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6-01-31 06:52:56马连霞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吉林长春1306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3期
关键词:胺碘酮心功能有效率

马连霞(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600)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的临床价值分析

马连霞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600)

目的 探究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美西律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81.3%)(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经临床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良好,应用价值高。

冠心病;心律失常;胺碘酮;美西律;临床疗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1],近年来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患者多并发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为进一步研究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我院选取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患者中选取6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的临床诊断标准[3],经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确诊。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3.5±3.9)岁,其中房性早搏16例,室性早搏6例,房颤10例;患者合并症为合并高血脂11例,合并高血压16例,合并糖尿病5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2.8±4.2)岁,其中房性早搏17例,室性早搏6例,房颤9例;合并症为合并高血脂12例,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糖尿病5例。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患者和存在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美西律治疗:给予患者美西律150毫克/次口服治疗,3次/天;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给予患者胺碘酮0.5克/次,3次/天;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4疗效判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与治疗前相比室性早搏减少80%以上,短阵室速减少90%以上,心功能改善2级或达到Ⅰ级,可正常生活和工作[4];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室性早搏减少70%以上,短阵室速有改善,无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至Ⅰ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各项体征以及心功能等均无改善。显效率=显效/总例数×100%;有效率=有效/总例数×100%。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的和。

1.5统计学分析:整理本次研究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比较通过卡方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6例,显效率为81.3%,有效5例,有效率为15.6%,无效1例,无效率为3.1%,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31/32);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8例,显效率为56.3%,有效8例,有效率为25.0%,无效6例,无效率为18.8%,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26/3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

2.2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患者中出现2例低血压,1例恶心呕吐,1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4/32);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低血压和2例恶心呕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3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临床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对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影响较小。

3 讨 论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部分心肌出现坏死的一种心脏疾患[5]。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40岁以上患者较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脑力劳动者。临床中可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等5种类型[6]。冠心病患者最常见发病原因为冠状动脉硬化,占所有发病因素的92%左右,其他如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饮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运动量过少、紧张脑力劳动、情绪激动、年龄、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也可引起患者发病,典型症状为胸痛,并逐渐向左肩、左上肢放射,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晕、气短、心律失常等症状。其中心律失常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合并症,主要包括早搏、心房颤动、缓慢性心律失常等多种类型,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冠心病患者冠动脉粥硬化引起脂肪细胞组织逐渐增殖浸润,导致局部组织血供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损伤心肌细胞,从而形成心律失常,可在冠心病患者原有基础上加重病情,增加心脏功能负担,损害心功能,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加大。

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多采用药物治疗手段,主要治疗药物有美西律和胺碘酮等;美西律属于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心肌细胞钠内流,降低动作电位0相除极速度,缩短浦氏纤维的有效不应期,不会产生心脏冲动,也不会延长心室除极和复极过程,具有抗心律失常、抗惊厥和局部麻醉的作用,对心肌抑制作用较小,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效果较好,但是无法做到完全根治,患者病情易复发。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具有轻度Ⅰ和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能够抑制心房和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减低窦房结自律性,且本品与机体结构亲和力高,不会对机体功能造成异常影响,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不改变室内传导,可降低心房、结区和心室的心肌兴奋性,抗心律失常药果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我院选取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美西律(对照组)和胺碘酮(观察组)治疗展开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性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采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改善良好,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药性较强,用药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

[1] 王慧钢,盛凤,陈自雅.活血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血浆小分子代谢产物的调节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1):72-74.

[2] 楚新梅,何秉贤,戴晓燕,等.冠心病住院患者不同胰岛素抵抗水平下多种危险因素对比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2):116.

[3] 沈云峰,胡远贵,张洪波.细胞毒素相关蛋白毒力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2):119-122.

[4] 王俊,王邦宁,王安才,等.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4):475-477.

[5] 周宇子,华潞,李一石.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与心肌梗死病史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1):6-8.

[6] 储彦芬,唐海沁,汪太平,等.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1):83-86.

R541.4

B

1671-8194(2016)23-0071-02

猜你喜欢
胺碘酮心功能有效率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9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