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天荣 刘永恒 牛红兰 徐技松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淮安 22320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及防治
花天荣 刘永恒 牛红兰 徐技松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淮安 22320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以肺出血、坏死和纤维素渗出为病变特征,急性型呈现高死亡率,被国际公认为危害现代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介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及其防治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猪 传染性胸膜肺炎 流行病学 诊断 防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所引起的危害生猪生产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以胸膜炎和肺炎症状及病变为特征。本病在1957年由Pattison等首次报道,现已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广泛流行,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危害现代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1.1 自然宿主
胸膜肺炎放线菌是一种呼吸道寄生菌,主要寄生于患病猪的肺和扁桃体,鼻腔含量较少,猪为其高度专一性宿主。各种品种的猪都有易感性。
1.2 发病年龄
各种年龄猪均易感,但以3月龄中最为易感。
1.3 发病季节
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秋季和冬季。
1.4 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有病变猪,或无症状无病变隐性带菌猪较常见。
1.5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是气源感染(即呼吸道),通过猪对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短距离的飞沫小滴使疾病传递。急性暴发时感染可以从一个猪栏“跳跃”到另一个猪栏,说明较远距离的气溶胶传播或通过猪场工作人员的衣服、胶靴、仪器或用具造成的污染分泌物的间接传播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1.6 影响发病和死亡的因素
本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主要由贸易引进带菌猪引起,康复猪可带菌几个月。拥挤、气温急剧改变、相对湿度和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一般说大群比小群更易发生本病,老疫区的猪群发病率和病死率趋于稳定,如又突然暴发是由于饲养管理突变或新的血清型入侵所致。此外,本病也易与其他呼吸道病发生混合感染,发病率均在20%以上,病死率可达到30%以上。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具有荚膜和产生毒素。本菌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脏,借助表面纤毛、荚膜在肺泡内定居,亦对肺巨噬细胞和血液中单核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导致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
因饲养条件、猪的免疫状态、不利环境的应激和对病原体的暴露程度的不同,临床症状存在很大差异,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
最急性型暴发时,仅个别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到41.5℃,倦怠,厌食,并有短期的下痢或呕吐。病猪躺卧时无明显的呼吸症状,但心跳加快,心脏和循环发生障碍,耳、鼻、腿及体侧皮肤发绀。最后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体温下降,张口呼吸,呈犬坐姿势,临死前有血性泡沫自嘴、鼻流出。死亡发生在24~36h内。偶尔有的猪无先兆症状而突然死亡。
急性型病例在一个猪群中有很多猪受害,表现体温升高至40.5℃~41℃,皮肤发红,精神沉郁,拒绝采食。有呼吸困难、咳嗽、张口呼吸等严重呼吸症状,病程视肺部损害程度和开始治疗的时间而定。
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多在急性症状消失之后,不发热,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或间歇性咳嗽,食欲不振,增重减少。慢性感染猪群常有很多亚临床病猪,临床症状可因其他微生物(肺炎支原体、巴氏杆菌等)呼吸道感染而加重,而且慢性感染往往会将其携带的病原传给以前没有接触该病原的猪群,有时还会增加急性暴发的可能性。首次暴发本病时,孕猪可能发生流产。
眼观变化主要见于呼吸道。肺炎大多两侧性,累及心叶、尖叶以及膈叶的一部分,肺炎区色深而质地坚实,切面易碎。纤维素性胸膜炎明显,胸腔含有带血色的液体。在迅速致死的病例,气管和支气管充满带血色的黏液性泡沫性渗出物。在较慢性的病例,肺膈叶上有大小不一的脓肿样结节。胸膜有粘连区。早期的组织学变化以肺组织坏死、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和血小板激活、血管栓塞、广泛水肿和纤维素性渗出为特征。急性应答之后,在坏死区周围发生巨噬细胞浸润和显著纤维化,纤维素性胸膜炎是其特征。
5.1 镜检
无菌采集病死猪肺脏病变组织触片或无菌采集胸水涂片,进行常规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两级着色略深、无芽孢、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或球杆菌。
5.2 细菌培养
无菌切开肺病灶组织,接种于加入生长因子和灭能马血清的牛心浸汁琼脂平板培养基,37℃培养17~24h,再显微镜下可见到圆形、中间凸起有光泽的灰白色不透明针尖样菌落,以45°折射光观察,闪光不透明,呈鲜明的金红色带蓝红光,结构细致。
5.3 生化特性
将培养出的菌落接种于供尿素酶试验用的液体培养基并在37℃水浴中孵育,7min培养基呈粉红色,即尿素酶试验呈阳性。
5.4 卫星生长现象
将待检物均匀涂于牛心浸汁培养基琼脂面上,用能够产生生长因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菌株培养物画线接种,37℃培养24h,在生长线附近生长较好,离线越远生长越差,即呈卫星生长现象。
5.5 溶血性测定
取刚死亡病猪的气管、鼻腔分泌物、肺病灶组织进行培养,用10%绵羊血球脂平板(加NAD),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交叉画线,置10% CO2培养箱37℃培养24h,可见画线区附近有0.5~1mm不透明扁平小菌落,周围为β型溶血。
6.1 治疗措施
6.1.1 隔离病猪,无害化处理病死猪
将发病猪根据症状的轻重分别进行隔离饲养,以防交叉感染,同时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和受污染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6.1.2 消毒灭源,以防病情扩散蔓延
定期对猪舍走道、猪圈地面、墙壁、食槽等用具先用3%烧碱水喷洒,干燥后再进行冲洗,然后再用3%烧碱水喷洒消毒,消毒药要定期进行更换。对猪粪进行堆积发酵。
6.1.3 药物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发展
早期用大剂量抗生素并重复给药治疗有效,可减少伤亡。在药物治疗前应先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有明显疗效,可避免盲目用药而延误病情。一般而言,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阿莫西林、磺胺类药物、甲砜霉素均可,皮下或肌肉注射。同时视病猪体况,可用10%葡萄糖注射液、Vc静脉补液,再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增强抵抗力,对咳嗽气喘严重者可肌注冰蟾熊胆注射液(0.1ml/kg)。受威胁的未发病猪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0.6g/kg),作预防性给药。
6.2 预防措施
6.2.1 严格把好引种关
引种前,应用血清学试验进行严格检疫,确认为阴性猪方可进入饲养圈舍,以防止引入慢性、隐性猪和带菌猪。
6.2.2 积极开展药物预防
定期选用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敏感的药物对猪群进行药物预防,且预防药物应有计划地定期轮换使用,以防产生耐药性。
6.2.3 认真实施免疫接种
疫苗是控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在规模化养殖猪场应用效果显著。 由于本菌共有15个血清型,而且血清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免疫保护,所以免疫预防时要尽可能选用与当地流行的血清型相一致的多价血清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其效果更佳。建议免疫程序:
仔猪:2月龄首免,首免后2周2免,每次每头肌注2ml。
后备母猪:6月龄免疫1次,隔3周后加强免疫1次,肌注,每次每头2ml。
经产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1次,肌注,每次每头2ml。种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肌注,每次每头2ml。
6.2.4 加强卫生防疫管理
猪场应建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通道、人员消毒更衣室等消毒设施,并定期对养殖环境及饲养用具进行消毒;推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定期对猪群进行血清学监测,一旦发现阳性猪则应及时隔离并作无害化处理;及时打扫和清理圈舍粪便,保持圈舍环境清洁卫生、地面干燥。
6.2.5 切实加强饲养管理
对破坏猪的免疫系统或肺脏的防御功能,促使猪对放线杆菌的易感性增加的疾病,如伪狂犬、猪瘟、蓝耳病、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等,要主动做好预防工作;保证供给营养全价、优质新鲜的饲料和清洁充足的饮水,适时选用药物进行预防;积极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工作,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过于拥挤,注意圈舍通风换气,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浓度,保证圈舍空气新鲜,还要保证圈舍及周边环境的安静,减少应激;定期轮换选用两种以上的消毒药对圈舍环境开展消毒,以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总之,对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控制应以免疫预防为主,并结合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1] 徐有生.科学养猪与猪病防治原色图谱[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21-125.
[2] 苏丹萍,张显浩,贺东生.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特点[J].猪业科学,2009,26(2):22-24.
[3] 王庆泽.一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J].猪业科学,2009,26 (2):34.
[4] 陈清明,王连纯.现代养猪生产[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45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