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CAF方案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016-01-30 14:48:53鲍英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7期
关键词:晚期紫杉醇乳腺癌

鲍英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CAF方案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鲍英春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摘要】目的 分析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CAF(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方案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给予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对照组给予CAF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且1年、3年、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紫杉醇;表柔比星;CAF方案;晚期;乳腺癌;价值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致死率极高。根据相关统计可知,全球每年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高达100万[1]。乳腺癌患者对化疗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该治疗方式是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临床常用CTX(环磷酰胺)、5-FU(5-氟尿嘧容积信息供检查结束后脱机诊断。二维超声NT测量依据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标准。获得的三维容积Z平面要求胎儿自然屈曲状态下的正中矢切面,包括胎儿头颈部和上1/3的胸腔,测量胎儿颈部软组织和皮肤间的半透明组织的最大厚度。如果因为胎儿体位或过度的胎儿活动使三维容积采集在15 min内不能完成,认为容积采集失败并将该例从本研究中排除[2]。由两位医师分别完成NT二维超声测量和三维超声测量,且互不知道对方NT测值。本研究应用下面一套规范化三维容积采集技术,每个胎儿首先从横断面观察,从头侧至尾侧,在横断面清楚显示胎儿颈背部结构,即用来观察中孕期胎儿颈部皱褶的平面,以胎儿头部横断面为起始X平面,获得的三维容积平面,Y平面为胎儿冠状面,即三维超声在胎儿冠状面上扫查胎儿,把感兴趣区光标置于胎儿颈背部,调节重建获得最佳正中矢状面,并在重建正中矢状面上测量NT。

1.3 观察治疗:评估两种方法测NT成功率的差异,对两种方法均成功测量NT的胎儿。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种方法间比较行Pearson's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种方法测NT成功率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本研究的81例胎儿中有9例被排除,其中2例因NT增大,7例因数据不全。最终72例完成了NT测量,标准二维超声成功率90.3%(65/72),三维超声成功率94.4%(68/7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2例中4例三维超声未能完成NT测量,其中3例是三维重建Z平面NT显示不清,1例胎儿过度活动无法完成容积扫查。59例孕妇使用二维和三维超声两种方法均获得NT测量,年龄21~39岁,平均(28.4±4.6)岁。标准二维超声测量NT的均数±标准差是(1.2±0.3)mm,三维超声重建测量NT的均数±标准差是(1.2±0.2)mm,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2),两种技术有很高的相关性(r=0.960,P<0.001)。

3 讨 论

妊娠10周起,胎儿淋巴系统逐渐发育,在淋巴系统发育健全之前,少部分淋巴液积聚在颈淋巴囊内,形成颈项透明层。到妊娠14周左右淋巴系统发育完善,积聚在颈淋巴囊内的淋巴液将迅速引流至颈内静脉,NT可随之消失。目前早孕期测量NT的意义毋庸置疑,NT是早孕期间超声筛查胎儿非整倍性染色体疾病的重要标志物,准确测量NT至关重要。

目前标准二维超声技术是测量NT的金标准[3]。超声医师要经历严格培训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但胎儿常因体位关系二维超声不能直接获得胎儿的正中矢状面,找到一种能可靠、准确测量胎儿NT的三维重建技术非常有用。本研究采用一套标准化三维容积扫查技术,该技术的关键点是需要把作为标记点的胎儿颈项部区域在横断面上清晰显示,此平面是中孕期评估胎儿颈项部皱褶的标准平面,三维容积超声扫查胎儿冠状位自头侧至尾侧,以致重建的Z平面可以清晰显示胎儿正中矢状面,NT能清楚测量。本研究72例胎儿中有68例(94.4%)获得满意的三维重建正中矢状面并测量NT,标准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重建Z平面测量NT有很高的相关性。

三维容积重建NT并测量仍然非常依赖操作者的技术,操作者需要花费时间去培训掌握如何调节出一个精确的胎儿正中矢状面容以确保NT测值的可靠性[4]。本研究显示应用三维超声重建胎儿正中矢状面和标准二维超声直接测量NT有良好相关性。应用一套标准化三维超声扫查技术,重建胎儿正中矢状面有很高的成功率,NT能够被准确可靠的测量,当二维超声不能直接获得胎儿正中矢状面时,该技术有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祎,鲁云涯,陈涌珍,等.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6):888-893.

[2] Cho HY,J-Y K,Kim YH,et al.Comparison of nuchal translucency measurements obtained using Volume NT(TM) and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J].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2012,39(2):175-180.

[3] Lai KW,Chai HY,Samsury SRB,et al.Comparative studies of two dimensional and 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nic nuchal translucency in trisomy assessments[J].Embo J,2012,84(4):1157-1168.

[4] 李淑萍,陈玲,安睿,等.孕11~13+6周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的临床应用研究[J].农垦医学,2011,33(6):502-504.啶)及甲氨蝶呤等非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现阶段,随着更多新型化疗药物被不断研发,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蒽环类及紫杉类成为了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一线药物。为了研究分析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CAF方案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我院选取5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别给予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CAF方案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49.1±3.3)岁;TNM临床分期:Ⅲ期25例,Ⅳ期3例;对照组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49.5±3.32)岁;TNM临床分期:Ⅲ期26例,Ⅳ期2例。所有患者化疗前均进行肝肾功能检查及血常规检查,有超过1个影像学清晰显示的超过2 cm的原发或转移病灶;预计生存期均超过3个月,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口临床分析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化疗前,患者需接受腹部B超、胸片、双侧腋窝B超以及腹部、胸部CT等来确定病灶大小。观察组给予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第1天,将175 mg/m2的紫杉醇加入2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共滴注3 h;第2天,将75 mg/m2的表柔比星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共滴注0.5 h;在静滴紫杉醇前1 d需口服8 mg地塞米松,滴注前0.5 h需静脉注射400 mg西咪替丁,肌内注射25 mg异丙嗪,缓解药物不良反应;21 d为1周期,连续治疗5个周期。对照组给予CAF方案治疗,第1天给予400~600 mg/m2环磷酰胺,静脉滴注;第1天给予400~500 mg/m2阿霉素,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给予400~500 mg/m2的5-氟尿嘧啶,静脉滴注;21 d为1周期,连续治疗5个周期。

1.3 疗效判断[2-3]:每化疗周期结束后,患者均接受胸片、腹部B超、肝肾功能检查及血常规检查等,并根据WHO制定的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分度标准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不良反应可分为0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其中,Ⅲ度、Ⅳ度不良反应可视为重度不良反应,详细记录两组患者重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据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相关标准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疗后,患者病灶彻底消失,无新病灶产生,且维持超过4周,可视为CR(完全缓解);病灶两个最大径乘积之和减少超过50%,且维持超过4周,可视为PR(部分缓解);病灶面积缩小<50%,或增加<25%,可视为SD(稳定);治疗面积比治疗前增加>25%,或有新病灶出现,可视为PD(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100%。并对两组患者随访5年,统计两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观察数据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3例(10.7%),部分缓解17例(60.7%),稳定6例(21.4%),进展2例(7.2%),总有效率为71.4%(20/28例);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0例(0.0%),部分缓解11例(39.3%),稳定11例(39.3%),进展6例(21.4%),总有效率为39.3%(11/2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重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出现重度肠道反应2例、心肌损害2例、骨髓抑制3例、肝功能损害2例、脱发2例,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3%;对照组出现重度肠道反应5例、心肌损害3例、骨髓抑制5例、肝功能损害4例、脱发4例,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观察组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9.3%(25/28例),3年生存率为60.7%(17/28例),5年生存率为35.7%(10/28例);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71.4%(20/28例),3年生存率为39.3%(11/28例),5年生存率为17.9%(5/28例)。观察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乳腺癌属于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属于内分泌异质性疾病,一般出现在妇女乳房腺上皮组织,病死率高。早期可给予肿瘤切除术治疗,但该术式具有易远处转移复发的弊端;且晚期乳腺癌患者已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需给予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干预。乳腺癌的预后效果与患者肿瘤病理学类型、遗传因素以及肿瘤生物学因素有密切关系。现阶段,临床也加大了对乳腺癌治疗的研究,并在分子生物学及内分泌免疫组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下,可根据患者具体病理类型及分子生物特征来提供高敏感性化学药物治疗[4]。

以往临床常采用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等非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虽然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术后患者远处转移复发率,近期疗效良好,但远期疗效较差。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总有效率为39.3%,3年生存率为39.3%,5年生存率为17.9%。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药物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等蒽环类药物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其明显提高了其临床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4%,3年生存率为60.7%,5年生存率为35.7%,治疗效果及3年、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以看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较为理想。

紫杉类药物紫杉醇是现阶段唯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且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在卵巢癌、乳腺癌及肺癌等恶性肿瘤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紫杉醇进入患者体内后,可充分与癌细胞接触,并在细胞内累积大量微管,干扰细胞分裂,从而缩小病灶组织面积[5]。但使用紫杉醇治疗前需给予地塞米松等药物来提高其治疗耐受性,并且需严格控制其剂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减少骨髓抑制及严重肠道反应发生。表柔比星为临床常用的蒽环类化学药物,是阿霉素的同分异构体,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学药物。主要是通过与DNA结合来进一步抑制RNA与DNA合成,从而促进癌细胞死亡;其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阿霉素,但其不良反应低于阿霉素。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3%,对照组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限,值得推广。

[1] 王丽娜,张崇建,李连方,等.三阴性乳腺癌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紫杉醇周疗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3):211-215.

[2] 田海军,苏雪.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 BVM 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81-2182.

[3] 雷柱云,张有正,盛家宁,等.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5):638-640.

[4] 陈福军,史逸华,张晓楠,等.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4):98-99.

[5] 杨庄青,邹天宁,刘德权,等.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6):113-115.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7-0127-02

猜你喜欢
晚期紫杉醇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48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祝您健康(2018年5期)2018-05-16 17:10:16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不同途径灌注治疗兔舌癌的疗效研究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50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5:25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
晚期胃癌患者的早期姑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