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娴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常识性数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大多数教师常常忽略对这一知识的教学,只是单方面让学生强行记忆,导致学生缺少对常识性数学知识的思考。从联系生活、溯源历史等入手,加强对常识性知识的教学。
[关键词]常识性知识 另辟蹊径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5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公理、定义、公式和方法等,通常被称为常识性知识。这些知识教师往往让学生死记硬背,显然这种古板的教学方法是不利于发散学生思维的。因此,教师应当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让常识性数学知识在课堂中绽放光彩。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另辟蹊径地教学常识性知识。
一、联系生活,促进常识生成
数学家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种表现形式,教科书呈现的是理论,而现实生活则提供有效的数据平台,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有整体的认知。通过生活的视角和方法,将数学理论与生活问题相互融合,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之前,学生只有长方形的平面知识,如何让学生的想象能力突破二维,取得三维图像的空间知识呢?如果简单地采用“线构成面,面构成体”的教学方法,不能达到让学生由具象到抽象的有效过渡。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游戏环节:首先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并提问:“如果忽略纸张的厚度,你认为这是什么图形?”学生都认为是长方形;紧接着,让学生拿出两张纸,叠加起来,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还是认为是长方形;继续让学生叠加纸张,慢慢从20张加到50张,再加到100张,甚至300张纸全部摞起来,让学生思考:“现在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就会发现通过纸张的一层层堆积,长方形逐步构成了长方体。
笔者带领学生联系生活,通过表象积累的方式,将平面图形的已有知识与生活情境密切结合,缩短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面”到“体”的知识过渡,顺利实现了长方体这一空间概念的建构,促进了学生对这一常识性知识的理解。
二、溯源历史,建构常识体系
数学这一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很多定理、概念、公式等,都是数学家历经多年探索,最终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数学历史与常识性知识有机结合,从历史中找到契合点,以此建构常识性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负数”时,教师都会让学生背诵“加号为正,减号为负”,让学生产生数学与理解无关,只需要背熟就可以的错觉。因此,笔者在教学前给学生讲述了一个中世纪卖酒的故事:“在中世纪的佛罗伦萨,红酒商都是使用酒桶来装酒,但如何标记酒桶中的酒量成了一个问题。于是有人想到用一条横线来做原始标记,表明酒桶原有的储存刻度;卖出一部分酒之后,再在酒量下降的地方标记;加入新酒的时候,则使用竖线标记。”学生听到这里都非常好奇,想要知道正负数是如何进化而来的。这样,关于“负数”的学习就有了别开生面的开始,学生乐于去探究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对这一常识性的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有关“圆周率”这一常识性知识,学生的理解并不透彻。为此,笔者让学生从古代的“周三径一”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正多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这一常识性知识就理解透彻了。
三、激愤入悱,领悟常识本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尊重,让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发现者和自主探究者。鼓励学生提出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通过自我探究和自我实践,领悟常识性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纸上分别画出3分米和1米的线段。学生很快就发现作业本的长度根本不够,经过讨论之后,有人提出可以将1米缩短,但是要怎样缩短呢?这时又有学生提出,缩短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而是要通过固定的标准,缩短相同的倍数。以上的教学过程,笔者放手让学生在不足1米的作业本上画出1米,有效的激“愤”,促成了学生的“自悱”。通过探究,学生明确了将1米缩短的标准,由此逐步摸索到了比例尺这一常识性知识的要领,对这一常识性知识的本质有了初步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识性知识缺一不可,不容忽视。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带领学生联系生活、溯源历史,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责编 莫秋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