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震,韦雪梅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将体育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达2平方米,体育人口达到5亿人,同时将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大力扶持,全民健身服务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产业规模将达到5万亿。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20年,健康产业的规模将达到8万亿[1]。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且老龄化已经加速到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优雅的老去”,这一生活理念已经越发深入人心。这些都为体育产业、健康产业成为绿色的朝阳产业奠定了基础。所以,如何理顺体育运动与国人健康之间的关系,顺应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成为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
当前,已有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解读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从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运动对人体器官的健康作用;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要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拓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等。功能性体能训练起源于西方运动康复领域,后又重点应用于竞技体育。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是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对功能性体能训练发展历程及在非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重点回顾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深入解析其理念特征与方法特征,在对我国运动健康的概念、发展定位等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功能性体能训练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非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应用,对功能性体能训练促进运动健康的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经过不断的实验、试错、探索后而逐渐完善的。功能性训练这个西方的“舶来品”传入我国,仅靠“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要将西方先进的训练理念、方法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体能训练体系,服务于我国的国家战略就显得极为重要。基于此,笔者首先对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做简要的梳理与回顾。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批留学东欧回国的体育学者整理、翻译、发表了一些东欧国家来华专家的讲课稿和外文杂志资料,以《新体育》杂志为平台,展开了运动训练规律的探讨。之后,在我国学校体育教材中提出了“专项训练与全面身体素质相结合”等四项训练原则。“文革”后,随着我国体育参加世界比赛的形势需要,在“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指导下,1982年第一次取得亚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1984年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2]。与此同时,全国各体育院校和各省市体科所主办的期刊发表了大量关于运动训练理论的译文。如蔡俊伍和田麦久先后翻译了前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运动训练学专家哈雷和葛欧瑟的运动训练学专著。1983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讲义,提出了“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等六项训练原则[3],但此时并没有体能与体能训练的概念。可见,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不太使用“体能”这个术语,更习惯用身体素质和身体练习来表述,根据身体素质分类提出身体素质训练和运动技术训练等概念。人们对体能、体力、体质等术语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20世纪80年后期,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留学海外的学者带回一批运动训练学专著并翻译出版,国内开始用“竞技能力”来表述训练水平或运动能力。198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是我国运动训练学领域标志性的专著;田麦久博士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概念。他把竞技能力归纳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智能,其中体能包括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大因素[4]。我国教科书较多采用对应英文physical ability或physical capacity来表述体能,认为体能即身体能力,是指由身体素质或生理机能所决定的运动能力[5]。
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在总结悉尼奥运会时,针对我国奥运会基础大项落后的现状,根据当时结合田麦久博士的“项群理论”的竞技能力主导因素的概念和逻辑,提出了“119工程”(奥运会田径、游泳和水上项目的金牌总和为119枚),即体能类基础大项的概念[6]。此后体能这个概念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文件里,以及在各运动场开始频繁出现,但是关于“体能和体能训练”这个专业术语的表述及其概念仍然比较混乱。
与体能相近的一个表述是体适能。港澳台在翻译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的材料时,将英文Physical Fitness翻译成“体适能”。ACSM认为Physical Fitness体适能由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健康体适能和Ski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运动专项体适能组成[7]。健康体适能是指适应生活能力Fitness for activity,与健康有密切关系,主要包括身体成分、肌力、心肺功能等;运动专项体适能是指适应竞技或获胜的能力Fitness for competition and win,与运动有密切关系,主要包括灵敏、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8]。目前,在体制外的健身俱乐部里更习惯采用体适能的表述。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对体能和体能训练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所包含的内容早已超出传统的“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方面。“现代体能”已经从传统的physical capacity、physical conditioning、physical fitness、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等概念发展到performance的概念[9]。不仅适用于运动员,也适用于大众,包括健康、心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等不同维度所表现出来的身体状态。比如竞技体育赛场,考验的已不仅仅是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与专项特征相对应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运动素质,而更多的是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如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
功能性训练的概念在1990年由Gray提出的,指出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高质量的动作模式对运动技能的重要性;1999年Boyle更是指出专项化体能是功能性训练的根本目的,即通过功能性训练最大程度地激发专项所需要的体能[10];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启动体能训练培训计划,并邀请美国体能协会(NSCA)到我国举办培训;2004年先后组织专家到美国、德国等地学习核心力量训练;2009年开始接触西方体能训练中的功能训练、动力链、能量再生等训练理念;2011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备战伦敦奥运会委员会与美国Athletes' Performance运动训练机构(简称AP)合作成立了“备战伦敦奥运会国家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团队”[11];2012年,首都体育学院“青少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2]。这也标志着功能性体能训练被正式引入中国。
功能性训练起初应用于医疗行业患者的康复训练,是指人在受伤之后,机体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通过功能性训练恢复机体原有功能的一种训练[13],后被广泛运用到体能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能力。功能性训练是现代体能训练体系中的一环,是以大数据分析和对运动员进行系统评价为基础,以动作模式训练为专项基础,在不同负荷和速度刺激条件下,完成多关节、多维度且具有本体感受性的动作训练方法[14]。笔者从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两个层面阐释其特征。
2.1.1运动的实质是动作模式任何完美的竞技动作,如扣篮、射门、过人等都是由具体、单一的动作组合而成,如跳跃、旋转、制动等。正如AP训练团队的创始人Mark Verstegen所说:运动的实质是动作模式(Sport is movement)[15]。动作模式(Movement Skills)是指有效完成特定动作的方法[16]。现代体能训练金字塔显示(如图1):处于最底层的是关节灵活性、稳定性训练和基本动作模式训练(FMS)。在具备基本动作能力的基础上,很多专项运动都需要一般体能训练,即传统体能训练所涵盖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运动素质的训练(FSS)。在具备上述基本运动能力的基础上,再发展与各专项密切联系的专项体能(SSS)。所以,功能性体能训练并不会让我们变得强壮粗大,但是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使用我们的身体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而这些动作将会变得更加安全有效[17]。
图1现代体能训练金字塔
2.1.2打破体能与专项技战术之间的壁垒传统体能训练人为地将体能与技能相隔离,忽视了专项技能所必需的高质量的动作模式训练和专项化体能训练;功能性体能训练拆掉体能训练与专项技战术的“这面墙”[18],强调在专项动作训练前训练基本动作技能,将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联系在一起,最大程度地训练专项真正需要的体能,而且在训练中强调动作质量和效果,而不是动作负荷和数量。
2.1.3强调体能与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之间的深度融合功能性体能训练倡导训练与康复同等重要。拆掉体能训练与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的“这面墙”[19],功能性体能训练强调机体的主动恢复与再生训练,并且将康复融入到体能训练过程中。在功能性训练过程中通过纠正动作模式的训练方法和放松理疗手段来促进机体康复。比如通过放松强侧肌肉,加强弱侧肌肉训练来恢复身体形态的平衡与对称;通过泡沫轴滚动进行软组织放松和筋膜放松、运用超低温仓进行理疗放松等。
2.1.4强调本体感觉训练本体感觉即神经对肌肉的控制。传统体能训练注重单关节、单轨迹、抗阻力的肌肉训练,并且有稳定的外部支撑,重视骨骼肌力量,忽略神经肌肉系统对动作的控制[20];功能性体能训练注重在不同负荷和速度刺激条件下,完成多关节、多维度且具有本体感受性的动作训练[21]。强调多关节、多平面、多维度内身体姿态的参与;强调运动的无轨迹和无序性,动作训练要与实践所需的动作模式相一致。比如在瑞士球上完成负重训练、单手支撑俯卧撑起等均是在身体姿态高度不稳定的状态下完成的动作。
2.2.1注重核心支柱力量训练躯干是所有动作的核心部位,是从躯干支柱部位产生能量和力量,并通过躯干支柱分配到四肢[22]。如果躯干支柱缺乏稳定或运动链缺失,就会导致无效的运动和能量泄露,造成运动损伤风险。“核心部位”包括肩部、躯干、臀部,但是核心部位稳定性不等于腰腹肌力量[23]。既使躯干支柱力量缺乏就不会出现一个平衡的状态,做动作时就会出现身体扭曲;躯干支柱力量会使身体运动或动作用力具有对称性,它能很好地保持人体良好的线性状态以及精确的定位。换句话说就是既便是运动员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下,只要有很好的躯干支柱力量也能做出高质量的动作模式。
2.2.2注重能量在动力链上的有序传递能量的产生是从中间产生然后由近端到远端的传递。任何技术动作的完成都是由一条完整的动力链组成的[24]。比如投铅球是从蹬地、转腰发力开始,力量经过下肢到躯干,通过旋转到达上肢、指尖,最后完成投掷。动力链训练是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强调训练的整体性。人体动力链上的关节肌肉协同用力才能实现有效的动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功能异常、不平衡都会影响动作质量,增加运动损伤风险。
2.2.3注重多关节肌群的协调均衡传统体能训练注重重量训练和次数、单关节单轨迹的练习动作、经常用稳定的外部支撑[25],而动作完全稳定,对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影响很小。功能性体能训练将运动无序性、无轨迹的训练方法贯穿于整个体能训练过程,注重多关节、多维化的练习动作,从而募集身体更多的控制稳定和平衡的肌肉参与运动,从而保证机体的左右对称以及神经对肌肉控制的有效性。
运动损伤无论在竞技体育还是在全民健身领域都是运动健康最大的风险。关节灵活性不足、动作不稳定、导致不对称和代偿性动作等弱链模式,是运动损伤的根源[25]。在非竞技体育领域中,人们从事健身、锻炼等体育活动时要以人体解剖学为依据。以人体的主要关节为例,各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特质是不同的,其中,踝关节以灵活性为主、膝关节以稳定性为主、髋关节以灵活性为主、腰椎以稳定性为主、胸椎以灵活性为主、肩胛骨以稳定性为主、肩关节以灵活性为主[25]。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如果不遵循关节活动的规律,持续错误的动作模式,必然造成动作的不稳定、不对称和代偿动作,为运动损伤埋下隐患(见图2)。
图2运动损伤的发生过程
目前的全民健康状况整体不佳。不良的生活习惯、运动不足、运动不科学是造成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以及关节、骨骼、肌肉损伤的主要原因。在“全民运动”时代,运动损伤已成为“全民健康”的隐患。缺少科学运动的方法和手段将是影响全民健身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健康的理念也揭示了健康不是医疗卫生的专利。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病人,而正常人或健康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靠的还是包括运动在内的各种干预手段。“大健康”时代的核心理念就是把体育运动作为非医疗的重要手段[23],例如Crossfits。
Crossfits是功能性体能训练所倡导的一种全新健身理念。其英文原意是交叉健身或全面健身。它不强调训练肌肉和外形,而是通过克服自身重量、多组次、无间歇、快速完成动作,从而提高练习者的力量、心肺功能、灵活、平衡、速度、柔韧、协调等十种综合素质[29];Crossfits最典型的训练方法就是几个动作组合在一起,练习者一次性完成,中间无间歇。每个动作分别训练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不同的运动素质,通过这种有氧和无氧的交叉训练,让练习者体会到全身锻炼的效果,而不是在健身房里固定的姿势下做十组卧推;Crossfits训练的优点在于动作的持续变化性和场地器材的灵活性。在高度不稳定的身体姿态下完成动作,而且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计不同的动作实现对全身的锻炼;这种在高强度和持续变化的情况下完成身体功能性动作的健身理念,不仅锻炼器材多样、操作简单,老少皆宜,同时又具有趣味性,克服了单一健身方式的枯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能素质主要指标连续二十年下降;2006年,63.7%的高中生因体检不合格被征兵淘汰[7]。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年教育部、体育总局、团中央等联合印发了“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尽管国家高度重视,然而近几年的学生体质状况仍不容乐观。
功能性体能训练可根据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的动作结构特征和个体身体功能状况,在对练习者身体功能筛查的基础上,设计符合个体所需要的动作,通过专门的身体功能训练方法和手段,达到发展身体运动功能、促进体质健康、预防运动损伤、产生最佳运动效果的目的[8]。此外,功能性体能训练注重捕捉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中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因年龄、性别不同而打开的“天窗”也不同[29],如表1。
其次,各师范类、体育类院校也应通过“功能性体能训练”课程设置,培养大批掌握功能性训练的本科生,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输入新的教学理念,脱离“跑两圈,一个球,一节课”的“放羊式”体育课教学模式。让功能性训练融入到体育课堂上,在增进学生身体功能的同时,使学生体验到快乐,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表1 生理年龄不同—各项素质发展敏感期示例
功能性体能训练是西方的舶来品,它起源于西方运动康复领域。我国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开阔了视野,更新了体能训练观念,在我国的竞技体育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功能性体能训练不但关注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关注不同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表现,能帮助健康人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监控并提升自我的生命活动表现。然而,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仍处于模仿、复制、学习阶段。随着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内涵和外延的更深层次的解读,功能性体能训练将全面应用于竞技体育之外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众多领域,为我国运动健康发展提供“软件”保障;体能训练是我国竞技体育转型发展的基石,也是实现全民健身、运动健康的动力引擎,加大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研究与实践将有助于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1] 新浪网.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EB/OL].http://news.sina.com.cn/o/2014-11-02.
[2] 王正珍,冯炜权.Exercise is Medicine健身新理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1~3.
[3] 邓运龙,张海忠.论现代体能训练新理念新方法[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4):73~75.
[4] 格瑞·库克.动作——功能动作训练体系[M].张英波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5] Bill Foran.高水平竞技体能训练[M].刘爱杰,袁守龙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6] 袁守龙.现代体能训练发展趋势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1):40~45.
[7] 张建华.功能训练的反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5):408~410.
[8] 闫琪.功能性训练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4):34~36.
[9] 杨桦,李宗浩,池建.运动训练学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0] 姜宏斌.功能性训练概念辨析与理论架构的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15(4):125~131.
[11] 李丹阳,胡法信.功能性训练:释义与应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0):71~76.
[12] 尹军.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与内容体系概览[J].体育教学,2014(1):12~14.
[13] 肖天.论竞技体育创新的思想基础[J].体育科研,2011(4):1~4.
[14] 王雄,刘爱杰.身体功能训练团队的实践探索及发展反思[J].体育科学,2014(2):79~86.
[15] 扆铮.对“功能动作训练”之“功能动作筛查”的审视与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3):62~70.
[16] 黎涌明,陈小平.功能性动作测试(FMS)应用现状[J].中国体育科技,2013(6):105~111.
[17] Mark Vestcgen.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A Reliability Study[J].J Orthopaedic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12(6):530~540.
[18] 夏成前.运动与健康:跨学科语境的追求[J].体育与科学,2014(6):119~122.
[19] 闫琪.全面认识功能性体能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1):16~18.
[20] 闫琪.中美两国体能训练发展现状和趋势[J].体育科研,2011(5):37~39.
[21] 李笋南,等.功能训练体系分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5~80.
[22] 龙斌,李丹阳.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2):72~76.
[23] 闫琪.论竞技体育中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特点及其应用[J].山东体育科技,2011(3):1~4.
[24] 扆铮,尹军.功能动作筛查的应用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5(6):75~79.
[25] 尹军.躯干支柱力量与动力链的能量传递[J].中国体育科技,2012(3):40~43.
[26] 扆铮,尹军.功能动作筛查的应用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5(6):75~79.
[27] 孙文新.现代体能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28] Gray C. Functional training for the torso[J].NSCA Journal,1997(4):14~19.
[29] Boyle M. Advance in Functional Training[M].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