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丽
关于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晓丽
【摘要】目的 整理我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护理干预方法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2014 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1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基本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8.03%,常规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8.24%,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且发病时间不固定,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干预;常规护理
作者单位: 452470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内二科
Observation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 Critical Patients in Respiration Medicine
LI Xiaoli Dengfe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the Second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in He’nan Province, Dengfeng 45247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ort out our respiratory medicin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data,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medicine clinical care. Methods Selected 102 severe patient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normal group, each group had 51 cases. Patient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basic,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nursing group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group effective rate was 98.03%,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effective rate was 88.24%,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medicine condition is complex, and the hours are not fixed, the need for nursing car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effect.
[Key words]Respiration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nventional nursing
呼吸内科疾病是临床上病程较长、病情复杂且不易治疗的疾病[1]。许多患者在患病期间,会伴有发绀、呼吸困难以及精神较差等现象,对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当药物对患者治疗效果不显的情况下,病情极其容易反复,甚至出现危机状态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是死亡[2]。通过非常有效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非常细致的护理。以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对所选102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1例。护理组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69.26±5.96)岁。常规组男25例,女26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68.36±5.78)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56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基本的常规护理,主要的护理内容是临床用药进行更换和观察,并对患者的日常治疗进行护理配合。而干预组则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主要的内容有病情监测、通气护理、药物护理以及病室护理等4个方面。(1)病情监测: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情况进行检测,观察是否有咳嗽症状,以便对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2)通气护理:由于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出现呼吸不畅的现象,影响治疗。应进行通气护理,通气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的清理,并在出现呼吸困难时对患者进行吸氧护理。(3)药物护理:用药期间,严格观察药物治疗效果以及药物治疗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对出现突发状况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急救和护理。(4)病室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由于呼吸系统疾病较重,对病房要求较高,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病房内的空气湿度、温度以及卫生程度要做到有效的控制。减少由于环境影响的发病率。
1.3 疗效判定
显效:护理效果明显,并且能够有效的配合治疗。有效:护理具有效果,并且在配合治疗上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优势。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且临床治疗与护理未建立良好的联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组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护理有效率为98.03%,常规组显效20例,有效25例,无效6例,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8.24%,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呼吸内科重症是呼吸内科中治疗难度最高、患者病情最为复杂的科室[3]。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除了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和护理外,还需对病情特点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症状进行护理和照顾。特别是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经常会出现呼吸不畅等症状且发病时间不规律,患者突然发病的几率较大,当患者发病时,如不能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抢救,会使患者的病
情加重,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死亡[4]。因此,对患者的有效护理,是提升护理效果,改善病情的重要手段。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总护理有效率为88.24%。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病情监测、通气护理、药物护理、病室护理,干预组护理有效率为98.03%,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且发病时间不固定,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孟. 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2009-2010.
[2] 王九平.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0):1946.
[3] 杜文辉. 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8):204-205.
[4] 荆淑芹. 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疗效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4):174-175.
表1 两组患者比较分析[ n(%)]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9.182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9-0244-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