志自由、存在自由和发展自由;“平等”是社会关系的价值目标,建设平等社会,前提在于确保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社会中能够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平等共享;“公正”是社会标准的价值目标,建设公正社会,根本在于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合理的秩序、科学的是非判断准则,确保机会、过程、结果的公平和社会、政治、法律的正义;“法治”是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建设法治社会,本质在于以法律来治理社会,用法律编织成一个框架,让人的所有行为在这个框架下运行,以此来规范所有的言行举止,维护和保障合理的权利,惩戒和制裁违法的行为。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是公民必须严守践行的道德准则,也是评判公民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爱国”是公民对国家要有家国情怀,要有个人对祖国的依赖、信任、崇敬等情感,并将振兴中华视为己任,致力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公民对事业要有敬畏之心,要有对自身职业的崇尚和热爱之情,不仅将它视为谋生的工具,而且将它视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终身事业;“诚信”是公民对社会要有道德标尺,要求具有诚实劳动、信守承诺、坦诚待人等优秀品格,这既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公民个人的立身之本;“友善”是公民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和品质,只有拥有一颗友好而善良的心,彼此才能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P170)。换言之,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了有机土,使其得以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基因,才能确保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滋养,是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保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深度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而且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稳稳地扎根于五千多年的精神厚土、文化沃土中而不可撼动。
蕴藏在思维理念里的价值认同,从隐性层面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深度。“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就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2]这里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其实就是价值认同,形成于世风、学风、家风等无形氛围的浸润,隐身于主观且抽象的思维理念中,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原型对应。
传承于社会实践中的价值文化,从显性层面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深度。“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隔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3]例如,从“经济实力雄厚而受万国景仰”到“经历实力落后而受列强欺辱”的鲜明对比中懂得国家要富强;从“历代王朝的君王因爱民而开辟盛世,因欺民而走向灭亡”的历史更迭中明白国家要民主;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繁荣而享誉世界”的历史辉煌中知晓国家要文明;从“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中领悟到国家要和谐。从学习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即自觉于规矩中懂得社会要自由;从学习商鞅“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传统中明白社会要平等;从学习韩非子“义必公正,公心不偏党也”中知晓社会要公正;从学习司马迁“理管君子,法治小人”中领悟到社会要法治。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古人遗训中懂得爱国;从“诸葛亮治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中知晓敬业;从“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事例中明白诚信;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传统中领悟友善……这些历经岁月冲刷依然传承下来的谚语故事、名人名言、诗词歌赋等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滋润和养育了兆亿的华族子裔,让我们在践行今日之核心价值观时依然能从中直观地寻找出启迪、榜样、感化的素材和力量,始终激励我们吟咏善良的行歌、播种德泽的阳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基因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上,“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
树立“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传承理念。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流淌着厚德载物的血液,注入了自强不息的基因。树立“古为今用”的理念,形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树立“以古鉴今”的理念,形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性,让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5000年一路走来的历史进行回眸,在古今对比中,拨动文化自信、道德自信的琴弦,唤醒令中华民族骄傲的集体记忆,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这些传承理念旨在善的基础上建设善、在德的基础上建设德,并非逆流而上,而是顺势而为;看似是“往后看”,回归传统,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向前看”,积蓄能量。
秉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的传承态度。毛泽东曾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5](P533-534)“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5](P707-708)。这启示我们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传统文化时,务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助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两者的关系,用客观的、辩证的、理性的方法区分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值得核心价值观吸收、借鉴的“精华”,哪些是核心价值观务必摒弃、排除的“糟粕”。只有秉持正确的传承态度,才能确保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植入到核心价值观中,使其功能最精化、最大化、最优化。
掌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传承方法。一方面,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传统文化时务必掌握好“创造性转化”的方法,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重在去除旧时代的“烙印”,最大化挖掘蕴藏于传统文化中不受时空限制依然具有现代价值的“文化精髓”,在不破坏其本原状态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微调、微包装,改造其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赋予其新的结构、新的特色、新的内涵,扩大传统文化中与思想、道德、伦理有关的文化的张力,进而使核心价值观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传统文化时也务必掌握好“创新性发展”的方法,重在添加新时代的“标签”,以传统文化为内核,顺应新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利用最新的资源、方法和载体,通过兼收并蓄、系统整合、综合创新等方式,对其外延进行补充、拓展、完善,形成新的道德理论、价值规范体系和道德实践模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鲜血液,增强其响力和感召力。
一个国家的历史,不仅是对本国发展的记录,也包括对它与世界各国交流融合、相互学习的记忆。一个国家的复兴不仅需要经济层面的物质支撑,更需要文化层面的价值引领。因此,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元素。
1.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系范围
无数史实表明,那些试图与外界割裂,不善于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国家,往往会与时代脱节、与发展脱轨、与现实脱离,最终饱受落后挨打的欺凌;而那些始终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国家,往往发展良好,为自身在世界民族之林赢得立足之地并保持屹立不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放在国际视野中加以定位和审视,充分借鉴和吸收他人有益成果,不断丰富自身内涵。例如,以“法治”价值观为例,无论是宪法还是一般的法律制定,很多都参考了世界有代表性的、先进国家的法律,对西方民主、平等、人权的理念都有所涉及,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宽我国的法治视域,深化内涵;以“友善”价值观为例,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就曾对友爱和善良进行过专门研究,他把友爱分为三类,以善为目的、以愉悦为目的和以有用为目的。他认为“善是一种手段,往往是因为我们需要而成为善,当需要满足后它就不再是善”,“终极性的善就是人的好的生活或幸福”[6]。这有利于我国拓宽对友善的理解维度,深挖其内在逻辑以获得更全面、科学的定义。由此可知,通过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在中外对比中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在全球化视野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增进我们的价值观自信和认同。例如,以“自由”价值观为例,社会主义的自由主要依循马克思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7](P84)。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国内的自由注重在集体中实现,是相对的,而一些西方国则更倾向于注重个人自由;以公民层面的友善价值为例,通过对比可知中西文化在友爱思想上的分野。西方的友爱“是以法律为基础的相互有用的友爱,其正义就是相互履行契约的责任,特别是在公民间的自愿交易中”[8](P72)。而中国的友爱并非全部基于法律的强制性基础上,而更多是基于公民的道德自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丰富营养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1](P171)。这启示我们,对待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不仅要在开放中主动吸收,也要在辩证中合理吸收。
开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生成的重要理念,在演变形成过程中,不仅要让我国的好东西“走出去”,而且要将外国的好东西“引进来”,“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9],使自身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所内蕴的视野更加宽广、彰显的价值更具力量。长期以来,“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部分国人潜意识里认为就是属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的”东西,导致在一段时期,许多值得我们可以吸收借鉴的东西被盲目地排斥在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孕育到发展再到初步形成,都始终自觉站在全世界文明的高度、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世界文明成果科学认识、公正评判,主动将其先进的、有效的、符合我国实际的,积极吸纳并进行有效转化,使其不仅是中国的价值主张,更成为世界的永恒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决不奉行“拿来主义”,而是本着实事求是、规范、科学、包容的态度,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洋为中用的实践做法,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转化,辩证地从本质上选择符合中国价值观念的东西。例如,以国家层面的民主价值观为例,中国的传统民主观是“为民作主”,而西方的民主“人民为自己作主”。中国共产党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学说后,在人权、多党竞争、政权开放等方面都借鉴了西方民主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民主的认识。
列宁曾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0](P375)。如此,方能确保问题解释、阐述、评价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与时俱进,把准时代脉搏,拓展客观现实营造的发展空间,以具体实践为抓手,才能深入人心,永葆活力,成为其具有强大生命力关键保障。
1.客观现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发展空间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P5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内核,需要直面客观现实,做好解释和改变世界的工作,提升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空间。
正视和回答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时代性问题。价值观作为社会物质存在的集中体现,必须适应于、服务于、同步于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断深化中,务必将焦点直指现实问题,做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的价值阐释,充实并赋予时代精神、时代特色、时代内涵,激发内生动力。当今社会,各种思潮此消彼长、各种观念相互激荡、各种取向自由交替,加之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如何防范和抵制错误思想观念,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中坚定主心骨,已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正视和回答的时代考题。
重视和回应当代中国公民亟需的时代性诉求。一方面,核心价值观要“知彼”,必须深入了解当代公民亟需的时代性诉求,并根据实际各个击破;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要“知己”,通过不断自我完善,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自觉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具体实践得以深入人心
实践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力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当代实践和现实境况的价值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中西文化的思想资源对时代任务和时代问题的价值阐释。“人民对于他们亲身积极参与形成的观点,要比他们被动地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观点容易接受得多,且不易改变。”[12](P207)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广泛践行,才能使自己充满血液、充满活力,永葆青春、持续发展。没有群众实践,核心价值观就会干涸,成为象征性的概念符号,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会落空,自身应承担的使命担当就无从谈起。
实践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的重要标准。通过让群众在实践中感受到体现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和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实现固好思想之本、铸牢精神之魂”的威力、在社会层面“实现良性发展提供指导”的魄力、在公民层面“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魅力,才能让核心价值观赢得最广泛的理解和认可,深深地扎根于群众脑中和心中,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自觉。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2).
[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11-09-05.
[4]习近平.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时报,2014-03-28.
[10]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柳礼泉,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汤素娥,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