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波 徐秋平
(吉林省四平市妇婴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张海波 徐秋平
(吉林省四平市妇婴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 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64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人工叩击排痰,观察组采取机械振动排痰,观察比较两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患儿对排痰方法的感受。 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3.94±1.55)d,平均住院时间为(6.14±1.0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28/32),明显高于对照组43.75%(18/28),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排痰方法的接受度与舒适度分别为81.25%(26/32)、75%(24/32),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之人工叩击排方法,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更好地排出痰液,缩短住院时间,舒适度好,患儿更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机械振动排痰;小儿肺炎;临床效果
小儿肺炎是一种普遍困扰儿童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促、咳嗽、咳痰以及喘息,且痰质呈黏液脓性[1]。若儿童排痰出现障碍,则易致使肺在通气、换气方面出现问题,进而造成呼吸道堵塞,因此促进儿童排出痰液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排痰方式临床效果不尽人意,本院将机械振动排痰应用于临床治疗已积累多年经验,为进一步凸显该排痰方式的优势,特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64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下即为本研究报道。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64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确诊符合本研究要求,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男患儿16例,女性儿16例,年龄为2~11岁,平均年龄(6.1±2.7)岁;对照组男患儿18例,女性儿14例,年龄为3~13岁,平均年龄(6.7±1.5)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进行对症治疗,包括化痰止咳、抗感染、解痉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人工叩击排痰,方法:护士利于患儿背后,并拢五指,微曲指关节,手掌内凹,腕关节发力,力道适中,由肺底从下至上,从外至内,保持一定节奏叩击患儿背部,每分钟控制在40~50次为宜,避开心前区、肾脏及脊柱[2]。观察组采取机械振动排痰,模式选择程序1,根据年龄设置频率[3],10~15 Hz:6个月~3岁,15~20 Hz:3~7岁,20~25 Hz:7~14岁,叩击头选用2号;操作护士接受过专业培训,一手持排痰机把手,将叩击头贴近患儿身体,徐徐移动,按照从左至右、从外至内、从下至上的顺序进行叩击,炎症部位停留的时间可适当延长;叩击时间控制在每次10分,每秒20~50周,1日进行2次;叩击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的神色反应,注意有无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以治疗总有效率作为临床治疗判定标准,①有效:治疗后5 d内肺部啰音消失;②无效:治疗5 d以上肺部啰音仍未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经过治疗,观察组肺部啰音平均消失时间为(3.94±1.55)d,平均住院时间(6.14±1.05)d;对照组肺部啰音平均消失时间为(5.91±1.37)d,平均住院时间(8.02 ±1.15)d,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32例患儿中,有效28例,占总例数的87.5%,无效4例,占总例数的12.5%;对照组32例患儿中,有效18例,占总例数的56.25%,无效14例,占总例数的43.75%;由此可看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胜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对排痰方法的感受比较:两种不同的排痰方法,其舒适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患儿的接受度也随之不同,在本研究中,观察组32例患儿,接受机械振动排痰方法的有26例,占总例数的81.25%,认为其舒适的有24例,占总例数的75%;对照组32例患儿,接受人工叩击排痰方法的有20例,占总例数的62.5%,认为其舒适的有15例,占总例数的46.8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儿童发生肺炎时会累及支气管黏膜出现水肿、充血以及分泌物增多,对通气、换气功能构成障碍。此外,致病对象为儿童,由于儿童肺发育尚未成熟,尤其是对来4岁以下的儿童来说,咳嗽排痰的反射尚未完全建立,因此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其排痰能力存在一定不足,痰液不能及时排出极其容易阻塞气道,不仅会对通气、换气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4]。机械振动排痰蕴含着物理定向叩击原理,它能同时提供两种力,一种治疗力垂直于患者身体表面,起到使患者的身体产生叩击、颤动的作用,进而使痰液及代谢物松弛液化而脱离呼吸道黏膜;另一种治疗力则平行于患者身体表面,能够震动、推挤患者的身体,进而使液化的痰液通过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主支气管的途径[5],再加之咳嗽作用排出体外。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有效将痰液及分泌物排出,消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同时还能改善水肿等情况,增加血氧浓度,极大地提高呼吸功能。
人工叩击排痰主要是通过手叩击患者背部产生震动效应,进而使细支气管壁以及肺泡壁的痰液脱离,然后咳嗽排除体外,但是这种排痰方法的力仅仅局限于患者身体表面,同时人为叩击的力量很难把控,加之儿童咳嗽反射薄弱,因此排痰效果不尽人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3.94±1.55)d,平均住院时间为(6.14±1.0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28/32),明显高于对照组43.75%(18/28),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排痰方法的接受度与舒适度分别为81.25%(26/32)、75%(24/32),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进一步证明了较之人工叩击排方法,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更好地排出痰液,缩短住院时间,舒适度好,患儿更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1] 张妍,余霞辉.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109-110.
[2] 闵筱兰,颜云盈,莫祖春,等.机械振动排痰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3:7-8.
[3] 聂艳娇.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1):162+164.
[4] 曾瑞,江德勤,陈云鸿,等.机械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61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9):140-141.
[5] 王启梅,张丹丹,李聪慧.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在PICU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314-315.
R563.1
B
1671-8194(2016)35-0145-02