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忠
摘要:数学到了高中阶段逻辑性增强,需要注意的知识细节也比较多,如果我们再沿袭传统的抽象理论说教,学生会觉得抽象难懂,学习吃力。所以,我们必须学习新课改精神坚持以生为本,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灵活的教学方法,夯实基础,谋求进步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 预习 分层 多媒体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085
数学一直是高中的核心学科之一,也是许多高中生抱怨学不会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实,学生觉得数学抽象的本质原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抽象理论说教,这样从基本概念阶段学生就觉得抽象。为此,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要摒弃传统说教和题海战术,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方法,从基础抓起,让学生逐步拾级而上深入到数学学习中来。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怎样实践生本理念,促进学生抓基础、谋发展进行如下分析与讨论。
一、注重课前预习
预习是对陌生知识的前探。如果课堂上我们直接面对陌生的知识,肯定措手不及,顾此失彼。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可以先设置预习导案,引导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让他们先熟悉知识脉络,对其中的重难点有对应的标记,这样就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我们拿“函数的奇偶性”教学举例。这一节内容其实不难,但学生是初次接触,如果不加以预习,那有限的课堂时间肯定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我们可以设置预习导案进行引导和启发:(1)什么是奇函数和偶函数?(让学生先把握基本概念)(2)奇函数和偶函数分别有什么性质?(3)尝试说几个奇函数和偶函数(这一问是启发学生在预习掌握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尝试应用)。(4)奇函数和偶函数在图像上有怎样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个角度来认知偶函数和奇函数的概念)……通过这样的预习导案,让学生摆脱盲目预习,在课堂前就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概念,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设置分层教学
现在一个高中班一般是四五十个学生甚至更多,这些同学肯定存在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差异,所以我们教学中统一用一种教学方法肯定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新课程要求我们以生为本就是为了规避因为认知差异造成的马太效应。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进步和提升,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划分成2个认知层次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然后根据不同层次设计具体的启发和引导方案,这样才能保障一节课让所有同学都有收获。
这里还以“函数的奇偶性”教学为例。具体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基本概念。(2)弄懂判定函数奇偶性的主要方法。(3)能分别从数形角度理解和运用函数的奇偶性。针对此教学目的,如果我们不管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统一教案设置,那基础不好的同学可能到第二目标时就跟不上了。鉴于此,笔者就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设置了2个不同的引导层次:(1)针对基础薄弱的同学们我们在基本概念学习之余,通过典型的简单函数案例从数形角度进行引导和启发,让他们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基本判断方法。(2)优秀生能在此基础上画出典型的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图像。可以给出例题如下让大家探索实践:偶函数y=x4+x2,y=x-2+2,y=x2n(n∈Z)奇函数y=2x,y=x-1+x。如此针对学生能力分层引导,让后进行也能吸收知识,逐步夯实各个基础知识点,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信心,实现进步和提升。
三、发现认知误区
高中基础知识概念需要注意的细节比较多,如果学生理解不到位就容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实际来说,当前高考数学对基础和细节知识考查分值最高,如果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模棱两可,那肯定容易疏忽大意错失分数。所以,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能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置陷阱问题,让他们将错出在课堂上,及时弥补认知漏洞。
比如,解不等式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不等号方向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重视就设置如下习题让大家解决:求解不等式2x(x+3)<5(x+3)。许多学生看到该题就直接两边除以(x+3),然后得出2x<5。这样就落入了问题陷阱,因为解不等式时如果两边同时除以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发生改变,上面的解题方法是以为(x+3)>0了,其实还有(x+3)<0的情况。可见,这样引导通过典型问题将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展现出来,让学生有了足够的认识,就能有效完善知识漏洞。
四、借助媒体展示
高中数学往往概念描述抽象,数形结合分析的情况比较多,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比较困难,反应比较慢。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借助能集影、声于一体的多媒体来进行形象展示。
比如,在教学“正弦函数的复合变换”内容时,只让学生通过理论讲解不是学霸根本理解不了。通过平面画图,一方面不能体现变换的连贯性,而是操作相对繁琐。而借助多媒体我们就可以清楚地显示由y=sinx到y=Asin(ωx+j)+n的变换的全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上台任意“横向伸缩”“纵向伸缩”“横向平移”“纵向平移”等互动实践,如果看不清的话,我们可以能“过程回放”让学生边看边理解。
再如,教学二次函数性质时,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描点法”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这样的方法虽然直观但是要占用很多课堂时间,而且我们也只能选几个数值,说服力不足。为了让学生形象认知,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随便选值,多媒体瞬间生成,这样体验了知识过程又完成了认知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二次项系数a是如何影响并决定着二次函数的性质的。
如此设置课堂,借助多媒体丰富了形象认知,扩展了课堂知识内容,让学生在直观的数学展示中得到启发,然后通过互动、实践,全面体验并认识到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为迁移知识、生成能力奠定基础。
本文是笔者学习新课改精神后结合一线课堂实践对注重基础打造高中数学生本课堂的几点方法分析。总而言之,数学知识虽然抽象但也有规律可循,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还原学生为本的课堂地位,结合他们的认知规律设置契合他们认知和发展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才能驱策学生进行详尽地探索与研究,最终达成完善知识,迁移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立巧.浅谈高中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学周刊,2013 (2).
[2]梁英丽.浅谈高中数学“生本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中),2014(2).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