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战友(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三门峡 472100)
评价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疗效
马战友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三门峡 472100)
目的 评价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70例脑血管病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同时对照组加以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天麻温胆汤加减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77.14%,两组比较形成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疗效理想,临床应用价值高。
中西药结合;脑血管病;眩晕;天麻温胆汤
眩晕是指人体由于对空间定位产生障碍而出现的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引起头晕目眩之感,轻时闭目便可缓解,严重时可出现站立不稳、恶心、出汗、旋转不定甚至晕倒等症状[1]。脑血管病、药物中毒、内分泌失调疾病、贫血、尿毒症等疾病均可引起眩晕。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70例脑血管病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取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70例脑血管病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38~73岁,平均年龄(59.4±2.2)岁,病程6~62 d,平均病程(10.4±8.4)d;脑出血致眩晕症9例,脑梗死致眩晕症9例,脑供血不足眩晕症17例;冠心病11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1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38~75岁,平均年龄(60.3±4.1)岁,病程7~62 d,平均病程(11.2±6.5)d;脑出血致眩晕症10例,脑梗死致眩晕症13例,脑供血不足眩晕症12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有脑血管疾病史者(包括脑供血不足);②眩晕症状与脑血管疾病之间相关性显著;③患者突然头晕目眩,轻时闭目便可缓解,严重时可出现站立不稳、恶心、出汗、旋转不定甚至晕倒等症状,脉弦或滑[2]。
1.3方法:两组患者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口服,75 mg/d,同时对照组患者加以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天麻温胆汤加减方治疗,方剂组成:天麻15 g、半夏10 g、茯苓30 g、钩藤15 g、枳实15 g、甘草6 g、竹茹10 g、石决明10 g。对伴有气滞血瘀者,另加地龙、川芎、红花、丹参;对伴有冠心病者,另加薤白、瓜蒌;对伴有肢体瘫痪者,另加蜈蚣、水蛭、全蝎[3];对伴有糖尿病者,另加石斛、天花粉;对伴有高血压者,另加黄芩、益母草、杜仲、桑寄生等。以水煎服,1剂/天,3次/天,连续治疗1个疗程即7 d。同时,停止服用其他药物,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1.4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眩晕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年中无复发;②有效:眩晕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仍存在轻微昏沉现象,患者生活工作无大影响;③无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 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显效率60%(21/35),有效率28.57%(10/35),无效率11.43%(4/35),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治愈率37.14% (13/35),有效率40%(14/35),无效率22.86%(8/35),总有效率为77.14%(27/35)。两组比较形成显著差异(P<0.05)。
眩晕是指人体由于对空间定位产生障碍而出现的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引起头晕目眩之感,严重时可出现站立不稳、恶心、出汗、旋转不定甚至晕倒等症状。西医认为,眩晕是由诸多因素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量降低,小脑的后下动脉、前后动脉、迷路动脉产生程度不同的脑内缺氧缺血,进而发生眩晕[4]。
根据中医思想,眩晕是由气血亏虚、肝阳上亢、肾精不足、痰浊中阻等所致,其病理机制多被认为虚、火、风、痰。《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说法,同时清朝王清任指出“无痰不作眩”[5],由此可看出痰蒙清窍、肝阳上亢是引起眩晕的根本所在。因此在本方中,所配药物重在平息肝风、化痰理气、补肝益肾。方中天麻、钩藤具有平息肝风之功效;半夏辛温,具有化痰燥湿之功效;石决明咸寒体重,具有平肝潜阳、除热明目之功效,联合天麻、钩藤能促进平肝熄风之力。竹茹性凉,与半夏一凉一温,具有化痰和胃之功效;枳实辛苦微寒,具有化痰除痞、降气导滞之功效;陈皮辛苦性温,具有化痰燥湿、理气行滞之功效,与陈皮同伍能够促进化痰理气之力;茯苓具有健脾渗湿之功效,因为脾为生痰之源,因此茯苓能杜生痰之源;而甘草则对诸药具有调和作用。诸药同伍,化痰燥湿、平息肝风,只要痰、风一除,眩晕之症自然而止。
中医认为,治病不可一概论之,应因人而异,辨证而下药,所以本组中对天麻温胆汤酌情进行加减。对伴有气滞血瘀者,另加地龙、川芎、红花、丹参;对伴有冠心病者,另加薤白、瓜蒌;对伴有糖尿病者,另加石斛、天花粉;对伴有高血压者,另加黄芩、益母草、杜仲、桑寄生等;对伴有肢体瘫痪者,另加蜈蚣、水蛭、全蝎,但是由于这几味药药性比较强烈,因此需谨慎使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77.14%,可看出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疗效理想,临床应用价值高。
[1] 王霆.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5,18(3):89-90.
[2] 马洁琼.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42(1):94-95.
[3] 李兰萍.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47-48.
[4] 刘红梅.眩晕症的中医证候相关因素与疗效评价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5] 徐百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
R255.3
B
1671-8194(2016)23-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