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红巍 张 雪 刘淑燕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辽宁 大连 116011)
气管插管患者应用气管提拉技术进行鼻饲法的研究
那红巍 张 雪 刘淑燕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辽宁 大连 116011)
【摘要】目的 研究应用气管提拉技术对气管插管患者置入鼻饲管的方法,以减少下鼻饲管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资料。方法 将我院ICU自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有意识障碍的140例需要置入鼻饲管的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气管提拉技术为其置入胃管,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方法为其置入胃管,将两组患者一次留置胃管的成功率相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应用气管提拉技术后,一次置管的成功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为48.57%。两组结果对比,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方法相比,应用气管提拉技术,可以更安全快速的为气管患者置入胃管。
【关键词】气管插管;气管提拉技术;鼻饲法
鼻饲术是指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肠道,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1]。气管内插管术(tracheal intubation)是指用特殊器械和方法将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置入气管内的技术[2]。在临床中,因应用气管插管的患者多病情危重,全身营养状态比较差,对胃肠功能完好的患者,我们首选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来补充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因此,为意识障碍气管插管的患者成功留置胃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我院ICU需要留置胃管的气管插管患者140例进行观察,得出气管提拉技术能大大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现将观察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病例资料:将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我院ICU收治意识障碍需要留置胃管的气管插管患者140例,其中男患者90例,女患者50例,年龄在41~93岁,平均年龄为(72±5.6)岁,其中重症肺炎患者56例,呼吸衰竭患者31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15例,心脏骤停患者20例,脑出血患者15例。将14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置入胃管。充分润滑导管前端,在置入胃管15 cm左右,操作者一手尽最大可能压低患者头部,使其下颌角靠近胸骨柄,以便扩大会咽部通道,同时另一只手快速将胃管置入45~55 cm,用抽吸是灌注器抽吸,看是是否有胃内容物,或用听诊器在剑突下听是否有气过水声。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观察组:同对照组一样充分润滑导管前端,在胃管插入至15 cm左右遇到阻力时,操作者一手自气管环状软骨下缘环形捏住气管及其内的导管轻轻向上牵拉[3],同时另一只手将胃管迅速插入45~55 cm,同上方法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观察组:70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数为65例,成功率为92.86%。对照组:70例患者,一次成功置管数为34例,成功率为48.57%。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组间比较应用t检,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观察到,观察组患者应用了气管提拉技术留置胃管,在70例患者中,一次置入胃管成功的例数是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70例患者中,一次置入胃管成功的例数是34例,一次置管的成功率为48.57%。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进行吞咽动作时候,可使呼吸道关闭,消化道开放,食物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内。而气管插管患者由于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经由咽部进入气管内,造成患者无法做吞咽动作。在通常状态下,呼吸道保持持续开放状态。另外,气管插管的导管在咽部占据一定位置,造成胃管进入食管的通道狭窄,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难度,又因气管和食管在解剖位置上关系——气管在食管的上方,插入具有一定硬度并应用气囊固定的气管导管的气管对食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使食管的官腔缩小,对胃管经过食管进入胃内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气管插管患者会造成咽喉部通道的狭窄、食管的管腔缩小。而此时为气管插管的患者留置胃管时,胃管想顺利通过咽部、食管进入胃内是比较困难的。而气管提拉技术,是操作者一手自气管环状软骨下缘环形捏住气管及其内的导管轻轻向上牵拉,在增大了患者咽喉部胃管通道的同时,还能减少气管对食管的挤压,使胃管顺利经过咽部和食管进入胃内,提高一次置入胃管的成功率。
而应用传统方法为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因患者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护士操作,增大了一次成功置入胃管的难度。再者,对应用气管插管的患者实行压低头部,使其靠近胸骨柄,头部活动过大,和弯头造成气管导管的弯折,容易使气管导管位置固定不准确,在临床上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如发生了气管导管脱出,则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如发生了气管导管滑入一侧支气管,容易对该侧肺造成严重损伤。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气管插管患者因口腔长时间放置导管,不能做吞咽动作,引起患者口腔积聚大量分泌物,滋生细菌。反复置入胃管,对患者的鼻腔及口轻黏膜易造成损伤,细菌通过破损黏膜对侵害机体,易引起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应用气管提拉技术提高了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减少了反复置管为患者带来的危害,并防止了传统方法为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带来的损害。
综上所述,应用气管提拉技术为患者留置胃管,和传统方法相比,明显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减少了反复置管对患者的损害,同时,也预防了传统留置胃管方法可能给气管插管患者带来的损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杰.长期鼻饲患者常见问题分析与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7(9):201-204.
[2] 成守珍,高明榕.ICU临川护理思维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62.
[3] 雷晓媚.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气管提拉法留置胃管30例效果观察[J].内科,2009,4(6):972-97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4-0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