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人在雨声中

2016-01-31 02:13李晶晶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京派

摘  要:废名是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小说名家,他在内在诗意的挖掘和外在审美的表现上既体现了自身卓尔不群的创作气质,同时也契合了京派的文化心理,成为京派代表性作家。因此在京派视域下观照废名的小说创作,从而探讨出废名在京派中产生的“呼应”和“共鸣”对于研究废名与京派之间的创作联系则显得十分有意义。

关键词:废名;京派;诗化小说;距离的审美;出世与入世

作者简介:李晶晶(1991-),女,汉,安徽池州人,南昌大学中文系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2

京派形成于30年代初,由新文学中心南移后仍活跃于京津等地的作家组成。他们强调宽容、审美和民族文化精神的重造,坚守自由主义的纯文学立场。废名1922年参加“浅草社”而初登文坛。192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渐渐形成自身的写作风格与言说方式。1930年与冯至合办《骆驼草》,刊物体现了平淡隐逸的文艺思想,遂成为京派活动的重镇。废名本人的创作格调与审美追求也使其与京派“相遇”。史家常以废名为始,途径沈从文、何其芳、冯至至汪曾祺,从广博的京派抒写之中梳理一条线索来研究,这从侧面说明了废名创作如涓涓细流般影响着京派同仁及后代,从而形成了一种“废名式”表达。

一、“创格”的文体

废名的小说以未受西方文明和现代文明冲击的封建宗法制农村为背景,通过静谧的乡土和乡土儿女来展现朴素的自然美与人情美,结合以牧歌式的舒徐之调与田园式的风光意境。而佛道思想的濡染契合了他悠然自持的内心,因此作品多具诗性的隐逸气质。鹤西称废名的《桥》:“一本小说而这样写,在我看来是一种创格。”[1]朱光潜也曾表示:“有所蜕化却无所依傍,它的体裁和风格都不愧为废名先生的特创。”[2]名被称为“诗化小说”的鼻祖,他擅将古典诗歌的意象融汇巧妙的用典和传统诗画的留白,使行文跳脱灵动、韵味无穷。如《菱荡》里村民攀登城墙:“城上人望城下人,仿佛不会说水清竹叶绿,—城下人亦望城上”[3]如卞之琳《断章》般的互相被发现,读来机警富有禅意。《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里写石桥:“石桥是沉默,是图画,对于它是一个路人,而且临渊羡鱼,水最深,桥影见鱼”[3]看似不连续的意象组接却恰好依靠彼此如枝丫攀沿,形成“有如梦般不可捉摸”[4]的氛围。废名正是将古典文学化入自己的血肉,由藉写小说而通达诗歌的抒情之境:《柚子》里那怅惘情愫氤氲于个体不可解之命运的哀歌;《竹林的故事》里那田园主题和古朴人物点染出的风物画卷;《桃园》里那噤若寒蝉之氛围纠缠于日常痛楚的生命常态;《桥》里那因“此地是妆台”,而“不可有悲哀”的纯美东方……

废名的诗化小说对京派渗透极深,他极大程度地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的领域,沈从文、芦焚等比他稍晚的作家都由此吸收过养料。萧乾的小说《梦之谷》虽表达着对爱情的体验和人间炎凉的遭际,但诗意语言和散文化笔法及忧郁的感伤都相当程度贴合了废名。芦焚的《里门拾记》《果园城记》等作品同样以散文诗式的悲凉笔调,寄托一种追怀旧梦与人事苍茫的遥深感慨,但他的诗性里常交织着人世辛酸,故而比废名的纯粹更添一抹沉重。沈从文也曾提及自己对诗歌修辞与意象的受益,这与废名曾说“我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4]不谋而合,但沈从文克服了废名晦涩朴纳的特点且敏锐看出了古老乡村的常与变。长篇《莫须有先生传》系列更是表现了废名佼佼不群的艺术品格—诗化的基础糅合以塞万提斯式的讥讽和荒诞。小说兼具自传色彩、哲理感悟与政治论见,读来意味丰澹。周作人在《莫须有先生传》的序言中说:“从新的散文中间变化出来的一种新格式”。[5]沈从文在《论冯文炳》中也称:“在作者笔下,一切皆由散文诗的形式下出现”。[6]在京派中同样存在这类散文化且讽喻性的小说,如沈从文《顾问官》、芦焚《百顺街》等都饱含着哀伤寓意的世态讽刺。废名的战时作品《阿赖耶识论》又进一步扩大了言说范围,集历史、文学、宗教、伦理于一炉的创作涵盖了史论、传记、杂感、情境等内容,为中国文学史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

废名别开生面的小说世界用刘西渭的评价最为准确:“他真正在创造,遂乃具有强烈的个性,不和时代为伍,自有他永生的角落”。[7]

二、“距离”的审美

语言学家布洛称日常生活中存在“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审美上则存在着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审美活动的主体既基于生活又超然于生活和功利。京派理论家朱光潜对此十分认同,认为文艺与人生要保持相当的距离,艺术是理想性地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反对极端的写实主义,这表明了京派的理性主义文化品格,其创作在表意上比忽视审美情趣的左翼小说和表浅模仿形式的海派小说都要厚重。京派作家在自觉疏离时代主流这方面是默契的,正如沈从文所说:“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8]“远景”既表现对过去古朴的留恋,也表现对将来的乌托邦式的期待;既表现对身后乡土的追怀,也表现对身前远方的憧憬。战乱震颤了京派作家纤细敏感的艺术神经,破碎的现实毁坏了他们的理想图式,所以距离的产生不仅是审美的需要,也是无奈的逃遁。

废名作品中体现出的距离感使刘西渭称其为“一座永久孤绝的海岛”[7],主要表现在“童年”和“故土”的叙事上。废名笔下的儿童形象层出不穷,如《柚子》里的焱哥、《桃园》里的阿毛、《桥》里的小林等,这些儿童形象负载着废名个人的童年经验,也体现着他对自然状态下本真生命的追求。采用儿童视角和童年叙事是京派很多作家的共识,如萧乾的《篱下》、凌叔华的《弟弟》等。但废名独特表达在于他往往越过童年到成人的过渡,如《柚子》里“我”在十年前与表妹共度欢乐童年,十年后的相逢却“并不与我多说话”;《竹林的故事》里“我”多年后返乡,灵巧的三姑娘已长成他人妇,“我”隔着流水淡淡怅惘;《桥》里成年后的小林、琴子回到“第一的哭处”,时光仿佛又回到无忧的童年。由此,废名透过儿童与成人的两极格局塑造了一种此岸失真,彼岸永恒的眺望之姿。若说废名借抒写童年达成时间的距离感,他对于故土的执着则显示了空间的距离感。现代文学史上以乡土、故乡为题材的作家众多,如乡土文学、普罗文学、抗战文学等,但这类乡土抒写几乎是写实的,京派则通常疏离于现实而另造出属于自己的化外之境,又可说,京派写到乡土更多的是内向性的,仿佛不过拿现实存在当成材料重组另一世界。废名作品中多是几乎封闭的言说空间,他成长的故土就常常担任了这样的角色,这是他的理想国和审美世界。如《桃园》中那个萧索无助,向隅而泣的深秋桃园;《桥》里宁静祥和如世外桃源般的黄梅乡村;《莫须有先生传》里供莫须有先生避难论道又告知他“世界原不是虚空”的故乡……废名通过对故乡的抒写达到自我的建构与依归,京派的其他作家也常是如此:如沈从文笔下那个和谐灵动的湘西凤凰,汪曾祺作品中的人烟熙攘的高邮和昆明等。故土使京派作家找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成为其精神和情感的源头。

三、桥和塔

废名曾在私信中说:“我是一个站在前门大街灰尘当中的人,然而我的写生是愁眉敛翠春烟薄”[3]这表明废名其人的矛盾:一方面他身处乱世之中,而另一方面却渴慕化外之境。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诸如镜、梦、灯等空濛虚幻的意象,正如周作人所说“好像是在黄昏天气,在这时候朦胧暮色之中一切生物无生物都消失在里面,都觉得互相亲近,互相和解”。[5]废名人生态式上的既合又离的矛盾在《桥》里体现的较为透彻。

“桥”含有引渡之意,古人常云:“世事如渡,人生如桥”。废名在创作中也常描述桥,在《桥》里他写到:“沿河坝走快到八丈亭要过一架木桥,这个东西,在他(小林)的记忆里是渡不过的,而且是一个奇迹,一记起它来,也记起他自己的畏缩的影子,永远是站在桥的这一边”[3]。“桥”在此显然有着象征意味,它不仅横亘在小林的面前,也横亘在作者面前,连接着理想与现实。桥的这边是诗情画意的美妙国度,那边却是不堪入目的残酷真实,让人望而却步。另一个值得思索的意象则是“塔”。废名曾想把“塔”作书的名字,因别人已用“塔”作了书名,而改为《桥》,这种看起来不确定性的更名却提醒了我们:桥和塔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契合了废名的创作意图。《桥》里有一节是写“塔”的,主要是出自一幅有典故的画:“天竺国有一佛寺,国王贪财,要把它毁了,一匹白马绕塔悲鸣,乃不毁”。塔在东方尤其是中国常与佛寺联系紧密,被认为是佛真身和佛法的象征,在废名的笔下即是这种坚守信仰的化身,而塔外在的隔绝肃穆之感则代表着某种程度的森严的自我封闭。的确,若试想塔外是污浊世界,塔内是理想之境,那何不化身为塔放弃突围而退守内心呢?废名是悲观的,他气质里的悲观因素不仅来自于备受冷落的童年经历和禅宗文化的浸染,也来自于对现世的绝望。可是这个在“桥”边徘徊,在“塔”旁踌躇的身影是孤单的吗?或许不是,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京派作家的普遍纠结的姿态。他们一方面有着淡定从容的冷静通达,另一方面又对现代文明和俗世人生充满疑惧,这也体现着传统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废名的诗里有云“我还怀有一个有用之情/因为我明净”[3]。在虚幻的彼岸独享着“光荣的寂寥”、哀叹着“人类寂寞”的废名虽然后来愈来愈逸出叙事常规,走向“不可解的神秘的路子上去了”[7]。但他始终以一种静观万物的眼光超脱于历史与现实,用自身创作发掘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刘西渭说:“一般人视为隐晦的,有时却是少数人的星光”[7],正是这“星光”在一定意义上给京派的后起之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丰富了京派的抒写空间,在京派的诸多大家那里我们依然能够看出废名的“踪影”,体味与他的遥相呼应。

参考文献:

[1]鹤西.鹤西文集[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3]吴晓东.废名作品新编[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4]废名.废名小说选[M].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5]周作人.周作人代表作[M].华夏出版社,1984.

[6]沈从文.沫沫集[M].上海大东书局,1934.

[7]刘西渭.咀华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京派
主持人:吴义勤 陈培浩
“京派”看不到的世界:澎岛和北方革命文学
汉派文化能否与“京派”“海派”媲美
在生存危机中追问生命意义
京派印象
京派的乡土情结
浅析大学语文中的京派文学
浅论林徽因小说的淑女风范
民国时期南京文学与“京派”文学的异同
30年代“京派”作家心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