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1-30 16:46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吉林辽源1362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不良反应肝硬化

邵 爽(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吉林 辽源 136200)



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邵 爽
(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吉林 辽源 136200)

【摘要】目的 对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三组,甲组32例应用拉米夫定,乙组32例应用阿德福韦酯,丙组34例应用恩替卡韦,经1年治疗后分析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HBV DNA载量均显著降低,且丙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HBV DNA载量均低于甲组与乙组,乙组治疗后HBV DNA载量显著低于甲组;丙组HBeAg阴转率显著低于甲组与乙组。治疗期间三组均未出现肾功能异常或血磷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可促使患者体内病毒载量有效减少,尤其是恩替卡韦应用效果最为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核苷类药物;不良反应

乙型肝炎为我国常见肝脏疾病,虽然近年来相关调查显示一般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呈现出下降趋势[1],但我国人数较多,据保守估计,我国乙型肝炎患者数量为2000万左右[2],且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肝硬化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肝病科室内住院群体中仍占据较高比例[3]。为分析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笔者选取98例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种类的核苷类药物治疗,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甲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平均(47.6±3.5)岁;乙型肝炎病程(16.7± 4.8)年;乙型肝炎表面E抗原(HBeAg)阳性17例,阴性15例;乙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24~67岁,平均(48.1±3.8)岁;乙型肝炎病程(16.3±4.2)年;HBeAg阳性18例,阴性14例;丙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23~67岁,平均(48.5±3.8)岁;乙型肝炎病程(16.7±4.5)年;HBeAg阳性20例,阴性14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三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内科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护肝、降酶、利胆等。在此基础上三组均给予不同的核苷类药物,其中甲组应用拉米夫定,每日给药100 mg;乙组应用阿德福韦酯,每日给药10 mg;丙组34例应用恩替卡韦,每日给予0.5 mg。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之后评价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采集治疗前、治疗完成后三组患者血清标本并送至我院检验中心展开丙氨酸酸转氨酶(ALT)、HBV DNA载量检测,HBV DNA载检测方法为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以5×102拷贝/mL为其检测下限。统计三组患者HBeAg转阴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HBeAg阴转率=(治疗后转阴例数/治疗前阳性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研究数据,以(±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ALT水平及HBV DNA载量分析:治疗前各组ALT、HBV DNA载量分别为:甲组(144.8±23.4)U/L、(6.4± 1.5)拷贝/mL,乙组(145.3±24.5)U/L、(6.4±1.7)拷贝/mL,丙组(145.2±23.9)U/L、(6.5±1.2)拷贝/mL;治疗后各组ALT、HBV DNA载量分别为:甲组(64.8±12.5)U/L、(4.3±1.1)拷贝/mL,乙组(63.1±11.9)U/L、(3.8±1.3)拷贝/mL,丙组(52.7±11.0)U/L、(2.8±0.7)拷贝/mL;经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ALT水平与HBV DNA载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丙组治疗后ALT、HBV DNA载量均显著低于甲组与乙组(P<0.05),而乙组治疗后HBV DNA载量显著低于甲组(P<0.05)。

2.2 三组HBeAg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三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甲组17.6%(3/17),乙组22.2%(4/18),丙组35.0% (7/20),丙组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甲组、乙组(P<0.05),甲乙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三组患者均未发生肾功能异常或血磷升高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后,因肝炎病毒无法得到良好控制,常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威胁巨大[4],而给予抗病毒治疗是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方法。过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主要采用干扰素给药方法,然而干扰素易造成明显的不良反应,甚至可导致病情加重[5],故现阶段相关学者、临床医师并不主张在临床中推广干扰素,而是不断研究新型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近年来核苷类药物在肝炎病毒活动的控制中逐渐得到了应用,据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可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加以抑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6]。核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在进至人体后,核苷类药物发生磷酸化,生成的磷酸核苷类似物可靶向抑制HBV聚合酶逆转录酶活性,从而发挥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核苷类药物应用方便且药效发作速度较快,毒性低,可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合成迅速抑制,故可作为临床中抗乙型肝炎病毒的首选治疗药物。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核苷类药物主要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等,已有研究指出,拉米夫定在给药3个月后即可促使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病毒载量明显下降,然而虽该药物起效较快,但其长效并不理想,这说明拉米夫定虽可抑制HBV的复制,然而治疗中可能导致耐药株的出现。阿德福韦酯药效发挥速度比拉米夫定慢,但其可在长时间内持续抑制HBV DNA的复制,长期疗效相对理想。恩替卡韦是抗HBV核苷类似物类药物,该药物兼具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两种药物的优势,即可在短时间对HBV的复制迅速发挥抑制效果,同时其抑制病毒复制作用的持续性较强,可在长时间内发挥作用,远期疗效理想。

丙氨酸转氨酶主要存在在肝细胞质内,若肝脏出现炎症或坏死,则肝细胞内丙氨酸转氨酶会向血液中大量释放,致使血清ALT水平升高,故丙氨酸转氨酶的升高通常代表着肝细胞受损。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98例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这三种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HBV DNA载量均明显下降,且丙组患者这两种指标下降的最为明显,而乙组治疗后HBV DNA载量显著低于甲组,丙组HBeAg阴转率显著低于甲组与乙组,这一结果与上述分析一致。另外,治疗期间三组均未出现肾功能异常或血磷升高等不良反应,这一结果说明,核苷类药物用药安全可靠,不会导致患者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更利于患者接受这一治疗方法。

经十几年的发展,虽然核苷类药物在临床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广泛,然而因为该药物无法将细胞中已存在的HBV共价闭合环状DNA彻底清除,需要长时间用药才可对病毒复制发挥抑制作用,若中途停药可能导致原有肝脏损伤加重,甚至可引发急性肝衰竭。同时,长时间用药可导致耐药株的出现,昂贵的治疗费用也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相关学者以医务人员不断探索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可促使患者体内病毒载量有效减少,尤其是恩替卡韦应用效果最为突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欣,张国梁,张国君.HBV蛋白大分子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检测的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213-1215.

[2]张国顺,马利转,王玉兰,等.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587-588.

[3]张连涛,梁贤栋,任志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异常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 5747-5748.

[4]向明确,潘菁,何茂锐,等.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4,43(9): 1093-1094.

[5]姚玲娣.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9,30(10):1558-1559.

[6]杨宁,洪炜,朱剑功,等.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HBV DNA含量差异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0):2436-2437.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075-02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不良反应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运脾逐水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