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玺(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卫生院,山东 博兴 256505)
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分析
邵明玺
(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卫生院,山东 博兴 256505)
标本从采集到运输再送至检验,其中间环节樊笼复杂,只有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够确保送检标本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本文以标本检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要提高采集血液标本工作的质量,提高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首先要从影响标本检测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影响的措施予以改进,这对于日后诊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有意义重大。
1.1采血时间不准确:为了保证血液样本的质量,最大程度确保结果的精确性,因此对患者的采血时间也是有明确、科学的规定。例如生化免疫等大多数试验项目应当采取空腹采血,但是实际上患者往往已经进食。而血培养应当在发热的初期或者发热的高峰期进行采血,一般要求选择在应用抗生素之前,但是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现患者在输注抗生素的情况下进行采血,往往导致血培养阳性率过低[1]。
1.2样本送检时间延迟:采集的血液检测标本中的某些组分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比如说全血标本中的血小板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逐步破碎的现象,一旦放置时间超过了60 min,基本已无测量价值,而应当在30 min送检。此外,血液检测样本中的葡萄糖浓度也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经研究表明,对于血液检测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血液中葡萄糖和血小板等指标有明显的下降,失去了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1.3采血前患者准备不充分:患者在血液标本采集前的状态与准备工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液的检测结果,因此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状态与准备工作有着不同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应当由医护人员详细告知患者,以规定在血液采集工作前患者的行为。例如进行血脂测定前12~14 h之内患者必须禁食,否则会造成脂肪血的出现;患者在进行血液采集前必须正确调整好心态,抚平自己的情绪,紧张的心理状态会导致血糖升高,致使血液检测结果不准确;吗啡、可卡因会使淀粉酶升高,而食用香蕉会导致尿液5-羟吲哚乙酸升高,因此在进行血液采集前,患者应当注意自己的饮食[2]。
2.1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鉴于血液标本检测的重要性,血液采集的工作人员应该清楚意识到自身的职责,在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按照规定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端正自身的太多以及工作作风。在完成抽血工作之后,应当按照要求添加并混匀抗凝剂,并且保证标本能够及时送检。对于无法及时送检的血液标本,应当在血清分离的情况之下进行低温保存。
2.2提高护理人员的采血技术:护理人员的采血技术是保证血液质量的必要手段,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体表大静脉的生理解剖位置,以便更好地寻找静脉位置。对于肥胖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学会用手指的按压触摸以感觉静脉的弹性来寻找位置较深的大静脉,而不仅仅寻找肉眼可见的表面静脉。提高护理人员的采血技术,不仅要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还要强化自身的本质技能。
2.3保障标本的及时运送:当完成了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之后,工作人员必须把标本及时运送到实验室以便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于滞留于临床科的标本,一般情况下予以冷藏保存;对于运送距离较远的标本,应当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比如利用保温箱运送,可以有效避免室外温度变化对血液标本产生的影响;对于血气分析标本,应当在冷藏的环境下保存运送。
2.4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想要确保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除了按照要求进行采集工作以外,医护人员还应当掌握患者的近期病史、接受治疗的情况以及日常饮食情况等;对于一些有着特殊要求的血液标本,比如空腹血等,患者必须遵照医嘱,严格配合医师的要求进行血液采集;对于一些营养不良或者进食困难的患者,应当在静脉补液后8 h再进行血液检测标本的采集工作。
2.5认真审核检验报告:对于血液样本检测报告的审核与分析,是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的重要环节。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检测结果报告进行分析、审核之后要以手写签名的方式予以确认。针对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段的结果变化情况,要充分考虑到临床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3]。一旦发现结果异常,必须与临床医师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最大程度地排除干扰因素。必要的话,还要进行标本的复查或者重新抽血进行检测,最大化地保障检测结果的精确、可靠和真实。
2.6确保标签质量:对血液标本进行贴签是为了有效分辨血液样本,这对于维护医疗工作的健康、稳定至关重要,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此项工作,以确保标签的质量,杜绝出现污迹、损坏、模糊、信息缺失等现象,也要确保血液样本与标签一一对应,避免出现血液样本与标签不符的现象。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标签,应当及时予以更换。作为识别血液标本的有效标记,标签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向医护人员提供患者的有效信息。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我国的血液标本临床检验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由于在实验室内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因此需要得到工作人员以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1] 房翠云.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03-504.
[2] 査卫琴.临床实验室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223-225.
[3] 晏萍华.血液检测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4):74-75.
R446
A
1671-8194(2016)23-02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