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

2016-01-30 14:59:55仇秀宇屠立平许家佗龚博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手法针灸中医药

仇秀宇,赵 丹,屠立平,许家佗Δ,龚博敏Δ

(1.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上海 200030;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

仇秀宇1,赵 丹1,屠立平2,许家佗2Δ,龚博敏2Δ

(1.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上海 200030;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故对近年来中医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对针灸推拿疗法、中药疗法、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进行分类分析和评述。其研究仍以针灸推拿疗法为主,主要进展表现在文献挖掘、规律性总结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新型特殊针法相关临床研究不断涌现,超短波、红外射频等现代科技手段引入中医药治疗急性腰扭伤领域,并对中医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前景及不足进行了展望。

中医;针灸;推拿;综合疗法;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多由于姿势不正确、剧烈运动、负重不当、用力过度以及不慎跌扑、外伤,牵拉和过度扭转等原因导致。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腰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腰扭伤属于中医学“闪腰”“岔气”“伤筋”等范畴。中医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现就近年来中医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进展系统综述如下。

1 针灸推拿疗法

1.1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是临床最常用的中医药疗法,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临床多选用单穴处方;选穴多集中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上,以腰背部及下肢腧穴为主;特定穴使用广泛,以五输穴、背俞穴为多。近年来,全息穴、阿是穴及耳穴治疗等中医特色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开始涌现。

郭晶晶[1]通过检索针灸类古籍及CNKI、VIP数据库1983~2013年关于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文献,探讨其处方选穴规律:古今文献处方均以单穴处方为主;古今用穴存在差异,古代常用穴排在前五位的是委中、肾俞、水沟、腰俞、昆仑,现代常用穴排在前五位的是阿是穴、腰痛点、委中、水沟、后溪;古今用穴归经均以膀胱经和督脉腧穴为主;古代用穴部位以腰背部和下肢为主,现代以腰背部为主;特定穴所占比例较大,尤以五输穴最多。刘倩等[2]通过检索PUBMED、Cohrance图书馆、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随机对照试验,以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发现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107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远端穴位对照局部常规取穴一次治愈率合并RR=1181,95%CI(1149,2119)。结论认为,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可能优于局部常规取穴且起效快,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且数量有限,尚需进一步验证。

乔玉成[3]将9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按摩组,分别采用第二掌骨侧全息腰穴一次性针刺52例和一次性腰部按摩46例治疗。针刺组总有效率100.00%,按摩组95.6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刺组在起效时间、缓解疼痛、肌肉痉挛、改善腰部活动度及综合疗效等级方面明显优于按摩组(P<0.01)。王慧珍[4]运用单纯针刺腰痛点治疗54例急性腰扭伤,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9.6%。治疗3 d后,临床痊愈43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痊愈率79.6%。王晓贤[5]运用膝、神门、腰痛点等耳穴贴压配合腰部向左右前后屈伸治疗急性腰扭伤98例,临床治愈76例占77.6%,好转21例占21.4%,无效1例占1.0%,有效率99.0%。

1.2 推拿治疗

推拿也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主要方法之一,推拿手法多为复合手法,其中以斜扳法、按揉法、弹拨法等为主,斜扳法是最常用的手法。临床研究证实,多种推拿手法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推拿治疗,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且不易复发,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朱宁等[6]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2004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推拿、按摩、手法、急性腰扭伤”,共检索到与推拿、按摩、手法、急性腰扭伤有关的文献163篇,单纯选用推拿治疗的有124篇占76.1%,推拿并针刺治疗的25篇占15.3%,推拿配合理疗的4篇占2.5%,推拿配合中药的4篇占2.5%,推拿配合封闭的2篇占1.2%,推拿配合其他4篇占2.5%。近10年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均为复合手法,复合手法中频次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斜扳法、按揉法和弹拨法(118/72.4%、112/68.7%、72/44.2%)。

张琴明等[7]将10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手法组(51例)采用“解痉、调整和通络”推拿三步改良法治疗,药物组(54例)采用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治疗,观察患者临床体征症状平均评分、临床治愈率、平均改善率及平均治疗天数。结果发现,2组治疗后平均评分明显增加(P<0.01);手法组治疗后平均评分、临床治愈率、平均改善率及平均治疗天数均优于药物组(P<0.01)。

赵明宇等[8]将75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腹部手法配合斜搬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斜扳法治疗。治疗组治愈34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68.8%。周雷鸣[9]选取15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联合定点斜扳手法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6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对照组7例复发,复发率9.0%;观察组1例复发,复发率1.3%,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立童等[10]将符合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的受试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施以推拿联合定点斜扳手法治疗和推拿手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远期疗效分析,3个月内症状、体征复发者4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3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中药治疗

由于急性腰扭伤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中药煎剂时效性不如针灸推拿疗法,因此中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相关研究较少,多是联合针灸推拿疗法,或是采取外用贴敷的形式,以弥补时效性的不足。

2.1 中药联合推拿手法

陈达祥[11]将12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腰椎手法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天、第10天,2组经视角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组改变更为显著(P<0.05)。

2.2 中药外用贴敷疗法

叶洁等[12]将7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远红外胶贴外敷,对照组给予麝香解痛膏外敷治疗。2组经治疗后,第3天与第7天较治疗前疼痛强度均明显减轻,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第3天VA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经治疗后第3天与第7天的临床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1);治疗组治疗第3天、第7天的临床证候评分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临床显效率80.00%,对照组临床显效率55.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综合治疗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急性腰扭伤患者临床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活动功能,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治疗方案。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针灸联合推拿疗法,也有针灸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穴位注射、微波治疗、红外治疗等特殊治疗手段。

3.1 针灸联合推拿疗法

曹晔[13]将15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痛穴、后溪穴、委中穴、承山穴、水沟穴5组各30例。在使用相同的推拿治疗后再根据分组选取不同的远端穴针刺,5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推拿治疗后均下降(均P<0.05),腰部活动度均明显增加(均P<0.01),愈显率较推拿治疗后均明显提高(均P<0.01);但5组患者组间VAS评分、腰部活动度、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闫斌[14]选取急性腰扭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承山穴按压联合针刺眉间3穴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VAS评分、腰痛功能障碍评分(RDQ)、腰椎活动度(ROM)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6.0%(P<0.05),且观察组1次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吕燃[15]将61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斜扳法和平衡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斜扳法治疗。治疗组治愈 19例,好转 9例,有效率90.3%;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7例,有效率6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针灸推拿联合其他特殊疗法

谢健周等[16]将63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2例运用浮针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77.42% (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优良等[17]选择急性腰扭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骶管注射组、压痛点推拿组、联合治疗组及物理治疗组4组,治疗后即刻4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物理治疗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4组患者的VAS评分和M⁃JOA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近年来,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首先,文献挖掘、规律性总结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出现高水平SCI临床研究报道,探寻出一系列规律性、规范化的针灸穴位和推拿方法,有利于中医药防治急性腰扭伤的应用推广,提高临床疗效。其次,浮针、平衡针、耳穴、全息穴等特殊针法的临床研究不断涌现,说明近年来学术界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法越来越丰富全面。最后,近年来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超短波、红外射频等技术,为中医药防治急性腰扭伤注入新的学术动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与缺憾,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化、规范化、被广泛接受的中医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路径,不利于进一步开展急性腰扭伤相关的循证医学研究。中医药治疗急性腰扭伤其疗效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感受或疼痛量表问卷,尚缺乏客观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手段。因此,我们应当开展中医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相关临床路径研究和循证医学研究,并纳入四诊客观化研究成果,更好地评价其疗效,为中医药疗法的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1] 郭晶晶.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处方选穴规律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2] 刘倩,黎波,杜元灏,等.针刺远近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比较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8):1392⁃1394.

[3] 乔玉成.一次性针刺第二掌骨侧全息腰穴治疗急性腰扭伤52例疗效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29(1):65⁃67.

[4] 王慧珍.单纯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0,34(5):499⁃499.

[5] 王晓贤.耳穴贴压配合点穴治疗急性腰扭伤98例[J].中国针灸,2009,29(6):458⁃458.

[6] 朱宁,李国梅.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手法选取的文献统计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41⁃41.

[7] 张琴明,房敏,陆元明,等.推拿三步改良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评价[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6):37⁃38.

[8] 赵明宇,黄桂成,王凯,等.腹部手法配合斜搬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061.

[9] 周雷鸣.推拿联合定点斜扳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47(8):245⁃247.

[10] 王立童,詹红生.推拿和推拿联合定点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8):745⁃747.

[11] 陈达祥.腰椎手法推拿结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6):656⁃658.

[12] 叶洁,许金海,莫文.远红外胶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2):37⁃41.

[13] 曹晔,王月秋.推拿结合针刺不同远端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5):453⁃457.

[14] 闫斌.承山穴按压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794⁃795.

[15] 吕燃,谢杰伟.斜扳法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311⁃312.

[16] 谢健周,龚焕球,何巧宜,等.浮针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42(12):101⁃103.

[17] 温优良,何萃,陈先武,等.骶管注射联合推拿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917⁃920.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in Treating Acute Lumbar Muscle Sprain

QIU Xiu⁃yu1,ZHAO Dan1,TU Li⁃ping2,XU Jia⁃tuo2△,GONG Bo⁃min2△
(1.Shanghai Qigong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 201230,China;2.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Acute lumbar sprain is a common disease in clinic,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some superiority in its treatment.This paper has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in its treatment with TCM therapy for recent years,especially analyzed and reviewed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mbar sprain with the following therapies,such as acupuncture and massage,Chinese herbs,combined therapy of TCM.While this paper focused more on the therapy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and its progres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one is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mining,summarized regular research and clinical research,the other is the continually spring⁃up of the clinical study on the special acupuncture therapy in new patterns.And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d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scientific means in its TCM treatment such as ultrashort wave and infrared radio frequency.At last,the prospect and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treatment of acute lumbar sprain were discus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Manipulation;Combining therapy;Lumbar sprain;

R274.34

:A

:1006⁃3250(2016)10⁃1426⁃03

2016⁃03⁃13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2BAI37B06)

仇秀宇(1964⁃),男,黑龙江人,主治医师,从事中医推拿的临床与研究。

:许家佗(1972⁃),男,辽宁大连人,教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诊断研究,Tel:021⁃51322432,E⁃mail:xjt@fudan.edu.cn;龚博敏(1970⁃),男,副教授,医学硕士,从事运动医学及传统医学保健研究,E⁃mail:gongbomin88@163.com。

猜你喜欢
手法针灸中医药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层递手法
快乐语文(2021年11期)2021-07-20 07:41:42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七步洗手法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