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芬(辽宁奉天中医院内科,辽宁 沈阳 110016)
黄芪在糖尿病肾病中运用的研究概况分析
韩秀芬
(辽宁奉天中医院内科,辽宁 沈阳 110016)
本文首先分析了黄芪的传统药理特性,在从当代药理研究方面详细论述了肾脏病利用黄芪治疗的独特效果,希望能为黄芪以后的研究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黄芪;药理特性;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终末期肾脏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慢性迁移发展期间,通常呈现为肺脾肾气虚的症候。所以治疗该疾病最为关键的是需要应用补气药治疗。黄芪是传统的一种补益中药材,有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黄芪治疗,具有十分独特的临床效果。
1.1善补三焦之气 益卫固表:生黄芪有利于上焦、中焦及下焦的补气,早在《本草集要》中就有明·王伦记载:“黄芪,外形皮表,中补脾胃,下能治伤寒,属于上中下内外三焦的药物[2]。”糖尿病肾病患者体质较弱,容易感受外邪,导致病情加剧,迁延发展。黄芪最为主要的功效是益气走表,能够有效治疗表虚自汗等症状,与白术、防风配伍,固表止汗,预防感冒。临床对于黄芪的应用,通常是将其与益气健脾、淡渗利湿、祛痰、填肾精以及活血祛瘀的药物配伍,从而实现脾健,湿祛,痰除,瘀化的目的,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
1.2调整升陷平衡:黄芪拥有补气升提的功效是大家熟知的,可以用于气虚下陷、升举无力造成的脏器下垂、清阳不升以及诸阳无法会于巅顶致眩晕等症状。有研究者在临床研究中证实[3],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低血压患者时,药方内的生黄芪不能高过15 g;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患者时,黄芪分量必须超过30 g,结果表明黄芪用少量能升压,多用能降压。糖尿病肾病患者较易并发高血压疾病,所以利用大剂量黄芪补气治疗时,能够降低血压,如与重镇潜阳之品配伍,效果会更为显著。
1.3补而兼通,性不雍腻:黄芪具有益气升阳的功效,兼能利水消肿,但是对于活血通滞的功效,目前仍在探索中。黄芪虽然是补益药品,但是性通利,其主要特性是补而不雍腻。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主要是脾肾两虚及气阴不足,发展中期会产生痰浊、水湿以及淤血等病理物质,后期则会出现肾虚血瘀现象。黄芪在补脾益肾的同时,可以利水消肿,祛除病理产物水湿、痰浊,配合活血通络药物又可祛除血瘀。有研究采用糖肾康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获得理想疗效,并且显著改善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肾功能以及血糖等[4]。
1.4配伍得当,提升功效:黄芪虽然具有众多功效,但是还需要和诸药有效配伍,才能实现其最佳效果。有研究者通过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最主要的方法是补益正气以及活血祛瘀,并且要与具有健脾益气、祛湿降浊、活血化瘀、祛痰软坚、清热解毒、收涩固摄以及疏风解表等功效的多种药物相结合,既治标又治本,才能实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2.1主要药物成分: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其主要成分包括多糖类、黄芪皂苷、多种氨基酸、有机酸、黄酮类、生物碱以及微量元素等,这些活性成分都具有加快抗体产生以及免疫反应的功效。黄芪多糖,拥有活性调节与加快免疫的作用,并且还能抗病毒、抗衰老、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抗应激以及调节血糖。近些年有众多临床研究均证实,黄芪黄酮类成分也同样存在免疫活性调节、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抗炎、抗突变以及保肝等药理功效。黄芪中含有21种氨基酸成分,最为主要的是刀豆氨酸、天冬氨酸、Y-氨基丁酸以及脯氨酸等。
2.2降低血糖:有研究者通过研究黄芪降血糖机制发现,黄芪能够提高糖原合成酶、胰岛素受体底物以及蛋白激酶C的活性,以此提升骨骼肌细胞与心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水平,改善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增强胰岛素敏锐度,实现降低血糖的效果。
2.3双向调节血压:有动物实验研究证明,黄芪对于血管有直接扩充作用,从而实现降压目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通过利用黄芪水煎液灌胃,有效控制了血压的增加幅度。当动物血压恢复到休克水平时,黄芪又能够让血压增加维持到正常水平,因此对于血压而言,具有双向调节功能。
2.4保护肾脏: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系膜基质增加或是肾小球底膜变厚,肾小球早期发生高滤过与高灌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肾小球长时间处于该状态会受到损伤。有研究者发现黄芪对血小板集聚有抑制作用,能够稀释血黏度,改善血液灌注,实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黄芪可以强心,增加心排血量,增加体循环,改善肾脏血供。黄芪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 B2(TXB2)和内素-1(ET-1)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2.5利尿、减少尿蛋白:最初期与最敏感的可逆性肾脏损伤的标志是微量白蛋白尿,也代表着全身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属于预测心肾终点事件的有效因子。黄芪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保护肾功能。黄芪还能改善肾小球疾病的物质代谢紊乱,利用血浆白蛋白水平的提升,减少尿蛋白排出量,增强肌肉蛋白储备,长期的降脂效应可以避免肾小球硬化。黄芪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可以保护肾小球基底膜的机械屏障与电荷屏障。降低通透性蛋白尿,可以有效改善或消除肾性蛋白尿。
综上所述,黄芪属于扶正补气的良药,凡是气陷、气虚导致的多种疑难病症,都能选用黄芪及其制剂治疗。通过本文希望能为黄芪以后的研究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1] 石黎明,宁勇,郑祥雄,等.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6):1030-1031.
[2] 孙京华,杨晶,李胜开,等.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COX-2 和NF-κB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6(9):770-772.
[3] 刘星星,孟晓,魏娜,等.黄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2(8):2059-2061.
[4] 王收宝,田林红.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1,39(1):118-121.
1671-8194(2016)21-0181-02
R587.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