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黄褐斑15例临床观察

2016-01-29 20:40:16张薇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1期
关键词:经行肉眼色斑



·火针疗法·

火针治疗黄褐斑15例临床观察

张薇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04000)

黄褐斑,中医称为“肝斑”,对称而呈蝴蝶状,俗称“蝴蝶斑”。亦称“面尘”“黧黑斑”,发于孕妇称“妊娠斑”。是临床常见而又难以治愈的面部损美性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与妊娠、内分泌、口服避孕药、某些药物、化妆品、遗传等因素有关。火针古代称之为“大针”“燔针”“焠针”“白针”等。火针疗法称之为“焠刺”,是将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手法,刺入身体的特定腧穴或部位,以达到祛除疾病目的的一种针刺方法。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火针治疗黄褐斑,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部,均为女性;年龄25~45岁;其中肝郁气滞型6例,脾虚湿盛型1例,肾阳不足型2例,气滞血瘀型4例,肾阴亏虚型2例。所有患者均未经其他系统治疗。

辨证分型:①肝郁气滞型:面部斑片、颜色黄褐、或浅或深、大小不一、边缘不整、状如蝴蝶、对称分布,可伴有胸胁胀满、心烦易怒、月经不调、经行胀痛、苔薄、舌红或暗、脉弦[1]。②脾虚湿盛型:斑色灰褐或淡黑,对称分布于鼻侧,及颧、颊、额等处,可伴有食欲不振、气短乏力、经行延迟、经色浅淡、舌淡、苔白腻、脉濡弱。③肾阳不足型:斑色灰黑、面若蒙尘、状如蝴蝶,或如地图、满布颧颊,可伴有腰膝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经行后期、经色暗、有血块、舌淡、苔白、脉沉迟[2]。④气滞血瘀型:斑色灰褐或黑褐,伴有慢性肝病,或月经色暗有血块,或痛经,舌暗红有瘀斑,脉涩[3]。⑤肾阴亏虚型:斑色深褐或黑褐、状如蝴蝶、日久不退、可伴有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经行先期、经质黏稠暗红、舌红、少苔、脉细数[4]。

治疗方法

选取面部病变部位,常规消毒后,用盘龙细火针(直径0.5 mm)在酒精灯上烧红后,快速垂直点刺皮损中央部,病变部位小者点刺1次,大者可点刺2次,但每个部位不超过3次,点刺深度不超过2 mm,且不能点刺正常皮肤,术后用干棉签按压。经以上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肉眼观察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有效:肉眼观察色斑面积消退60%~89%,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观察色斑面积消退30%~59%,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观察色斑面积消退少于30%,颜色变化不明显。

结果:共15例,治愈12例,有效2例,好转1例,无效0例。

讨论

在《灵枢·官针》中有“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的记载。《伤寒论》中也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医治的证候。直到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才正式定名为“火针”。现代研究显示,高温有杀菌的作用,可防止或减轻瘢痕形成,促进皮肤修复,组织再生。使用本法治疗前,必须做好患者的思想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方可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秉新.中药内服、归草润肤膏外用联合石膏倒模治疗黄褐斑54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1):1637-1638.

[2]马平仲.韩冰治疗黄褐斑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3,18(21):188-189.

[3]曹睚啡.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56例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1795-1796.

[4]徐菁.益肾化斑汤加减治疗黄褐斑2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23.

[5]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

(收稿日期2015-04-17)

猜你喜欢
经行肉眼色斑
肉眼可见的原子
经行吐衄的认识及临床辨治
储继军治疗经行头痛经验浅析
经行
山花(2020年6期)2020-06-19 08:50:32
3C 273挑战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巧手饰色斑
爱你(2017年11期)2017-11-15 02:27:05
脸上色斑暴露健康隐患
海峡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7
图像法快速测量色斑直径和雨滴直径
经期为何睡不醒
伴侣(2015年10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