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理护理对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作用

2016-01-30 04:02:40柳海英吉林省辽源市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总医院吉林辽源1362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1期
关键词:情绪疼痛心理

柳海英(吉林省辽源市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1)

研究心理护理对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作用

柳海英
(吉林省辽源市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1)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85例烧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烧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心理护理;烧伤;焦虑;抑郁

烧伤后患者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一个问题,伤后患者面对着身体损伤,需要承受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重创,易出现负面情绪,从而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负担[1]。对于烧伤患者若不及时实施心理护理,则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会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本文以45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5例烧伤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时间为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年龄18~65岁,平均(45.8±5.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4例,初中28例,高中31例,大学及以上12例;轻度烧伤38例,中度烧伤47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2]:患者与《烧伤学》中轻度烧伤、中度烧伤诊断标准相符;无全身情况严重或休克患者,无合并严重创伤、化学中毒及吸入性损伤患者;无精神障碍、精神病史或近期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患者;排除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

1.3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需及时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快速建立静脉通路,适当调整输液速度,补充血容量,给予镇痛剂。注意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变化,记录24 h出入量,及时处理异常问题。准确处理创面,密切观察创面渗出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及被渗液打湿的衣服、床单,以免污染创面及周围皮肤。注意机体营养情况,采取肠内外营养,对可进食患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注意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协助患者完全生活护理,叮嘱患者谨遵医嘱用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①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护士需热情友好与患者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述医院规章制度、治疗措施、创面修复、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等,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争取获得患者信任,为心理护理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②认知干预。护士根据患者文化程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烧伤的相关知识、治疗措施、疼痛原因、持续时间、缓解方法、创面修复及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烧伤的康复措施有一定了解,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的恐惧、不安等情绪。③情绪干预。护士需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通过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坦诚交流,鼓励患者发泄恐惧、不安等情绪,同时要使患者认识到个人必须要对自己、现在、未来的生活负责,帮助患者正视现状,讲解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焦虑等情绪。④放松疗法。患者住院期间,可定时播放轻柔、舒缓、欢快的音乐,指导患者闭目,放松全身肌肉,深呼吸,脑海中想象美好的画面,逐渐放松精神、心理等压力。⑤社会支持系统。护士需与患者家属、朋友、同事积极沟通交流,加强家庭成员的培训,使家属能够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并为患者创建恢复条件,朋友、同事等需鼓励、支持患者,关心、温暖患者,减轻患者来自社会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1.4评价指标:采取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以百分制计算,当SAS评分、SDS评分超过50分、53分时,则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分数越高,其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3]。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十分制,由患者指出相对应数值,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4]。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值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时,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对比:观察组护理前SAS评分(74.6±6.8)分,SDS评分(75.1±8.4)分;护理后SAS评分(23.5±9.6)分,SDS评分(24.1±10.3)分;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75.3±5.2)分,SDS评分(74.6±10.3)分;护理后SAS评分(48.9 ±11.5)分,SDS评分(49.3±12.0)分;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对比: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3.1± 1.2)分,对照组护理后VAS评分(5.7±1.3)分,两组对比,P<0.05。

3 讨 论

烧伤是目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通常烧伤患者担心容貌、皮肤的改变会给婚姻、工作、生活带来影响,多数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部分还会出现强烈的自卑感。烧伤属于突发性灾难性疾病,烧伤的惨痛经历,漫长、痛苦的住院治疗及康复过程,甚至是面临死亡威胁等,使患者精神、躯体受到强烈刺激,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5]。而这些不良情绪会使患者生理功能降低,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轻生念头。同时焦虑、抑郁情绪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患者免疫功能,使机体对病毒、细菌等抵抗力明显降低,导致疾病的产生。此类患者会消极对待医护工作,出现抵抗、不配合等行为[6],使患者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受到明显阻碍。因此针对烧伤患者,必须要重视心理情绪的变化,采取必要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心理和精神负担,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帮助患者克服负性情绪,使患者能够面对现实,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在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由此可见,对烧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重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通过采取认知干预、情绪干预、放松疗法及社会支持系统,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来自社会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疼痛是烧伤患者常见症状,疼痛会刺激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同时焦虑、抑郁情绪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疼痛症状,因此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而不良心理的改善也会反过来缓解患者疼痛。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总而言之,对烧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临床价值确切。

[1] 庞久玲,张静涛,刘军,等.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3):325-326.

[2] 周晓娟,侯亚红,赵京红,等.优质护理对颜面部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5):1295-1297.

[3] 舒华.中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2012(5):136-138.

[4] 江敏君,赖文娟,廖新芳.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24-26.

[5] 徐华.成人重度烧伤后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7-9.

[6] 谢茜羽.风险管理在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2):220-221.

1671-8194(2016)21-0233-02

R473.74

B

猜你喜欢
情绪疼痛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疼痛不简单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0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海峡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 08: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