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迪王 慧张锦伟
(1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31;2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辽宁 大连 116031)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肝病患者肝纤四项的临床探讨
王 迪1王 慧2张锦伟1
(1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31;2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辽宁 大连 116031)
目的 探讨选择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肝病患者实施肝纤四项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肝病患者3580例作为对比实验研究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3580例作为对比实验研究对照组;对于所有研究对象于临床展开HA(血清透明质酸酶)水平、PCⅢ(Ⅲ型前胶原)水平、LN(层粘连蛋白)水平以及Ⅳ-C(Ⅳ型胶原)水平检测,通过对比检测结果以突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肝病患者肝纤四项的临床价值。结果 伴随着患者疾病病程的发展,患者的HA水平、PCⅢ水平、LN水平以及Ⅳ-C水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同对照组健康人员进行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选择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肝病患者实施肝纤四项检测,针对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情况可以做出准确反映,针对患者的疾病预后可以进行有效预测,对于肝病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可发挥显著的价值。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肝病;肝纤四项
对于急慢性肝损伤患者,其疾病的病理转归主要体现为肝纤维化,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细胞外间质出现了异常过度沉积的情况,会对患者正常肝细胞结构以及肝细胞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针对肝纤维化疾病患者,对其实施疾病的早期诊断表现出显著的价值。通过对患者实施HA(血清透明质酸酶)水平、PCⅢ(Ⅲ型前胶原)水平、LN(层粘连蛋白)水平以及Ⅳ-C(Ⅳ型胶原)水平检测,针对患者炎症活动度以及发生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可以进行准确反映,针对疾病的临床诊断表现出显著的价值[1]。为了探讨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实施肝病肝纤四项检测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作为对比实验的观察组,并且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比实验对照组展开研究,临床均选择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展开肝纤四项检查,最终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具体分析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肝病患者3580例作为对比实验研究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3580例作为对比实验研究对照组;观察组(1790例):男994例,女79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5~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12±10.12)岁;患者的疾病分期为:慢性肝炎属于轻度的患者412例,慢性肝炎属于中度的患者396例,慢性肝炎属于重度的患者453例,属于肝硬化的患者523例;对照组(1790例):男1200例,女59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6~8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23±10.15)岁;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均衡性显著(P>0.05)。
1.2方法:对于观察组肝病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人员,临床均选择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实施肝纤四项检测。对于所有研究对象,要求在清晨保持空腹状态,对静脉血液(8 mL)实施采集,完成后于一次性试管(2支)中有效放入,每支剂量为2.5mL,于室温条件下进行放置,时间为30 min,实施血清分离[2]。选择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展开HA(血清透明质酸酶)水平、PCⅢ(Ⅲ型前胶原)水平、LN(层粘连蛋白)水平以及Ⅳ-C(Ⅳ型胶原)水平检测,最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1.3统计学方法:对于观察组肝病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临床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完成,对于肝纤四项检测结果实施t检验,以(±s)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对于对照组1790例健康人员,其HA水平为(93.81±19.69)ng/L,LN水平为(69.62±21.29)ng/L,患者的PCⅢ水平为(6.29±1.92)ng/L,Ⅳ-C水平为(7.42±2.43)ng/L;对于轻度慢性肝炎患者,其HA水平为(123.59±42.27)ng/L,LN水平为(87.81±27.59)ng/L,患者的PCⅢ水平为(9.36±2.32)ng/L,Ⅳ-C水平为(10.57±3.17)ng/L;对于中度慢性肝炎患者,其HA水平为(176.69±57.72)ng/L,LN水平为(99.53±34.42)ng/L,患者的PCⅢ水平为(13.37±3.73)ng/L,Ⅳ-C水平为(13.39±4.56)ng/L;对于重度慢性肝炎患者,其HA水平为(183.35±65.35)ng/L,LN水平为(156.66±53.39)ng/L,患者的PCⅢ水平为(21.22±6.63)ng/L,Ⅳ-C水平为(21.32±6.19)ng/L;对于肝硬化患者,其HA水平为(654.36±112.55)ng/L,LN水平为(208.77 ±61.13)ng/L,患者的PCⅢ水平为(43.77±9.76)ng/L,Ⅳ-C水平为(27.31±8.15)ng/L;伴随着患者疾病病程的发展,患者的HA水平、PCⅢ水平、LN水平以及Ⅳ-C水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同对照组健康人员进行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HA作为大分子非胶原糖蛋白的一种,针对患者肝内生纤维量以及患者肝细胞受损情况可以做到准确反映,属于对肝硬化以及纤维化进行判断的一种敏感指标[3-4]。LN作为基底膜中一种非胶原性结构蛋白,其由患者的内皮细胞以及患者的贮脂细胞有效合成,同患者肝纤维以及炎性细胞发生的浸润程度表现出正相关[5]。PCⅢ作为一种胶原蛋白,通过对其血清含量实施检测,针对患者肝内Ⅲ型胶原合成可以进行准确反映,伴随着慢性肝炎疾病的发展,患者的纤维化程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后,患者的PCⅢ水平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升高[6]。Ⅳ-C作为基底膜的一种重要成分,针对肝纤维化的早期判断可以发挥显著的价值[7]。
通过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伴随着患者疾病病程的发展,患者的HA水平、PCⅢ水平、LN水平以及Ⅳ-C水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同对照组健康人员进行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有效证明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肝病患者实施肝纤四项检测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肝病患者,临床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实施肝纤四项检测,对于患者肝纤维化进程可以详细了解,对于肝病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1] 史连盟,郝玉梅.210例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113-114.
[2] 陈宇锋,李耀才,魏凯,等.肝纤四项联合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在肝病中的检测意义[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5-6.
[3] 朱丽.化学发光法检测130例肝病患者肝纤四项的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2013,26(6):466-467.
[4] 黄多娣,李宏真,姜清明,等.化学发光法检测2690例肝病患者肝纤四项指标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5):698-699.
[5] 樊锡凤,罗威.凝血酶原活动度与肝纤四项联合检测肝硬化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3,31(14):1772-1773.
[6] 杨国清,戴志敏.化学发光在检测肝病患者肝纤四项的临床意义[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9(3):93-94.
[7] 严蜀华,陈燕,杜忠芳,等.肝病患者血清肝纤四项检测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3):431-432.
R657.3+1
B
1671-8194(2016)28-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