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倩
[中图分类号]:H131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1
古代的服饰由来已久,我们把与衣服有关的这些字都可以叫做“衣服字”。对于衣服来说,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护体和御寒,可以保证我们不受寒冷,这是它的物质性,另外还有一个精神方面的作用就是遮羞。此外,衣服本身还具有装饰作用。但是我们从衣服字所表示的意义总体来看,它们大多还与古代礼制有关。今天,我主要是论述“巾”这个衣服字,来分析一下它的意义及文化内涵。
我们先看一下,说文对巾的解释,《说文解字·巾部》:“巾,佩巾也。从冂,丨像糸也。凡巾之属皆从巾。居银切。”象形字,所谓“巾”,即佩戴的巾帛。从巾形的冂,丨象繫佩的縄索。“佩巾”在徐灏《段注笺》中说,“巾以覆物……亦用拭物,”“因繫於带,谓之佩巾。”
在《玉篇·巾部》中说,“巾,佩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由此观之,我们可以看到巾其本义为拭布。如《禮記內則》:“盥卒授巾。”意思是说洗漱完了之后授之以拭布,以便擦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不要在这分别的时候,让眼泪弄湿了手绢,手绢即用来擦拭眼泪的拭布等都说的是巾其本义“拭布”。
如上文徐灏《段注笺》所言,巾可也拭物可以覆物,而巾其本义是拭布,由于这个特点,故巾又可以引申为以下几个意思:1、头巾,覆盖或缠束于头上。《玉篇·巾部》:“巾,佩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巾,佩巾,本义是拭布,后用来被缠束于头上。《风俗通》:“巾,所以饰首,衣所以蔽形。”巾,用来缠在头上的,衣是用来穿在身上的。《集韵·谆音》:“巾,首饰。”巾,头上的衣饰。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纶巾,又叫诸葛巾,关于其为什么叫诸葛巾,相传是由于诸葛亮常带,所以叫做诸葛巾,另一种说法是纶巾为诸葛亮创制的,所以叫做诸葛巾。再如李白《嘲鲁儒》:“首戴方山巾。”这里的方山巾,是一种儒生所戴的头巾。2、缠束或覆盖用的织物。陶渊明《归去来兮》:“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巾车,有车衣遮盖的车子。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巾在这里的意思是覆盖在车子上的织物,即车衣。
在看过了“巾”字本身的这些意义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其文化内涵,文章开头说道,衣服有护体御寒的作用,此外还与古代礼制有关,所有与衣服有关的字都可以叫做“衣服字”,而巾是用来缠于头上的,所以巾叫做头衣,即头巾帽子等,它具有这些特点。
两周是等级社会,所以人们的服饰必须与其身份相适应。《新书·服疑》中说,“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服而知其势”。《释名·释首释》:“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当自谨修四教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成人后,士戴冠,而庶人戴巾,有着严格的礼制限制。在秦汉时带巾并非男子专利,女子也带巾,从出土女俑便可以看出来,她们着巾方式是把巾裹在头上,罩住前额,而且后世所说的“巾帼英雄”的巾帼便是从这来的。《说文·巾部》:“帻,发有巾曰帻。”应劭《汉官仪》云:“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巾是卑贱的不戴帽子的人所戴的。《释名》说:“帻,赜也,下齐眉赜然也。”赜,深。就是说帻是从头顶一直盖到齐眉处,这里说了巾所佩戴的方式。
此外帻的颜色显示人的身份阶级。《东观汉记·车服志》记载官府中的厨人戴绿帻,驭人戴赤帻,舆辇人戴黄帻,皆代表身份低下。因馆陶公主情夫董偃在向汉武帝请罪时,特意戴上“绿帻”自贬。所以后来直至今天我们都把坏女人的丈夫叫“戴绿帽”。汉末太平道首领张角等发动的农民起义,义军以黄巾裹头,故称为“黄巾军”。古代也有以红巾裹头的红巾军等。
在先秦称老百姓为“黔首”,《说文·黑部》:“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周谓之黎民。”意思是说秦时,将百姓称做黔首。《礼记·祭义》:“明名鬼神,以为黔首则。”孔颖达疏:“黔为黑也,凡人以黑布覆头,故谓之黔首。”秦代也是如此,可见当时帻多为黑色。《吕氏春秋·振乱》:“天子既绝,贤者废优,世主恣行,与民相离,黔首无所告想。”这里的黔首说的就是老百姓。
蔡邕的《独断》中说汉元帝额头上有向下生的头发,不愿被人看见,就用帻遮盖,于是群僚就都跟着戴帻。又说王莽头秃,用帻遮盖,老百姓就说:“王莽头秃,施帻屋,”(帻屋,就是用帻遮盖。)颜师古注《急就篇》曰:“帻者,韬发之巾,所以整乱发也。常在冠下,或单著之。”《晋书》至东汉后期,社会风气转变,王公贵族纷纷弃冠着巾,以示风雅。汉代的帻有平上帧和介帻。平上帻的样子是顶部平展,介帻的样子是顶部隆起如屋顶状。东汉后“林宗巾”相当流行,导致巾从此大众化,成为王公将相,凡夫俗子皆喜爱的头饰。汉时也出现了未成年童子带的无屋帻,入学小童戴的“句卷屋”帻,丧帻等。由于戴帻十分普遍,一些城镇有了专营帻之帻肆。也就是专卖帻的商铺。唐代,帝王平时戴的帽子叫做了“唐巾”。后士人多戴,明朝进士巾也常作“唐巾”。纵观所有,东汉的林宗巾,唐朝的浩然巾,宋朝东坡巾,元朝的四方平定巾,明朝的网巾,还有幞头。此外还有读书人用的儒巾、方山巾,真是数不胜。据统计元朝竟达三百多种。
另外帻本来是盖着额头齐眉的,如露出额头,古人称之为岸帻或岸巾(岸,高也),表示洒脱不拘礼节或急迫不及从礼。《晋书·谢奕传》:“岸帻笑咏,无异常日。”李白《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唐·刘肃《大唐新语》:“中宗愈怒,不及整衣履,岸巾出侧门。”这些都可以看出把岸帻,透出前额看作是不合礼仪的。
参考文献:
[1]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200.
[2]贺九盈.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4.
[3]赵进.语文教学说文解字[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