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发
(洛江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泉州 362011)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彭智发
(洛江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泉州 362011)
近年来,生猪市场及肉鸡市场持续低迷,效益下降,而对羊及羊肉制品需求增加。部分中小规模养殖户转向了效益较高的养羊业。而羊病的预防及治疗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羊群感染后,病死率很高。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为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性炎症,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病死率很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普遍流行给养羊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并严重制约了养羊业的发展。
2015年6月下旬,泉州市洛江区某养殖户从四川购进南江黄羊32只,隔离进场后第5d发现,部分山羊流清鼻液、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并伴有体温升高、咳嗽、呼吸急促、不喜运动等症状,用土霉素35mg/kg/d全群拌料,未见好转,仍然陆续发病,而后波及全场,共有11只羊发病,其中,死亡1只,发病率达31%,死亡率达9%。
病羊精神极度沉郁,不爱走动,食欲不振;咳嗽时,背拱起,颈伸直,呼吸加快,呈湿啰音;部分羊只体温高达40.5℃以上,眼结膜潮红充血,眼角处有脓性分泌物;肺部叩诊呈浊音,听诊肺泡呼吸音细微较弱;按压胸壁疼痛感明显。死亡羊只死前全身颤抖,四肢僵直。鼻液带血,渐进性消瘦,衰竭而死亡。
纤维素性肺炎胸腔液体为淡黄色液体,极易转化成纤维蛋白凝块。肝脏有包囊化坏死灶,颜色呈红色至灰色不等,肝变部分和正常组织界线明显,呈肉红色或暗红色,切开局部流出红色液体,呈大理石样外观,质地实。肺小叶纹理清晰,支气管增厚扩张,管内有浓稠泡沫样液体。胸膜表面有纤维层沉积,胸膜变厚并与心包广泛性粘连。脾脏及肾脏肿大,切面呈酱紫色。其他实质器官无明显病变。
4.1初步诊断
根据上述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确诊则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4.2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无菌操作取刚病死的病变区肺组织做涂片,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革兰氏染色法镜检,可见到细小的各种微生物形态的革兰氏阴性体。将病料接种于10%羊血清的pH 7.8~8.0的琼脂培养基中,经37℃培养3d,镜检可见呈球形菌落,直径约1.5~2.5mm,菌落中央有乳头状突起。实验室运用血清凝集试验方法,标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原和提取的病畜血清在聚乙烯微量滴定板进行检测,结果判定为阳性,确诊此病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遵循“早、快、严、小”的原则,全场喷洒消特灵进行彻底消毒,对病羊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对病羊按 20mg/kg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1次/d,连用3d,后来经过电话回访,该户的羊陆续好转。全群在5d之后转归,通过这次治疗共发病11只,死亡3只,治愈8只。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广泛存在于各个地区,一旦感染就很难清除。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各养殖场应定期接种疫苗,坚持自繁自养等一系列防治措施,以使该病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1]展福生,中玉军.羊支原体性肺炎的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1,3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