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乙未)下半年:太阳寒水在泉

2016-01-30 17:54李俊龙李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气温天气

李俊龙,李燕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2015(乙未)下半年:太阳寒水在泉

李俊龙1,李燕2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五运六气;太阳寒水;乙末

9月28日报载:市有关部门召开2015年第四季度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会议预测:“今年受持续厄尔尼诺现象气候影响,整个华北地区的秋冬季气温将偏高,冷空气活动偏弱,如果再加上采暖季燃煤等叠加因素影响,出现空气重污染的几率增加。”而按照古人对乙未年气候的测算,下半年是“寒大举”的太阳寒水在泉,如何破解这种相悖认识的矛盾,仍然采取“回头看”的办法,在过程终结时用事实来回答。

四气

“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

四气的2个月,从阳历7月23日(大暑)至9月23日(秋分),涵盖立秋、处暑、白露、秋分4个节气。北京的气候炎热、蒸热,雨水降温,变化剧烈,但是也能按时进入秋天。先从气温方面回顾剧烈的变化:7月下旬、8月上旬,由于阴雨缱绻阳光寡照,凉风生寒,8月3日傍晚雨后彩虹虽然艳丽,但夜睡盖三条毛巾被还嫌冷让人们记忆犹新。翌日气象台惊呼:“气温与三伏天不符”。但是8月8日(立秋)转晴之后立刻烤晒升温,尤其8月11日至16日骄阳似火,湿度降出现5 d超过35℃的极端天气。由于三之气时只有2 d达到35℃,所以将8月16日列为“今年第7个超35℃的高温日”,这就出现了经文所说“畏火临”的状况。“畏火”是少阳相火的代名词,可以理解为忒可怕的火。张景岳释曰:“少阳相火用事,其气尤烈,故曰畏火。”出现酷热的缘由是四气的主气是湿土,而今年的客气为相火,实际上我们感受到的是天气系统对前段时间乃至上半年阴凉雨湿的反制,是平衡,是承制。而8月下旬,22日出伏,23日处暑之后,再次发展为阴雨雾霾,早晚已凉,受台风“天鹅”余威,东北冷涡减弱南掉,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趋于常态,北京气象台将9月4日定为入秋日。

再说雨湿雾霾,长夏时节的这2个月雨水确实多于往年,计有7月下旬的雷电暴雨,8月上旬的每日一雨,多在夜间滋灌土壤及农作物;8月中下旬的大风雷电冰雹,9月上旬的大雨和绵绵秋雨。尤可记得9月3日天空蔚蓝,天安门前纪念抗战70周年的阅兵式,人们汗流浃背,而翌日却降下近30 h 55.6 mm的“今夏最强降水”;9月中旬数场暴雨缓解雾霾,两则可喜的信息印证了降水之多。9月7日报载:西山八大处公园中华精印谷内重现了干涸多年的“水谷流泉”,人们纷至沓来;9月9日报载:全市地下水位16年来首次回升0.16M,这是大好消息。而不好的实况也有两个,一是冰雹,二是雾霾。9月17日北京气象台统计,今夏汛期(起于6月1日止于9月15日)内共降雨67场,降水次数比去年多五成,降水量比去年多近三成,与常年持平;大风刮了36次,冰雹降下24次。冰雹是灾害性天气表现,砸树毁田,给大兴、通州、顺义、密云等郊区的农民带来损伤。8月20日报载:“冰雹袭密云,栗子落一地”,说“今年雹子下得多”,“在对流天气到来之前,太阳辐射增温明显,高空有冷空气活动,对流不稳定性增强”。故冰雹活动多在高温之后、降雨之前,大风雷电裹挟冰雹带来线性灾害,运气学说认为是极而生变的结果。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有五运“郁极乃发”的理论,其中有“水发而雹雪”之说,“征其下气而见可知也”。水位之下土气承之,湿蒸遇寒,天气即会产生极端之象。再说雾霾,自8月中旬酷热之后,天气很快转阴,风小出现雾浊,为举办世界田径大会和9月3日军演,从8月20日起全市实施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汽车单双号限行、土石方工地停工、燃煤机组停机等等,通过“人努力,天帮忙”,连续实现空气质量一级优的“北京蓝”、“阅兵蓝”的好天气,人们很享受。等到过了入秋日和白露节之后,交通恢复常态,则雾霾再度聚拢。9月14日至17日,连续4 d出现雾霾且重度污染;20日至22日又被雾霾笼罩3 d,靠暴雨缓解污浊。如果用“天帮忙”解释四气内为什么冰雹和雾霾这么多发,正好与经文所说相符:“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导致早晚凉正午闷热的天气状态。“草木凝烟,湿化不流”是古人对雾气的描述,而绝无当今之世这么大的霾。“天气否隔”的意思是隔塞不通,潮湿的地气被高空冷气阻挡升不上去,出现了高空有太阳寒水用事的机制,低空则湿热溽蒸,雾霾降雨。这在《素问》的其他篇章里称作“交通不表”。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

人与天地相参,感受四之气气候炎热、酷暑、凉雨、雾霾,人们的生理病理也会随之发展变化。不少人胃口转差,清淡为怀,机体出现亏虚之状。善养生者常用黄芪煮粥,是为良法,而刚入秋即谈养阴,要贴秋膘者是为不妥。经文里描述的病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引,高士宗注解曰:“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火病也;疟、心腹满热、胪胀,湿热病也;甚则胕肿,寒湿病也。此湿气司天,寒气在泉,火气加临,而有如是之病也。”笔者门诊也感到今年长夏时节火热病与湿热病同时俱见,与往年只是暑湿证候居多不同。火热证是火邪灼热,直折阴液,甚至迫血动血,而暑必挟湿,暑易伤气,暑热使气阴两伤且湿蒸困脾,更何况还有阴暑、凉暑形成的寒湿之邪,举例证之。先说火热病,一是汗症,大汗、黏汗、黄汗沾衣全能见到,辨证属阳明火热、少阳火热症者有,肝肾阴虚、相火直逼腠理者有,不少50岁妇女今年患汗症。二为出血证候,尤其以肿瘤患者最多,如肺癌咯血、肾癌膀胱癌尿血,表现为热迫血络外溢的凶险之象。三是咳喘,有一类咳喘缘由火热之邪引发,咳而少痰、舌质红赤、脉象数,常数周不止且皮腠热而多汗,惯常应用的处方就是陈无择的“紫苑汤”。他曾在应用上注明:“治肺虚感热,咳嗽喘满,自汗衄血,肩背瞀重,血便注下,或脑户连囟顶痛,发热口疮,心痛。”紫苑,《本草从新》曰:“辛散性滑”、“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而“紫苑汤”的组成以桑白皮、地骨皮为臣,就是清肺泻热的“泻白散”,过去焦树德在课堂常讲治咳有七法,即宣、泻、清、温、补、润、收,为什么今年只用清泻法能获效?就是由于火热为邪。《素问·至真要大论》给出的治则是:“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软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

再说湿热,蒸腐浊腻,胃肠病仍然是门诊中的重头戏,李东垣“清暑益气汤”依然常用,木香、白蔻常伍于中。久泄一病也常常来诊,记得一位9岁男童肚疼拉稀半年不愈。8月中旬竟然1次门诊中有3位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就诊,笔者脑海中闪出《素问·生气通天论》:“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的经典论述。在湿热类咳喘中用“紫苑汤”伍以桃杏仁、薏苡仁、冬瓜籽又成为必需。另外经文中所说的“心腹满热胪胀”,高士宗注解为湿热;张景岳将“胪”解为“胪,皮也,一曰腹前曰胪”。他认为“胪胀”是腹皮胀,而笔者认为“胪”亦可释为头颅,有数位高血压病患者主诉为头胀,用清利湿热收功。至于“甚则胕肿”指的是患者阳气衰减,水湿瀦留,出现足胫水肿的证候,高血压病、糖尿病继发的肾功不全、尿毒症患者常来求诊,常因尿素氮、肌酐尚未达到血液透析的程度,但亦是面容憔悴,周身痛楚,疲备乏力,一派湿热导致虚寒之象,所以古人用“甚”来形容。健脾祛温、温肾利水活络是治疗原则,在用参、芪、术、苓这些主药之外,活络药如牛膝、水蛭,温肾药如巴戟、锁阳,祛湿药如草果、防已等常被选用。

五气

“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五气的2个月,从阳历9月23日(秋分)至11月22日(小雪),涵盖寒露、霜降、立冬、小雪4个节气。北京气象台判定10月29日为入冬日。按照古人的安排,五气2个月内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也是阳明燥金,应该是凉燥大来,驱赶了长夏的潮湿,气候得以转换,所以经文说:“惨令已行”,“草木黄落,寒气及体”。所谓“惨令”指的是燥气行肃杀之令,北风至,干旱来,使草木早早黄落,一片萧瑟枯萎之象。在广袤的西北高原应当是这个样子,而中原大地直至华北平原的北端,虽然气温下降却是凉雨雾霾,阴冷潮湿,改变了应有的气候状态,全然不一样了。笔者以旬为单位,汇总2个月的天气状态,现将五气的两头摘抄如下。

“9月下旬(计7 d):24日雾霾笼罩整日,闷热,晚雷雨暴下,大兴区雹灾;25、26、27日上午晴好,秋高气爽,午温28.6℃;27日中秋日晚即被阴云遮挡,圆月不见,且夜即下急雨。28日仍阴降雨,午气温直降至18℃,29日绵绵秋雨,午温16℃;30日稍晴,午后又阴,小雨,晚降大阵急雨”。

“11月中旬至小雪日(计12 d):全旬阴天寡照,昏暗潮湿,雾霾及雨雪。自15日雨后气温明显下降,17日起北部山区已降雪,19日城区也在浓雾中降细密冰碴,20日空气稍好,22日(小雪)终于等来大到暴雪,城区降水9.7mm,而树叶仍未全落,成雪中一景”。

总观五气的2个月时间内,雨雪雾霾天气竟占了一多半,虽然10月上旬寒露之后大风刮晴,湿度减,但有3 d凉燥至,北部山区火险等级提高,而10月中旬也有3 d在风晴中升温,秋高气爽。但今年北京“金秋十月”的时间太短了,20日阴冷午温14℃,人们纷纷穿上毛衣、秋裤,感觉秋冬的转化太快了。10月30日晨0.3℃,出现今年以来初霜冻; 11月上旬降水多,6日雨夹雪、风大寒冷,初雪比常年早到23 d。11月22日(小雪),《北京晚报》对11月份气候有个小结:“11月以来北京天气极端特征比较明显。据北京气象局介绍,北京市平均气温5.4℃,较常年(1981~2010年平均,下同)同期值偏高0.8℃,降水量(31.0mm)较常年同期偏多3倍”,“持续阴天寡照达历史同期极值,日照时数仅有35h(石家庄为0 h),为历史同期最少值”。11月上中旬的雾霾、雨湿阳光暗淡让北京似乎遇上了灾祸,尤其整天雾霾,连阴寡照,让人呼吸辣呛,情绪压抑,难怪英国媒体报道:大雾令北京窒息。气象台分析PM2.5严重超标的“毒雾”成因是湿度大、风速低、扩散差、高湿度,静稳天气如同一个巨大的锅盖笼罩在北京城上空。笔者对今年五之气的天气状态作了统计,晴好天气24 d,集中在9~10月;雨雪天气16 d,3个月内全有;雾霾天气20 d,多在10~11月,说明寒湿集聚,与古代描述的风来凉燥的天气格局正相反,湿盛燥退在运气学说里被认为是湿土对四气相火过胜的报复。《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复则寒雨暴至,乃零冰雹霜雪杀物,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痛,延及囟顶,发热,上应辰星,丹谷不成,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素问·至真要大论》里也有:“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大雨时行,鳞见于陆,头顶痛重,而掉瘛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太绝,死不治。”

可见,在古代也会出现气候的反常变化,而且古人也能对各类反常变化按照五行规律作出精确的阐释。张景岳曰:“复者,报复之意,六气盛衰不常,有所胜,则有所复也。”“惟是阴年气弱,彼来胜我,故子必起而报之,故谓之复”。“阴年”即乙、丁、已、辛、癸逢双(阴)数之年,乙未年即是阴年;“气弱”即气不及,乙未年大运为金运(气)不及,燥气弱则易出现湿气盛。“彼来胜我,故子必起而报之”,由于燥气弱,火气则来胜燥气,而火之子湿气必然会起来报复。五之气后1个月,雨雪雾霾的“太阴之复”不仅是对四之气“少阳相火”的报复,更是对全球厄尔尼诺引发气温升高的报复。

面对雨雪雾霾人们感到无奈。虽然古人告诫要“君子周密”,着衣及居室需严密,而今天的人们戴口罩、购置空气净化器也是于事无补。只有正本清源,多方设法彻底清除雾霾,才是务本之道。而当今的病症确实给医者出了难题,不过古人总有反其道而治之的原则为我们提供治病的玄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

苦热之品,白术为上。笔者在门诊许多病症常常需用白术。五气的2个月内有四类病证值得记述:一类是胃肠病患者很多,表现在中脘痛闷胀逆者,当此寒湿之令拟用健脾温脾燥湿法。由于胃脘痛多是肝木乘之,所以处方常用白术加“良附丸”;表现在肚脐以下的胀满病,大约是脐右以胀满为主,脐左多有腹痛,且伴随泄泻或“出黄如糜”,此即笔者在二之气时讨论过的“久泄”病。到了11月,不少久泄患者的治疗已由伸郁泄热、柔肝理肠法逐渐转用“脾肾双补丸”,白术在当下的运用毫无顾忌,白术与白芍相伍正合治则。另一类是高血压患者陡增,本来高血压病是秋冬转换时的多发病,今年更加多见,尤其青年男性在不知不觉中量出了高血压,在就诊中有的只说易乏力,有的睡眠差,有的易怒,有的“由不得的紧张感”,甚至有的来诊鼻塞咽干、咳嗽咯痰而脉弦紧量出了高血压,高血压病逐渐年轻化,真是不容小觑。笔者在诊室中向同学们讲,现在门诊中我们只发现初期高血压,也诊治脑血栓、冠心病支架后的后遗证,而当下急诊里会有更多的中风、中脏急重症患者待诊。一位纪姓的妇女近60岁,患食道癌手术后在我处服中药调治8年余,10月上旬患感冒,2周后忽然昏厥1次,遂后仍眩晕、头疼,“胸中不便”。11月中旬又来就诊引起笔者重视,此即《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谓:“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痛。”厥者逆也,格者拒也,阴厥则是阴寒太盛,格拒阳气,阳无所容则逆而上行,同样可引发“诸风掉眩”之证。由此用“阴厥且格,阳反上行”解释本次高血压病的病理机转有了依据,处方即用白术、川芎打头。第三类疾患是腰腿痛患者增多,这是由于湿寒之气使然,“湿邪亲于下”,寒令关节拘挛引发。腰腿痛已有中医专科诊治,但也有不少患者缘于其他病证近日合并腰腿痛而来就诊,且中老年居多。其中一个“大腿根儿疼”引起重视,如果排除腹股沟炎症或疝气等病症外,再出现行走也疼,尤其盘腿坐困难,就要考虑骶骼关节或股骨头的问题了。这类患者多是缺少运动且以久坐为主的上班族,治疗应当补肝肾祛寒湿,“备化汤”加白术、川续断。第四类是口疮,入冬以来年轻人当中口疮高发,意外之余还是发现《素问·气交变大论》里载有“民病口疮”的记载。高士宗注为寒湿之气“迫火行外”。笔者的一位同学因口疮自服2剂“半夏泻心汤”而愈,可知口腔溃疡一般视为微疾,但笔者经验一定要用电筒观察口疮部位,尤其是大小和硬度,以及发作过时不愈,有疑问者定嘱其到口腔医院黏膜科就诊,经病理检查以便排除癌肿之发生,不可草率。

终气

“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终气的2个月,从阳历11月22日(小雪)至2016年元月20日(大寒),涵盖大雪、冬至、小寒、大寒4个节气。从初冬到隆冬,正是1年终末的收藏之季,而阴历乙未年六气中的主客气均是太阳寒水,可见其寒。果然,北京六之气的气候变化中寒冷是打头儿的,体现了经文说的“寒大举”。严寒表现在3个时间点上,一是刚入六气,寒潮便冷遍全国,北京降大雪之后冷若“三九”,尤其是在11月26日(小雪后3 d)早晨-9℃,上午9点-6℃,午-1℃,北京BTV午间新闻里说早上出门“阳光明媚,迎风流泪”。不过这次寒潮只停留2 d,一夜间又“暴跌”至大雾重污染;第二次寒冷在12月下旬,浓雾之后的12月27日凌晨突降小雪0.3mm,空气转佳,非常寒冷,午-2~-3℃,翌日晨-8℃转晴,29日又整日笼罩雾霾;第三次严寒是在2016年元旦后4 d晴好后北风持续进驻京城,尤其在大寒节前3 d气温进入隆冬的低谷,日均温-6.9℃,中央气象台预报寒潮来势汹汹,不可阻挡。

整个六气的2个月内,其实是雾霾天气和晴好寒冷天气2个阶段十分鲜明。雾霾天气是从五气之后持续而至,从11月下旬历经12月直至元月头3 d,都是大雾迷漫和短暂的晴天,市民深受其害。而从元月4日至大寒日让人长吸一口新鲜空气的晴好日子只有17 d,雾霾有多严重?除了覆盖面积极大就是整日昏沉,“阳光不治”,如12月1日达到午如傍晚的境界,居民不敢出门。12月8日、12月19日北京市2次启动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后1次是津、京、冀12城联合提前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不停学、京津冀联动查排污,这些措施及时给力,降低污染物浓度10%~30%。媒体继续刊登雾霾的成因是:强厄尔尼诺使湿热暖流北抬;北极“极涡”一度稳定,冷空气势力减弱;空气静稳、湿度大,排放物无法扩散。厄尔尼诺的形成是人类活动危害气候的结果,专家们愈发相信“全球变暖”。“极涡”又称“极地涡旋”或“极地气压”,“极涡”是南北两极大规模持续存在的寒冷气旋,这是个应予关注的新名词,由于大气的不稳定,“极涡”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冲击。元月3日电视称:北极圈内近日气温0℃,为盛夏的气温。难怪冷空气势力减弱,并让我们进一步明白:北京及华北、华中地区的高空不断地有两种势力交锋,一种是裹挟湿气的南风,一种是风寒兼燥的北风,南风强则北京像石家庄、邯郸,北风强则像居庸关、张家口。元月3日之前是南风胜北风的浓重雾霾,只有几次风吹雾散露出阳光且气温偏高;元月4日之后北风频吹,北风胜了南风,蓝天纯净,冬阳和煦,空气清冽,气温较常年偏低1~3℃,小寒时节终于回归到隆冬模式,四九冷过三九。专家们认为这是“速冻”,笔者以为寒风与湿热激烈较量打了个平手,“寒大举,湿大化”在2个月内终于完整体现,不应说是“暖冬”,应当说是太阳寒水在泉终于平衡了从五气持续到六气的“太阴之复”,实现了乙未全年“冷、热、寒”的气候本相。2015年的北京基本上属于平气之年,只有五气持续到六气的“太阴之复”与经文不符合,而乙未太阴湿土司天本就应有湿积雾霾的年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阳气退避”,“原野昏霿,白埃四起”,“湿寒合德,黄黑埃昏,流行气交”。

聪慧的古人把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今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带来的不利变化,正当“阳光不治”的12月13日,“巴黎用12天讨论拯救世界”,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全球气候新协定:“全球气温升高限2℃之内”,2℃就把环保减排减灾、限制利益驱动全包括了,目的是维护人类的安全与健康。2℃的协议达成意义非凡,也是底线,全球平均气温如果超过2℃,海平面跃升,人类就会遭灾。五运六气对六气的把控也昭示了这一内容,寒与火是核心是中轴,燥与湿是随附是品相,而风是媒介是先导,所以两千多年前的医圣张仲景就先治“伤寒”。

早在五之气的11月8日(立冬),《北京晚报》19版曾刊登一篇文章,题目为“30年最冷北京?未必”。作者以强厄尔尼诺驳斥了某网文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表明厄尔尼诺年对我国秋冬季气温的影响,将是全国以偏暖为主,“北方气温偏高将更明显一点”。这种判断上的强烈反差只有用“回头看”的办法、用事实作结论。现在我们清楚了,太平洋海水升温持续到12月下旬,势力锐减,南风变弱,而北极圈内气温回归至冬季,“极涡”南下,“寒大举,湿大化”,用胜复之理诠释大自然的自稳平衡再恰当不过。另外该文作者还告诉了一个道理:“一个地方的冬天是冷还是暖,是要通过对12月至次年2月的气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的”。这种统计处理方法与五运六气中六气的时间段划分正好吻合,五运六气基本使用农历,并以二十四节气为基础,六之气至大寒节结束,要到公历来年的元月下旬,这样将冬季大部分涵盖。而如果用公历算冬季要算两头,就不那么科学了。我们统计乙未年六之气的结果大概是令气象学家首肯的。

“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同异,不足以言生化”。中医学者都要关注天气,把握时空对人体“生化”带来的影响,而医者更要体察不正之气的性质和侵入路径,熟络病机才能制定正确的治则。即如六之气的前多半段,仍然持续11月的雾霾天气,伤人非浅,群众誉之为“心肺之患”,除了对呼吸系统直接损害,对心脑血管系统伤害更大。北京晚报12月9日6版有文章称:“雾霾对心血管伤害最大”。“国内外研究显示,雾霾天气影响的首先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其次才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有鉴于此,我们也认识到雾霾天气伤人气分进入血分,所以诸多疾患伍以通络化瘀之品。当然这是在“太阴之复”的前提下,白术仍然是主药,就如人们时下喜煮姜枣汤的道理一样。到了元月上中旬,寒风晴朗,腰腿疾患增多,就转而应用甘热辛润之品,“备化汤”加白术、续断,正像经文中所说:“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R226

:A

:1006-3250(2016)05-0632-04

2015-09-12

猜你喜欢
气温天气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天气变变变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Weather(天气)
夜间与雾霾天气驾驶的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实时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