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类研究生就业质量提升体系的研究

2016-01-29 11:12彭淼朱杰辉钟晓红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提升体系

彭淼 朱杰辉 钟晓红

摘    要: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农科类研究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就业问题尤为严峻。本文通过对农科类各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农科类研究生就业质量较低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改变途径,以期达到拓宽农科类院校就业途径,提高农科类研究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农科类研究生;就业质量;提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1.029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System of Employment Quality for Agricultural Postgraduates:A Cas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ENG Miao, ZHU Jiehui, ZHONG Xiaoho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nrollment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Due to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mployment,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postgraduateis wa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employment quality of graduates with the different majors in Agricultural, found that some reasons for why there had a lower the quality for agricultural postgraduate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Therefore, giving propose reasonable changes ways, in order to broaden the accesses to employment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ostgraduates and achieve the goals on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quality for agricultural graduat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ostgraduate; employment quality; promotion; system

作为国家未来事业的重要参与者,研究生是祖国重点关注的人才资源,其自身的就业问题与人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突破关系密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其就业质量已成为社会、政府和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开始遭遇就业难问题。农科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农科毕业生多为单一规格的理论型人才,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差[1]。同时,我国农科院校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使得其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随着国家对农业板块投入的不断增进,加强对农科类高校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结合实际就业形势,制订有效的培养计划,提出相应的工作机制,提前形成相应的就业指导体系,全方位研究如何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完善研究生就业质量提升体系,对于增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和研究生就业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一定的社会应用价值。

1 农科类毕业研究生就业基本情况动态分析

1.1 农科类研究生就业基本情况

根据湖南农业大学2014届就业质量报告,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按性质分类排在前三的是企业(52.97%)、高等学校(13.10%)和科研设计单位(6.21%),农科类研究生毕业签订正式协议的比例在下降,多为聘用合同、就业证明等非正式协议,就业质量不高。

1.2 农科类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

通过对农科类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基于生涯指导的就业意向调查[2],针对毕业生比较理想的就业单位进行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依然是毕业生首选,其中排第一的为国家机关,占到了41.10%,国有企业也占到了29.29%,期望到城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所占比例相对很低,分别只占0.91%,0.34%。从统计结果还可以看出,期望到私营企业工作的占调查总人数5.09%,期望排第三的占到了17.43%,为变化幅度最大的,因为私营企业机制灵活,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研究生对工作机制、环境条件优越性的期望。

1.3 农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的就业行业分布排前五的是农林牧渔业(14.1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72%),制造业(9.56%),金融业(6.31%)和建筑业(5.62%)。硕博毕业生在教育、科研、农林牧渔3个行业就业的比例分别达到14.12%,13.25%,10.13%。

就就业区域流向而言,湖南农业大学2014届毕业生中,选择在湖南地区就业的比例最高,达60.29%;其次是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其比例为17.36%;选择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的比例为8.89%,居第三位;选择泛渤海湾地区的排第四位,比例为5.55%;选择在东北地区就业的人数较少,比例为1.03%。硕博毕业生中,选择湖南省就业比例仍是最高,达57.76%,其次是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比例为5.06%,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泛渤海湾地区比例均衡,分别为2.69%和2.59%。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

1.4 研究生人才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各个用人单位可以为硕博毕业生提供最宝贵的就业机会资源。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推进学校就业工作的改进和创新。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往往除了会考虑到毕业生的个人品质、工资要求、实践经验、学习成绩、专业类别、户口、性别等诸多本科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基本因素之外,对高校硕博毕业生要求日益愈加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仅表现在素质、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方面,还体现在硕博毕业生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背景方面。无论是高校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就业,用人单位始终看重实干,只有拥有真才实学,才能创造效益,能干实事的人才能获得理想的就业质量。

2 农科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体系提升途径

2.1 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我国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方式正处于跳跃式发展,毫无疑问,高度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战略意义。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在专业学科领域探索知识的一种创造性能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其学历层次方面所要求具备的,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贯穿整个研究生教育,需要学校各个层次的积极配合;而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其实施路径地研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课题。

研究生自身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就业质量的好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的优劣,在现实学习努力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建设强有力的高校研究生师资队伍、认识和发挥导师的特殊优势[3-4],不断更新研究生教育模式和知识理论、创新和强化研究生个性化培养方案、营造良好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环境等方面着手进行,高度重视与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5]。

2.2 注重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的较高层次的人才。用人单位通常对研究生职业能力的需求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引进的研究生能够成为企业或公司未来的支柱力量。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专业能力强的研究生往往更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重视,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的研究生,能够在工作中将专业能力充分运用好,获得他人对自身能力的认可,最终使工作得到高效地开展,成就好的就业质量。研究生自身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对于保持用人单位持久的竞争力是非常有用的。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制约研究生持久创新的主要困难,因此,我们应该从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培养研究生的就业能力,这对于提升农科类研究生整体就业质量是切实可行的[6]。

2.3 突出和优化研究生教学

一直以来,农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备高度的现实需求性和独特的农科特点,为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迫切要求国家对农科类高校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革。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开展,其创新工程的核心应在于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7-8]。目前,高等农科院校普遍出现了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实践师资力量薄弱、实践场所受限、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生产需求不协调,以及农科类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不深刻,实践能力缺乏,毕业后找工作有困难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因此,深化农科类研究生教育改革,重新管理培养目标,革新与优化培养方法,加强研究生创新性培养模式的探索,专心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不可或缺。

2.3.1    引进创新性体验教学    在教学方面提升研究生就业质量体系,我们可以引进创新性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根据教学规划,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导学生主动而且积极地参与情境体验,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的亮点在于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感知实践、感悟体验,最终获得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是一种集实践性、学习性、研究性于一体的学习模式。曾有专家分析,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有助于巩固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重视研究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助于提升个人能力;而且体验式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有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9]。

2.3.2    建设研究生实践实习基地    用人单位对农科高校研究生的引进,往往更加重视其实践能力。因此,加强农科类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培养,注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锻炼研究生交际交往能力,有利于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团队精神;接受专业性实践训练,能够使研究生了解到本专业领域的切实社会需求及自身各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能否在日后的职业中得到较好的发展,与个人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实践能力密切相关。高校应尽全力为学生建设尽可能多的实践基地,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0]。此外,高校也可将实践环节设定为课程内容,制订相应的要求及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实践环节达到一定的实际效果,切实提升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2.3.3    优化研究生就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以及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现代高科技农业发展迅猛,大力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研究生的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因此,调整和进一步优化研究生的就业结构迫在眉睫。第三产业具有资本有机构成低、投资数量低、规模小等众多优势,更适合于研究生发挥自身高新知识与技术、高智力的优势可以帮助其进行自主创业[11]。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群体,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训练,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科技素质与实践能力较强,创业的成功概率往往较本科生和其他创业者高,利用自主创业这一途径,既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具有明显的倍增效应。目前,毕业生创业已经成为美国、日本等众多发达国家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一直来,我国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均很小,毫无疑问,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大力度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效率与质量,促进效应显著。

2.4 落实和完善基层就业引导

学校实施基层就业引导工程,倡导基层就业主旋律。成立选调生办公室、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办公室、大学生村官选聘办公室,为毕业生赴基层就业提供组织保障。一方面通过讨论会、演讲赛、辩论赛等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积极营造基层就业氛围,带动毕业生走向基层就业[12];另一方面通过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体验民情,增强大学生服务基层意识。

3 总 结

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重视程度的增加,大大推动了农科类院校研究生数量的增长,其就业质量问题也将日益突出,本研究通过有效分析研究生整体就业情况,提出了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有效途径,即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地提升、加强创新性培养模式的探索、高度注重对研究生就业能力地培养,以及充分认识和发挥导师的特殊优势、突出和优化研究生教学,落实和完善高校基层就业引导等,以期为切实提高农科类研究生就业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柳松,刘春桃.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农科类高校实践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4(9):74-77.

[2] 鲁满新,刘彬.对农科研究生就业意向状况的分析与思考——基于华中农业大学2007届毕业研究生的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52-53,55.

[3] 张砾尹,罗铁辉, 张益民,等.论研究生就业“导师工程”[J].湖北社会科学,2009(5):170-171.

[4] 裴光术,刘清才,许红浪,等.加强导师与辅导员的引导作用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138-139.

[5] 张现红,岳爱武.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品牌,2014(11):45-46.

[6] 周鑫斌,赖凡,刘秀华.我国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161-163.

[7] 吕文彦,王玺,于翠梅.教学研究型农科大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转变及其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2(9):67-69.

[8]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9] 姚琳.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3):56-57.

[10] 陈闻,梁富一.试论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2):94-98.

[11] 王宁西.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角下的研究生就业效应分析[J].兰州学刊,2012(3):132-135.

[12] 贾挚.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提升途径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版),2015(4):45-48.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提升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