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冬季被误诊

2016-01-31 02:40孙华伟赵永前张敬峰茅爱华张晓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南京210014
猪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误诊冬季

孙华伟,赵永前,张敬峰,茅爱华,张晓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南京 210014)



警惕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冬季被误诊

孙华伟,赵永前,张敬峰,茅爱华,张晓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南京 210014)

摘 要:猪附红细胞体病作为常见病和二类传染病在无蚊虫传播的冬季很容易被误诊为别的疾病而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2015年冬季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临床门诊接诊了3例被基层兽医误诊的病例,通过对发病猪进行分子生物学诊断、细菌分离培养和血液染色镜检,最终被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并成功控制了死亡。猪附红细胞体作为一种典型的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寒冷、去势、长途运输和不合格的疫苗注射都可诱发猪附红细胞体携带猪发生该病,在传统理论认为该病很少发生的冬季其发生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警惕。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病;冬季;误诊;警惕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1]。近几年该病在全国范围内呈局部暴发和流行,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2]。该病在冬季很容易被误诊为别的疾病,而一旦发生误诊就是劳民伤财的大事。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虽然有很多,但任何药物对病程较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效果均不好;因此,及时地做出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现将2015年冬季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临床门诊遇见的3例猪附红细胞体病被基层兽医误诊的病例报告如下。

1  乳猪附红细胞体病被误诊为仔猪黄痢

1.1误诊原因分析

乳猪附红细胞体病被误诊为仔猪黄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均出现黄色下痢;2)哺乳母猪均正常;3)寒冷应激均是导致发病的重要诱因。

1.2误诊过程

2015年11月,南京市周边某散养户饲养的4窝7-11日龄的仔猪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粪便呈黄色糊状或水样,体温升高至40~42 ℃,皮肤黄染,部分仔猪眼睛周围青紫色,腹部皮下可见蓝紫色瘀血点,毛孔有少量渗血点。户主用阿米卡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噻呋等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病2 d后死亡仔猪3头,遂送检1头发病仔猪,请求检测确诊。主要解剖病变为:血液稀薄,长时间不凝固,心包积液,心脏柔软,脾脏呈暗黑色,胆囊充盈,充满浓稠胆汁,其余脏器无明显肉眼可见的病变。

1.3实验室诊断

1.3.1分子生物学诊断

采集发病猪的肠系膜淋巴结和小肠内容物,在实验室用常规方法进行研磨和冻融,应用PCR试剂盒进行RNA的抽提、扩增并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2种病原。结果上述2种病原的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3.2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取病猪的肝脏,划线接种麦康凯琼脂平板,于37 ℃恒温箱中培养24 h后,观察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无细菌生长。

1.3.3新鲜血液检查

在将送检活乳猪剖杀前,无菌耳静脉采血一滴加入到等量的生理盐水中,混匀,加盖玻片,放在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呈现星形或不规则多边形,血浆中有游动的各种形态的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红细胞周围。

1.3.4血涂片染色

血涂片用瑞士染色,在油镜下观察,发现多数红细胞边缘变形,表面及血浆中有多种形态染成蓝紫色的折光性强的菌体。

1.4治疗措施

根据发病猪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分子生物学诊断、血液镜检及细菌分离培养,该病例被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1)在乳猪的栏舍内加挂3盏250瓦的红外线灯,以提高仔猪的肤感温度。

2)对所有仔猪按0.2 mL/头颈部肌注德米先(美国辉瑞公司生产),48 h后再补注1次。

3)在母猪饲料中按250 g/t添加阿散酸,同时添加500 g/t的黄芪多糖和电解多维。

采取上述措施后,除1头发病严重的仔猪死亡外,后续再无仔猪死亡,且无新发病例。

1.5误诊分析与讨论

从腹泻表象来看确实容易误诊,不过抓住几个鉴别要点还是可以区分的:

1)乳猪附红细胞体患猪眼周、肛门和后两排乳头青紫色或紫灰色,而黄痢无此表现;

2)乳猪附红细胞体患猪贫血,血液稀薄,不易凝固,而黄痢一般无此表现;

3)乳猪附红细胞体患猪毛孔见渗血点,而黄痢无此表现。

2  保育猪附红细胞体病被误诊为猪蓝耳病

2.1误诊原因分析

误诊原因主要是:

1)都是不分品种、年龄均可发病;

2)均有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3)二者常规抗生素治疗均无效;

4)高热和皮肤发绀症状也是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2.2误诊过程

2015年11月,安徽省和县某存栏80头生产母猪的自繁自养猪场的一栋50-60日龄的保育猪,由于饲养员临时有急事外出,忘记关窗。致使该栋仔猪出现体温升高至40~42 ℃,耳朵、四肢、腹部皮肤发紫,连成一片,发病率约40%,被猪场老板诊断为猪蓝耳病,用替米考星和泰乐菌素拌料治疗,基本无效,2 d死亡8头,遂来送检请求确诊。主要病变是:血液呈褐色、凝固不良;心包有淡黄色积液,心肌柔软、苍白;脾脏呈暗黑色;其余器官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2.3实验室诊断

根据采取与“1.3”同样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该病例被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2.4治疗措施

1)在发病猪的栋舍增加3个煤炭炉,以提高发病猪的肤感温度。

2)在饲料中按250 g/t添加阿散酸,同时添加2倍剂量的电解多维和葡萄糖,连喂1周。

3)对发病比较严重的猪只,用三氮脒按7 mg/kg体重进行深部肌肉注射,2 d后再补注1次。

经过上述处理,除3头发病比较早的猪只死亡外,剩余猪只逐渐恢复了正常采食,后续再无新发病例。

2.5误诊分析与讨论

部分散养户一旦发现猪群患病,首先想到的是细菌或病毒性传染病,对附红细胞体病不重视,也是该病误诊率逐年升高的原因所在。附红细胞体病在发病晚期,由于红细胞被大量破坏,治愈率会大大降低;因以上种种原因,使得这种本来很容易治疗的疾病复杂化。

3 由于疫苗的不规范注射而暴发猪附红细胞体病

3.1发病情况

2015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某存栏600头生产母猪的规模化猪场的一栋300多头60日龄左右的保育猪,在注射口蹄疫疫苗后第2天全群发病,主要症状是猪只体温升高至41~42 ℃,全群猪只体表发红,不食、精神沉郁,开始猪场场长怀疑是口蹄疫疫苗质量问题,遂要求口蹄疫疫苗厂家技术人员进场协商,后经调查发现其他的栋舍猪只注射该口蹄疫疫苗后均未出现异常,而给该栋猪只注射疫苗的人员为一新入职的技术员,其在给该栋的保育猪进行口蹄疫疫苗注射时,将口蹄疫疫苗从4 ℃冰箱拿出后就开始对猪只进行注射,未将疫苗进行回温。遂在发病后第5天前来送检,送检时已死亡28头。剖检病变主要是:心包积液、血液稀薄如水,血凝不良,肝脏棕黄色,脾脏肿大暗黑色,其余脏器无明显肉眼可见病变。

3.2实验室检测

采用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未检测到病毒,只检测到少量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血涂片用瑞士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发现多数红细胞边缘变形,表面及血浆中有多种形态染成蓝紫色的折光性强的菌体。

3.3治疗措施

1)对所有保育猪按0.03 mL/kg体重颈部肌注德米先(美国辉瑞公司生产),48 h后再补注1次。

2)在饲料中按250 g/t添加阿散酸,同时添加2倍量的黄芪多糖和电解多维。

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死亡保育猪11头,损失惨重;后续猪群逐渐好转,恢复了正常采食。

4  小结

首先,附红细胞体的生活史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国内外学者报道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认为吸血节肢动物是该病原体的主要传播媒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而在寒冷季节可以自然消亡的流行特点,这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最为主要的传播方式[3]。然而传统的附红细胞体发病理论已不能科学、充分地诊断该病。猪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典型的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只不过是人们关注它的时间滞后于它实际存在于猪群的时间而已[4]。寒冷、去势、长途运输和不合格的疫苗注射都可诱发猪附红细胞体携带猪发生该病。在寒冷的冬季更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警惕。

其次,猪附红细胞体病由于猪附红细胞体使红细胞膜抗原发生改变,被自身免疫系统视为异物,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从而导致贫血[5]。因此在对该病进行治疗时,应配合使用止血药如止血敏、维生素K等,并尽量改善猪只生活的内环境,如提高猪只的肤感温度,补充葡萄糖、多维等,防止猪只出现低血糖和酸中毒。

最后,由于发病时间较长猪只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携带氧气的能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肺脏气体交换,常导致机体呼吸困难[6]。真正特效并能将虫体完全消除的药物还没有,任何药物对病程较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治疗效果均不好[7],因此对该病进行治疗时,要及时地做出正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刘芳宁,杨增歧,张淑霞.附红细胞体病病原学研究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03(3):31-34.

[2]李辉,刘聚详,刘静,等.抗猪附红细胞体药物体内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华北农学报,2010.25(S1):290-294.

[3]NICHKLLS TJ,VEALE PL.The prevalence of Eperythrozooz ovis infection in weaner a duit sheep in north easten victcia.Aust Vet J,1986,63:118.

[4]苗增光,贾梧松,王振.夏季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J].养猪,2014(4):37.

[5]贾杏林.猪附红细胞体分子诊断与致病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13-40.

[6]NONAKA N,THACKER BJ,SCHILTLHOM VAN VEEN TW,et al.In vitro maintenance of Eperythrozoon suis.Veterinary Parasitology,1996,61(3-4):181-199.

[7]薛书江.猪附红细胞体吉林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应用和免疫蛋白组学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4.4-5.

(收稿日期:2015-12-25)

作者简介:孙华伟(1981-),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研究员,执业兽医师,主要从事猪病的临床诊断及重大疾病流行规律、诊断、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E-mail:sunhuawei66@163.com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 【编号:CX(13)3075】

猜你喜欢
误诊冬季
如何提高冬季灰土路基施工质量
眼眶组织淀粉样变易误诊临床分析
简述冬季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的因素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临床分析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