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天来
(铁岭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吕天来
(铁岭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 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7例。对照组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甲状腺峡部切除术、一叶切除术、次全切除术及部分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术后的TG-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甲状腺球蛋白)及Tpo-Ab(抗过氧化酶抗体)水平及术后症状缓解率。结果 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35.29%)显著低于实验组的症状缓解率(82.35%);且两组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术后的TG-Ab、Tg及Tpo-Ab水平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TG-Ab、Tg及Tpo-Ab水平,值得推广。
甲状腺全切除术;桥本病;甲状腺炎;临床疗效
桥本甲状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机体自身的甲状腺组织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出现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1]。我院为了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对该类患者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7例。所有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经实验室检查以及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均证实为桥本甲状腺炎。对照组患者均为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为34~53岁,患者年龄均值为(42.54±2.31)岁。实验组患者均为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为35~53岁,患者年龄均值为(42.12±2.27)岁。将两组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甲状腺峡部切除术、一叶切除术、次全切除术及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患者实施颈丛麻醉或全身麻醉,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合适的手术,有6例患者行甲状腺峡部切除术,有5例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有2例患者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有4例患者行甲状腺一叶切除术。实验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为: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下静脉复合麻醉,整个手术过程中,注意充分暴露患者的喉返神经,并注意对患者的甲状旁腺实施保护。使用超声刀将甲状腺最下静脉封闭,切断结扎甲状腺峡部,然后将双叶甲状腺气管筋膜切断,贴近甲状腺被膜,使用超声刀将甲状腺中静脉封闭,完成后,将甲状腺下极分离,解剖出喉返神经,再紧贴甲状腺被膜,使用超声刀将甲状腺下动静脉的分支封闭。沿喉返神经解剖至患者入喉部,使用超声刀将环甲动脉封闭,切断结扎Berry韧带。将甲状腺上极分离并使用钳夹切断,对其实施双重结扎,切除一侧甲状腺腺叶,使用同种方法将对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病情程度相应调整左旋甲状腺素片的使用剂量。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术后的TGAb、Tg及Tpo-Ab水平及术后症状缓解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症状缓解率属于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用率表示,TG-Ab、Tg及Tpo-Ab水平属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比较两组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术后症状缓解率:对照组17例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有6例患者经2~4周后症状消失或缓解,其缓解率为35.29%;实验组17例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有14例患者经2~4周后症状消失或缓解,其缓解率为82.35%,经比较可知,二者症状缓解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术后的TG-Ab、Tg及Tpo-Ab水平:实验组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术后的TG-Ab、Tg及Tpo-Ab水平分别为(6.31±1.86)%、(17.52±14.36)μg/L、(22.87± 6.52)%;对照组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术后的TG-Ab、Tg及Tpo-Ab水平分别为(72.85±108.52)%、(77.81±91.51)μg/L、(427.48± 531.46)%,两组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术后TG-Ab、Tg及Tpo-Ab水平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桥本甲状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乏力、颈部不适、四肢酸痛以及压迫症状等[2],且该病的病程较长,发展较慢,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使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3]。
目前,临床对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发病原因为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4],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有甲状腺峡部切除术、一叶切除术、次全切除术、部分切除术以及全切除术,但有研究发现,对患者实施甲状腺峡部切除术、一叶切除术、次全切除术及部分切除术,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术后需要对患者实施长期治疗及相关检查,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以及经济压力较大[5]。本研究对该类患者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治疗,主要是由于该手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且该手术简单易行,患者不易出现其他的不良反应,所需承受的痛苦较小[6]。但该手术也具有相应的手术适应证,具体为:①甲状腺球蛋白持续升高;②经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桥本甲状腺炎;③患者经药物治疗半年以上,症状仍未缓解[7]。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症状缓解率比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高出47.06%;且两组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术后的TG-Ab、Tg及Tpo-Ab水平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对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使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总结得出,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TG-Ab、Tg及Tpo-Ab水平,值得推广。
[1] 逯景辉.全腔镜与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在甲状腺及旁腺手术中的对比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 徐震纲,刘绍严,屠规益,等.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是与非[J].中华肿瘤杂志,2011,33(7):554-555.
[3] 吴海滨,刘延生,赵建国,等.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良、恶性甲状腺疾病4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8):656-657.
[4] 王大卫.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的辨识和保护[D].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2014.
[5] 周韬,莫军扬,朱其一,等.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0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4):3460-3461,3464.
[6] 王大卫,王刚,武林枫,等.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的辨识和保护[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1):1431-1434.
[7] 孟利伟,黄黎明,徐潮阳,等.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合并对侧甲状腺小结节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10):827-830.
R581.4
B
1671-8194(2016)28-0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